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校企合作是全球的典范,在合作模式、创新模式、合作动力、投入产出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研究总结德国校企合作的特点,提出在我国高校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库、建立校企合作项目评价体系,是国内高校学习借鉴德国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1+1>2;项目库;失效性分析
一、研究背景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高规格颁布、实施,信息化与传统产业再升级之间跨界融合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一个传统制造业向柔性定制化、智能生产以及制造业服务多元化方向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建立模式清晰、流程顺畅的校企合作,有利于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同时储备人才,这是各行各业的共识。
德国工业4.0的提出是其多年工业积累的必然,底气来源与其工商业与高校建立的合作共赢生态不无关系。研究借鉴德国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方式、项目选择、项目评价等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平台,是值得国内高校重点关注的领域。
二、德国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
(一)合作方式多元化
1.形式多样。弗劳恩霍夫协会的创新系统研究专家科沙斯基(Dr.Knut Koschatzky)依据现行各类模式,对于校企合作概括成以下几类:一是以时间概念来标准,包括中长期、短期,临时性或持续性的;二是以是否有官方背景的正式合作框架协议以及相应配套的细化项目目标及标准附件,官方背景下有正式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又细化了合作目标的,比如各类科研目合作,员工委托培训等,也有只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而没有未细化目标的,比如意向性框架协议、战略性合作框架;三是以合作的途径区分,比如先战略再战术的自上而下和先部分再整体的自下而上;四是以合作单位的数量来区分,双边、三方及多边;五是以市场化程度区分,有长期战略导向研究和面向市场的应用型合作开发。从实践来看,德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及科研技术转化表现出显著的多元化,模式多样,如研究课题委托、人才进修提升、设备资源共享、专利成果转化、实习、人才交流、双导师课题指导、专业指导评鉴委员会、创新项目孵化、学术研讨、奖学金、教学奖等。
2.模式与时俱进。德国校企合作的另一个特征是创新,突破传统的新型合作模式和合作关系成为常态,孵化器、工业研究型校园(Industry Research Campus)、科学企业挑战计划(Science Enterprise Challenge)、创新和研发校园、集群(Cluster)、创新能力中心、创意城市、卓越中心(CoEs)、创新联盟等。其中Science Enterprise Challenge借鉴了英国大学的普遍采用的企业中心和美国的企业与学院合作科发中心(UIRCs)方式,设立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科研单位。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在企业、高校和创新创业者之间开展三方科研合作;CoEs模式着重为本领域拥有国内外竞争优势的合作者提供虚拟或现实的研发环境;在创新能力研究中心,工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进行创新活动,并可以提供公共服务。
(二)投入产出双丰收
1.投入方面:
(1)投入资金高。在德国,有超过半数的企业与各类高校开展合作,德国工商企业为各类高校提供的科研经费占整个高校研发费用的比例远超过欧洲其他国家及日美等发达国家。
(2)合作密度大。德国工商企业与各类高校的科研合作密度高,平均每百家企业与高校建立超过200项以上的合作关系,其中的子项目数量更为可观,尤其是在化工、医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校企之间的研发合作规模远超平均。
(3)保持高增长。德国工商业提供给各类高校的研发经费在1990年至2000年间年均增长8%以上,翻了一倍多;2005年占到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的28.1%,2012年占20%左右,虽有所下降,仍远超其他发达国家水平。
2.产出方面:
(1)对经济整体贡献巨大。德国高校的科研产出主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知识转化,年均经济贡献2000亿欧元左右,占GDP比重的7.3%,其中由工商业资助高校的研发经费贡献超过一半。在德国首都柏林、第一大城市汉堡、传统工业重镇巴符、鲁尔等地区,各类高校每年对于德国GDP额外贡献人均3500欧元左右。
(2)影响周边地区发展。校企合作明显带动了高校周边相关高科技企业创业聚集及就业市场,据统计,高校周边区域整体失业率较比全国其他地区平均低3%。以柏林地区为例,2012年其四所大学共有1.4万名员工,9.6万名学生,经费投入约13亿欧元,其中超过35%来自工商企业,为柏林地区创造价值17亿欧元以上,贡献超过1.2亿欧元税收。2006年至2012年,柏林及周边地区高校师生创建企业多达470家,就业岗位超过1.7万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人才培养良性互动。2010年,德国工商业为人才培养投入近22亿欧元中,高校学生就投入15.4亿欧元,占比达到70%。德国很多高校在职业素质培养、工作技能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安排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传统,企业乐意将技能提高委托给高校完成,成为共生工长的国际典范。在应用科学大学,高校聘请工商业专家承担教学任务成为普遍现象。高校乐于将工科专业毕业生安排在合作企业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撰写,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与有关企业建立联系,进而减轻高校的就业难度,实现“三赢”。值得注意的是,德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开始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倾斜,在发现、发掘和培养学生创新方面提早谋划,部分高校培养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类企业竞相争抢的优势人才。
(三)合作动力足
德国工商企业与高校之间在研发、基础教育、后续教育领域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市场化与社会进步,国家、工商企业、高校和个人都充分受益于这一合作成果。
1.校企合作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社会福利支出,降税增效明显。德国国家层面以及和各州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均鼓励大学与企业建立联系,允许高校教师开办私人企业、合伙公司和科研机构,将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转化为经济产出。
2.高校乐见企业投入。一是资金,对于高校而言,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日益繁重,但由于德国在欧盟的地位,其公共资金投入却没有显著增加,与企业的研发合作成为解决高校应用研究的经费问题的突破口;二是技术,通过合作,高校可以接触到一线工业生产实践中的研发问题、技术和专门知识,从知识转化过程中汲取营养,巩固和提高社会影响力。
3.学生受益。德国大学生受益于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在读期间可以大面积接触潜在和可能的雇主以及实际生产领域中的技术内容和行业知识,就业前景和收入远超欧洲平均水平。由于校企联动,企业更加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将员工再次送入高校进修、深造,员工其在薪酬收入、社会地位、晋升通道畅通等方面也都有收益。
三、借鉴与启示
审视德国的校企合作方式,在国内不乏亮点,任何一种形式好像都能找到影子,但总体而言,缺乏长效机制。投入产出比不高是普遍现象,动力更多来源于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为了合作而合作的项目比比皆是,虎头蛇尾甚至无尾项目见怪不怪。
校企合作“1+1>2”是理想结果,这其中不仅关系到合作方式、动力来源、投入产出,更关系到高校和企业发展。既然是校企合作,合作的核心是项目,围绕项目做文章,将德国的先进理念与项目管理相结合,是提高校企合作成功的有效路径,围绕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
(一)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库
建立校企合作项目库,由专门机构进行动态管理。潜在项目可以是高校找项目、也可以是高校有什么样的资源,可以是在什么领域有研发是实力,要对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可能合作形式,潜在参与单位,是否需要校内、外引入其他优势资源等;实施中的项目要做好跟踪管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有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是不是有不必要的投入都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已经结题的项目,分析得失,总结归纳,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或者深入挖掘进一步合作的必要。
(二)引入项目失效性分析
将失效分析引入校企合作项目,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对潜在项目、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失效分析,为今后的项目运作提供可资借鉴的一手材料。其中项目评价更应该打破院系壁垒,共同参与,利益共享才能将校企合作事业越做越大。
校企合作本身是一个生态体系,维护的好,会生根发芽,维护不好就是名存实亡。抓住机遇,激发生态系统创新,在与企业的合作的过程中,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在企业间建立交流和合作渠道、培育基于技术需求的合作项目,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建立项目评价模型、挖掘高校闲置人才、设备资源都是校企合作需要关注的领域。高校变找项目为参与项目,企业变找技术为发布需求,为本区域企业发展助力,实现合作共赢,校企合作的路还很长,需要多方共同参加、培育,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本身还要在各方面做好积极准备。
参考文献
[1]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校企合作的启示,魏保立、徐坚,《中国电力教育》,2013(6)
[2]校企合作的典范:德国FH的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刘曣辛、殷红、米靖,《职教论坛》,2014(25)
[3]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校企合作的特点及启示,张玲,《中国高教研究》,2010(4)
[4]向德国学创新—高校与企业的五种合作,伍慧萍,《澎湃新闻》,2015-3-15
[5]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蒋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
[6]从人员输出到技术输出的校企合作之路—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思考,高萍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6)
[7]试析德国大学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谢绪磊、李智,《现代企业教育》,2011(11).
作者简介:刘建兴(1983.08-),男,湖南邵东人,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论文作者:刘建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德国论文; 高校论文; 校企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合作项目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