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1018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院前急诊护理,研究组基于院前急诊护理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院前急救护理时间与院前护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时间、院前护理结果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个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所以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与护理[1]。本文主要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研究组中,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7.23±6.11)岁。对照组中,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7.15±6.27)岁。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院前急诊护理,即:护理人员接到抢救电话并达到抢救现场之后,对患者予以全身检查,医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予以评估之后,采取常规急救方案,主要包括:抗凝、镇静镇痛、血管扩张、充分吸氧以及静脉通路建立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基于院前急诊护理给予个性化护理,即:①及时出诊。接到呼救电话之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予以询问,在第一时间派车前往,抢救途中与患者家属联系,对患者病情予以仔细询问,并对其予以相应的基础急救指导。②急救护理。急救时,保持安静,防止患者剧烈运动,在用药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紧张情绪予以缓解,并对静脉通路予以迅速建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对急救护理过程予以记录。③心理护理。抢救护理时,通过合理语言、动作对患者的情绪予以稳定,确保动作的快速、准确,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消除其不良心理。④转运护理。当患者的疾病情况缓解之后,将其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及时与医院接诊人员进行沟通,使其做好接诊准备工作,还要防止患者移动,确保静脉通路予以畅通状态,对其呼吸状况予以观察,达到医院后做好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院前急救护理时间(入院时间、急救时间、初诊反应时间)与院前护理结果(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急救诊断率)。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软件综合处理信息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对计数资料予以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 ±S)对计量资料予以表示,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前急救护理时间对比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入院时间、急救时间、初诊反应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实质上就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合理治疗与护理[2]。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从及时出诊、急救护理、心理护理、转运护理四个方面着手,有利于对患者的不良心理予以缓解,如紧张、焦虑、恐惧等,还能够降低转运时并发症发生率,确保转运的顺利完成。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时间、急救时间、初诊反应时间与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急救诊断率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利于缩短院前急救护理时间,可以有效改善院前护理结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郭伯珍.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5(12):148-149.
[2]张冰.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9(25):3234-3236.
论文作者:张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资料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