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叶君玲1,孝华2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叶君玲1,孝华2

(1.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安徽马鞍山 243000;

2.大唐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安徽当涂 243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采用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优化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提升配电网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

1、调控一体化概述

1.1、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整体预案

以一个先进的技术来建立一个基础的数据平台是调控一体化实现的基本要求,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对调度和监控完善的各项功能能够有效地集成。从而建立更多具有投运和扩充功能的模块来实现快捷的输入功能。

1.2、硬件建设

在调控系统的建设当中,可以采取先进的服务群计算技术来满足调度和监控的需求,并且通过合理设计的调整硬件需求制定合理的硬件框架。同时,根据这个硬件管理平台将对冗杂的配件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这个管理平台不难看出系统通过分层和分区的方式将调度的有效性进行整体运行,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在该系统中,服务的优化配置达到了全程的标准,前置服务器和数据采用方式都是一体化的配置实现了服务的优化配置合资源共享。而SCADA服务器对冗余的配置提供了可依据的安全保障。

1.3、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也是调控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首先也是需要一个技术平台来将软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有效地实施,达到优化模块配置和设计上,使整体调控系统的智能、灵活、开放等优点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旨在通过软件建设来实现应用功能的灵活匹配,对不同的行业也能做到信息的发布功能,实现调度适应,控制灵活的管理一体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软件平台建设包括对调度与监控一体化的图模库建设,一体化的图形服务、一体化的报表曲线服务一体化的图形服务和一体化的报警服务等实现多级管理一体化的平台。

2、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优点

2.1、能够实现电网的高效管理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将调度运行管理和设备运行管理进行充分结合,有效减少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不必要环节,从而使得电网调度相关操作流程缩短,更加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于电网的高效管理。

2.2、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通过智能化的电网调控一体化监管设备,管理人员和相应管理机构可以全面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对于电网故障的判断以及故障解决的能力。通过相应的调控操作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充分了解电网设备维修情况以及运行模式的变化,这样管理机构就能够得知重点的监管位置,进一步推动电网安全管理的进行。

2.3、提升电网的整体技术水平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主要是建立在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现代化设备的使用,这样能够提升电网调控的智能化水平,更有利于电网向着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网整体技术水平,并且能够使得电网系统应用更多的智能化设备。

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3.1、对调控一体化相关技术进行分析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调控一体化需要对人机展示层,应用层以及信息分层等进行充分考虑,使其作用及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提供更多的保证。在应用层中合理应用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对监控资源和电网调度进行合理整合,进而为调控一体化系统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人机展示层中调控一体化将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对人机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电力系统进行有效调整,提升自动化水平。此外需要对信息分层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主要包括信息分类,备份和合并等工作,保证信息分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完整性,进而为后期展开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支持。

3.2、设备建模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模式当中,新设备的监控业务无法得到全面的应用,更加需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进行再次的开发以及研究,从而提升二次描述模型的使用功能,确保其不断优化,更加的完善。在进行设备建模层研究过程中需要采用对应的建模技术进行,之后需要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设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对设备进行分析时需要进行两次,并且需要通过三个层次来进行模型的建设,这三个层次分别为间隔层、设备层和站控层。对于电力自动化实施设备分析时需要在设备层上进行,这就使得设备层分成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两方面。对于一次设备模型来说,已经可以很成熟的将其应用到间隔层和站控层当中,因此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紧急的就是对于二次设备模型的开发。由于二次设备模型只可以应用在装置信号点以及相关联的测量点上,因此需要采用调控一体化系统实施二次模型的进一步应用开发以及升级优化,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可以在变电站信息模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数据信息的采集以及分流方面的应用

对于调控一体化系统来说,其前置服务器需具有相应的综合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对站点端的传送遥控信息实施综合处理,并且能够将所得信息转换成为软报文。系统主站的服务器(主要为SCADA)一般情况下是和人工工作站相连接的,能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可以调度或者集控不同业务需求的信息。一般情况下电力的自动化管理需要确保信息的完整上传,同时要确保信息完整性基础上对于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的、详尽的整合,进而实现分层的显示。若是通过人机监控的方式,那么在第一层只能对合并之后的虚拟信号进行显示若采用人机监控的方式,那么要确保监控人员对于信息足够熟悉,要对下一层系统中所具有的原始信息相关数据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要保证信号完整性的同时将其进行简化,同时要对信号之间所具有的矛盾进行有效处理。

4、电网调控一体化实例

2012年,某地区的供电公司正式运行“电网调度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的操作模式,实行“调控一体化”,经过三年的发展,该供电公司共负责的变电站已有43座,其中包括1座330 kV高压变电站、17座110 kV变电站,另外的25座是35 kV的变电站。其中,110 kV变电站已经实现了无人看守。在新模式的运用当中,各部门分工明确、互相沟通、共同合作,持续完善其管理模式。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被用于调控中心监控平台,该系统还可进行自我开发。在提高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同时,也为软件的优化以及风险管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总之,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供电质量及稳定性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此多数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合理应用了调控一体化,本文对其在设备建模层中、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中以及相关技术中的应用进行分别阐述,并且提出合理构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措施,电力企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对文中内容进行借鉴,充分发挥调控一体化的优势,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进而更好的实现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競,杜中剑.简析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9.

[2]周勇,朱利君.浅谈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77.

[3]李群.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50.

论文作者:叶君玲1,孝华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叶君玲1,孝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