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的直接探索与认知的生成&课堂教学中历史认知建构的实践与思考_马歇尔计划论文

追问历史 即时探究 生成认识——课堂教学中构建历史认识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课堂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史为鉴”是史学永恒的功能。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认识历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向“以史为鉴”的桥梁。本文将以初中历史课《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对历史的认识。

教学设计:明确意图、整合资源、选择方法

没有史实的认识是虚假的,但是了解了史实未必就能产生认识。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在感知历史的时候开启学生的思维。在研究课标、教材、学情的基础上,如何在课堂伊始把学生追问历史的情绪调动起来,是我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考问题之一。

没有一定体验的认识是苍白的。如何适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避免学生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学习有关“冷战”的内容,也就是说,这节课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应该如何选择、确定、有效切入、整合资源、组织教学,等等,是我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追问历史、即时探究、生成认识

1.创设情境,导入问题

上课伊始,我便播放了一段诺曼底登陆片断,使学生感受炮火硝烟的战争场面。伴随着画面的行进,我作了这样的讲述:“20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空前的提高。同时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也把战争的惨烈推向了历史顶峰,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你们知道吗?同样在20世纪,还有一场和我们看到的场景不一样的战争,大家或许知道它的名字,这就是——‘冷战’(Cold War)。”

通过“不一样的战争”引出冲突,唤起学生了解“冷战”的欲望;同时,把“冷战”放在了特定的背景下: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顺势推进,设置悬念

为了使本节课的主题更清晰,我继续叙述“冷战”的其他背景——美国对战后的设想、苏联的战略及引发的美苏矛盾冲突。然后利用下列图示反问学生:“美国既然把苏联看成称霸世界的障碍,能不能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呢?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思考为什么的时候,“冷战”发生的大背景——美苏势力均衡;人们期望和平也就蕴含其中了。

随着学生的回答,我适时引导、点拨,并设置悬念:“既然不能用战争的方式解决,美国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利用这样一个悬念,开启学生思维的空间,此时学生开始思考美国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同时也急切地想知道美国最终采取的是什么办法。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也动起来了。

3.由表及里,探究史事

我认为,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由表及里、探究史事很重要,而即时探究史事,第一要有恰当的史料。政治宣传画形象、具体,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与接受,也利于他们理解意识形态色彩极其浓厚的“冷战”。我选了三幅政治宣传画: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以此作为探究的材料,让学生观察与试着分析。第二要提出恰当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的教学处理是:对杜鲁门主义,突出其含义;马歇尔计划侧重影响;“北约”和“华约”围绕着目的和性质进行探究。下面的文字是“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教学实录片断:

教师:马歇尔计划实施以后有什么作用呢?这里有一幅宣传画,你能从宣传画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1: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复苏了。

教师:这位同学通过宣传画看出欧洲经济的恢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1:树长出新叶,开了花。新叶、花代表了生机、希望、活力。

教师:他看出了画中的形象所代表事物。树代表欧洲,瘦弱的树干重新开花,代表欧洲经济的复苏。从哪看出是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呢?

学生2:上面有文字“马歇尔计划”。

学生3:马歇尔计划实施前欧洲是一个瘦弱的树干,树干上绑着一个板,说明受外力的影响,这个外力就是马歇尔计划。

学生4:那个夹板是黄色的,我觉得那是黄金,马歇尔计划不是给欧洲大量的金钱吗?

学生5:老师,夹板上还有各国的旗帜,那是什么意思啊?

学生6:我觉得,欧洲国家的旗帜,说明除了外力作用外他们自己也发挥了作用,和马歇尔计划形成合力。

教师:大家说得真好!事实上,也确实如这幅画所宣传的那样,欧洲经济重新恢复过来,马歇尔计划确实起到了扶植西欧的作用,但美国仅仅是为了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吗?从宣传画中还能看出什么?

学生:限制、束缚。

教师:怎么看出来的?

学生:夹板代表马歇尔计划。夹板既有扶植的作用,也有限制、束缚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出示地图——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欧洲国家)马歇尔计划起到了扶植和控制欧洲的双重作用。除此之外,还会有别的作用吗?

学生7:可以拉拢关系,当你接受了别人的援助,你肯定要感谢人家,所以,美国和这些国家关系就非常好。

学生8:美国也可以通过援助增加出口。而且,这些国家就在苏联的旁边。当美国与苏联发生冲突时,肯定站在美国一边,拿人的钱你就得听他的啊。

教师:同学们注意观察了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还从美苏对峙的特定的背景,分析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扩大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有利于孤立苏联。另外,经济复苏以后,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就稳固下来了。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可以称得上一箭三雕啊——扶植、控制了西欧,扩大了进出口贸易,遏制了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发展。

在对“马歇尔计划的影响”进行探究的时候,学生调动了所有能够运用的信息分析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掌握了马歇尔计划的基本内容,也尝试了运用资料探究历史的方法。利用宣传画探究问题,还发挥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形表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相互对话中启发与思考、修正与完善,最后得出了马歇尔计划的多重影响。

4.进入历史,感悟历史

我认为,讲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学生只是初步了解了“冷战”,但远远谈不上对“冷战”的认识,因为还缺少一个重要的因素“情”。没有“情”,学生无论如何都不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震动;没有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共鸣,就不可能引发更深的思考。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挖掘,将“德国被分裂”一目扩充为“‘冷战’下的德国”,并从“冷战”下德国命运的三部曲,即分裂——对峙——统一中,选择、发掘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柏林危机、被柏林墙隔绝的一家人、柏林墙的拆除,让学生进入历史,以普通德国人的角度感悟“冷战”。下面呈现的是“被柏林墙隔绝的一家人”教学实录片断:

教师:这道墙(柏林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分裂,对于普通的家庭又意味着什么呢?这张“你好!爸爸”的照片记载着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1961年8月12日,星期六,住在东柏林的这位母亲西尔维娅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西柏林看望父母。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第二天醒来后,一道墙从此分开了他们的家庭……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还在那边。孩子想念父亲,妻子思念丈夫,没有别的办法,西尔维娅只能每天下午抱着孩子来到墙边,来到能看到丈夫下班时经过的地方,向墙的那边张望,孩子远远地向路过的男人大声喊“你好!爸爸”。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学生被深深地震撼了,表情凝重,有的在看我,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交流,情绪、体验达到了高潮。随后,我又补充了一段材料,并谈了自己的理解。相关教学实录如下:

大约一半的德国东部居民和三分之一左右的西部居民对德国实现完全融合表示怀疑……而表示愿意到西部去生活的东部居民也只有37%。

——摘自窦小文李岩2004年《世界新闻报》

教师:40年的国家分裂,28年东西柏林的分离,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制度下,甚至在相互敌视中生活,“冷战”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了种种的隔阂与差异,有形的墙瞬间拆除了,横亘在人们心中那道无形的墙何时才会消除呢?

从我的陈述中,学生一下子意识到,看似遥远且与普通人没有关系的政治(国际关系)其实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表面上学生没有活动,内心却早已被深深触动,此时已经有了发言的欲望,要把自己的感情说出来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讨论。

5.引发思考,多元思维

“冷战”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意在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基础上学会思考,产生认识。这节课,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冷战”,发表了对“冷战”的看法,说出了对现实的思考。从学生的发言看,触及了意识形态的冲突,联想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制度问题、政治和普通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乃至同学之间的关系,看到人类在这个方面已经做出的努力,如一些国际组织的建立、很多的法规和条例的制订与完善,并在思考避免、解决冲突的办法。

教学后记:总结实践、多元思考、提高认识

1.关于多媒体教学的思考——“预流”与“锦上添花”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将“新材料”与“新问题”相并而提,提倡学术研究要“预流”。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我们北师大附中历史组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三种境界的追求,“有、新、精”三种境界在现在都可以称得上“预流”。就这节课而言,我感受最深的是讲述的作用,多媒体仅仅是“锦上添花”。一节课的灵魂不是多媒体所赋予的,而是老师对这节课内容的设计和主题的把握。实践中,先是设计好这节课,然后才是寻找恰当的方式,而不是漫天找材料。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呈现要与教师讲解,学生观察、提取、分析信息的认知过程一定要同步。

2.从历史的延续中看进步,在历史的反思中找借鉴

“冷战”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一种政策及由此造成的东西方之间的对峙斗争的局面或状态。建立在对战争反思基础上的一种理性的选择,“冷战”是一种进步,但是仅仅从历史的延续中看到进步还不行,还要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找借鉴。记得大学的第一节历史课,老师讲了整整一节“历史是什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历史是一幅油画”,意思是距离太近,看到的只是色彩,只有一定的距离才会看得更加清楚。随着“冷战”格局的瓦解,史料的发掘,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冷战”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认识和思考是无尽的,也启发了我对这节课主题的把握。

真理只是暂时的,对历史的认识亦是无穷尽的,在课堂这个舞台上,也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附:教学主要环节与师生的互动流程图示

标签:;  ;  ;  

对历史的直接探索与认知的生成&课堂教学中历史认知建构的实践与思考_马歇尔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