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文化自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道德论文,青少年论文,自觉论文,文化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区域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得“文化自觉”的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况下,青少年对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困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的过程中,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教育至关重要。“文化自觉”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1]对民族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这个问题,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悬而未决,而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这个问题显得更加迫切。
一、文化自觉的含义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2]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一层含义。
任何一种文化都涉及一个传统与创造的问题,传统和创造的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就失去了活力,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文化自觉应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文化自觉就不是回到过去,而必须面对现实。因此,不能照搬西方经验,还应该走自己的路。这种“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是文化自觉的第二层含义。
全球化的现实需要有一些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我们不能对这些秩序和准则置若罔闻,而应该精通并掌握之,并在此语境下反观自己,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知道在这一新的语境中中华文化存在的意义,了解中华文化可能为世界的未来发展做出什么贡献。这是文化自觉的第三层含义。
民族文化建设在社会稳定、民族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偏差,有时偏重政治斗争,有时偏重经济发展,却未能给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文化自觉。十六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阐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都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在处理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的关系时,应当重视文化的作用,这是文化自觉的第四层含义。
作为思想家的文化自觉着重体现在用他的睿智和气度去批判文献、批判现实,从而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精华部分创造性地转换为“知识资源”,使其进入到教育层面,让广大青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时代精神的网络中去,与全球的文化进行交融,汲取文明,传播文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教育具有奠基意义。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确立青少年文化自觉教育的根本方向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整合的时代,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情况下,如何不断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包容力,非常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3]
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是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文化自觉教育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但必须形成和巩固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并努力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说,一个社会的文化有主文化与亚文化之分,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分,有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之分,在这种情况下,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很容易使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产生紊乱,价值判断产生偏离。为此,教育青少年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尤其要处理好一元化指导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使青少年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此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旗帜,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彻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文化自觉教育,需要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对青少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
三、创新民族文化,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意义
近代以降,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成为近代中国的文化主题,“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新文化运动等,就是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反映。
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有其民族性。文化的民族性是指能够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国民品性、人格追求、伦理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表现。文化的民族性,能够反映特定民族文化类型的基本特质,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结构;能够反映特定民族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时代、阶级的内容和精神,与民族存亡共始终。文化的民族性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同时又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在考察民族文化的时候,必须注意民族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不能割断历史,不能妄自菲薄。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传统文化是在继承、吸收、突破、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演变而成的,这就注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不断解读、不断挖掘、不断创新,即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意义。
中华文化关注人伦,主张道德自觉,具有很高的德性价值和美学价值。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有些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朴秉性,等等。这些基本的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然而中国传统文化毕竟属于农业文明,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中华文化一直缺少社会公正的民主制度和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精神,也就是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德先生”与“赛先生”。在“君为臣纲”的君主专制制度下,广大民众的自由被剥夺,人格受到奴化,文人学子拘泥于道统学统,皓首穷经,没有学术自由。同时,封建宗法制度严重阻碍法制的推行,“官本位”、“任人唯亲”更成为沿袭至今的弊端。这些问题的克服,固然有赖于中华文化内部健康因素的发展,但更需要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就中西文化的互补来说,中华文化中发扬道德义务及社会责任心,与西方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的原则,应当互补共存;中华文化“修齐治平”、“成圣成贤”的修养论,也需要西方文化注重权利与义务的公民意识的补正。[4]
面对全球化浪潮,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固然不足取,但认为西方现代文化尽善尽美也会贻害无穷。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对人类终极价值的消解和对人类道德理性的冲击,造成人类普遍的精神危机。在处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要教育青少年,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立起来,不要认为要维护传统文化就必须拒绝现代文化,它们之间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既要克服盲目复古主义,又要反对拒绝文化现代化的思想;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突破和创新来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既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中先进的、积极的部分,又要坚决反对全盘西化的思想。
四、提高青少年文化自觉意识的教育措施
1.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通俗化解读,便于青少年吸收理解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剧。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其经济与科技的优势,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信息输出,强化其文化霸权,为其经济与政治的全球战略服务,造成当今世界面临着丧失文化多样性的严重威胁。世界是多民族的,而文化正是民族的主要表征,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多样性共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世界。为此,作为一种文化自觉,必须承认文化的多元,尊重不同的文明,加强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淹没民族文化,而是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走向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建立在既往的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基础上的对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强,文化的民族性越突出,正是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和多元化及其相互交融,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需要捍卫文化主权,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选择权、发展权和对外文化交往权,致力于本土文化的开发、宣传与保护。
在民族文化的开发方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专家与民众之间建起一座文化桥梁,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普及。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王立群读《史记》等,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引发新一轮文化热潮。这些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使经典文化中包含的哲理更加平民化、通俗化,受到全国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普遍欢迎。
在民族文化的保护方面,目前我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就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潜在威胁下,确保民族特性、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就是每一个民族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生动有效的手段、工具和载体,能够很好地将民族精神等文化信息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代人这些活生生的载体上,从而造就一个有独特文化个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目前,我国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生存危机。如泰山皮影,经过“文革”后,濒临危机,年过花甲的范正安是当前唯一的传人。其实,我国青少年对皮影、剪纸、木刻、民歌、民间传说等都有浓厚的兴趣,我们需要在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和宣传,深入到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是中华魂、民族根,它植根于每个华夏子女的灵魂深处,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然而当代青少年由于受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冲击,盲目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怀疑,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甚至有的青少年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再提起爱国主义教育已经不合时宜,甚至太落俗套。其实当前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急需开展一场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铸造民族魂、加强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升华,民族精神实质上包含着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主客观上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对民族群体的归属感。认同的基础是文化。民族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类文化的不同。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物质环境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容,而不同群体的人们也正是从这些文化的不同中感悟自我,认识自己的民族归属的。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也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这一特点使得民族认同有着持久的聚合力。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转型,即现代化问题,它体现的是时代精神;二是民族复兴问题,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体现的是民族精神。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但在近现代中国却要求同时解决。然而以往我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现代化问题,或者说我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这一历史使命的时代性内容,很少关注这一历史使命的民族性内容。[5]时代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但是在具体的历史境遇中,我们主动选择走出传统走向现代,却不是要让本民族解体,而是为了本民族的复兴。因此,中华民族为了自救而主动选择了现代化,不仅仅只有时代性意义,同时还有鲜明的民族性意义,它本身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力极强的民族精神。
当然,弘扬民族精神,绝不是提倡和鼓吹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所说的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意识同现代意识的结合,是民族意识同世界意识的结合,是建立在对国家、民族、世界相互关系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要看到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就是要看到近代中国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强、寻求救国之路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革命志向,就是要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为改变落后面貌、复兴中华民族的宏伟抱负和坚定信念。
3.加强历史教育,使青少年学生保留清晰的民族历史记忆
以史为鉴,资治育人。历史学科具有发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的社会教育功能。钱穆先生指出:“若一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世之力量。”“故欲知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以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6]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数理化、语外等学科在应试教育模式中被不断强化,历史学科却越来越被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历史知识少得可怜,令人忧虑。有的青少年认为历史只是代表过去,许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过于遥远,对今天已经失去意义。不仅如此,还有人对古代思想家缺乏尊重,把孔子戏谑地称为“孔老二”、把文化经典视为封建糟粕等等。这不能责怪青少年,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传统教育的断裂。
综观世界,没有一个明智的国家会让自己的后代放弃对民族历史的学习。一个失忆的民族,也就无从产生历史认同。历史失忆必会产生“数典忘祖”的结果,历史认同发生错乱,必然会产生对民族或国家的疏离感,所以保留历史记忆应是世界各国学校设置历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历史作为一个民族的生活经验,绝不只是一些过去之事的单纯记录,它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人们正是从历史中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从历史中获得自己的民族意识和认同感。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中断了记忆,不爱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生态资源,注定要受到历史的惩罚。针对20世纪80年代的学潮动乱,邓小平指出:“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7]历史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奋斗的经历、文化上光荣的成就,近代中国的忧患和挫折,以及当今应有的努力。
4.通过经典诵读的方式,使青少年尽早接受中华经典文化的滋养熏陶
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向青少年传播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把我国的文化经典采取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融注到青少年的心灵和血液中,真正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其在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特有的自尊、自信和自强意识。目前在我国许多学校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活动,就具有借鉴意义。
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滋养人文情怀,铸造民族精神”,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滋养,在千古美文的熏陶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古代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优秀的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也是我们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朗朗上口。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本人10岁左右时背诵了不少诗文,直到10岁能够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禁不住以万里漫游来寻找这些诗文的述实地和写作实地,真是感受无限。”儿童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不仅记忆的速度快,而且记忆的效果最好。如果能抓住机遇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去学习古代经典名篇,那么就可以达到开启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潜能、提升儿童人格和语言学习的目的,将会对他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诵读经典无疑是一种适合儿童智力结构发展特点的最简洁高效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