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至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分析论文_曾飘燕

建筑方案至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分析论文_曾飘燕

惠州大亚湾德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无论是施工图设计,还是建筑方案,都对整体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因此,相关建筑单位一定要重视建筑方案至施工图的设计质量的有效控制,使其所有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都能达到合理化、规范化、专业化,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使其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方案;施工图设计;质量分析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筑方案及施工图的设计至关重要,其质量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而且对于相关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控制好建筑方案及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十分必要。本文也会对建筑方案至施工图的设计质量进行着重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便为有关建筑企业作为参考。

1.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交接问题分析

1.1部分设计人员专业性不强

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都会缩短设计周期,而相关设计单位为了稳固自身的市场地位,也会协助建筑

单位开展相应的工作,不仅会加快设计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消耗,而且为了提高设计效率,还会将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工作分成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设计人员专业性不足,所以使得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大多建筑方案设计人员,都会将精力放在建筑造型、结构设计上,相对对于各项建筑规范与相关技术要求的掌握却是极为忽视,进而使得最终的方案设计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和功能方面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一定的整改,进而就会导致改动后的施工图设计与原设计方案出现较大的差异。

第二,施工图设计人员在进行本职工作时,一般会对严格按照建筑规范和技术要求来进行,这样尽管会确保设计质量,但是却会使设计思维受到约束,进而导致整体建筑空间结构单一、缺少立体形象,很难满足当下广大业主的高要求。

1.2方案阶段性设计成果不规范

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建筑单位都会缩短设计周期,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导致建筑方案设计与相关标准出现很大的差异,最终的设计成果也是差强人意,严重时,甚至还存在漏项、缺项等情况。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案阶段模型对于空间感的把握十分准确,且效果图对于建筑色彩、材料等因素的把握也是十分准确,但是对于建筑规范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掌握却是很难做到全面性,再加上方案设计人员在交接过程中,往往只将3D模型和CAD平面图提供给施工图设计人员,这就导致施工图设计人员在进行3D模型制作时,常常会按照自身设计经验来进行,由于没有依照实际尺寸,所以使得最终实施方案与原方案存在较大差异。

1.3施工图设计周期过长

当建筑方案设计人员向施工图设计人员提交只含有3D模型与CAD平面图的设计方案时,施工图设计人员只要在后续设计中,对模型尺寸进行测量,就会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但是若是对施工图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则依靠模型尺寸的测量结果进行设计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施工图设计人员都会联系方案设计人员进行共同协商,如若方案设计人员也无法做到全面掌握,则还要进行多方案比较,这样就会延长施工图的设计时间,甚至在修改过程中,还会增加结构、设备专业的多次修改,进而造成各专业人力资源浪费情况。同时,待改动后的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还要经由相关领导和监理人员进行全面审核、敲定,这样就会造成更大程度上的时间、人力成本等方面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相关应对措施

第一,要明确建筑设计师的岗位责任和义务,认定其为整体建筑项目设计的主要执行者和决策者,相对,这也会对建筑设计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因为建筑设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设计理念,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所以,必须确保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并要求其对其它学科知识也要进行全方面了解,如:社会、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的了解。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还要着眼于大局,能够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确保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果。

例如,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方案设计人员不仅要对建筑结构、色彩、空间等进行有效的把控,而且还要对相关建筑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并将建筑的功能、结构、技术、美学等设计因素充分融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构筑建筑物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设计出满意的建筑方案,进而为后续施工图的完美设计创造良好的条件。相对,在设计施工图时,相关设计人员除了要掌握建筑规范和技术要求,而且还要结合建筑方案设计师意图,对一些细节进行精细化处理,这样才能确保施工图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第二,要明确划分出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设计成果,以便为促进建筑方案设计至施工图设计质量提供便利的条件。建筑方案在整体设计期间,必须注重对相应规范要求和技术要求的掌握,同时,还要对设计成果进行有效的审核,看其是否存在大的功能问题、场地问题、竖向问题、造型问题等,若是存在问题,则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找到最佳方案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方案成果的可行性,且要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完成,以便因方案调整,而导致后续设计中出现时间、人力成本等浪费情况。

第三,在工程项目各设计阶段中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全部完成后,相关建筑单位还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开展综合评审会议,并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有效建议进行全程记录,然后还要经过多方商讨,对方案修改时间和修改内容进行最后的明确。此外,在会议结束后,还要对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进行合理部署,以防由于企业内部原因而引发设计周期延长等问题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设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使其在节约设计成本的基础上,设计出满意的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3.强化建筑设计分析

3.1建筑单位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对于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设计质量可以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规范建筑设计人员,建立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并使设计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建筑设计质量相挂钩,对表现良好的设计人员,要给予及时的奖励,相反,表现差的人员也要进行适当的惩罚,这样才能激发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3.2对于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来说,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就要设置专门的专业培训机构,以便可以随时对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指导,使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还要加强对建筑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使每一位设计人员都能达到国家相应的资质水平,不仅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社会、文化、艺术、市场等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这样才能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优秀的设计人才。

结束语

从建筑方案至施工图设计,都是当下建筑工程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的交接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重视建筑方案和施工图设计质量的控制,不仅要对设计成果进行深度的剖析,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且还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以完善,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效果,使其达到标准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花.简议加强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措施及其注意事项[J]建筑装饰,2016,12:118,123.

[2]重涛.建筑方案与施工图设计交接的现状问题的探究[J]工程技术,2016,11:28-29

论文作者:曾飘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建筑方案至施工图的设计质量分析论文_曾飘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