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论文_程秀娟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论文_程秀娟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摘要: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的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后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将终身受用。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纪;她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她也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终身学习能力;她更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而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的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小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谈谈浅见:

一、要构建浓厚的阅读氛围

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古人云: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所以我们班在教室内设立了图书角,同学们自己把好书推荐给大家共同欣赏。另外,老师不要当“指挥者”,而要当“参与者”,要坚持陪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心得,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学生。老师还可以同孩子定期举行阅读竞赛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竞赛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学生阅读的内驱力,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做阅读笔记

对于小学生来说,看书尤其要做一点笔记。因为小孩子看书有个特点,喜欢看热闹,很快地翻,哪热闹就看看,没热闹就过去。这样他对书的理解是不够的。毛泽东在回忆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时,就总结了一个阅读的经验:“不动笔墨不动书。”毛泽东读过的一些书,有很多加了眉批,就是在书的边上加了批注。我们可以要求孩子阅读时,顺手记点什么,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记阅读笔记的习惯。一般说来,阅读要记住作者,记住年代,弄清背景,读出它的精华奥妙所在。而且在他动笔记录的过程中,也会使他养成动脑筋的习惯,如作者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他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呢?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一个主题呢?孩子会一边记一边思考。

三、进行主题式探索性阅读活动指导

主题式探索性阅读活动一别以往阅读活动以个人阅读为主的阅读形式,改为将个人阅读、小组合作、班内交流的方法开展。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通过与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为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相关体验提供了基础。同时,不仅使学生“会读”,而且使学生“乐读”、“好读”,培养了学生社会合作精神和与人交往能力。同时还要建立起奖励制度。在活动过程中,颁发各类奖章,定期评选阅读积极分子,同时奖励。

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关键是在孩子心灵上播下阅读的种子。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并将这一行为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自觉行动。到了那个境界,学生会定时无意识地拿起一本书来,细细品读,待习惯养成后,教师就不须为之操心了。

论文作者:程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论文_程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