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研究论文_白婷婷

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研究论文_白婷婷

文水县西城乡武良小学 山西省文水县 032100

摘要:小学美术作为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做好学校美育工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小学美术高效课堂遵循的教学原则入手,对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情境创设

1小学美术高效课堂遵循的教学原则

1.1审美性原则

艺术教育是一个学校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最主要的途径,所以艺术教育重在以美育人。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从中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性原则就是让学生通过欣赏造型艺术作品和美的事物,并通过创造美的可视形象,来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来培养、提升学生美的情操和素养。在学习《神奇的肥皂粉》时,考虑到本课的知识重点为:感悟与发现肌理美,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设计了四个以美育为主题的教学环节:新课导入——感受美(以展示精美图片和撒粉演示来展示)、尝试体验——发现美(学生用喜欢的颜色尝试梦幻的肌理)、交流讨论——理解美(感受美、介绍美、联想美、欣赏名家名作)、合作创造、表现美(联想合作创作作品,体会创造美的感受)。

1.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我们所有学科的教学都应遵循的原则,它强调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其多种学习能力。以《写意动物》的学习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展示各种绘画技法的作品请学生欣赏、比较并分析:体会水墨画和其他画法有什么不同?差别体现在哪儿?这样通过视觉直观启发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画以写意为主,具有形神兼备、惟妙惟肖、韵味十足的特色。接着通过课件展示水墨画和彩墨画混杂的动物作品,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以上画作分别是哪两类?两者有何区别?让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最后教师用水墨来画螃蟹对学生进行演示启发,让学生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自身的观察、表现能力。

2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措施

2.1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有示范法、谈话法、观察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展示法等。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应该偏向开放性,小学美术教师要有效地改变课堂氛围和课堂呈现形式,为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因此除了传统的示范法以外,小学美术教师还应多采纳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2.1.1情境创设法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把生活情况转化为教学情境。比如,在教授动物简笔画前,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到动物园或宠物店观察动物,或者在课堂上播放丰富的动物题材影视,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更加直接形象的观感,有了自己的思考,同时丰富了创作灵感,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

2.1.2小组合作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采用分组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授“妈妈的节日”一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小组成员对“妈妈的节日”的理解,鼓励学生构思、讨论、分工、绘画,最后完成小组的作品。

2.1.3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自主探究难度较大,这需要教师事先拟定一个主题,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我心中的教师”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独立收集关于“心中教师”的素材,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绘画的形式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

可以通过学科特点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玩儿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要创设有趣的情景,利用多媒体丰富的现代技术,色彩丰富的画面以及生动的声音,使教材中静态化的画面变得鲜活起来,从而使学生能够耳目一新,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将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起来,使学生的认知变得多元化,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认识到可感事物,将知识打破时空的限制,使美术课堂变得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让学生变得爱学,乐学,易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方面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使课堂变得更有效率。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手形的联想》这一课时,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在投影下,让学生摆出各种各样的手型,通过发挥学生强大的想象力,通过摆出的造型说出自己想象的思路,并且跟随教师一起摆出各种造型,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开阔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想象中与现实实物联系起来,做到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从起初的手模仿剪刀这一简单的动作,到逐渐由浅入深的思考来模仿不太熟悉的实物。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学生对于美术课堂很感兴趣,可以在快乐中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2.3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快乐

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只有将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呈现出来,才能够对书本知识加以理解和消化。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教师可以播放音乐,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创作环境,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法探讨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再有就是用游戏的方法,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让学生感受实践中的快乐,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4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每件作品都体现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认同及夸奖。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注重积极的评价和过程中的评价,采用实践感悟法,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评价来提高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及时通过作品实物、视频、图片,利用班级多媒体,反映学生创作过程或作品的成品过程,让学生展示、自评、互评、总结等。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2.5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具有良好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理解,提升自身的人格和艺术修养。那么教师该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想要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一如既往的坚持利用学科特点,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对教材上的每节课都要进行深挖,将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紧密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会用审美的角度去感受与欣赏前人的经验,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前行,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地改进美术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将整个美术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在美化生活方面用自己独特的价值去感悟,才能构建出师生都满意的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茂翠.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5.

[2]李步彬.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陶艺教学刍议[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7.

[3]王玉.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50.

[4]范解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8(24):12-13.

[5]匡中霞.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8,7(24):140-142.

论文作者:白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研究论文_白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