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剧增,工业污染、生态破坏,城市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极端天气频发,城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这种情感驱使着人们前往乡村,摆脱雾霾笼罩下的钢筋水泥的森林,成为当下美丽乡村旅游的热点,"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在分析梳理"生产、生活、生态"即"三生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生一体性"的原则,并结合蓝田白鹿原主题公园的设计实践阐述了"三生资源"在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民俗文化体验3个分区的具体运用,为今后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设计
1 前言
美丽乡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具体要求的乡村建设。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与方向,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
2 美丽乡村理论
美丽乡村是指以农业社区为活动场所,乡村田园风光、农林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开展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乡村旅游活动。目前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以下5种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
2.1 产业发展型模式
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点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2.2 生态保护型模式
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并且生态优美、污染小的地区,这些地方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经济优势潜力巨大,并具有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较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2.3 城郊集约型模式
其特点是基础设施、便民设施较为完善,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的市郊,因此交通较为便捷,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种植效益高、农民收人水平较高,成为市中心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2.4 文化传承型模式
其特点是具有优秀非物质文化及民俗文化、且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优势突出,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化更集中,基础设施相应更完善
2.5 休闲旅游型模式
体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特点是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体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这些地区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体闲娱乐设施相应比较完善齐备,
3 “三生资源”在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中的具体应用
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绿水青山”造就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环境整改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第一要务。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美丽乡村中的生态资源,给大众普及相应环境保护知识,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基地来增加人们的互动体验性。农村地理环境是孕育农业文化的基盘,地形的坡度、地貌的特点、土壤的种类及河流的多少决定了作物的种类,也决定了农村建筑的空间格局,户型的配置。针对美丽乡村中基础的生态资源优势,可因地制宜规划田园观光展示区,设计具有大地艺术形式的油菜花海和黄金麦浪体验区,使人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流连其中,久久不愿归去。突出乡村“生产资源”优势。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由农产品开始,将当地的瓜果蔬菜、特色作物的生产作为主要展示方式,供公众培育、采摘,体验自己采摘生鲜的乐趣。对于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中生产资源的独特体验性,可开辟原始农耕体验区,融入农庄,切身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感受收获的喜悦与不易。从“生活资源”的角度,应当以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规划传统村落建筑的布局形态。传统村落材料多以木材、竹泥、水泥、砖石为主,使用年限较短且年久失修,因此应当对古村落建筑通过旧屋翻新的方式进行修建、增建。运用“生活资源”,突出风俗味。农民生活习俗是日积月累的,无论衣食住行等方面,皆能看到历史文化的烙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农宅由外部的空间格局到细部的装饰,院内晾晒的玉米、房梁悬挂的秘制熏肉、门头拴着的成串辣椒,织布蜡染等表现形式都记录了当地居民的民族信仰与生活哲学,这都是可观可赏可食的丰富资源。针对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生活资源,可在民俗文化商业街中集中展示。
4 实践项目研究
4.1 项目概况
本案例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陕西秦岭北麓,是西安市辖县。蓝田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蓝田玉是中国四大美玉之一,蓝田美食著名,是著名的 “厨师之县”。白鹿原主题公园位于蓝田县滨河西路西侧白鹿原坡脚处,总占地约1 km2,北至溺上田引桥,南至西河桥,西至坡源,东至滨河西路。
4.2 场地优势
课题选址优势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农业生态资源的运用,占地1 km2的白鹿原主题公园建设位于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土苔原地形地貌优势,设计中可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二是农业生产资源的体现,白鹿原特有的农作物及瓜果蔬菜资源,可用于农业耕种园及农业观光的开发;三是农业生活资源的利用,考虑到基地有部分古村落,可将部分原始风貌较好的村落给予保留和改建,部分给予拆除与重建,可考虑建设民俗文化商业街。
4.3 设计原则
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三生一体”的原则并运用于蓝田县白鹿原主题公园中,“三生一体”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原生态的乡村情怀,是“三生资源”的典型特征;②都市的居民可以体会到多姿多彩的生活趣味。包括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③感受怡心怡情的生产体验性。农业“丁牛资源”具有开发体验性项目的条件,参与躬耕田野,了解农作物生长知识和生产加工过程,感受参与体验的欢乐,回味与感怀农耕文化与农业文明,满足回归乡野的梦想。
4.4 项目总体设计
4.4.1 总体规划布局
方案的规划设计紧扣“三生一体”理论,农耕体验区侧重农业生产及生态资源运用;田园观光区侧重农业生态资源展示;民俗文化商业街运用生产、生活、生态设计原则,突出农村生活资源。
4.4.2 农耕体验区
农耕体验区中集中展示农牛产资源、农村生态资源。农业采摘区中果蔬采摘、经济作物的认知,引导孩童充分了解生产资源中农作物生长知识和生产加工过程,唤起对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追忆,感受这一份浓浓的乡村生态情。从白鹿原生产资源角度着眼,充分利用白鹿原特有的生产资源开设核桃园、大杏园、樱桃采摘园,让公众在采摘过程中尽享田园之乐,生产体验,创意农业
4.4.3 田园观光区
田园观光区集中展示农业生产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田园观光区内容丰富多彩,利用白鹿原特有的黄土苔原地貌形成独特的梯田景观,形成大地艺术景观。以土地和大自然为载体,把艺术和大自然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艺术整体性的视觉艺术景观。
结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观念的提出,农村传统产业的时代已经过去,新型产业时代的到来使乡村建设由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持续推进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型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体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是一种趋势与导向,“三生一体”的原则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方向。
参考文献:
[1]丁莉娜.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三生一体”生涯教育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4):79-80.
[2]秦方.三生一体理念下河南乡村空间优化模式探索——以莫沟生态小镇为例[J].居舍,2017(27):16+68.
[3]闫瑞红.济南市仁里村三生一体的绿色乡村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
[4]高赓.三生一体的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5]李莹.三生一体的山东绿色乡村住区类型模式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论文作者:尤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乡村论文; 资源论文; 美丽论文; 模式论文; 生态论文; 旅游论文; 蓝田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