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种社会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中国论文,社区建设论文,特色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样,是为了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这个社会共同体,在宏观上叫做和谐社会,在微观上叫做和谐社区。
社区建设,也同社会建设一样,又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笔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离不开上述两个关键点。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从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联系的角度,讨论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正确把握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关系
1.要着重从内涵上来把握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要正确定义社区建设,不能离开对社会建设的正确把握。社会建设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建设的定义,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从正向说,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的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①。
上述社会建设的内涵,也即社会建设的定义,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指出了社会建设的实质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而为了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给社会建设下定义,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应该说没有抓住社会建设的实质和根本。第二,它也指出,社会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不是在无矛盾或忽视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恰恰相反,是在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过程中达到的,而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也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新的社会机制、社会实体和社会主体。第三,由于社会建设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社会建设不能不以促进社会公正为自己的实质,以共建共享社会和谐为自己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实质、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实际的切入点就是改善民生。所以,社会建设与促进公正、构建和谐、关注民生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什么是“社区建设”?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内涵的角度,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一根本问题来把握。上述社会建设的内涵,也是适用于社区建设的。
民政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定义主要从外延上来说明:“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1]这在实际工作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从上述两者的含义中可以看到,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内在联系首先表现在两者的相互促进上。一方面,从广义上讲,可以把社区建设看做是社会建设进社区,如一些宏观制度,像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社区。这正是中国社会重心下移的突出表现。反过来说,微观的社区建设是宏观的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抓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社区建设的不断探索和日益成熟,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来。
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内在联系还表现在两者目标一致:社会建设、社区建设,都是为了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的社会共同体。
最后,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内在联系还表现在两者实质相同: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都涉及到社会资源和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涉及到把改善民生作为自己的重点。
2.社区的含义和社区建设包括的领域。要把握社区建设,必须对社区本身有正确的理论。很多人简单地把“社区”理解为就是“居委会”。其实,“社区”有它特定的社会学含义,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解。
“社区”作为现代学术概念,是19世纪末开始“西学东进”的产物,是我国社会学者从外文翻译过来的一个名词。关于“社区”的定义有很多,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韦伯等其他德国学者的著作中,共同体一般是指古代氏族部落、农村公社和古罗马及中世纪初日耳曼的小城邦国家。一般认为,“社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受马克思和亨利·梅恩著作的影响,于1887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社区与社会》(《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他把家庭、农村地区和小城市这三种“共同体”的典型形态称作“社区”,把以“契约”为基础的商业大都市称作“社会”,对两者进行比较。他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把“社区”看作像植物和动物那样能够自我完善的、具有本质意志的活的生命共同体,而把“社会”作为由无数单一个人不断选择交换关系的“原子”的集合体。他主张用“家庭”的理念,来解释氏族部落、农业公社和小城市的“社区”内部秩序,用“契约合同”来理解大都市的“社会”关系。美国学者C·P·罗密斯认为“社区”有公社、团体、共同体等含义。美国社会学家R·E·帕克等人又赋予了它地域性的含义。为了赋予“生态共同体”一个明确的含义,帕克首次为这种“社区”下了一个定义:“社区”就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的汇集”。可见,“社区”通常指亲密的社会关系结构、环境、资源、就业、居住等方面利益紧密相关的共同体。
笔者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教材,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2]有的学者指出:“社区”具有五大要素,即具有一定数量的居民、具有限定的地域、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具有文化维系力、具有一定认同感。用这样的学理观点来看,所谓中国特色社区是指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建构具有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且具有一定认同感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3]。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指街道、居委会,在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
中国特色社区建设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社区组织、社区文明、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等方面,主要涉及:
(1)发展社区公共事业。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政府部门指导或委托社区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
(2)建立完善社区制度。社区建设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包括城乡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协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
(3)实现社区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对社区管理而言,是指处理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的方针政策要公开、透明度要高,要符合社区绝大多数人利益要求,维护社区正义和价值,防止徇私舞弊;对社区工作而言,是指处理、解决社区具体问题的程序和过程及其结果公开,让社会中每个成员都处于同样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待遇,任何人没有任何理由享有任何特权。
(4)维护社区社会秩序与规范。社区社会秩序是指由国家法律和社区的规章制度以及社区习惯性规范所确定和维护的社区成员必须遵守的有条理的社会共同生活状态,又称“社区公共秩序”。社区社会规范是指导在社区生活中,人与人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互动中,以一定标准建立起来的彼此之间的一定关系。简单地说,社区社会规范是社区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社区社会规范是社区内人际关系的规范,是社会秩序井然运行的前提,社区的文明与进步,也就体现在社区社会秩序与规范的合理化进化上。
(5)提高社区社会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维护社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在党的领导下,整合各方面社会管理资源,不断探索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新手段,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创造社区社会安定、团结、和谐、有序的良好局面。
3.中国特色社区建设在社会建设中推进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正当中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社会建设也被提到议事日程,这一时期,一个以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为特征的社区建设在我国城乡蓬勃兴起。1992年民政部在杭州召开全国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把社区服务推进到了社区建设的新阶段。1996年又在武汉召开了全国文明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将中国的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推进到更加高的层次。2000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并批准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23号文件)。这个意见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我们认为,这标志着我国社区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社区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社区服务事业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10月8-11日召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的命题,标志着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春天到了。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就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民生“五有”表明我们党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建设。
第一,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党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建立稳固的执政基础,就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感受群众的冷暖安危,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
第二,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根本内容。实现民生“五有”是一项艰巨与复杂的任务,需要从社区做起,需要经历一个从低层次到高水平的逐步完善过程。可以说,民生“五有”是和谐社区目标的具体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抓手。只有做到民生“五有”,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为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提供了可供检验的标尺。民生问题,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在于更好地让百姓从发展中受益。因此,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问题建设得如何,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正确“三观”的标尺[4]。
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社区建设是中国社会建设新的起点,也是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举措。社区建设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公民社会的组织、制度、观念等,都在社区建设中具体体现,并对社区建设起到积极影响。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结合,将有力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区建设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较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1)二者都是一个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都具有中国特色。(2)二者都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系统工程。(3)二者都强调政府行为与人民大众参与的有机结合。(4)二者都强调居民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精神的培育与塑造。(5)二者都强调社区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以此途径促进社会发展。这再一次表明,尽管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所提出和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时间不同,但其实质内容都是相关联的。
4.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实质。中国特色社区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把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社区制度的各个方面。所谓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5]。这里,公平与平等都能表达正义,但又是不同程度的正义,正好能够表达社会正义也是有阶段性的。在初级阶段,正义概念主要与公平概念,即是与“合理的差别”联系在一起的。而在高级阶段则是与平等的概念,特别是“事实上”平等或实质性的平等观(即社会经济平等观和满足需要的平等观)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一个经验教训是我们过早地以平等观念为主导观念,而不知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只能遵循公平的正义概念而不能实际奉行平等的正义观念。违背这一点,超越了初级阶段,也不能很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所谓落实,主要包括在两个维度上的落实:一个就是制度安排合理性的维度,一个则是百姓认可的维度。具体说来,就是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为本、服务社区居民的原则,从关心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在社区制度、社区组织、社区服务、居民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制度保证地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安全、舒适、整洁、方便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公平度。
在落实社会公平正义到社区制度方方面面上,这里的中国特色突出地表现在:第一,要把为社区居民服务作为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第二,要把解决困难群体生活和社区就业问题作为社区工作的重点。第三,要把完善居民自治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点目标。第四,要把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培养和建设一支新型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五,要把加强社区党建作为社区建设的组织保证。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探索在制度上体现出来。
而在落实社会公平和百姓认可的方面上,这里的中国特色突出地表现在:第一,把切实提高社区成员的满意度、认同感、幸福感等牢记在心,并把它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很多地方鲜明地提出“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做到“五必查”,其中就有群众满意度必查。第二,经常进行调查研究,进行满意率测评,并逐步纳入制度化的轨道。不少地方规定,要定期进行全市性和分区性的“社区建设居民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社区民主自治、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内容。第三,通过“以下评上”,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并将其纳入制度性轨道。不少地方采取“上对下、下对上、群众对社区工作三位一体”的考评。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以下评上”,将裁判权交给社区和居民,让群众说了算的评价方式,不仅是对居民社区主体地位的尊重,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居民的满意度、认同感,更能促进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下移,工作职能、工作方式的转变。引导社区居委会回归服务居民的本位。
随着上述两个维度的公平正义的不断落实,中国特色社区的一个总的特点和一个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总的特点就是中国社区是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的社区居民自治的共同体;总的趋势就是中国社区性质发生重大变化,由以政治化社区为主转变为以社会化社区为主,城市社区福利模式也由以身份化福利为主向以生活化福利为主的模式转变,其实质是由以政治性福利为主向经济社会性福利为主的转变。
二、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1.中国特色和谐社区含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范畴,是指社会协调发展、良性运行,反映的是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际协调、天人协调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社区”也是这样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社区,即它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自然舒适、生态优雅、秩序井然、邻里关系友好、居民互相帮助的社区。结合中国实际说来,和谐社区有如下的特点:
一是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广泛的社区参与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生命线。通过社区建设的广泛宣传和实践活动,社区单位和居民同驻共建,主动参与,社区居民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是具有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社区居民生活便利。着眼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为社区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社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能够得到社区的关爱和保障。
三是具有良好的治安管理,社区居民安居乐业。通过建立社会治安群防群治体系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诉求渠道畅通,调解工作到位,一般性的矛盾和问题能在社区内得到消化和解决。居民奉公守法,干群关系密切,应急机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打击防范有力,群众安居乐业。
四是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社区居民生活温馨。通过环境整治、社区改造,使社区环境得到绿化美化优化,为居民群众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倡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人人从我做起,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五是具有祥和的人文环境,社区居民文明礼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居民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建立和完善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
六是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区居民团结互助。社区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社区自治组织具有凝聚力、自治力。社区志愿者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居民互帮互助蔚然成风;邻里团结友爱,家庭和睦相处,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形成风气。
2.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微观的社区建设是宏观的和谐社会构建的切入点和抓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第一,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变,带来了大量市场解决不了、政府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职能。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利益保障,或者通过社区的社会化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各级政府反映得以实现。从执政为民和社会控制的角度来看,把握了社区就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社会,可以说,“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第二,和谐社区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畅通党心和民意、社情与政务的联系渠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能够充分尊重群众在法律范围内的表达自由,建立社情民意汇集分析机制,畅通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工作渠道,合理解决居民利益诉求,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以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和谐社区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转有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管理体制运转有序。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全息缩影”,是社会管理体制有序运行的基本依托。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素质,离不开社区。党和政府也只有依托和谐社区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落实到基层,才能使政府管理的触角伸向基层。可以说,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管理体制,创建“和谐社区”是一条有效途径。
第四,和谐社区能够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矛盾较多,特别是随着社会资源的不断分化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区内不同利益群体(包括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社区不同阶层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驻区单位之间、社区居民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也凸现出来。虽然这些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但已远远超出了过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的范围,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和控制,就会影响到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建设“和谐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就能够把各种社会矛盾降低和控制到最低程度。
3.陌生人的世界与和谐社区。今天,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样一个新问题,即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如何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最大特色是那种与“行政制”紧密结合、什么都管的“单位制”——国家按照行政级别,把各种资源分配给作为自己延伸的不同单位,各单位再按照行政级别把资源和机会再分配给对自己有极强依赖性的本单位成员个人。改革开放后,原有的单位逐步转变为功能单一的利益主体,工厂就是工厂,学校就是学校,不再承担更多的社会事务;大量新形成的单位,也越来越采取“非单位”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亿万农民工绝大多数是通过非正规部门就业,单位仅仅是工作场所,不再是什么都管的部门,相应的,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也从对本单位有极强依赖性的“单位人”变成自主性越来越强的“社会人”、“社区人”。
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表明社会管理的重心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的转移。这种转变和转移,意味着社会管理的基础单元的转换,意味着社会日常生活的支持网络的转换,意味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机制的转换。这是中国社会极其深刻的变化之一。
社会管理体制从“单位”到“社区”、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的转变,是为了适应社会结构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型的需要,适应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需要,是为了应对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二者犬牙交叉、既相互推进又彼此摩擦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的需要。
社会结构转型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分化加剧,经济体制转轨则不可阻挡地引发人际关系疏松,传统联系减弱——所有这些都从各个方面促进市场经济下陌生人世界的形成。“熟人社会”的分量渐次减少,“生人世界”的成分快速增长。现代城市社区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陌生人”社区。于是,新的社会整合的需要,社会团结的要求,人际和谐的期待,越来越摆在社会和人们面前,这是因为社会分化不能无限加剧,人际关系也不能恶性疏松,陌生人的世界需要新的连接和整合,否则社会将成为畸形的社会。
但是,要在这样一个陌生人的社区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互助合作的新社区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近年来,许多社区以人为本,创新社区人际关系新模式。第一,加强人的全面建设。人的全面建设,是人的自身的内在和谐的前提,这既是社区和谐的标识与要义,也是实现人的健全人格、修身养性、坦白率真的准则与标尺。第二,社区大力倡导养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和谐氛围和人际关系。
三、社区建设与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既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社区建设的重点。由于民生问题在社区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这里有必要单独予以阐释。
所谓民生问题,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用社会学的术语说,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和社会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既是对民生问题上社会公平的很好的表达,又是对社会成员安居乐业的很到位的说明。
1.社区服务与住有所居。中国俗有“安居乐业”的成语,指的是人们有个安定的住处和稳定的职业,即安于所居,乐于所业。社区服务正是解决社区居民“安居乐业”问题。关于社区服务,“百度百科”做了综合性的论述,这里做了适当调整,转述如下。
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街道、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
社会学认为,社区服务是指一个社区为满足其成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福利服务活动。社区服务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第一,社区服务不只是一些社会自发性和志愿性的服务活动,而是有指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服务体系。第二,社区服务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产业,它与经营性的社会服务业是有区别的,社区服务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第三,社区服务不是仅由少数人参与的为其他人提供服务的社会活动,它是以社区全体居民的参与为基础,以自助与互助相结合的社会公益活动。
社区服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的一条贴近百姓、服务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化服务新路子。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农民工进入社区,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社区服务,使社区成员拥有更多的公共服务、享有社会福利和闲暇时间,居于社区而乐于社区。可见,良好的社区服务,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于推动社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社区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社区服务方式,大力提倡“零距离”服务,更好地施惠于民。即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的服务对象之间,在服务感情上的距离为“零”。社区工作人员与本社区单位及居民之间要建立好友谊,培养好感情,相互之间要经常沟通,让社区单位和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有信赖感,这是做好“零距离”服务的前提。在服务空间上的距离为“零”。社区工作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找上门”服务为“上门找”服务,把服务送到社区单位和居民家中,这是做好“零距离”服务的核心。在服务时间上的距离为“零”。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社区服务对象的需要,随叫随到,及时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做好“零距离”服务的根本保证[7]。
2.社区就业与劳有所得。“就业是民生之本”,社区就业是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积极扩大就业和推进社区建设的要求,把社区建设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社区阵地,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就业。社区就业与居民劳有所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社区服务事业和再就业工程向前发展。
社区最大的优势在于“二清一近”[8],即下岗失业人员情况清、社区单位和居民家庭需求清、与下岗失业人员感情近。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社区居民大量的岗位需求信息,同时,又能及时了解社区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从而“就近就地”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使社区居民都能劳有所得。
作为一项重要民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劳有所得”。“劳有所得”的概念,郑功成教授认为有三层含义:一是付劳获酬,二是劳有所值,三是劳能共享[9]。如何实现“劳有所得”?一是不断开发就业岗位,让社区居民付劳获酬。社区建设从加强公共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着手,与社区居民就业相结合,开发就业岗位的增长点。如大力开发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社区工作岗位,特别是开发社区保洁、保安、保绿、车辆管理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二是不断开辟便利服务职位,让社区居民劳有所值。社区以居民为主体,结合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生活服务需要,为居民提供吃、穿、住、行、娱乐、健身等方面的便利服务,让一些就业居民在各项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如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便民利民服务岗位,特别是面对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三是面向社会就业,让社区居民劳能共享。社区服务不仅面向社区居民,而且还面向驻社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通过驻社区内的各类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为社区居民提供共享劳动成果的机会,即帮助社区提高居民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社区扶贫标准和居民最低工资标准。
3.社区保障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社保是民生之依”,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包括特殊居民)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在社区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原有的政府单方面保障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不完整性。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社会人员流动面增多。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人人都在“单位”组织之中的格局,有些人开始下岗分流,脱离单位,走上社会;随着老龄化的增长,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多,这就使社区的工作对象增加。二是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改革思路的实施,打破了政府办社会、企业和政府办社会的格局,政府和企业中的许多社会事务将交给社区承办,特别是那些政府管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应交给社区去办,社区的职能扩大了。因此,社区保障体系应运而生[10]。
中国特色社区保障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为宗旨,以社会福利保障为龙头,建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居民生活最低保障线和社区居民养老保险金在社区内的管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保障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退休职工在社区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衣、食、住、行及就医看病将是社区的又一大群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需求的增加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社区医疗服务与社区养老服务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性服务,在政府倡导并推动下,各级政府不仅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兴办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而且建立以社区负责人为主的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这就使得社区医疗和养老服务带有一定的民生色彩,让老弱病残者在社区保障中消除后顾之忧。
4.社区学院与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作为教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近年来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重视。社区学院的共通点,在于其开放式的入学条件及低廉的学费、小班教学及灵活的教学方式。社区学院中的社区教育包含了很宽泛的多种活动,包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农民工培训以及社区教育服务。根据学员的需要,为了学习工作技能、个人的学习兴趣,可以是一个小时的讲座,也可以是一个学期的课程,可以在社区学院内上课,也可以在社区学院之外上课。通过社区学院做到社区居民学有所教。
北京朝阳社区学院是北京市第一所经市教委批准试办的成人高等院校。学院本着“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宗旨,努力提高社区教育教学水平,承担起社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三大任务。宁波江东社区学院立足江东,面向社会,服务群众,是一所融成人学力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早期教育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开放型的社区学习中心和教育服务中心。学院坚持“终身学习,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终身教育。
注释:
①关于社会建设的这一内涵或定义,参见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长沙年会的开幕词)2007年7月17日,http://www.sociology.cass.cn/zgshxs/nh2007/zxxx/t20070720_12825.htm;郑杭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与公平正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11月15日);郑杭生:《抓住改善民生不放,推进和谐社会构建》,《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本文对此定义的个别字句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标签:社区建设论文; 社区服务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社区民生志愿者论文; 生活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