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效果观察论文_龙柏川

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效果观察论文_龙柏川

龙柏川

(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受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31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A组),分析其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选取同期32例甲状腺全切患者作对照(B组)。结果:与B组比较,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比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损伤并促进术后恢复。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疾病;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290-02

手术仍是甲状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传统甲状腺全切尽管可彻底将病灶切除,但具有切口大、瘢痕明显的缺点,故在临床上限制其应用[1]。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可有效弥补以上缺点,但在手术效果上还未得到公认[2]。故本研究比较两种术式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6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21~57岁,平均年龄(42.7±10.2)岁;疾病类型:甲亢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腺瘤16例。依据手术类型将患者分为A组(接受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和B组(接受甲状腺全切),两组的例数、性别比、年龄及疾病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A组:31例,男性1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0.1±9.3)岁;疾病类型:甲亢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腺瘤8例;B组: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4.1±12.7)岁;疾病类型:甲亢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8例。

1.2 手术

两组均采用颈丛麻醉后取平卧位,其中A组接受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步骤简述如下:颈部消毒,于胸骨切迹上横形2.0 cm处作一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和颈阔肌至环状软骨,暴露气管,分离右侧甲状腺上极,于近心端开始结扎动静脉再分离下极,切开峡部后处理甲状腺腺体作大部切除。B组接受传统的甲状腺全切除手术。

1.3 评价指标

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包括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和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本研究数据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时间及切口长度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其余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

A组的手术时间为(51.27±4.56)min,术中出血量为(17.32±2.13)ml,切口长度为(2.26±0.67)cm和住院时间为(4.26±1.05)d;B组的手术时间为(69.36±7.64)min,术中出血量为(36.91±5.64)ml,切口长度为(5.02±1.12)cm和住院时间为(7.53±1.24)d。A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A组的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为(21.54±3.89)d,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者1例(3.23%)和并发症2例(6.45%);B组的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为(47.36±5.24)d,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者7例(21.88%)和并发症8例(28.13%)。A组的颈部皮肤感觉异常时间短于B组,术后3个月抬头视物受限比例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尽管甲状腺全切术可将病灶全部切除,达到降低术后复发的目的,但由于其切口大和术后瘢痕明显,同时导致颈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急需一种有效的替代术式[1]。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由于具有美观和损伤小的优点,目前在良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中有一定应用[3]。

本研究发现A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B组,提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手术效果较好,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减少了术中出血,同时切口长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对美观的要求。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术后恢复情况发现,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可促进术后恢复,如异物感时间较短且术后的头视物受限例数少,主要与其对患者损伤较小有关,如A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手术过程中加强了对术野静脉和肌肉的保护,同时小切口无需离断颈前肌群,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不会影响抬头视物和颈部旋转。

此外,改良小切口手术有效的避免了对喉返神经的损伤,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尽管小切口手术较甲状腺全切有较多的优势,但对于肥胖、恶性疾病、多次手术史及结节直径较大者(>7cm)中不宜使用[2]。在甲状腺切除过程中,应仔细辨认出血情况后再行结扎,避免盲目结扎造成的甲状旁腺损伤,同时要尽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以免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在实施甲状腺切除前,应给与抗甲状腺药物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已降低相关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良性甲状腺疾病中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手术损伤并促进术后恢复,可在符合手术指证的前提下,建议多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清,邱昌洪,黄飞等.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 35(5): 382-383.

[2] 王云岭,尤志军.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19(30): 34-35.

[3] 伏志春,海舰.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在甲状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11): 327.

论文作者:龙柏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  ;  ;  ;  ;  ;  ;  ;  

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的效果观察论文_龙柏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