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探索-以接管上海为例论文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探索-以接管上海为例论文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探索
——以接管上海为例

张晓俊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城市的工作、定位的理论和政策逐步成熟后,开始将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此同时也开始了对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接管。对上海的接管可以说是中共接管城市理论和政策成熟的标志。在接管上海前,中共中央在入城政策、组织机构、物资货币、接管干部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保证了中共政权在上海的建立和一系列恢复生产、促进发展措施的推进,这为建立稳固的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前党对城市的接管工作,对新时代推动城市发展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接管城市;上海;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过程中,对城市的接管是夺取和建立全国政权的历史性标志,也是新中国成立的基础。我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工作重心转移之前就开始了,对上海的接管可以说是接管城市理论和政策成熟的一个标志。在进入上海前,中共中央吸取了接管石家庄、南京、杭州等城市的经验,在入城政策、组织机构、物资货币、接管干部等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保证了中共政权在上海的建立,也促进了一系列恢复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从对城市管理有关理论的探索,到接管干部的培养,再到城市的最终接管,这是一个完整的城市接管链条,也是党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成功经验。

一、党对城市工作的认识和政策之变化

解放和接管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后所面临的一大难关,对全国的解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跨文化学习是英语阅读学习重要的一部分,隐喻与文化存在紧密的依存关系,不了解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及隐喻理解过程中就会出现歧义、误解等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树立文化教学意识,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将授课重点放在与作品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包括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微观的具体情境语境知识,指导学生对语境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获取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习得能力及隐喻思维的形成。

(一)战略转移:从农村到城市

继1927 年“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创,1945 年以后党的土地政策赢得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承认和支持,解放战争逐渐变为“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从城市中退却的战略选择为其带来了稳固的农村力量的支持。[1]322-3341947 年5 月,相比国民党军队兵力的逐渐削弱,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支持力量为其扩充军队提供了大量的人员与物资的储备,军队的主力得以保存。随着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统一的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取得了主动权,[2]到了1949 年3 月,解放战争的形势已然明朗。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中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的时期现在已完结,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3]160解放和接管全国的大、中城市,做好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事宜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任务。

实际上早在1947 年刘少奇就意识到城市工作的重要性,他在9 月1 日的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问题在党的历史上是成一个问题的,直到现在经验还不充分”,同时他还指出“进城之前要有准备,进城之后要有纪律,要委派负责人组织强有力的领导机关,一定要守纪律,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4]91这是我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最初探索。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在吸收和总结了哈尔滨、石家庄、洛阳、南京等城市的接收与管理工作经验后,我党关于城市接管的理论和政策逐渐成熟,并形象地将接管和重建城市的任务描述为“把消费的城市变为生产的城市”。这意味着城市不再归国民党或其他反动分子所有,而已经属于人民,也就不需要再以对抗的姿态进入城市,而“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5]259-260

(二)组织调整:抽调干部与重建机构

军事上的胜利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面临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全国政治制度、恢复和建设各解放区的重大任务,而与此相对应的城市解放与接管工作则成为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所需要的稳定政局和群众支持的关键。这意味着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需要一个恢复的时期来巩固和维护新生的政权,这个恢复时期的基础在于克服长期以来与中共对立群体的继续反抗,赢得渴望和平与秩序的民众支持以及快速振兴严重破坏的经济、恢复具有权威的政府活动。因此,在解放各个城市过程中,必须同时做好接管与重建的准备。

研究作者及其合作网络是提高文献学术质量、壮大研究领域的核心要素[1]。桂医核心作者网络图如图1所示,共得到节点328个,连线445条。图谱中节点字体大小与作者在该领域发文频次成正比,字体越大表示该作者对领域贡献越大,作者间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2]。

一是思想准备。城市与农村、战争与和平等环境的差异给上海的接管带来一定困难,而我党在解放和接管上海过程中所需要的政治权威与军队、干部的入城纪律有十分重大的关系,因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就是这些人员。因此,丹阳集训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入城纪律问题。从5 月4 日起,接管干部便开始统一、系统学习党的有关文件,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入城守则和纪律》《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等。5 月6 日华东局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政策教育和思想纪律教育,明确指出:(进入上海后)必须做好接和管,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现象。[10]190-191通过学习培训,促使接管干部转变思想,做好适应城市工作的准备。

推荐理由:丛书由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组织编纂,以现有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技术、管理资料为依据,组织项目法人、参建单位专家、相关技术人员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提炼,并补充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形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总结性全书,全面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经验和成果,为跨流域调水工程乃至其他战略性基础设施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通过调整和分工后,华东局领导下的党、政、军部门更加系统、有针对地准备和制定接管计划,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做好接管上海的各项工作。

二、接管上海的伟大实践

为此,华东局成立由4000 余名支前干部组成的煤粮供应运输部,负责从皖北、苏北、山东等地筹集与运输粮食、食油等物资,使库存大米足够上海市民吃3 个月,还有从唐山、淮南、贾汪等地调运煤炭,从中南地区调拨棉花,以保证接管后上海的正常运作。[11]9-10 到5 月上旬,解放军已经筹备了近1.44 亿斤的粮食、12 万吨的煤炭和700 多万斤的食油,另外运输队还负责押运将在解放后投入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城市使用的人民币。[10]192-195

(一)集中准备:丹阳集训

二是重建组织机构。为确保接管后能快速开展各项工作,进入城市前必须重新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上海是中国的金融、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无论是人口、产业、商贸活动还是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等情况都十分复杂。因此,1949 年4 月2 日,中共中央华东局依照原有的组织机构情况和接管上海的实际需求,通过了《关于接收上海调整组织机构的若干决定》,决定对华东军区和三野机构以及华东局与上海市干部配备及几个主要部门的分工进行调整:第一,以三野机构为基础,调整华东军区的原有机构,华东军区除指挥作战外,还应负责接收国民党军事机构;第二,三野派出5 个军负责上海的警卫,在每个工厂区调拨一个团以保护工厂、仓库;华东军区警备旅调派2 个团到上海市公安局,培养其为公安队伍骨干和核心;第三,在接收期间,华东局宣传部、社会部均兼上海市工作;华东局的工、青、妇委兼任上海市工、青、妇委;上海的《解放日报》既是市委机关报同时又为华东局党报等等。[8]6-9

对于金融、物资的问题,5 月28 日,上海市军管会即宣布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并以人民币1 元(旧币,下同)兑金圆券10 万元对社会上的金圆券进行系统性的收兑。自5 月30 日开始,一星期内接待兑换人数34242 人,共收金圆券5.3 万亿元。[17]100另外,对恢复发展生产、稳定人心有重要影响的工资问题,军管会暂时采取了原薪原职的方法,基本上按照国民政府时期之底薪制度及解放前三个月工人所得实际工资的平均数照旧支付工资。

一是抽调干部。随着解放区区域的不断扩大,稳定和巩固新解放区政权的关键是参与接管和重建的干部必须是熟悉中共中央政策、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但是,包括上海在内的华东、华中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北和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区等新解放区不同于老解放区,除了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农村革命留下的分散根据地和城市中的一部分地下党员外,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缺乏组织方面的资源和群众支持。为此,早在1948 年10 月10 日,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需要我党迅速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工作的干部。”[6]1236-1241 随后,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局、东北局、西北局、中原局通过成套成建制的方式抽调5 万余名干部随军前进,到新的解放区进行包括军事、政府、党务、机要、财政、经济等在内的各项接管工作。[7]426-430同时,中共中央、华东局还成立了南下干部学校对接管干部加以集中训练和教育。

二是组织准备。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使得我党缺乏管理城市的经验和方法,进入上海后该如何展开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战略和规划。在参照济南、沈阳、天津、北平等城市接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上海的城市特点,中共中央华东局提出了“按照系统、整套接受、调查研究、逐渐改造”的方针。[13]335在此原则的基础上陈毅、饶漱石等负责人,为接收后管理和改造上海的各领域机构、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接管策略:计划将整个接管工作分为接收、管理和改造三大步骤,在接管期间上海实行军事管制,由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作为军管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财经、政务、文化、军事4 个二级机构,负责不同领域内的接收。[14]15-16通过对接管政策的学习以及对接管工作可能发生问题的讨论,当时干部中普遍存在的“接的下、管不好”的紧张心理和畏难情绪有了缓解,增强了进入上海后把城市接收好、管理好的信心。[15]50-56

桌上的电话骤然响了。杨秉奎抓起听筒:“对,是我,‘养病亏’站长……放心,我知道……哎,你说话客气点嘛……我不管你是谁,给老子记着!”

三是物资准备。解放前,上海的通货膨胀已十分严重,加之解放战争进入全面战略决战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加强了对其统治区内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上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5 月10 日陈毅谈关于入城纪律时指出:“上海一天要烧掉20 万吨煤……要解决几百万人的粮、煤及生活问题……我们管理不好,就无法向老百姓说话”,随后他还强调,“接管上海一定要使工厂照常生产,电灯不熄,自来水不停,公共汽车照常行驶,电车照常通畅,商店照常营业,人民生活不受影响。”[10]190-191因此,为接管后能维护上海的正常社会秩序和恢复生产、保障市民的生活需要,在进入上海前,必须进行充足的后勤物资储备。

为顺利地接管上海,避免出现被动局面,中共中央决定根据上海的特点在丹阳开展对接管干部的“入城教育”。根据参与人员刘邦云的回忆,“丹阳集训”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解放上海战役的打法;二是入城后的政策和纪律,三是上海接管工作的具体安排。[9]62-641949 年5 月27 日,上海被解放,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快速展开了接管工作。

帕克太阳探测器就这样被制造了出来。为什么将它命名为“帕克”呢?这是为了向太阳风科学研究的奠基者,天文学家尤金·帕克致敬。尤金·帕克是一位仍然健在的宇宙科学家。以健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一只太空探测器,是太空探索史上的首次。可见,尤金·帕克对太阳风的研究是卓有成绩的。

(二)最终成果:顺利接管

1949 年5 月27 日上海一解放即成立了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并通过一定时期的军事管制,稳定城市的秩序、保护城市的建设,按照“接收、管理、改造”三个步骤逐步展开各机关单位的接管。在地下党、军队、接管干部及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根据轻重缓急先后接管了银行仓库、财政税收、交通部门、公安局等,从政权机关到居民委员会都进行了系统的接管,并坚决贯彻调查研究、逐渐改造的方针。

本处理工程自2016年11月30日正式运行,矿化床进水为此填埋场原有膜生物反应池(MBR)出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针对解放初期城市中各阶层的思想动态,如工商业资本家疑虑很多、工人及一般青年学生及贫苦市民认识不足等,军管会主要采取了加强宣传的方法,不仅在各领域张贴布告,并且迅速召集工人、资本家、文化教育学术界人士等的各种座谈会,一面听取各界群众的反映,一面宣传解释党的政策,消除资本家的恐慌,使其安心经营工商业,说服工人学生及贫苦市民放弃过高要求,迅速复工、复业、复学。[16]101-105

思想准备的第二项内容就是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接管城市的各项政策、其他城市接管的经验以及了解上海的概况。“丹阳集训”贯彻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军队和干部进入上海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防止“左”和右的两种倾向。[11]48-50 另外,饶漱石在5 月6 日的会议中还强调了接管干部进入上海后,应该特别抓住外交、劳资关系、金融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社会秩序等几项主要工作的领导。[12]282-284

根据当时参与接管的干部回忆,从5 月27 日进入上海到6 月2 日,上海市的国民党一切机构都被接管了,而且接收工作非常顺利,基本做到了社会秩序正常、人心稳定。[18]149-152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进入上海十四天工作情况向中央报告》中,对此也有简要的概括:“此次接收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先接收后加以清点,步骤明确,态度得体,纪律性好。关于此点,不特为各界同情、拥护,即伪市政府经历多次接收的旧人员,亦无不赞服。”[15]82-84

三、从上海到全国:走向全面的胜利

1949 年上海解放后,《人民日报》即发表社论:“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已经打倒了自己的敌人国民党反动派……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19]对于此,舒新城指出:“上海解放在全国民族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建设上的重大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我以为特别应该提起的,是应该如何好好地改造这个大都市,运用它在全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重要地位,来加速革命军事的早日结束和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20]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大都市,也是当时的经济、金融重心,它的解放既证明了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力量的雄厚,同时也象征着全中国的解放。中共政权在上海的建立后推行的一系列恢复生产、促进发展的措施为全国政权的稳固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武装斗争道路,而中共夺取和建立全国政权,则是以占领和管理城市为其历史性标志的。[21]541 正如毛泽东在1945 年的中共七大上所说的:“大城市是一个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如果我们对工业问题、大城市问题……不能解决,那共产党就要灭亡……不能设想,我们党永远没有大城市、没有工业,不能掌握经济,没有正规军队,还能存在下去。”[22]376-388城市是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金融等领域发展的关键,夺取城市的归属,既是夺取和稳定全国政权的基础,也是建立新中国的关键。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并在城市中建立政权,是将军事胜利转换为政治胜利的关键。上海的接管,可以说标志着华东地区10 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的全部解放,也意味着中共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成熟。在接管上海过程中,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与实事求是制定政策以及紧紧依靠无产阶级、时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党在新时代推动城市发展、制定城市政策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接管干部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的精神也值得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

注 释:

①即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3 辑)上册1945.8-1948.5[Z].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2]清河石家庄的解放[N].晋察冀日报,1947-11-1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6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刘崇文,陈绍畴.刘少奇年谱(1989—1969)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5 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8]邹荣庚.当代上海党史文库历史巨变:1949 ~1956[M].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2001.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苑(第17 辑)[M].政协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9.

[10]上海市档案馆.上海解放(中)[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

[11]中国共产党丹阳市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丹阳革命史料(第8 辑)[M].中国共产党丹阳市委员会,1989.

[12]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渡江战役[M].解放军出版社,199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6 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社会主义建设50 年[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接管上海(上卷)文献资料[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4 辑)[M].1982.

[17]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中国银行行史1949-1992 年(上卷)[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18]陶人观.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99 辑)为了美好的明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9]祝上海解放[N].人民日报,1949-05-30.

[20]上海解放的意义[J].世界知识,1949(1).

[21]余化民等.裂变与重构——人民哦那共和国的创世纪[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3 卷)[M].中央出版社,1993.

中图分类号: K2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CN61-1487-(2019)19-0023-04

作者简介: 张晓俊(1994—),女,汉族,浙江东阳人,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责任编辑:朱希良)

标签:;  ;  ;  ;  ;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城市接管工作的探索-以接管上海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