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育文化探析_文化论文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武术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4)03—0083—05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西方体育文化正在对我国本土体育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西方的一些体育项目也成为我国青少年群体竞相追逐的时尚运动。这使我国本土体育项目逐渐呈现边缘化倾向,进而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教育中失去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诉求,武术是在中国这块特有的土地和文化的酝酿下形成发展起来的,武术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从远古走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中蕴含着华夏文明所特有的文化体系和思维方式。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因此我们今天要推广和发展武术教育,就需要探讨和研究武术教育的文化性问题。

       1 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历史演进

       1.1 武术教育是中华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

       武术的教育性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武术教育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西周时期武术教育就与“礼”的教育相互融合,“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礼记·射义》)。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种倡导礼仪与射艺结合的方式就是较早关于武术传习教育性的体现[1]。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儒家、道家、兵家等思想与武术文化相互渗透进而交汇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教育内容。此后的南北朝时期武术与宗教文化的结合也推动了武术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唐代以后的武举制度更是将传统的文化内容贯穿其中,使中华文化的内容与思维方式贯穿于武术的技艺与文化之中。历史上武术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与教育和文化的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表象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属性,同时教育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也需要借助教育的方式进行传递和深化,因此武术教育传承本身也必须是一种武术教育和武术文化的并行体。武术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武术教育进行传递,通过武术教育可以加深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没有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将停留在简单的体育项目层面,而武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单单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传播。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发展,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动作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魅力。武术是要让习武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领悟到武术文化的价值。武术的文化价值主要可以体现为“仁爱、礼义、信勇、和谐”四个方面(见表1)。

      

       从武术的文化价值内容可以看出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和精髓,武术教育是武术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途径,通过武术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武术文化,人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收、热爱并传承、推广。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武术文化的认同度越高,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了解和支持度越高,越乐于参与武术学习、信仰武德,传承武术文化,能够形成正面积极的正能量传递,循环往复,从而推动武术运动的开展。从武术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武术文化价值的传承让武术教育传承更加具有魅力和生命力,更加体现出了武术教育传承中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1.2 近代以来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

       自从1909年霍元甲打败西洋和东洋的武术高手之后开始在上海传授武艺,并建立了精武体操学校,提出“爱国、修身、助人、正义”的口号,并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要宗旨。当时武术主要是为了强国健身,振兴中华,并得到很多爱国人士的支持,他注重武德的培养,提倡德艺兼备促进了当时精武会的武术传播。191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学校要教授中国武技”,并逐渐推广规定中小学、大学体育课程中武术教育的授课内容,提倡代表民族精神的武术国技普及[2]。学校武术走进学校体育将有利于武术传统技艺的整理和武术教学的正规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和规定,1956年教育部将武术列入中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之一,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中小学武术发展的基础上,大学武术也逐步得到了发展[3]。1958年全国体育学院院长会议决定设立武术专业以后,北京体育大学(原名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纷纷成立武术专业。80年代后期武术专业大学生毕业分配到学校任教,为全国的武术教育注入了新鲜的师资力量,武术教育开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见图1)。

      

       图1 武术教育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内涵

       Fig.1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ime connotation of martial arts education

       从武术进入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武术教育中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武术教育传播和发展的命脉。历史实践不断地向我们诠释着只有具备强大的文化底蕴才能够使中国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武术教育的成长和发展流淌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因此它可以深入人内心激发国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为武术教育烙上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很多的习武之人都以保卫国家、除暴安良、匡扶正义作为理想追求[4]。在国家和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许多习武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今天的武术仍然可以映射出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那种自强、自尊、自豪的文化意识可以唤醒现代人心中的冷漠,充分发挥武术爱国主义传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

       2 武术文化的多元特征与层次结构

       2.1 武术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武术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是产生于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中的,它必将戴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并与中华文化相一致。武术最早产生于一种专为战争搏杀而习练的攻防对抗性技艺,但是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武术的作战对抗功能不断减弱,逐渐演变成一种修炼身心,修身养性的手段,在这个历史演变过程中武术文化自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美学等文化思想的滋养,逐渐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儒学、兵家等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影响较深,武术作为一种军事攻防技术自然和兵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武术文化中所讲的仁爱、和谐等优秀的道德情操则是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武术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但是受到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必将和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相一致,带有时代的特点和烙印。但是一种经历了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武术自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归入中国伦理道德的行列,在中国古老文化伦理思想熏陶下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武术文化。儒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武术的文化思想,武术文化中的武德,重礼节、尽忠、尽孝与孔子所说的“德”不谋而合,孔子讲求“信”和“义”,追求“忠”和“孝”[5]。武术文化讲求仗义行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作风,儒家思想也主张要重义轻利,踏踏实实,正己修身。武术文化提倡刚健有为,宁死不屈、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儒家思想也提倡要以天下为己任,时刻将天下事放在心中,推崇积极有作为的社会参与效应(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影响也自然不能例外,儒家推崇“武备”,即“有文事者,必须武备”,由于战争和权力争夺的存在,加之受到“武备”思想的影响,各朝各代都将武术技击技术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武术和军事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相互结合之处是在技击技术的实战应用中[5]。如军事兵家文化中的“知己知彼、避其锋芒、融通兼备”等兵法思想、理论既可以用在军事战争中也可以用在武术竞技比赛的过程。传统武术与兵家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冷兵器时代兵家文化与民间武技基本上是一种水乳相融的关系,在战争普遍存在的时代,武技和兵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缺一不可。许多历史上有名的武术家不仅熟读兵法而且武艺高超,他们对武术的传播、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也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武术文化像其他文化一样是产生于中国的大文化背景之中的,它必将戴上中华文化的烙印并与中华文化相一致。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受到儒学、兵家等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影响较深,武术作为一种军事攻防技术自然和兵家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武术文化中讲的仁爱、和谐等优秀的武德则是和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武术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形态,但是受到中华文化大环境的影响同样呈现一体多元的态势。

       2.2 武术文化的层次结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一个涉猎较广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文化的认识和定义有所不同,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超过300种”[6]。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文化划分为观念、制度和器物三个层次[7]。此后的研究大多参考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我国学者在参考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将体育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次[8][9]。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的物质文化层面包含各种体育文化演进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物质,比如器械、运动形式等。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则包含了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精神追求等。而体育的制度文化层面则包括了体育的科层制,规则等等。国内学者在整合了上述关于体育文化的层次划分的基础之上将武术文化划分为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10]。武术的器物层面是武术文化的外显层面包含器械、拳种、理论、礼仪等;武术的方式层则属于中间层面,包括武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武术的思想层面则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层面,也是武术文化的内核,具体反映了武术文化的精神追求。

       3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是对武术异化的有效修正

       3.1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对武术的异化

       3.1.1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对武术传承的异化

       武术的教育性是武术传承的基本保障,教育的本身也是文化的传承过程。在武术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正确的教育定位是实现武术文化有序传承的必要条件。武术文化之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传统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中华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优秀文化基因在传统的武术文化教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彰显。传统武术教育一般采用师徒教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由于派别和崇拜的不同容易使武术传承出现一些偏差,失去武术文化的教育性就会导致武术传承的异化,主要会出现德育教育缺失,传授技艺的功利色彩增强,习武动机不纯等具体表征[11](见图2)。

      

       图2 武术传承异化的具体表征

       Fig.2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alienation of martial arts inheritance

       武术文化具有的影响力使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充满生命力并不断地增值,武术文化在武术传播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传承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实现武术文化和武术教育传承的有效性增值。只有重视武术文化传承才能避免武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偏失,维护传承认可的信念和价值体系;只有重视武术文化传承才能减少武术教授过程中的功利色彩,增强授业者对武术传承的价值认同和精神信仰;只有重视武术文化传承才能杜绝学武过程中的动机不纯。因此,术德并修、术德并重才是一个习武之人正确的观念意识。

       3.1.2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对武术本身的异化

       武术区别于一般体育项目的本质在于其内在的文化性,因此“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一般体育”(伍绍祖)。武术长期浸润在中华文化之中,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武术与中华文化中的儒、释、道等核心文化哲学相互融合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蕴含传统哲学、宗教、礼仪、医学、养生、伦理、军事思想等多元文化元素的东方文化集合体。武术源流渊远、文化底蕴厚重,博大精深成为对中华武术的总体概括[12]。近代以来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在我国迅速普及并成为青少年群体热衷的时尚运动。在西方体育项目的挤压之下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被迫边缘化,失去了原有的受众群体,为此我们参照西方竞技体育的标准整合出了包含套路与搏击两种运动形式的竞技武术项目。现代武术中的套路运动是参照西方体操等项目进行改良的,运动形式与演练过程主要倾向“高、新、难、美”的特点,所谓高是指演练水平高,新则是指套路创编新颖,难则是指动作难度大,美则是整体的创编要有美感。搏击运动则借鉴了西方拳击等项目中“积分打点”的评判方法进行量化积分而产生比赛结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原本整体的武术形成了打和练的分途,套路运动则在与体操和技巧等项目的比肩中丧失了武术的文化本质,进而沦为“操化表演”和“单纯的肢体竞技”[13]。随之而来的是武术沦落为单纯的技能传习,最终导致武术失去受众和生存空间。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不仅仅是因为武术的拳种繁多(据统计我国现存的拳种有129种),而是因为这些拳种背后所依附的中华传统文化。失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撑武术必然沦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进而导致武术本身的异化,最终沦为“薄小俗浅”的尴尬境遇。

       3.2 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对武术异化具有修正作用

       武术教育正处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冲击、自身文化的流失以及异种文化的争夺,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武术教育中的文化性,从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武术教育,将中国文化中的深厚文化底蕴融入进武术教育,让武术教育找到传承的命脉和火把,将武术教育与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找到武术教育的方向和出路。武术发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盲目的物化追求最终的结果会导致武术的文化性丧失和武术异化。单纯的技能传习致使武术沦落为一般的体育项目,失去内在文化意蕴的武术最终将走向“薄小俗浅”的境遇。武术不仅仅代表着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更是中华民族的符号象征,武术的习练过程更是民族精神和族群认同的重塑过程[14]。传统武术自始至终一直将外部修炼、自我修炼与“真、善、美”相结合,主张以德为先,德术兼修为贵,注重武德在武术中的教化作用。通过术德并修、术德并重的文化教育方式实现对武术价值认同和民族精神信仰的重塑。在武术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的技术教学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和枯燥心理的产生,文化的历史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是对这一现象的有效补充。因此,实现武术教育由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4 结语

       “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武术文化的传承关键取决于武术的教育问题,武术教育的文化性特征是本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对武术教育的文化性进行分析,认为:武术教育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传递与延承,武术教育是一种文化精神与价值的传承过程;武术教育的演进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不同时期的武术教育主题各异;中国武术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其文化层次主要涵盖器物、思想和方式三个层面;武术教育的文化性丧失可以导致武术传承和武术本身的异化;实现由单纯的技能传习向文化传承的转变,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特征是消弭武术异化的基本途径。

标签:;  ;  ;  ;  

武术教育文化探析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