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营与农户劳动力配置: 1986—1996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劳动力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70年代末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政策以来,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便成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在家庭经营中,农户是生产者、消费者和要素配置的决策者三位一体,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与农户收入的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分析现阶段在外部市场条件和宏观政策变量的约束下,农户为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努力所作出的行为特征,这无疑有助于提供人们对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的趋势性认识,行助于深化对农民收入问题的分析。本文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1986年—1996年的数据,以户为单位从平均意义上对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家庭经营的变动趋势与特征;家庭经营的经济效益及其在农户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农村劳动力配置;农业生产绩效等。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1、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是在全国(西藏和台湾除外)29个省(市、自治区)选择了314个点(村庄)开展以农户为基础、农村为核心的持续定位观察,目前已运行12年。2、因1992年和1994年调查内容变更,这两个年份可供比较的汇总资料不能取得。3、由于若干调查户或调查点的增删,样本总量在年份间有所变动,但都在2万户以上(除1993年只有19483户外)。
一、农户家庭经营的变动趋势与特征
从时间上看,农户家庭经营的变动趋势、参与市场程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户生产投入要素的变动趋势与特征
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家庭经营收益高低与农户投入要素数量与质量显著相关。土地规模、生产性固定资产、劳动力等是家庭经营中的主要生产投入要素,这些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变动代表着农户实际投入水平的高低。
1.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呈不断下降趋势。从1986年到1996年,户均耕地面积由9.2亩减到7.8亩,人均耕地面积由2.0亩减到1.9亩,劳均耕地面积由3.7亩减到3.1亩,分别比1986年减少15.7%15.6%、15.0%。与此同时,户均耕地块数也由1986年的8.4块降至1996年的6.2块,减少了2.2块,平均每块耕地面积却由1986年的1.1亩上升为1996年的1.3亩。从户均地块数变动结构看,1995年户均地块数为6.5块,1996年为6.2块,减少0.3块。其中地块数减少变动最大的是不足0.5亩的地块,占总块数减少量的66.7%;其次是1.0—2.0亩的地块,占总块数减少量的19.1%;相反,5亩以上的地块数户均反而增加了0.01块,占总块数减少量的-4.8%。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土地流转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户均耕地转包面积也由1986年的0.3亩增加到1996年的0.4亩,增加了33.7%。此外,户均经营园地面积、草牧场地面积也分别由1986年的0.4亩、0.1亩上升为1996年的0.5亩、0.2亩,户均经营林地面积、水面面积则由1986年的4.3亩、0.8亩降至1996年的3.1亩、0.3亩。
2.农户对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1986年农户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41.2元,1996年则为1528.7元,是1986年的1.6倍,年均递增5.0%(扣除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1986年=100,下同)。〔1〕在对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中,增长最快的是农、林、牧、渔机械,由1986年的57.2元增加到300.4元,年均递增18.0%;而役畜、种畜、产品畜投资则表现出负增长,由1986的的272.4元减少到1996年的233.0元,年均递减为1.5%;其它各项年均递增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为:大中型铁木农具(0.4%)、生产用房(1.4%)、运输机械(6.5%)、其他(8.1%)、工业机械(10.4%)。不同投资项目的增长速度差异导致生产性固定资产结构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简单的手工工具和畜力动力方面的投资有所减少,机械工具与机械动力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役畜、种畜、产品畜,大中型铁木农具与生产用房在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中所占比重分别由1986年的28.9%、6.0%和23.8%下降到1996年的15.2%、3.9%和16.8%,而农牧渔业机械、工业机械、运输机械以及其它生产性固定资产等分别由1986年的6.1%、6.4%、25.1%和3.3%提高到1996年的19.6%、10.5%、29.6%和4.4%。农户对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地增加,也导致了平均每个劳动力拥有生产资料的较快增长。1986年平均每个劳动力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为374.96元,1996年则为613.94元,为1986年的1.6倍。
3.农户家庭人口规模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变化不大,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结构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6年,户均农村人口为4.70人,户均农村劳动力为2.51人,到1996年则分别为:4.19人、2.49人。从文化素质结构变动看,文盲、半文盲所占户均农村劳动力比例由1986年的25.1%降到1996年的16.1%,减少了9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则由1986年的27.9%提高到1996年的37.4%,增加近10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与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变动幅度不大,小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由1986年的40.6%减到1996年40.2%,高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1986年与1996年均为6.4%。在农村劳动力中,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下降,由1986年10.76%提高1991年11.42%后,到1996年反而降为8.43%。因此,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培训、职业教育乃是今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工作重点。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1年来,农户的生产要素变动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小规模土地经营仍是当前我国农户经济的主要特征。尽管人口压力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但农村土地调整和农村土地使用市场发育则对农村土地细碎化程度有所遏制;户均耕地转包数量增加也表明伴随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使用市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2.随着农户收入的增长,农户用于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也不断增加。家庭经营的手段得到改善,农户经营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均拥有固定资产数量的迅速增加表明,农户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3.现阶段农民较高的文化素质反映了经营者主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小农。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为我国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是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发展
农户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发展可以用农产品商品率、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的货币化率加以衡量。农户家庭经营的商品化发展,反映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家庭经营与市场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农户家庭经营所处的阶段,是主要为家庭自给而生产,还是为市场而生产等等。
1.粮食商品率上升缓慢。从1986年到1996年,农户粮食商品率由33.7%提高到35.6%,11年间上升不到2个百分点。1996年农户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的商品率分别为:31.5%、31.0%、32.1%、62.2%。与此相反,农户生产的经济作物和畜产品则以高商品率为主要特征。1996年农户生产的棉花、油料、糖料、烟叶、猪肉、牛羊肉、肉用家禽、禽蛋、奶类的商品率分别为:87.3%、60.0%、99.8%、93.5%、81.7%、86.7%、90.5%、84.4%、90.5%。
2.家庭经营的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家庭经营的货币化率可以用家庭经营的现金性收入与现金性支出分别占家庭经营收入与家庭经营支出的百分比来表示。家庭经营的货币化率是从市场交换的角度反映了农户家庭经营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从1986年到1996年,农户家庭经营现金性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由63.2%提高到66.5%,上升了3个多百分点;农户家庭经营现金性支出占家庭经营总支出由68.75%提高到75.40%,上升了7个多百分点。因此,在农户家庭经营的投入产出结构中,农户投入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仅高出农户产出的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而且比农户产出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强。
总之,现阶段我国农户的家庭经营已经摆脱了传统意义下的小农经营特征,即家庭经营的投入品和产出品主要是自给半自给。农村劳动力较高的文化素质、农产品中经济作物和畜产品的高商品率,家庭经营中投入和产出的高货币化率表明农户家庭经营已经步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阶段。农业生产中“稳一块”(较低的粮食商品率)与“活一块”(经济作物、畜产品等较高的商品率,较高的家庭经营货币化率)的经营格局虽然交化不大,但市场化发展的取向进一步加强。
二、家庭经营的经济效益及其在农户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经营的成本收益分析
1.家庭经营收入及其结构变动。从1986年到1996年,农户户均经营收入增长较快,从2750.1元增加到3940.4元,年均递增为3.6%。在家庭经营中,渔业增长速度最快,年均递增12.5%,林业增长速度最慢,年均递减0.2%,其余各业由大到小的递增速度顺序为:商饮服务业(9.5%)、工业(6.6%)、建筑业(6.0%)、运输业(5.0%)、畜牧业(3.2%)、种植业(1.9%)、其它(1.0%)。
从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变动看,从1986年到1996年,虽然种植业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例由54.4%降至46.1%,减少8.3个百分点,但种值业仍为家庭经营的主体部分,接近家庭经营收入的一半。处于家庭经营收入第二位的是畜牧业,由1986年占家庭经营收入的16.7%降到1996年的16.0%,下降幅度不大。此外,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等也构成了家庭经营收入第三大来源,四业合计由1986年占家庭经营收入的21.0%提高到1996年的29.4%,上升近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种植业、畜牧业、家庭经营中的非农业,三业发展构成了家庭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在这三大收入来源中,其中以非农行业发展的收入增长最快,其次为畜牧业,最后为种植业。
2.家庭经营支出及其结构变动。家庭经营支出的增长速度大于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1986年户均家庭经营费用总支出为1014.2元,到1996年则为1607.8元,是1986年的1.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4.7%。在家庭经营支出中,渔业增长速度最慢,由1986年的户均14.1元提高到1996年的78.4元,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7%;建筑业增长速度最慢,由1986年的20.9元增加到1996年的22.1元,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6%;共余各业年均增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商饮服务业(9.2%)、工业(8.6%)、运输业(4.7%)、种植业(3.5%)、畜牧业(2.8%)、其它(2.1%)、林业(0.6%)。
从家庭经营支出结构变动看,种植业、畜牧业所占家庭经营支出的比例分别由1986年的38.6%、30.3%降到1996年的34.2%、25.1%,但二业合计所占家庭经营支出的比例仍高出50%以上。与此相反,家庭经营中的非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等四业合计所占家庭经营的支出比例则由1986年的27.2%上升到1996年的31.0%,增长了6.8个百分点。比较来庭经营收入结构与家庭经营支出结构变动可以看出,二者基本上呈现出一致性变动趋势。实际上,家庭经营中各业增长快慢与否既取决于家庭经营支出增长的多少,同时也取决于该行业在家庭经营中所占比例的大小。
3.家庭经管净收入及其结构变动。由于家庭经营支出的增长速度大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速度,家庭经营净收入增加速度则小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速度。从1986年到1996年,户均家庭经营净收入从1735.9元增加到2332.2元,年均递增长速度为3.0%,在家庭经营各业中,商饮服务业净收入增长最快,从1986年的91.7元增加到1996年的247.7元,年均递增速度为10.4%,林业净收入增长最慢,从1986年的60.7元增加到1996年的59.0元,年均递减速度为2.2%;其余各业的年均增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渔业(9.6%)、建筑业(9.0%)、运输业(5.5%)、畜牧业(4.2%)、工业(4.4%)、种植业(1.4%)、其它(0.8%)。
从家庭经营的净收入结构变动看,虽然种植业所占比例由1986年的63.7%降到1996年的54.36%,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但种植业的净收入仍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高达50%以上。畜牧业在家庭经营净收入所占的比例由1986年的8.7%提高到1996年的9.7%,位次山第二位降至第三位。家庭经营中的商饮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从1986年的5.28%上升到1996年的10.62%,由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从家庭经营中的非农产业发展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四业合计净收入的比重由1986年的17.4%提高到1996年的26,2%,约占家庭经营净收入的1/3。家庭经营收入与支出的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决定了家庭经营净收入的增长及其结构变化。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家庭经营中种植业、畜牧业,特别经非农业的发展所引发的家庭经营格局的变化,是有别于传统的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家庭经营主要内容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
(二)家庭经营在农户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户经济包含了家庭经营在内更广泛的内容,从农户收支结构看,家庭全年总收入来源除家庭经营外,还有家庭经营外生产投工收入、外出劳务收入、利息、租金收入、非借贷性收入等;家庭全年总支出除家庭经营支出外,还有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缴纳国家税金、上交乡村集体提留统筹、生活消费支出、其他非借贷性支出等等。因此,从家庭经营收支在农户家庭总收支中比例可以判断,家庭经营在农户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收入角度看,家庭经营收入占家庭全年总收入的比例由1986年的74.1%降至1996年的71.8%,下降幅度不大,只有2.3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在家户总收入来源中第一位作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支出角度看,农户家庭经营支出占家庭全年总支出的比例由1986年的29.4%增加列1996年的33.2%,上升幅度不大,仅3.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支出在家庭全年总支出的第二位地位也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处于家庭全年总支出中第一位的是家庭生活消费支出,1996年的比例为54.6%);从净收入角度看,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家庭全年性收入的比例由1986年的70.9%降列1996年的66.5%,只下降了4.4个百分点。因此,家庭经营净收入构成了农户全年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决定了家庭经营在现阶段仍处于农户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在提高农户生产水平,改善农户福利等方面仍起着主导作用。
三、家庭经营中的农村劳动力配置与农业生产
(一)农村劳动力配置
家庭经营多元化发展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在家庭经营中不同的行业重新配置的过程。这种过程之所以会发生,它一方面源干国民经济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的不同行业劳动力价格差异所产生的外部拉力,另一方也源于家庭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内部动力。
1.家庭投工量及其结构。在农户经营活动中,家庭农村劳动力分配可分解为三部分:家庭经营投工、家庭经营外生产投工、外出劳务投工等。从1986年到1996年,户均家庭经营投工量从444.2个减少了424.2个,在家庭实际用工总量中的比例由76.8%下降到66.1%,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家庭经营外投工和外出劳务投工有较快的增加,分别由1986年的88.9个、45.5个增加到143.4个、73.8个,占家庭实际用工总量的比例也分别由15.4%、7.9%上升到22.4%、11.5%。因此在家庭农村劳动力可用工总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家庭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由1986年的76.9%上升到1996年的85.9%,增加了9个百分点。
从家庭经营中投工量结构变动看,家庭经营投工结构总的格局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发生了结构微调。处于家庭经营投工量第一位依然是种植业,占到家庭经营投工量的50%以上,从1986年到1996年,所占比例只从55.4%降到54.9%,仅下降了0.6个百分点,处于第二位的是畜牧业,约占到家庭经营投工量的1/5,所占比例也从1986年的23.2%降到1996年的18.4%,下降4.3个百分点。渔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其他行业等投工占家庭经营的投出量比例均有所增加,但增量不大。其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四业合计的投工比例由1986年的12.8%上升到1996年的17.4%,增加了4.6个百分点,林业的投工比例从1986年到1996年没有发生变动。
2.农户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力价格比较。从不同投工的价格比较看,假定家庭经营用工价格各年为1,那么家庭经营外生产用工相对价格逐年下降,从1986年的1.1降到1886年的0.6;而外出劳务用工相对价格则逐年迅速上升,从1986年的0.9上升到1996年的2.5,这种情况反映了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两种可能:一是为了解决季节性剩余,即使在家庭经营外生产用工价格相对较低时,劳动者仍然愿意付出劳动,因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为零。二是在家庭有富余的劳动力时,外出打工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更好的途径。
从家庭经营内部劳动力价格比较看,假定粮食作物生产的逐年用工价格为1,除畜牧业用工的相对价格低于粮食生产用工外,其它各业用工的相对价格均高于粮食生产用工价格。其中以运输业用工相对价格最高,由1986年的2.2上升到1996年的2.3;其次为渔业,由1986年的1.4上升到1996年的2.1;建筑业、商饮服务业、工业等的用工相对价格分别由1986年的0.9、1.2、1.1提高到1996年的1.4、1.4、1.3,林业用工的相对价格则由1986年的1.4降到1996年的1.1。由于家庭经营中不同行业的劳动力价格差异,家庭经营劳动力资源分配便开始流向相对价格较高的行业,结果使这些行业发生了较快的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经营外部的劳动力相对价格差异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家庭经营内部的相对价格差异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的重新分配。在农户余量调节的经济中,虽然家庭经营中劳动力配置的战局只发生了边际调整,但这种边际调整已经给家庭经营收入格局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二)农业生产绩效
在家庭经营中,种植业收入比例下降,农村劳动力配置流向其它行业等,这些是否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呢?从农业生产绩效指标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从1986年到1996年,虽然户均年末经营耕地面积从9.2亩下降到7.8亩,但农作物复种指数则从131.7上升到133.4,户均粮食总产量由2476.8公斤提高到2640.5公斤,粮食单产由249.7公斤提高到309.9公斤;从品种角度看,从1993年到1996年(由于1986年—1991年没有按品种分项统计资料,故无法进行比较),小麦每亩单产由245.2公斤上升到260.1公斤,稻谷由249.5公斤上升到392.0公斤,玉米由260.6公斤上升到369.6公斤,棉花由82.4公斤皮棉上升为82.5公斤皮棉农产品产量的增加除了面积增加外,主要是源于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而导致生产投入的增加和单产的提高。从1993年到1996年,每公斤小麦销售价格由0.70元上升为1.47元,每公斤稻谷销售价格由0.81元提高到1.55元,每公斤玉米销售价格由0.57元提高到1.06元,每斤皮棉销售价格由5.65元提高到10.54元。与此相对照的是,户均播种面积除玉米由1993年1.7亩增加到1996年2.1亩外,小麦、稻谷的播种面积均分别从2.4亩、2.7亩下降到2.0亩、2.7亩;1993年到1996年户均棉花播种面积没有发生变动,均为0.2亩。
四、几点结论
1.11年来,家庭经营在我国农户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庭经营一直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它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增进农民福利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户经济活动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家庭经营呈现出种植业、畜牧业、非农产业等多业并举的局面。不同行业的劳动力价格差异,不仅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尽管劳均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11年间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小规模家庭经营仍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营体制中的主体特征,但与传统的小农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已经步入以市场为导向的阶段,农户余量调节经济的特征开始弱化。
4.11年来农户生产投入要素变动特征还表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成为下一步搞活家庭经营,稳定和完善联产责任制的着力之点。*本文由农研中心王德文执笔。武志刚提供二级数据库。
注释:
〔1〕由于无法分离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中的化肥价格指数,而化肥价格指数上涨又快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因此,对农户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有所低估。
标签:增长速度论文; 种植业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家庭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净收入论文; 畜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