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强国际银行起起落落的原因、法律及影响_银行论文

国际前20家银行20年起伏原因、规律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规律论文,原因论文,银行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艰苦卓绝的股改上市,中资银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银行家》杂志2007年按一级资本的排名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名列第7、第9和第14位。然而,1987~2006年间,出现在世界前20强之列的银行数不胜数,但始终走在世界银行前列的银行可谓少之又少。为实现将中资银行建设成为长期屹立于世界先进银行之林的一流金融企业的目标,中资银行应深入研究近几十年来国际银行业的演变以及国际先进银行的变迁历程,总结出主要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并得出有益启示。

一、近20年全球排名前20家银行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一)近20年国际银行业演变概况

通过对1987~2006年间,《银行家》杂志排名前20家的银行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这些银行大致分为三类:(1)以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汇丰控股、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等欧美老牌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银行业的“常青树”,他们即使在少数年份里排名倒退,但很快能在逆境中崛起,重新回归先进银行之列;(2)以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富国银行、美联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荷兰合作银行集团等欧美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的银行为代表的国际银行业“后起之秀”,他们在近几年内迅速跻身于世界大银行前排之列;(3)在20年的变迁中因为经营不善而被兼并收购甚至是破产清算的银行。

根据20年间国际银行业总体经营状况的好坏,可将其主要分为7个阶段(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国际银行业的兴衰变迁基本上与全球经济周期的涨落起伏同步,这充分证明了“经济决定金融”的原理。随着市场的开放扩大、技术的变革进步以及银行自身不断的改革创新,国际银行业总体上呈现出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轨迹。

(二)20年间国际排名前20家银行的排名变迁情况、核心指标变化及主要原因

1987~2006年的20年间,全球排名前20家银行几乎全部是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银行。1987年,在世界前20家银行中,日本占据11家,欧洲8家,美国1家。在此后的9年中变化很小,日本保持在10家左右,占据前20家银行中的半壁江山,美国通常占1家,欧洲占8家左右,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银行间或占据1个席位。1996~1997年,国际银行座次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日本银行业和美国银行业。日本银行业入选数量从1995年的11家锐减到1997年的7家,美国则由2家增至4家,欧洲仍然保持在8家左右。在1997年世界前10大银行的排名中,欧、美、日分别占4、3、3个席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打破了20世纪90年代初日资银行独占鳌头的局面。此后,日本银行业入选数目逐年减少,美国和欧洲银行业入选数目则保持稳定。2005年以来,股改上市后的中国银行业进步明显,在《银行家》杂志上的排名日渐改善。2007年,排名前20家的银行中,美国入选5家、日本入选2家、欧洲入选10家、中国入选3家。

1.国际排名前20强的美国银行①20年变迁路径及原因。1987~2006年,共有9家美国银行曾经入选世界前20强,他们分别是:花旗银行、美国银行(BOA)、JP摩根银行、化学银行公司、大通曼哈顿公司、国民银行、美国第一银行公司、美联银行和富国银行。2007年入选前20强的5家美国银行分别是花旗集团、美国银行(BOA)、JP摩根大通集团、美联银行及富国银行②。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营危机。首先,贸易赤字激增、美元过快升值和利率急剧上升的三重困扰,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并且倒闭频繁,居民失业不断增加,通胀率居高不下;其次,1986年美国完成利率自由化,由此引发利率大战,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再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企业资金筹措脱离银行中介的“脱媒”现象;最后,监管层没有做好金融业的放松协调,分业经营的规定使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证券、保险及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业务,但非银行金融机构依据管制的放松逐步侵蚀商业银行的经营领域。以上因素再加上全球性债务危机,致使美国银行业接连遭到沉重打击。从《银行家》杂志的排行榜上看,美国银行从1980~1993年的排名呈节节后退走势。1987~1991年,花旗银行、美国银行(BOA)、化学银行、大通曼哈顿公司及JP摩根银行均出现大幅亏损,不良贷款余额大幅攀升。1991~1993年,竟然出现连续3年全球前20家大银行中没有美国银行的局面。

——1992~2000年,依托美国经济强有力的增长,美国银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并购增多、业绩突出、排名上升”的黄金时期。1992年以后,在美政府有效的经济提振政策刺激下,美国经济开始步入以“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为主要特征的良性快速发展轨道,1992~2000年GDP年均增长3.7%。同时,1994年美国通过“跨州经营法案”及多项整合境内金融市场的改革措施,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确立了金融混业经营。在此背景下,美国银行的贷款增长加快,而坏账减少;大规模的银行并购如火如荼,在资本金大幅增加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运营成本。因此,在这个阶段,美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增长强劲(见图1),在全球排名前20家银行中,美国的银行占有数量从1993年的0家上升到2000年的4家。其中,花旗集团1999年的税前盈利占到当年全球千家大银行总盈利的5%以上。

图1 1993~2007年世界前20名的美国银行税前利润走势

——经过2001年短暂的不景气,从2002年开始,美国银行业又开启了以“零售业务迅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黄金发展期。2001年,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和“9·11”事件导致美国的一些大银行出现了严重亏损。此后在布什政府的大幅减税政策和美联储11次降息的大力刺激下,2002年美国经济开始新一轮增长景气周期。此间受居民消费的强劲增长推动,美国的零售银行业务尤其是抵押业务和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高速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美国银行业的主要特征。在2007年的排行榜上,美国银行的一级资本总额占比19.1%,资产总额占比13.2%,利润总额达到1855亿美元,占比高达23.6%,利润总额占比远高于资本和资产占比充分说明了美国银行的高盈利性;同时当年美国银行的平均资本收益率高达28.9%,远超出当年23.4%的全球平均值,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

综上,经济金融宏观环境的好坏是决定美国银行业经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除了经济周期变动对美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监管层在如何放松各金融行业的监管协调上没有经验可循,加之银行业的混业经营受到限制,金融自由化进程给美国银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这也是1980年代末美国银行业发生经营危机的重要原因。

2.国际排名前20强的欧洲银行20年变迁路径及原因。1987~2006年,先后有23家欧洲银行入选国际银行业前20强,他们分别是:法国的农业信贷银行、巴黎国民银行、里昂信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巴黎巴金融公司、法国巴黎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巴伐利亚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国民西敏寺银行、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瑞士银行公司、瑞士信贷银行;荷兰的荷兰银行、荷兰国际集团、荷兰合作银行集团;西班牙的西班牙国际银行(桑坦德银行);意大利的联合信贷银行。2007年,共有10家欧洲银行入选全球前20强,分别是:英国的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银行、苏格兰哈立法克斯银行;法国的农业信贷集团、巴黎银行;荷兰的合作银行集团、荷兰国际集团;西班牙国际银行以及意大利联合信贷集团。

由于欧洲国家经济波动周期并不完全重合,可以较大程度地分散风险,所以20年间入选的银行数相对较为稳定,维持在8~10家之间。23家曾经入选前20强的银行中既没有被并购又没有入选2007年全球前20强的银行③在2007年的排名如下: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劳埃德银行及巴伐利亚银行分列第21、23、24、26、27、29和52位。

——1984~1990年,受益于金融自由化,欧洲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和美国不同,此时的欧洲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已可以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和其他金融服务,这种全能银行制度在德国、法国和瑞士最为典型。1986年英国“金融大爆炸”改革也结束了分业经营的历史。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当美国银行业受到金融自由化的冲击而陷入困境时,欧洲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却相对有了较大提高。这突出表现在,即便市场竞争加剧导致1984~1989年欧洲银行业的存贷利差缩小了60%,但依托混业经营优势,欧洲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1990年,全球20大银行中欧洲占据了10家,是当时世界上银行资本实力最强的地区。

——1990~1991年,受经济衰退等外部因素和银行规模扩张过快等内部因素影响,欧洲银行业经历了一场危机。首先,经济衰退导致大量的欧洲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因此猛增,盈利水平明显下降。其次,由于前期经营景气时期,欧洲银行普遍不断地增加分支机构,快速扩充雇员队伍,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导致成本—收益比失控;另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大银行普遍将经营战略重点放在了国际业务上,但由于当时国际银行间缺少统一的监管标准,许多银行不惜降低利率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导致国际市场利差急剧缩小以及银行自身风险资产大增。再加上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1990年,欧洲前20家大银行平均资产收益率为0.42%,低于当年世界千家大银行平均0.54%的水平;平均资本收益率为9.2%,同样低于世界千家大银行平均12.85%的水平;银行股价平均跌幅为24%,高于欧洲股市平均20%的跌幅。

——1993~2000年,欧洲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使欧洲银行业加快了重组和并购步伐,经营业绩迅速提升。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建成,1999年欧元启动又进一步消除了不利于形成统一的欧洲银行市场的障碍,直接推动了欧洲银行业进一步加快重组和并购的步伐。欧洲银行业的并购整合对提高银行业这个规模经济十分显著的行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2~2005年间,德国的银行数量下降了40%,英国银行数量下降了56%,法国下降了43%,意大利下降了28%。1993~2000年,欧洲入选全球20强银行的一级资本占比从34%上升至35%,盈利占比则从33%上升至42%。

——2001年,受经济增长放缓、股市大跌、企业债务和破产增多以及拉美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银行业再次陷入不景气。其中尤以德国银行业的境况最为严重,除了总体经济形势不佳,主要原因是当时德国的金融脱媒比较明显,银行的贷款客户集中投向一些缺乏实力的中小企业,严重影响了盈利能力。2002年,入选《银行家》杂志千家大银行的83家德国银行的利润仅为27亿美元,平均资本收益率也只有6.76%。2003年,德国银行再次以不佳表现拖累了欧洲银行的总体业绩水平,千家大银行排行榜中的82家德国银行共计净亏3.06亿美元。

——2002~2007年初,得益于德国的经济复苏和英国、瑞典、比利时、法国及西班牙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欧洲银行业重新进入新一轮繁荣期。其中德国银行业于2004年恢复盈利。2006年,欧洲银行的资本收益率由2005年的20.9%增至22.7%,其中英国银行27.3%的资本回报率使其成为欧洲国家中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

综上可以看出:其一,欧洲大银行陷入危机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银行自身的盲目扩张,典型的例证是,20世纪90年代初欧洲的银行业危机可追溯到80年代各银行盲目扩张机构和人员规模以及盲目拓展国际市场等粗放型的发展战略。其二,监管层的政策取向和空间是银行业经营好坏的一个重要变量。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成和欧元的成功启动都直接为欧洲银行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3.国际排名前20强的日本银行④20年变迁路径及原因。1987~2006年,曾经入选全球前20名的日本银行分别是: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住友银行、三菱银行、三和银行、农业储金银行、日本兴业银行、东海银行、三井银行、三菱信托银行、住友信托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发展银行、东京银行、三井太阳神户银行(后改名为樱花银行)、朝日银行、三菱东京银行、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银行、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日联控股和三菱UFJ金融集团。1998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破产,2003年,理索纳金融控股集团因经营不善被国有化。经过多年的整合重组,日本的银行业形成如今的三大金融集团: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⑤。2007年,仅有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和瑞穗金融集团两家入选全球前20强。

——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下,日本银行成功“超欧赶美”,在80年代前半期对欧洲银行强力挤压,后半期则超越了美国银行。1986年,在《银行家》按资产规模排出的千家大银行中,日本银行不仅囊括了前5名,而且在前10名中占了7家,在前25名中占了16家。日本银行崛起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1980~1986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3%,居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之首。凭借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巨额的贸易盈余、庞大的资本输出及日益推进的金融国际化,日本的银行业在国际金融界的地位日益上升。日本银行开始在全球大肆进行海外并购,富士银行、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等频繁在欧美进行收购,到1988年底,日本银行已控制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银行存款的1/4。

但与此同时,日元的过快升值却为日本经济金融的泡沫化埋下了伏笔,尤其是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大量境外资金流入日本,加之日本政府长时期内不恰当的低利率政策,境内流动性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在此背景下,许多企业和个人为追求利润把富余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银行也将自有资金投入到股票及房地产市场,加速了资产价格的膨胀。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银行开始显现“大而不强”的特征。虽然此阶段日本银行在全球银行前10强中长期占有前6~7席,在20强中,日本银行占据半壁江山,但其主要特点是资产规模庞大、资本实力雄厚。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已初露端倪,日本银行的盈利能力开始下降。第一劝业、富士银行、三菱银行、樱花银行及三和银行尽管账面仍有盈利,但利润逐年缩水,住友银行在1994年已出现巨额亏损(见表2)。

——1994~2003年,日本银行业彻底陷入“痛苦的十年”。其一,泡沫经济开始破灭,大量的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大型银行出现巨额坏账和亏损。其二,前期盲目的海外扩张亦造成银行的重大损失。据美联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10年间,日本银行业在美发放的不动产贷款高达2000多亿美元,贷款的主要对象是日本企业,其中近一半后来变成了不良资产。其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更令日本银行业雪上加霜,加上随后日元贬值等因素,日本银行的盈利及一级资本不断下降,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出现了大倒退。1996年《银行家》的排名中,第一劝业银行从第2名滑至第5名,三和银行、住友银行和三菱银行分别从上年的第1、4、6名下滑至第7、8、9名;入选前20家的银行数量从11家锐减至7家。1998年,进入前20家的7家日本银行有6家出现了严重亏损,另一家的资本收益率也仅有0.7%(而当年排名第一的美国花旗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29.4%)。

1999年日本银行业虽有过短暂复苏,但随后受制于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不顺等因素而重陷困境。2001年,日本四大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三菱东京金融集团和日联控股分别亏损115亿美元、49亿美元、24亿美元和132亿美元。

——2003年下半年,日本银行开始稳步复苏,比国际银行同业晚了一年多,但真正要实现“强大”尚需时日。日本银行业稳步复苏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对银行注资以及由政府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日本政府于1996年采取了“金融大爆炸”改革,并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向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注资9万亿日元和60万亿日元,用于处置银行不良债权;同时,政府依靠其完备的法律体系、税收和会计制度以及稳定而强大的二级抵押贷款市场,利用灵活多样的金融证券化工具,成功地处置了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日本政府于1998年开始实施新的《银行法》,允许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的交叉经营,此后日本银行业综合经营蔚然成风,其获取资金的渠道也由此被大大拓宽;2002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金融再生计划”,要求主要大银行在2004年9月前将不良债权比例下降到4%以下。二是日本银行自身加大了机构整合、业务重组以及金融创新,其业务重点由利润率较低的企业贷款业务逐步转向了抵押贷款、个人贷款及信用卡等零售业务,并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基本上实现了盈利。

然而,日本银行真正要实现“强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2007年,日本银行在千家银行一级资本和总资产中的占比均为10%,但利润占比仅为7%;同时其平均16.2%的资本回报率远不及当年23.4%的千家大银行平均水平。

可见,贯穿日本大银行20年变迁的一条主线在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滋生、膨胀和破灭。一方面,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滋生和膨胀的过程中获利丰厚;另一方面,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饱尝了“十年之苦”。

综合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排名前20强的大银行20年变迁路径,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济环境是决定银行经营业绩的重要变量;第二,监管层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亦构成银行经营的重要外生变量,如何有效地顺应监管层正确的政策引导成为银行强化自身管理的重要内容;第三,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及管理文化等内生变量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银行应对经济波动风险、实现跨越发展的个案分析

通过对近20年来国际银行业的沉浮变迁梳理,我们可以大致将“成功的银行”分为三类:一是国际银行业的长期领跑者;二是国际银行业的新兴力量,在近几年内迅速跻身于世界先进银行之列;三是国际银行业的逆境优胜者,在极为不利的经营环境中,表现明显优于银行同业。例如,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是20世纪末日本经济衰退背景下银行业中的一个特例,其在20年里始终坚持短期调整和长期转型相结合,并伴随历次重组并购,以不同的名称一直位于世界前20家之列,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三菱东京的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也大于10%,不良贷款率最高时也未超过3%,经营水平和业绩明显优于日本其他商业银行。

(一)持续并购实现综合化经营

1996年,随着日本金融业分业经营的限制开始逐步放松,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开始着手合并工作,其主要用意是业务互补:东京银行是日本当时的第十大银行,主营外汇业务,以批发业务见长;三菱银行是日本当时的第三大银行,国内网络机构齐全,零售业务出色。成功合并后的东京三菱银行成为日本受经济衰退冲击最小的银行,也是2000年前后国际评级最高的日本大银行。2001年,东京三菱银行又与三菱信托银行合并,主要用意是通过合并实现业务多元化,拓展盈利空间(三菱信托银行主营信托和投资银行业务)。成功合并后的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成为拥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生命保险、财产保险及信托等全面金融业务的全能型金融机构,是日本当时资本实力最雄厚和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2006年1月1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和日联金融集团合并成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主要用意亦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日联金融集团财务状况虽然较差,但其比较优势是零售银行业务;三菱东京金融集团财务状况较好,但其主要客户以原三菱财阀的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比较少,营业网点也较少。

(二)经济危机中及时收缩资产规模并调整结构

泡沫经济破灭后,为达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要求,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果断实行资产规模收缩及结构调整:首先,收缩贷款规模,大幅减少海外贷款;其次,调整资产结构,变现银行资产中的股票,并缩小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不动产的投资,提高自有资本比率,其三,将持有的海外物业出售,例如三菱银行附属的地产公司放弃了其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20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大规模筹资主要通过向海外市场发行债券⑥。

(三)按照“全能金融服务”的原则整合业务部门

2002年起,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按照“全能金融服务”原则,对业务进行了重大调整:整合集团4家证券公司业务,组建日本第四大的三菱证券公司;整合东京三菱银行、三菱信托和三菱证券,使其业务相互支持,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2004年,为推进“一站式”金融服务网络建设,三菱东京集团对东京三菱银行、三菱信托银行和三菱证券的零售银行、公司银行和信托资产这3个核心业务进行整合,组建了零售银行、公司银行和信托资产3个综合业务集团系统(孙章伟,2005)。

(四)重点发展中间业务

2001年成立后的三菱东京集团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调整战略。首先,组建了日本DC公司⑦,抢占年金市场先机。在日本政府2001年制定“企业年金DC法”的当年,东京三菱、三菱信托和明治生命保险共同组建了“日本DC公司”和“DC卡公司”,利用东京三菱银行的服务网络,负责整个集团DC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其次,大力开发了各种支持系统,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平台。

(五)构建个人主银行平台,大力发展零售业务

2004年,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提出“建设日本最大、世界顶尖的零售银行业务,使其成为全球零售银行业务知名品牌”的发展战略。首先,实施个人主银行制度。2001年,三菱东京建立面对中小企业及个人金融市场的零售业务“主银行(Main Bank)”制度,重点推进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其主银行平台的重点领域是房贷和信用卡市场,并通过与客户的长期来往,成为客户账户的指定银行,最终成为客户消费贷款、投资信托和个人年金等其他金融商品的“主银行”。其次,与其他金融集团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发零售金融产品。与世界主要保险公司之一的宏利生命保险公司合作,在个人养老金市场上开发了个人养老金产品;与日本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安康公司建立战略及资本合作关系,通过其庞大的消费融资客户群来推动自身零售业务的发展;2006年与美林证券成立合资证券公司,向富有人群提供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投资等投资产品。再次,建设MTFG金融广场超市,树立一站式金融服务新概念。

通过坚持短期调整和长期转型,三菱东京金融集团成为当时日本经济衰退下银行业中的一个特例。2000~2004年间,尽管2000~2002年出现一定亏损,但少于其他银行,并且2003年后每年盈利都超过50亿美元;从5年的盈利状况合计来看,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亦是当年日本四大金融集团中惟一实现盈利的银行(李石凯,2006)(见表3)。

如前分析,在外生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内生变量是决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时期,三菱东京金融集团领跑国内同业的同时,日本主要大型银行之一的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却在1998年破产。我们对内生变量总结出以下结论:其一,并购是实现综合化经营并完成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其二,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是应对银行业危机的重要对策;其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危机十分重要。反过来看,近20年来,破产倒闭或者说失败的银行其失败的决定性因素却是自身失误这个内在因素。例如,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破产的重要原因则是其未能有效地控制与房地产相关资产的风险,从而导致投资者和储户丧失信心。

三、发展规律总结及启示

(一)发展规律总结

一是任何银行的经营都会受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影响,而全球各地经济周期的趋同势头加快。二是银行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也因此成为泡沫经济的受害者。三是金融自由化进程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很大,稳步加快混业经营是大银行的惟一选择。四是购并尤其是跨国购并已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五是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六是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

(二)简短的启示

一是加强对经济周期变动的研究与把握,坚持稳健经营的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减少周期性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二是加快经营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主动应对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三是顺应金融脱媒的历史潮流,通过发展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综合化经营。四是加大跨境购并力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五是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综合制度改革的跟踪研究,防范汇率风险,并主动顺应监管层的调控取向,防止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经济金融泡沫的堆积。六是未雨绸缪,注重总结、学习国际排名前20强银行近20年来应对银行业危机的经验。

注释:

①为避免混淆,本报告中的“美国银行”系指“美国的银行”,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文中以“美国银行(BOA)”表示。

②化学银行公司、大通曼哈顿公司、国民银行以及美国第一银行公司则在并购中融合在这5家银行中。

③瑞士信贷银行与民族银行合并形成瑞士信贷集团;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银行公司合并产生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 AG);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了国民西敏寺银行,哈里法克斯银行和苏格兰银行合并形成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HBOS);巴黎国民银行与巴黎巴金融公司合并成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收购里昂信贷银行。

④本报告中的“日本银行”系指“日本的银行”,而非日本央行,下同。

⑤太阳神户银行和三井银行联合组建樱花银行,樱花银行后又与住友银行联合成立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东京银行首先和三菱银行合并成东京三菱银行,后与三菱信托银行联合组建三菱东京金融集团,2005年再与日联金融控股公司合并形成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三家大型银行联合组建瑞穗金融集团。

⑥1990年9月5日,富士银行、东京银行和日本长期信贷银行宣布在欧洲市场联合发行18亿美元的次级债券。

⑦养老保险计划以积累与支付的方式来划分,可划分为待遇确定型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简称DB计划)和缴费确定型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简称DC计划)两种。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退休金计划中DC型计划发展极为迅速,无论从计划数量上还是从拥有资产上都开始超过DB计划。

标签:;  ;  ;  ;  ;  ;  ;  ;  ;  ;  ;  ;  

20强国际银行起起落落的原因、法律及影响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