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某工厂发生的开关柜烧毁事故,本文对工程的现状、事故发生的过程、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损失、相关方责任及建议、处理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配电房,开关柜烧毁,保护控制
0引言
配电房是工厂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对于供电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同时,也是工程建设中极为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对产品质量要求高,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
1工程现状
本配电房一次性建成并已整体移交建设单位运维,其主接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配电房380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包含一台主变,一面主变进线柜、一面无功补偿柜及若干面馈线柜;主变布置在户外,无功补偿设备布置在独立电容器室,其他电气一次设备统一布置在配电房;还包括水泵、风机、照明等负荷设备,负荷设备统一就地布置在厂房各个区域;本工程采用DCS统一集中控制方式,设主控室一个。
图1主接线示意图
2事故过程
根据后台SOE事故记录,2018年12月26日12点49分03秒至50秒,调试单位及运行单位正在进行启动前准备工作,运维人员通过后台DCS远方合闸P3馈线柜并启动水泵。第一次发合闸命令以后,水泵电源回路电流持续若干秒后消失并显示启动失败;第二次发合闸命令以后,再启动不成功,并且主变进线开关发生跳闸,导致全厂失电。然后调试单位及建设单位运维人员前往配电房现场,发现水泵的开关柜(P3)已烧毁,终止原启动计划,并向相关方报告。
本次事故造成P3开关柜完全损毁,P2开关柜侧板、P4开关柜柜门及侧门轻微损坏,并对相邻380V母线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20万元人民币;对原整厂启动、满负荷运行计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致原计划推迟约20小时。
3事故原因
本事故发生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厂家和设计单位,第一时间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结合现场相关方、现场实际情况、DCS相关记录、视频监控记录,判定发生该事故的原因为:首先,电缆接头施工工艺不规范,柜内遗留有施工杂物,对电距离不满足要求,导致A相、B相之间空气击穿并放电,直至发生短路故障;然后,因380V开关柜控制方案存在缺陷,该开关柜保护功能失效,无法及时切断短路故障;最终,导致整个开关柜烧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邻设备。
在事故原因分析过程中,首先拆开P3开关柜后门,发现电缆接头施工工艺不规范,柜内遗留有施工杂物,对电距离不满足要求,导致A相、B相之间空气击穿并放电,直至发生短路故障,导致该开关柜一次设备室、二次设备室完全被烧毁。
但是,该开关柜设置了保护装置,为什么保护装置未能及时跳开断路器并切除短路故障呢?根据后台相关记录,在启动过程中保护装置有保护动作记录,但是断路器始终处于合位。
继续分析该开关柜控制原理图及现场实际接线情况发现,开关柜控制原理图存在问题,设备出厂时存在缺陷。下图是简化的控制原理图,为了方便阅图,对原控制原理图进行了简化,未完全展示遥信、遥测、电源、就地控制、加热照明电源等部分内容。本工程开关柜控制原理,主要是通过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实现柜门就地控制、DCS远程控制、保护跳闸等功能;关于保护跳闸,本应该按照下图实线所述接线,无论出于远方控制状态还是就地控制状态,保护跳闸指令应无条件执行;但在设备厂家原始设计方案中,保护装置跳闸出口经过了远方就地转换开关接入,当远方就地转换开关处于就地位置时,保护跳闸指令正常执行;但是,当转换开关处于远方位置时,保护跳闸指令无法正常执行。本次事故启动过程中,远方就地开关处于远方位置,所以在启动过程中保护装置有保护动作记录,但是断路器始终处于合位。
因此,电缆接头施工工艺不规范,柜内遗留有施工杂物,是发生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开关柜控制原理图设计错误,是发生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图2开关柜简化控制原理图
4责任及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各方相关责任分析如下:
本工程开关柜设备厂商,作为380V开关柜供货方,其提供的产品质量、设计方案及工艺存在缺陷,是发生本事故的根本原因,负有重要责任;380V开关柜保护功能失效,厂家在控制原理图设计、审核过程中存在重要责任,也暴露出其产品出厂未经严格的功能试验。建议其加强图纸设计、审核力度,并完善出厂试验管理。
本工程安装单位,开关柜电缆头制作工艺、杂物遗留等问题,是发生本事故的直接原因,安装单位负有重要责任。建议其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按工艺要求施工。
本工程设计单位,在开关柜控制方案设计缺陷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在供货厂家管理、产品质量把关、设计图纸审核等方面负有较重要责任。建议设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程规范开展设计工作,设计图纸要合理、清晰,审图人员在审核图纸过程中,要加强审核力度,事无巨细,严把质量关。
本工程调试单位,在现场调试工作方面负有较重要责任。开关柜控制方案设计存在缺陷、在远方状态下未能实现保护跳闸功能,反映出其调试工作不够细致、全面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缺陷并把住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建议其加强调试工作的管理,及时发现缺陷并把住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本工程监理单位,对设计单位、厂家及其产品质量、调试单位、设计单位的监理工作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缺陷,负有较重要责任。建议其加强对相关方及产品质量的监管工作。
本工程建设单位,配电房已经整体移交业主方运营管理,在产品运维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故障前兆,错过了在事故前处理的时机,负有次要责任。建议其加强对相关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向相关方反映,以尽可能在事故征兆期间处理相关问题。
针对本工程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采取了以下整改措施:
第一、安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重新制作电缆头,清除柜内遗留杂物;
第二、设备厂家设计人员、设计单位设计人员,共同修改设计方案,现场纠正错误接线;
第三、调试单位重新进行绝缘试验和功能试验,确保设备对电距离满足要求、控制逻辑满足要求;
第四、安装单位、调试单位、设计单位和设备厂家对相关开关柜逐一排查、整改,调试单位重新调试。
5总结
本文针对某工厂配电房开关柜烧毁事故,在详细介绍该配电房工程现状、事故过程的基础上,对发生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该项目经整改后,已经通过了评审、验收,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说明本文提出的事故原因分析是正确的,整改措施是可行的。
论文作者:邱培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开关柜论文; 配电房论文; 事故论文; 单位论文; 设备论文; 发生论文; 责任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