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农场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最贴近群众,是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党的思想阵地最前沿。在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和引导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农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党建工作;新思路
一、围绕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确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区政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要适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组织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适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政治建设的领导者,不断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农民充分享受民主权利;适应“乡风文明”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坚持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适应“村容整洁”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村社会建设的推动者,坚持以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农民安居乐业环境的不断改善;适应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为重点,促进农村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各级党组织围绕这一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
二、当前农场基层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职能“弱化”。部分党组织忙于政务而疏于党务,常用行政会议代替党务会议,思想政治工作被忽略,工作主要靠行政措施强硬推进。
2.教育管理“退化”。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简单,中心组学习与民主评议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正常开展,寓教于乐的党内活动开展很少。
3.工作方法偏旧。还习惯于过去那种“吹哨子”、“喊号子”的工作方式,面对新问题、新任务,“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
4.队伍素质偏低。“双争双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为职工群众发展生产提供有效的服务。
5.后备力量偏少。党员老化日趋突出,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严重不足,发展新党员方面出现“断层”。
三、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
建立下派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制度,注重村级党组织建设点上工作的有效突破。为改变一些村党组织缺乏战斗力、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现状,近年来我区采取整体推进的办法,从区、市、县(区)三级共下派党员干部到相对后进、薄弱或者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驻村指导员。实行了“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的方式。上下联动,就是区、市、县(区)共同下派干部,对下派干部齐抓共抓;一体运作,就是下派干部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捆绑扶持下派干部所在村。下派干部就像一根针管把人才、资金、物质等各种资源源源不断地注入相对后进薄弱村,有力地促进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资源整合。发挥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加强了相对后进薄弱村党组织班子建设,改变了不少村班子软弱涣散、村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的状况,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区这种以下派干部为纽带,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成功探索,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自治区党委、区政府把下派干部驻村任职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来抓,以求在相对后进薄弱村这个难点上取得有效突破,经过多轮下派,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四、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群众的思想异常活跃,因此,在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要联系思想实际,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关键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支部成员学会在政治思想这一高层次上开展工作。因此,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探索与当前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相适应的新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
1.要有工作内容上的保证,以适应新机制的健康运行。基层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内容要有较高的层次拓展。要突出以人为本,实施教育、引导、激励和培养的目标,这是制度创新中带根本性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就是在实行新的机制中,要坚持加强对职工的爱祖国、爱农场、爱本职的教育,八五七精神和农场形象的教育等。引导,就是要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人,确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和价值观念,来适应新机制运转。激励,就是要通过抓典型、树形象,把加强思想工作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方法,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强有力的利益激励机制。培养,就是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培养一批道德素质好、技术业务精、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专门人才。要通过党支部工作的拓展,使党员和职工行为更切合农场发展的实际。
2.积极建立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激励保障机制,使村干部干有所为、退有所安、老有所养,从而激发其搞好工作、干成事业的精神和热情。一是在工作上要支持鼓励。对村干部的工作,党组织要多鼓励、多体谅、多支持,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二是在经济上要改善待遇,原则上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要积极会同上级有关部门,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医疗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在政治上要格外关注。比如,对表现特别优秀、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予以政治激励。四是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村干部因公致伤致残或造成个人经济损失的,视具体情况争取帮助他们解决医疗费用或给予适当补偿。五是在精神上要表彰激励。对那些公正清廉,努力工作,为农村发展和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村干部,要充分肯定成绩,给予表彰,并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基层干部的风气。
3.工作力求“实、活、新”。所谓“实”,就是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不拘泥形式,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活”就是开展教育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在管理模式上要把过去统一、单一、计划型转为自主、多样、有效的管理。坚持“三少三多”,即在计划布置上,少一点指令性,多一点指导性;在管理方法上,少一点统一模式布置,多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在开展活动上多注重实效,少讲究形式,多开展一点有实效的小型活动。“新”,就是要敢于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的工作方法和规律,以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李金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新农村发展[J].现代交际.2015(06).
[2]程艳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
[3]熊浩.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理论导刊,2013(07).
[4]陈思源.浅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组织建设[J].青春岁月,2013(13).
论文作者:梁麾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新农村论文; 农村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文; 干部论文; 农场论文; 党组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