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像后面_曹冲论文

在图像后面_曹冲论文

称象的背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真是巧了!中美两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称象》一课。

中国版的《称象》是这样写的: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美国版的《称象》则多有不同:

“东方有位国王,”特迪的妈妈说,“有一次在处于巨大的危险时被人救出。为了表达他重获新生的感激,他立下誓言:要送给穷人们与他最喜欢的大象一样重的银币。”

“啊!那可是够多的了!”特迪的妹妹莉莉吃惊地睁大眼睛说道。

“可是如何才能称量大象的重量呢?”

特迪问道,他是一个性格文静同时又喜欢思考的孩子。

“这有困难,”妈妈说,“宫廷里那些聪明又有学识的学者激烈争论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可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最后,还是一名衣衫褴褛的老海员想出了一个既安全又简单的好办法,得以顺利地称出这个庞然大物的重量。为此,成千上万的银币发给了穷人们,这些穷人也从老海员的妙计里获得了好处。”

“哦,妈妈,”莉莉说,“快告诉我们他是怎么称的呀!”

“等一等,”特迪说,“我想由自己来想这个问题,想出如何简单安全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来。”

“我很高兴,孩子。”他妈妈说,“你要把这种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应用到你以后的学习中去。如果你在天黑前能想出来,我将奖励你一个橘子。”

小特迪冥思苦想着。莉莉看着哥哥那严肃的表情和双手抱头的样子,也忍不住地笑了。她便不时问这样的问题:“你想出来了吗,特迪?”

在快要吃饭的时候,特迪终于突然大叫一声:“我想出来了。”

“你是怎么想的呢?”妈妈问他。

“是呀,你是怎么想的呢?”莉莉也问他。

“首先,我把一艘大船靠在岸边,把一大块厚木板搭在船上,然后将大象赶到船上。”

“啊,那么大一头象,一定会把船压沉的。”

“当然了,”特迪说,“这时我会在水到达船身的地方做一个标记,再把大象赶到船下。”

“但我不明白这样做会有什么用?”莉莉说。

“这你还不明白吗?”特迪说。“就是这样啦,我再把许多银币放到船上,直到船下沉到跟上一次同样的深度,这些银币的重量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太妙了,”莉莉喊道,“你是把船当作秤了,是吗?”

“正是这样。”特迪说。

“这正是老海员所用的方法。”妈妈说,“你赢得了这个橘子,我亲爱的孩子。”说着,妈妈把橘子递给了特迪。

据考证,两篇课文皆源于陈寿《三国志》中的记载:“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两文系出同源,但呈现的面貌差别却很大。

就文本的叙述特征而言,中国版《称象》的故事语境只有一个层次,即古时候曹冲称象的传奇经历;美国版《称象》则成了一个复合语境,至少含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妈妈给特迪和莉莉讲《称象》的故事,第二层次才是称象这个故事本身。显然,中国版《称象》的叙述是线性的、平面的,而美国版的《称象》则是嵌入的、复合的。

这自然是课程编写者重新创作的结果。我们知道,作为形式的结构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式的问题,因为,任何形式都是一种潜在的内容,或者说是一种更高层级的内容。那么,《称象》的背后,究竟隐含着两国课程编写者怎样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称象这个故事本身。中国版《称象》的开头是“有人送大官一头大象”,美国版《称象》的开头则改写为“国王要送给穷人们与他最喜欢的大象一样重的银币”。一个起因于贿赂,一个肇始于感恩。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价值伦理高下立判。

中国版《称象》的主人公毫无疑问是神童曹冲,但是到了美国版的《称象》,主人公则成了特迪。虽然,曹冲的年岁应该和特迪相仿,但是,从课程主体——学生的角度看,是已经死了1800多年的曹冲更贴近学生呢,还是同世同龄的特迪更贴近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辩自明的。

中国版凸显神童而短命的曹冲,美国版高扬聪颖而独立的特迪,个中的用心非同一般。这用心,是否还关联着一个更大的课程背景呢?

中国版的《称象》旨在凸显曹冲称象的聪明智慧。其叙述情节的安排,是按照曹冲想出称象的最佳方法来构思的。一般读者都认为故事中前面三人的议论是一种反衬手法,借此众星拱月般地托出曹冲来。殊不知正是三人不同角度的议论,给了曹冲以启迪:大秤对应大船、一块一块的象肉对应一块一块的石头。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故事的整个叙述就是围绕曹冲称象的方法来构思的,其核心落在智慧之术上。美国版的《称象》,有一个关键情节:当妈妈就要讲述老海员称象的方法时,特迪马上打断了妈妈的讲述,也同时打断了妹妹莉莉的好奇,而是主动提出由自己先来想想这个称象的办法。至于能不能想出、想的是否一样,已经不是故事的旨趣所在了。我们可以这样说,直面问题独立思考才是整个故事叙述的焦点与灵魂,故事中妈妈的那一句“你要把这种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应用到你以后的学习中去”深深印证了这一点。这不是智慧之术,这是智慧之道!

一个得意于术,一个寄情与道。难怪历史学家孔玛格在评论美国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时,下过这样的断语:“它们为美国儿童提供了当今明显缺乏的东西,即普遍的引喻知识、普遍的经验和自制意识。”

是否可以这样说,中国版的《称象》只是一种量的扩展,而美国版的《称象》则是一种质的提升。一个是扩写,却没能注入课程价值的灵魂;一个是创造性的改写,故事因此实现了化蛹为蝶般的美丽转身。

当然,美国版的《称象》在我看来也有瑕疵,譬如妈妈的那一句“如果你在天黑前能想出来,我将奖励你一个橘子”。真没想到,美国的小学教育居然也有如此功利的时候。

这一点,倒是中国版的《称象》要淡定些许。虽然课文的小提示中也有“我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但编写者并没有给学生一个“奖励橘子”的承诺。

原标题:称象的背后

标签:;  ;  

在图像后面_曹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