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何振

恩施州浩发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建始 445300

摘要:如今,建筑高度越来越高,体量也越来越大,为此,为保证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经常会用到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的应用对提高建筑整体抗震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想要保证其质量,还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

引言:

框剪结构在当前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本工程框剪结构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查,结构施工质量良好,达到预期的设计与规范要求,说明本工程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为高层办公楼,设四层地下室,负四层用于人防物资的存储,兼做汽车库;负三层用于汽车库;负二层主要为工作人员餐厅与设备用房;负一层用于停放非机动车;地上1层是大厅与商务办公区;地上2层为餐厅;地上3层及以上均为办公区。建筑总用地面积为5763.392m2,总建筑面积为40738.1m2,其中,地下13859.6m2,地上26878.5m2,地上共19层。负四层层高3.7m,负三层层高3.6m,负二层层高4.8m,负一层层高5.1m,地上1层层高5.2m,地上2层层高4.8m,其它楼层的层高均为3.85m。建筑采用框剪结构,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框剪结构施工技术具体应用作如下深入分析。

2.建筑框剪结构施工技术

2.1钢筋工程施工

第一,钢筋进场。钢筋统一由物资部门负责采购,在施工开始前组织进场,所有进场的钢筋都要有齐全的合格证及检验保护,同时现场还要取样试验,未经试验与试验结果不合格的均不允许在进场。对于框架柱的主筋,需要对它的强屈比与屈标比进行验算,验算的结果应满足现行规范提出的要求。针对混合批次的钢筋,它的含碳量之差和含锰量之差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若超出这一范围,应进行分开复试。第二,钢筋码放。所有进场的钢筋都要按照其型号及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堆放应整齐,不可混放,做好分类的标识。在码放钢筋的部位,应事先垫上一层枕木。将钢筋加工成半成品以后,按照其规格与施工顺序有序的码放在防雨棚中,对不同规格的钢筋要设置好标识牌。第三,钢筋加工。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场地较为狭窄,所以可在协商后利用其它场地进行钢筋的堆放。基础施工中,钢筋可以在基坑中的非作业面实施加工,而在主体结构施工中,钢筋必须在专门的加工场地进行加工。盘条可借助卷扬机来拉伸和调直,其伸长率不能超过4%。对于Ⅱ级钢筋,需使用专门的切断机切割,而直螺纹接头也需要使用砂轮锯进行截取,都不允许进行气焊。Ⅰ级钢筋可由人工加工成型,而Ⅱ级钢筋可借助弯曲机加工成型。在钢筋加工开始前,应先以图纸与规范为依据放出大样,然后给出配料单,由工长检查确认合格后,开始加工。在较为复杂和布置较为密集的部位,应实地放样,明确和相邻钢筋之间的关系以后,确定适宜的尺寸,以保证加工的准确性。第四,钢筋连接与运输。底板、框架梁与框架柱的钢筋都利用机械直螺纹进行连接。钢筋的运输方式主要为利用塔吊,将钢筋调运到绑扎点后,用方木将其垫起,注意不可以集中堆放,否则会将楼板压塌。对于加工区的钢筋,在加工好以后可采用人工来运输较为方便。第五,保护层。为了对保护层的厚度予以严格控制,墙和柱的内外钢筋都要使用塑料卡。对于塑料卡,根据规格进行统一加工和制作,加工好后运输到现场,检查确认合格后将其分类存放。另外,对于顶板的钢筋保护层,可通过塑料垫块的设置来有效控制。

2.2模板工程施工

(1)顶板、梁和楼梯的模板均为多层板,其中,顶板模为厚度为18mm的胶合板,采用定尺钢管作为支撑,主龙骨采用100cm×100cm的方木,次龙骨采用50cm×100cm的方木。(2)墙模主要是大块钢模,若不合模数,则可以使用多个钢模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对于特殊部分的模板,使用木模在施工现场制作。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对于非标准剪力墙结构,可在标准钢模上进行定型钢模就地拼装,这一钢模和大块钢模一同加工,做好接搓,以达到严密和平整,避免发生错台与漏浆。(3)后浇带处的模板为竹胶板,在侧面支设密目钢丝网。(4)在支模的过程中[1],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对于顶板与梁的起拱,若梁和板的跨度在4m以上,则模板要进行起拱,其高度为全跨总长1/1000;对于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模板,使用厚度为12mm的竹胶板进行散支散拆,处于转换层中的梁模,采用厚度为15mm的多层板,同时根据模板计算结果确定适宜的支模间隔距离。在楼梯平台与底板上,以竹胶板为宜,以方木为模板体系的龙骨,设置可调托钢管作为顶撑。对于门窗洞口处的模板,地上部分以整体钢模为宜。(5)拆模严格按照表1的要求进行。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1)本工程以预拌混凝土为主。在施工开始前,先联系一定数量的厂家,提前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同时根据合同的要求开始供应,确保混凝土施工顺利完成,并保证质量。(2)浇筑需要在完成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且办理好相关手续以后开始[2]。(3)基础底板根据后浇带的划分逐个进行浇筑。留设部位与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需要满足现行规范提出的要求,不可随意施工。对于施工缝的表面,需要和轴线保持垂直。(4)分层下料与浇筑的过程中,采用布尺杆严格控制,同时利用振捣棒持续振捣,墙和柱的分层厚度均为500mm,二次振捣要在第一次浇捣的混凝土达到初凝之前完成。(5)浇筑施工中,应根据要求进行试块的留置,包括抗渗性与抗压强度,之后进行见证试验,取样时要保证随机性与科学性。(6)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立即开始养护,常用的养护方法为:顶板浇筑完成后,立即洒水养护,同时覆盖一层麻袋片。在整个养护工作过程中,都要使混凝土的表面处在湿润的状态,一般养护的持续时间要达到7d以上,若采用的是防水混凝土,应持续养护14d以上。另外,对于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可通过养护剂的涂刷进行[3]。

结论:

简而言之,针对某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在简述其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框架剪力墙主体结构的钢筋、模板与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通过实践,得出本工程框架剪力墙主体结构施工顺利完成,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参考借鉴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马兰.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94.

[2]陈超.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7(7):237+240.

[3]吕龙飞.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7(32).

论文作者:何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论文_何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