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有多组热点关系需要探析。本文着重从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合作为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以发现为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以基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几组热点的关系去深入探析有关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 学生 中心
一、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改革前,数学教师基本上独霸课堂,唱独角戏,师生间的活动较少。数学教师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思考,这是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新课改倡导数学教师要做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筹划者。新课改提升了学生的地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地位的巨大转变是数学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标志着学习时代的到来。新课改前,数学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新课改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师围着转的太阳。可以看出,数学新课改倾向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话题,完全偏向任何一方都是有害的、错误的。在发挥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千万不可忘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数学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二、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中心
乍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太简单,无可争议。大家一致认为要大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考试立意也应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数学新课改以能力为中心似乎是无可争议的。应该说,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也是数学新课改的初衷和愿望,并得到广泛的支持和赞同,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数学新课程标准对能力的要求较含糊,不太具体,也较难操作。相反的,不管是数学课程标准还是按标准编出的教材,数学知识点都清楚明白,具体明确,条理分明。以知识为中心仍然是数学新课程的特点,这一点如今还是含而不露的事实,不容否定。如今学生的知识点还是抓得那么扎实牢靠,这也是师生不可否定的事实。可喜的是数学新课改已渐渐向能力为中心靠。虽然探索之路漫长艰辛,可喜的是这一步已经迈出,并且会越迈越大。在这个知识与日俱增的时代,知识正以指数倍增长,再以知识为中心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愿我们一起奋斗努力,实现由以知识为中心迅速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未来和希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分析,我们已经认识了现在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的不良现象,但愿数学新课改能早日实现真正以能力为中心。
三、以合作为中心还是以竞争为中心
新课改前,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与交流。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学生之间孤立隔膜,这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再加上学校对考试成绩排名论次,学生只以成绩高低论英雄,这种竞争有时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数学新课改不许学校排名次,通过建立合作小组强化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践证明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课堂虽小,五脏俱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在这微型社会里最需要的就是合作与交流,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学会合作的人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总体上说,数学新课改是倡导以合作为中心的,这是学生之福,教师之福,社会之福。合作是壮大力量的有力手段,也是通向成功的宽阔大道。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合作,共同双赢,共同成功。
四、以发现为中心还是以建构为中心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曾风靡全球。21世纪的今天,数学发现法重新升温。数学新课改倡导探究发现,把数学发现提到新的高度,但绝对不能以发现为中心.因为探究发现在绝大多数数学课里都不能进行,即使能进行,花费的时间又太长,学生因个体差异发现的进度又不一致,以至于用得少,效果又不好。发现的想法是好的,可惜发现的过程太曲折,只能偶尔试之。建构主义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虽然建构主义门派众多,但都承认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建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被认为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已形成共识。建构主义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有力工具,承认以建构为中心,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这一点应该没有争议。但以建构主义指导教学不能偏离辩证唯物主义,而陷入极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泥坑。
五、以基础性为中心还是以选择性为中心
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改属于基础阶段的数学教育,理应以数学的基础性为中心。数学课程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基础性的、普及性的,适合广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并能为绝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这就要求适当删减过去那些繁、难、偏、旧的数学知识,选择有时代气息的,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基础知识进入新课程。以基础性知识为中心是数学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但基础又是与时俱进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数学基础,选择数学基础性知识要与时代与学生同行,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偏差。选择性要求数学新课程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选择,这也是教材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新课改力争实现在数学基础性上的选择性,实现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共赢。
论文作者:雪保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4
标签:中心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新课改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论文; 这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