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当代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5)02-0162-06 一、审美与休闲 十年前,笔者曾撰文提出:休闲与审美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关系。从根本上说,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休闲的这种基本特征也正是审美活动最本质的规定性。可以说,审美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主要方式。我们要深入把握休闲文化的本质特点,揭示休闲的内在境界,就必须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思考;而要让审美活动更深层次地切入人的实际生存,充分显示审美的人本和现实价值,也必须从休闲的境界内在地把握。前者是生存境界的审美化,后者是审美境界的生活化。休闲与审美作为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其本质正在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 休闲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境界就是生存境界的审美化。休闲的根本价值不在于生存实用,而在于精神的体验,她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体验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感觉方式,呈现自律性与他律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从而使人进入一种自在自由的生命状态和从容自得的人生境界。 休闲意蕴古已有之。从古汉语字义上考察,“休”含吉庆、美善、福禄的意蕴;“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闲”通“娴”,具有娴静、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休闲”的词意组合,表明其含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不同于一般的“闲暇”、“空闲”、“消闲”,而是生命状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自在与超越自得。“人倚木而休”,这个颇具人文哲学意味的象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得以充分地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使人的自由创造与世界的对象化欣赏浑然无间,从而赋予生命以真、善、美的价值。“休”的意义非凡,正缘于“休”,人类的精神活动(体验和创造)才得以展开,艺术、审美、哲学及其他人文意识和理论才可能建构。 在西文词义学的考证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暗喻。英文“leisure”源于法语,法语又源于希腊语的“skole”和拉丁语的“scola”,意为休闲和教育;在闲暇中通过娱乐而提高文化水平和生存境界,发展到“leisure”时,休息和消遣的因素退隐,“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之意显现。在此,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充分体现,人不仅按其类的固有尺度生存,也按“美的规律”生活。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理想状态密切相关,而这种理想状态本质上与审美境界相通。 二、现状与研究 休闲文化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至少在宋代休闲文化已经相当繁荣,无论是皇室、士大夫还是普通百姓,从“宫廷奢雅”到“壶中天地”至“瓦肆风韵”,休闲情趣已蔚然成风。当今中国,休闲社会已普遍呈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国人自由支配时间的日益充裕,休闲已成为我国居民一种新的追求,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休闲将对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对社会“进步”的看法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进步往往意味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今天,社会进步越来越意味着不断地增加休闲时间,以提高生活境界,即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方式生存,这就是通过休闲解除身心疲惫,发展爱好、挖掘潜能,充实人生内容、提高人生品味,从中体会自己在自然、社会各种关系中的和谐与畅达。如何学会聪明地休闲、把握生存的休闲境界,正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基础。总之,休闲将愈益成为人们的日常理想生存状态与方式,休闲理论的研究和休闲学科的构建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回应社会需求必须面对的世纪性课题。 而然,中国当代的休闲研究起步较迟,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更有隔靴搔痒之憾,尚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人文社会功能。当代中国休闲与审美的研究,就研究阶段与学术动态而言,可分为四个阶段[1],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可谓萌芽与探索期。于光远先生率先提出“玩是人的根本需求”,开启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研究,王雅琳等学者呼应之,该阶段相关论文不足百篇,内容大抵是对西方休闲理论的初步介绍和探讨。1995年-2000年为第二阶段,可谓发展译介期。随着“黄金周”假期实施,休闲现实地进入国民生活。学界开始普遍关注休闲问题,杜书瀛、罗筠筠等学者率先将休闲与审美联系起来探讨,庄志民、章海荣、卢善庆等学者在国人休闲的最现实和主要领域开启“旅游美学”研究,成思危、马惠娣则开始系统译介西方休闲理论,标志为“西方休闲研究译丛”出版,该阶段相关论文升至千余篇。2001年-2005年为第三阶段,可谓开始专门化期。更多学者关注和从事休闲与审美研究,吕尚彬等编著的《休闲美学》出版,首次使用了“休闲美学”这一专有名词,而笔者《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等论文则直接揭示了审美与休闲的内在关系;该阶段研究深入到中西方比较和对传统休闲智慧的深入探讨,相关论文出现数千篇。2006年至现在是第四阶段,可谓深入和实施期。不但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成果日益丰富,休闲理念迅速推广,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休闲日益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休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教育蔚然成势;以提出“休闲改变人类生活”口号的杭州“世界休闲产业博览会”为标志的2006年被学者称为中国休闲发展“元年”;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休闲高等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浙江大学休闲学硕博学科点建立则标志着中国休闲教育的学科化和专门化。就美学研究而言,中国当代美学大体经历了从本质论、认识论向语言论、生存论乃至生态论的转化,新世纪美学的生活论指向更为突出,美学应该关注当下的生存环境和方式成为学界的共识,休闲美学研究初见倪端。 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发展及其美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理论领域,存在“言必称希腊”的现象,西方休闲文化及理论呈现扩大、渗透的文化殖民倾向,中国休闲话语权严重不足;同时不少理论研究流于空洞和雷同,对休闲的关注度增强但理论还不够深入,原创性不足、领域开拓不足、实践深入不足;美学等人文学科尚未在休闲文化领域发挥其深入、全面的引导和提升的现实人文功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等话题尚未能深入切实地与当下生存内在契合;审美与休闲的内在关系,其对和谐社会生活品质和生存境界的人本意义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梳理,休闲美学尚未原创性地、系统深入地建构,已出版的著作大体还是处于现象的描述层面。审美与休闲的内在关系,其对和谐社会生活品质和生存境界的人本意义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梳理。在现实领域,休闲消费的异化现象频出,休闲形式作为炫耀性符号功能被夸大,有些休闲方式流于“俗闲”乃至“恶闲”;休闲活动及载体过于产业化、标准化,背离休闲自由实现人性需求的本质。 鉴于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及其美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如何使休闲真正重返人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本质,学会聪明地休闲、把握生存的审美境界,深入发掘和弘扬中国休闲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智慧,建立当代休闲文化及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是休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就美学学科发展的需求而言,如何走出传统的抽象领域和艺术中心论,走进当代社会大众丰富活泼的日常生活审美领域,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品格,更切实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功能,让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生动的“身心之学”,是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就两者关系而言,美学提升休闲,引导当代健康的休闲文化;休闲文化丰富美学,推动审美切入人本生存,使美学拥有更多的现实话语和功能。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提升国民的生活品质,助益实现美丽和谐的“中国梦”,这也就是相关学科学者的使命所在。因此,通过休闲、审美与当代生活品质、和谐社会关系的研究,构建当代中国休闲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它有助于促进美学更现实地走向生活,丰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提升以人为本社会的生存境界。走向休闲、深入休闲、引导休闲文化是当代中国美学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向,休闲美学应当为当代中国美学重要、必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构建中国休闲美学已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三、理论与建构 研究这个世纪性课题,需要突破一些难题,主要体现在:(1)休闲文化领域应用层面、现象层面的资源和印象较为丰富和深刻,容易形成习惯定势,超越这种定势对其作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难度,我们的研究要突破这种定势,提升休闲文化的理论内涵和境界;(2)由于休闲与审美涉及多种边缘学科交叉,区分与梳理休闲美学边缘学科的联系与区别也是难点所在,这项研究要从多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深入系统展开,使之获得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撑;(3)这个课题现实品格较强,需要大量现实社会生活和产业载体的资源作理论支撑,因此,需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证调研,为理论研究提供扎实的现实数据,突破仅限于思辨研究的局限。 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和休闲美学的理论构建需要着重关注如下问题。 1.审美与休闲的人本哲学与人本心理研究。深入分析审美、休闲与生存境界的内在关系,揭示审美与休闲作为自由生命的自在体验的本质规定与特征,透显审美与休闲在人的理想生存和社会理想状态中的本体意义。 需要从生存的哲学定位、人本需求的心理分析入手,深入分析休闲文化的人本哲学与心理基础,揭示休闲与审美作为自由生命的自在体验的本质规定与特征,彰显休闲与审美在人的理想生存和社会理想状态中的本体意义。“休闲”这个概念在应用层面、现象层面给人的印象较为丰富和深刻,容易形成习惯定势和俗见,如我们打开“中国休闲网”,里面的内容大体是沐浴、洗脚和美容,似乎休闲活动和休闲文化主要就是这类消遣性的活动与现象。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或俗见,对休闲文化、休闲活动所蕴涵的深刻的人本价值缺乏基本的理解。超越这种定势对其作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难度,但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应该超越一般应用层面的休闲活动和现象,深入揭示其人本哲学和心理基础及其内在逻辑构成,使休闲研究理论升华。明确休闲是人的理想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同时要分析聪明而合理的休闲与单纯或消极的闲暇、逸乐的区别,揭示理想的休闲境界。 按笔者的理解,休闲不仅具有绝对的社会尺度,还是一种相对的人生态度。所谓绝对的社会尺度是指社会物质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如果社会的生产力和发展水平尚未能提供给人们足够的闲暇时间和经济基础,人们的休闲就缺乏必要的外在条件。但聪明休闲的智慧在于,人们可以通过人生态度的恰当把握,超越这种绝对尺度,在当下的境地中获得相对的自由精神空间,由此进入休闲的人生境界,这就是人生体验的相对态度。从人本哲学上讲,人的存在本体就是世界向人的无遮蔽的呈现,也就是人对世界的本真的体验。这个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取决于人对世界的自由感受。自在的生命才是人的本真生命,自由的体验才是人的本真体验。我们可能无法绝对地左右物质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心灵的自由调节,获得自由的心灵空间,进入理想的人生境界。所以,我们在注重不断发展物质世界、创造物质水平以提升生存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同时,不能忽略自我心灵境界的调节与提升。有钱与有闲并不能保证人们聪明地休闲,为钱所累、为闲所困的例子比比皆是;反过来,在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心理与观念的调节与把握,使人生进入“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往而非乐”的境界,这就是聪明的休闲,在这里,人的相对的感受系统起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2.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现状及美学提升研究。一是研究当代中国人的休闲需求、休闲观念、休闲心理、休闲体验等内在精神层面的现象;二是研究当代中国人的休闲行为、休闲方式等外显活动层面的现象;三是研究当代中国休闲产业(以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休闲体育为核心)及休闲消费等社会经济领域的现象;四是研究休闲与生活、生命价值的相互关系这一生存论层面的现象;通过以上研究,勾勒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发展轨迹和趋势,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尤其是注意分析休闲文化及其发展中的美学元素,揭示美学对提升休闲文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下中国休闲文化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社会和国民的精神生活,然而也存在着休闲方式不当、休闲消费异化等负面现象。物质化、货币化、技术化、数字化以及虚拟化的“现代化”进程,加之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与传统中的某些不良休闲方式共同造成了休闲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它在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又使得人们陷入休闲时代的某种精神困境之中,即导致人的某种“异化”——平面化、单面化、物化、虚拟化。其突出表现是将休闲当做单纯的感官享受甚或炫耀符号,因而沉沦于感性的物化世界,一味追逐和贪图感性享乐,失去对艺术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与深刻把握。人们在感官快感的极度满足乃至虚荣中,心甘情愿地做了感性或物质符号的奴隶,不知不觉地丧失了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休闲真实意义就被物欲横流的环境雾霾遮蔽掉了。因此,如何聪明地休闲便成了社会学者与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需要辩证地分析休闲活动和文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多面性影响,在确认健康和聪明的休闲是实现人性自由全面发展、标志社会文明的前提下,现实地分析休闲发展和休闲文化演变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分析休闲及消费心态、方式异化形成的历史、社会和心理原因,分析休闲及其消费的两面性。注意“雅闲”与“俗闲”乃至“恶闲”的区别,分析消费异化对于社会状态的负面影响,区分聪明而合理的休闲与单纯或消极的闲暇、逸乐,揭示理想的休闲境界。 当前,对休闲文化作美学提升十分必要而迫切。休闲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要求休闲者对事物的感知体验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审美的意识与尺度。休闲美学所倡导的是要让休闲生活从无目的的形式渗透到合目的的生命体验中去,使其体现出高尚、积极的审美价值,激扬人类生命活动的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把休闲置于审美的层面进行探讨是基于人类审美活动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及其解放自我、释放自我的性质。休闲美学在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下真实地关注着人类的生存,展现出高扬生命、个性解放的审美特征。它支撑和守护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家园,有助于克服不良文化的侵蚀,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需要对休闲文化作深入的美学审视,深入系统梳理休闲与审美的内涵,分析休闲文化的审美元素,揭示审美意识、审美尺度、审美境界对于提升休闲文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美学的视角对休闲活动与方式进行审美的判断,可以让我们甄别休闲层次的高低、雅俗,从而不仅可以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休闲的活动,也可以自觉地抵制或远离那些格调低下,对健康不利,损害生命、浪费时间的活动。休闲实践表明,越是高层次的休闲越是充满了审美的格调,越是体现出休闲主体对自我生命本身的爱护与欣赏,也越是能体验到生命—生活的乐趣。他不仅会为自己拥有了生命的自由、自得与自在而感到愉悦,而且这种愉悦一旦与其他同类的自由生命相感召,甚而与天地自然、周围环境中的自由生命相呼应,他的愉悦程度会更加地强烈。 3.体闲美学的现实品格和应用价值研究。揭示审美与休闲作为体验经济、文化产业的人本基础,显示其在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当代生活品质中的积极意义。 需要分析休闲文化尤其是休闲美学的现实品格和应用价值,揭示休闲与审美作为体验经济、文化产业的人本基础,显示其在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当代生活品质中的积极意义。休闲活动是连接体验和产业的中介和载体,休闲活动既是一种体验,而其活动的载体又是一种产业。休闲活动满足人的高层次的内在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的精神附加值特别巨大,于是,休闲活动及其载体就成为天然的“体验经济”,乃至“美学经济”。因此,通过休闲体验与消费,使审美活动真正现实地切入生存实际,体现人本价值和产业价值,使美学与产业内在结合,这就是文化产业的人本基础、文化产业的内在灵魂,也就是“美学经济”的现实前景所在。休闲是极为具体、现实的人的生存和活动方式,其载体又是丰富的产业类型,休闲美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它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思辨的阐述和理性的论证,而需要量化和实证的数据使之有切实的依托。可以以国内休闲活动开展较早、休闲产业发展较快的杭州、成都等城市为典型,对休闲与审美活动及其观念在提高当代生活品质方面的现实价值作深入具体的调研,实现休闲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对接。 4.中外审美与休闲的理论与智慧比较研究,尤其需注重休闲文化与审美智慧的中国元素与中国话语发掘。梳理中外审美与休闲的理论与智慧及其对提升当代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为当代中国休闲美学的建构发掘理论资源,尤其需要着重发掘休闲文化和休闲美学的中国话语,以期建立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在古今中外的休闲观念和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聪明休闲智慧;这些智慧,对于提高当代生活品质,尤其是对生活境况满意度的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从全球化的视野作休闲文化的中西比较,梳理中西休闲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其对当代的影响,发掘当代休闲文化的传统基因;尤其注重对西方休闲文化与理论渗透、殖民化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分析,深入发掘整理休闲文化的中国元素和传统精神及智慧,以期实现与西方休闲文化和理论平等对话,建立当代中国休闲文化与休闲美学理论的本土话语。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及其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应该从本体传统汲取诸如“闲”“适”“宜”“度”“中”“和”“乐生”“玩物适情”“各得其分”等理念的精神元素和智慧,以及本体、功夫、境界等理论表述,形成中国休闲文化及其美学研究和理论建构的本土特色和理论话语。 与西方传统哲学重理念与形式的思路和话语体系不同,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的是“本体—功夫—境界”内在体系,中国哲学不是纯粹理性哲学,而是“身心”践履之学。按中国传统的休闲哲学,休闲的本体为适度之“闲”,“闲”即“各得其分”的生命本真,“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存体验和境界。休闲的工夫为“适”,既指对生存活动和生存方式的适度把握,亦指通过“心适”达到“物闲”的境界生成,其深层含义指人在身心欲求得以合乎限度地舒适满足之后,在当下的人生境遇中享受生命之安闲。“闲”之本体通过“适”之功夫呈现休闲境界,也是审美境界,传统的休闲审美境界分为三种,即遁世境界、谐世境界、自得境界。超然自得是休闲审美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2] 中国传统的休闲观由于把“闲”作为人生本体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因此,它的休闲之工夫更为强调的是“内向的调节”。在传统中国哲人看来,休闲重视的是内在的精神品格。心闲相对于身闲更具有根本之意义,所谓由内向调节达至休闲也就意味着是一种心灵的自我调适。孟子尝言:“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这种向内反省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在中国人的休闲观上,即表现为“适”的工夫。适何以成为闲之工夫?《说文》:“适从啻声。”“适”“啻”同源,它们又都有从“止”义而引申出来的“仅限”“恰好”之义。适原本具有到达、宜、刚刚、仅限、恰好的意思,后来就又自然发展出满足、舒适、当下、适度等意思。《易传》云:“文明以止,文人也。”朱熹的解释是:“止,谓各得其分”(《周易本义》),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恰到好处”“恰如其分”。适作为闲的工夫,要义在对生存活动和生存方式的“各得其分”地适度把握。人在身心欲求得以合乎限度地满足舒适之后,在当下的人生境遇中享受生命之安闲。在这里,“适”即《易传》所谓“止”,也即《中庸》所谓“和”。“止”是“各正性命”,“和”则是“天下之达道”。惟其“适”而有度,方能“各正性命”,把握生命之本真,体验休闲之真意,达到天人合一的本体境界。 中国哲学不是实体论哲学,而是境界形态的哲学。[3]中国传统的休闲审美哲学亦是如此。境界必然与人的心灵相关,是精神状态或心灵的存在方式,是心灵“存在”经过自我提升所达到的一种境地和界域。休闲与审美,终将归结于境界的追求。中国传统休闲审美哲学对当代人类生存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构建中国当代休闲美学也是重要的话语体系。 5.休闲文化与休闲美学的身体机制研究。关注身体美学对于休闲文化和休闲美学研究的意义,分析“游戏”“高峰体验”“畅”“玩物适情”等作为审美与休闲体验的身体机制,研究身心需求及其满足作为休闲体验与消费的动因,身体感受与幸福指数、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身体状态对于生活品质的意义。 传统美学仅仅把耳目作为审美感官,在审美方式上带有形式的距离性,在审美对象上集中于艺术品领域,在审美本质上是对象性超越的自由体验;休闲美学则把全身的感官乃至身心体验作为审美身体机制,在审美方式上是全身心的直接感知,在审美对象上是当下整体的具体情境,在审美本质上则是融入性践履的自由体验。休闲美学要超越传统审美将审美主要作为一种带有距离性并侧重对象性超越的形式化观赏活动,而进入一种全身心直接感知并身与物化的融入性践履体验。强调审美感官融入性的身与物化,这是休闲美学在践履层面的现实关怀。 把鼻、舌、皮肤乃至人的周身器官视为休闲审美感官,不但是出于休闲活动的实际经验,也是“休闲”本身的学理要求。这是因为“休闲是以其自身为目的的”,正如赫伊津哈对游戏的观点:“我们不可能从游戏之外认识游戏,游戏并非一种理性行为。”并且,游戏的乐趣“根本就是非理性的体验”,所以“游戏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4]。而休闲亦复如是。休闲的指向与目的就在于休闲本身,在于休闲之人的存在本身和感受本身。因此,不像传统美学仅选择“外指性”的耳目作为其审美感官,休闲把人的整个身体作为休闲感官,并认为其“包含美学成分:优雅的动作,和谐的音乐,游戏和运动的复杂性,味觉的敏感和对所有感觉的表达”[5]。因而人的全身感官都被纳入了休闲美学的研究范畴。 休闲美学着眼于人的当下存在,关注人的自在生命之本然状态,既不会用虚幻的彼岸来否定人的此在之身,也不会以理性式样去束缚活泼泼的生命性情。所以,与传统美学不同,休闲美学不会仅通过耳目去寻求外在于人的彼在之美,而是尊重人感知世界的本然样态,使各种感官“各得其分”、诚如其是,以其自然特性而融合交汇于人的休闲审美过程,使人明闲之本体,得闲之境界。由此,休闲美学便使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实践的“身心之学”。她给予人们的体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自由与愉悦,而是全身心的快乐与幸福。 6.休闲美学的理论品质研究。揭示休闲美学构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休闲美学的理论构成、逻辑体系和形态特色,梳理其与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力图构建原创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休闲美学。 笔者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休闲学科应该“顶天立地”,既关照休闲作为理想生活境界的形上意义,又落实到休闲作为具体活动和产业载体的形下价值。“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中谓之心”,相对而言,休闲哲学着重研究“顶天”,即休闲对于人的生存和社会文明的终极性意义,休闲产业和经济学着重研究“立地”,即休闲产品、休闲服务、休闲消费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特色与规律,休闲美学则侧重于研究“体心”,即休闲、审美体验作为人本体验的形式、特点和规律。 休闲美学必须走出传统的抽象领域和艺术中心论,走进当代社会大众丰富活泼的日常生活审美领域,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品格,更切实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功能,让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生动的“身心之学”。 概言之,休闲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人本的自由,社会功能是“成人的过程”;休闲美学的生理、心理机制是自由的全身心践履;休闲美学的观照对象是自由而本真的生命形态;休闲美学的应用价值是体验经济。这是笔者目前对休闲美学理论品质的总体考虑和把握。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与理论建构_美学论文
当代中国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与理论建构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