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庄骏

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庄骏

(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经过对患儿的病史分析,提高对该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水平。方法:对我院儿科30例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诊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30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100.0%,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已知的不良反应。结论:经过对科室病案回顾性的研究总结,可以加强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治的认识。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儿科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87-02

1.引言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常见于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少数存在由其他病原感染引起的报告,比如人巨细胞病毒(CMV)、HIV病毒、腺病毒、风疹病毒(RV)等。最近几年来,IM发病较前明显增多,同时此疾病在患儿的临床表现较多,给诊断带来困难,为加深对该病的学习,分析本院收治的30例IM患儿,总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儿科收治的2016年8月—2018年7月住院的,30位EB病毒相关性IM的不同病案,其中男孩16例;18例患儿年龄≤3岁,3~7岁的患儿12例,发病年纪最小仅10个月,最大6岁。符合IM在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

2.2 实验室检查

采用人工计数的方法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异常淋巴细胞比率。采取ELISA法检查外周血中EB病毒抗体、常例检查肝肾功能、腹部彩超、颈部彩超,出院前复查异常指标。

2.3 治疗方案

我院治疗上除了在患儿急性期的时候,建议增加饮水,卧床休息,给予对症处置,如解热、补液、护肝等,可使用阿昔洛韦抗病毒,体重明显偏低或者超过同龄患儿者,按实际年龄的标准体重及成人剂量为限。

2.4 观察指标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儿首发症状、发热持续时间及热型、淋巴结大小及消退时间、肝脾肿大情况、皮疹形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

3.结果

3.1 一般资料

男:女为1.1:1,大多年龄≤3岁。发热28例,热型不规则,27例发热≤7d,1例发热>9天,23例出现无化脓性、无明显压痛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4cm,出院时复查颈部B超,相对应的淋巴结较前均有缩小;25例存在咽峡炎,8例患儿扁桃体发现存在渗出或白色膜状分泌物;5例肝脾肿大,2例肝大;6例皮疹,发病3~10d出现,出现红色班丘疹5例,1例为荨麻疹,皮疹在出现一周内消退;2例眼睑水肿。

3.2 并发症

出现并发症22例,其中并发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14例,2例心肌损伤,8例蛋白尿,7例肝功能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3.3.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8例,22例白细胞升高,最高达26.13×109/L,白细胞计数最低4.51×109/L,22例异型淋巴细胞比率≥10%,最高32%。

3.3.2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同时升高7例,1例肝损害较严重,ALT 317.7U/L、AST 335.9U/L。

3.3.3心肌酶谱 2例患儿出现肌酸肌酸(CK)及心肌同工酶(CK-MB)升高

3.3.4尿常规 8例尿蛋白阳性。

4.讨论

IM临床上以发热、咽颊炎和淋巴结肿大为典型特点。本病除免疫缺陷患儿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外,大多数患儿恢复良好。在原发EBV感染后,少数患儿未见异常,特别是对于婴幼儿而言,发病隐匿,病毒初始感染咽部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后潜伏在B细胞内,终生携带病毒,不会出现临床异常表现,但是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某些外界因素触发或机体免疫功能出现下降的时候,潜伏的在体内的EBV被激活,EBV感染的细胞发生克隆性无限增殖,引发相应的多种疾病[1]。IM有一定季节性,但各文献报道不一,常见于秋末至来年的初春,传播途径常见于经口咽密切接触,同时包括唾液传播(气溶胶)。其发病机理目前考虑为,EBV从口咽部侵入患儿体内,进入血液系统,传播至全身淋巴系统。体内B淋巴细胞感染后,表达了一系列有高度免疫原性的特定抗原,诱导患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激活了NK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可以吞噬和消除感染的淋巴细胞,使IM病情自行好转。IM患儿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一般认为这与病毒入血引起患儿自身免疫系统和全身淋巴系统受累有关,颈淋巴结肿大最多见,可为唯一临床表现;咽峡炎也属于IM的典型症状之一,而扁桃体分泌物则不具有特异性。目前研究认为,IM中出现的皮疹是一种机体自身变态反应所致,患儿年龄偏低,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容易造成免疫敏感性增高而出现皮疹,临床上该病患儿发现的眼睑浮肿病例不多,考虑与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静脉及淋巴回流有关;同时该病也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其中最易受损的除了血液系统还有肝脏功能;在EB病毒感染后,仅3天,血液中即可发现异型淋巴细胞,2~3周时血液中异淋比率可以达到最高,以后逐步降低,血液中可存在4~6周,而在疾病早期或后期,血中异淋比率较低,因此,异淋比值小于10%,也不能完全排除IM。因为增高的异型淋巴细胞还见于CMV、RV等感染,所以需要谨慎结合相关病情特点,方可诊断。最后,对于IM的治疗,因为其临床过程各不相同,部分临床表现轻微,可自行好转,对症处置患儿即可;部分患儿症状严重,甚至可进展为危及生命的嗜血细胞增多症。同时,因为患儿可出现脾大,参与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脾脏破裂。应在症状改善后6个月才能剧烈运动。如有出现急性喉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患儿,使用小剂量、短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症状。现在我院抗病毒治疗仍首选阿昔洛韦,其入血转化后,抑制病毒的增加,我院患儿使用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未见不良反应,一般推荐疗程7~10天,最迟不超过2周,但国内外近年报道,注射用阿昔洛韦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其中急性肾损害的问题不时出现,治疗时仍需要提高警惕[2]。在出现继发细菌感染,酌情使用抗生素,但慎用阿莫西林或氨苄青霉素,可加重皮疹产生。预防上,首先在IM急性期,需要呼吸道隔离。其次,目前发现,EBV感染是霍奇金淋巴瘤、胃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发病的诱因,因为EB病毒存在潜伏及致癌性,不能确定其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不能达到预防接种疫苗的要求,所以目前还是从EB病毒亚单位疫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两种相关疫苗,一种是同时国内生产的多载体疫苗;另一种是以病毒糖化蛋白gp350为靶点的膜蛋白疫苗,期待早期面世,进一步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IM的临床多变,多数自行好转,但仍需追踪患儿,防止继发恶性疾病。儿科医师应该全面总结分析临床资料,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艾军红,等.EB病毒及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2):1683-1686.

[2]周高枫,等.阿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发热及住院时间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2):16-17.

作者简介:庄骏(1976.05-),男,回族,江苏省镇江市人,副主任医师,本科,小儿内科。

论文作者:庄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庄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