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简评论文,广东论文,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是广东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的第三次高考,明年历史科将会与思想政治、地理这两科合并为文科综合考试科目。历史在高考中单独设科考核暂告结束。本年度的高考历史卷能否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呢?现将笔者评卷的体会以及对试卷的初步分析提供师生参考。因未能获得全部评卷数据,限于主观因素本文难免存在误差,恳请广大师生予以指正。
一、试卷设计评估
1.题型结构
众所周知,从2007年起广东历史卷在题型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将原有的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大题型改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和选做题三大类。今年的历史卷延续了这一题型结构,体现了整体设计的稳健态势。与2008年试卷相比,选择题的阅读量略微减少,非选择题的阅读量基本持平,但材料释读难度则有所降低。
本套历史卷有三个细节引起笔者注意。第一,从选择题的子类型看,往年试卷会有1~2道组合式选择题,而今年可能出于适当降低答题难度的需要,没再出这类题。第二,选择题中还出现了一道几乎没有“历史味”的题目(第4题),这是否为向文科综合过渡做准备呢?第三,在选择题中出现了填空式(第6题),在非选择题中出现了一道完整的列举题(第27题),基本以考核基础知识的“记忆”为主,这是近年所罕见的。
2.内容分布
本年考纲的考试范围仍分为“必考”和“选考”两大部分,其中“选考”又分为“指定选考”和“自由选考”两类。内容比例规定如下:
第一,必考内容:古代约占满分值的24%;近代约占满分值的29%;现代约占满分值的35%。第二,选考内容:指定选考约占满分值的6%,实际上该部分融合在必考内容中,已是必考内容,难以单独细分;自由选考约占满分值的6%。为与往年试卷作一横向比较,以下将2007~2009年的内容分布情况制成一表,以供读者参考。
从上表可见,2008年中国古代史的分值提升较多,今年仅略增1分;中国近现代史的分值逐年下降,其中2008年降幅最大;世界史的分值则变动最少。从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模块看,2009年与2008年相比,大幅降低了经济史的比例,分别提升了政治史和文化史的比例,基本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
3.试题的主要特点
本年考题继承了以往的长处,如重视历史概念的把握、历史材料的释读和历史学科能力的检测,采用了典型的综合性、大跨度的题目,关注横向、纵向的比较和分析。笔者认为,2009年广东历史卷还呈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适当降低题目的难度。据初步统计,选择题偏难的约为2道题,占选择题总分的8%;适中题约8道,占32%;偏易题约15道,占60%。非选择题只有一道题略偏难(第26题),一道题略偏易(第30题),其余全部难度适中(占非选择题总分的65.3%)。
第二,尝试以学习情境入题。这一探索有利于缩小试题与学生的距离,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也有利于开展对学习方式考查的研究。如第19、26题。当然,也有人认为第26题设计并非十全十美。如第一问“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中的“哪些”二字引发了考生的歧义。另外,题中“宋代组”的材料据“程门立雪”的典故改写,但未展示“出门,门外雪深一尺”的场景,而增加了“佛家打坐法”数字,且题中关于“尊师”的结论与典故“诚心求学”的寓意有所不同。假若在研究性学习中有学生提出与典故类似的认识,则并不违背学习要求,不会像考题那样限定思路。
第三,努力寻找命题新素材。在历史教科书有多个版本并存的状况下,寻找新的素材和题眼是命题的一项基础工作。尤其是命制知识覆盖面较广而答案却必须具有惟一性的选择题,这一工作更显重要。本年考题运用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素材,如第3、6、8、9、11、17、18、19、23、24、25、26、28、30题。然而,是选择新素材还是选择“边角料”,有质的区别。新素材应能紧扣历史学习主题,有助于考核学生对历史总体规律的把握程度,能有效体现课程目标和落实考核目标。本年考卷有“边角料”嫌疑的题目应引起注意,如第2、4、7、12、16、24题,游离于历史学习主题以外的感觉。
二、考生答题评估
1.选择题
因为选择题采用计算机阅卷,单题难度系数暂付阙如。25道题难度合计为0.69,超越整卷0.5~0.6最佳区间的要求,整体属较易。
第1题 这是一道以识记为主的题目,因各个版本的教科书都重点概括了《诗经》反映西周平民生活的特点,考生可直接回忆所学得出答案,三个干扰项形同虚设。
第2题 本题立意在于考查解读图片、文字信息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柳宗元不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人物,除了岳麓版在“唐宋八大家”中对其做了简单列举外,其余版本均未提及。故把柳宗元和中国古代“封建”词义联系起来并归结到“分封制度”上,多数考生会感到生涩。所幸本题的题干“封建社会”四字对考生答题起了一定的暗示作用,否则单凭柳宗元《封建论》书影,考生将难以作答。现在初、高中历史课程均已淡化“封建社会”等概念,在高考题目中借用这一概念会产生什么作用值得思考。
第3题 本题以学生熟悉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史引入,考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假如考生对题干关于“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表述有合理的解读,选准“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的答案并不难。
第4题 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古代赋税制度的内容极为薄弱。赋税制度本是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国家土地制度与赋税密不可分,正赋有按丁、按口、按户、按田亩、按户等、按赀财征收的情况。自唐代后期实行两税法起,到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按田亩、赀财征收的赋税日趋重要,按丁、口、户征收则逐步淡化。另自战国李悝首制《法经》起,“盗贼律”即为我国成文法典之滥觞,各朝制律皆以其为首。本题以赋税与“盗贼”的关联为题,有助于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关联,有利于中学历史课程的完善。但题目仅据“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一句来作判断,值得商榷。首先,题目答案“要求民众纳税”显然重在人头税,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按人头征税较之按财产征税是落后的。题目立足于赋税的原始状态,立意不高。其次,题目提供的历史要素十分含糊,在两千多年中,何时何朝漫无边际,脱离具体史实而论赋税与盗贼的联系,颇感牵强。考生对本题只需运用文字功夫作答,思维能力则可有可无。
第5题 这是一道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特征进行综合考查的题目,解题需要一定的逆向思维,考生要找出在“不断强化”之中“偶有特殊情况”的表现。本题将基本材料设于各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特殊情况”仅为“明初废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选项的后半段,不少考生没有理解这一选项前后隐含的转折,因而对答案颇费思量。若本题在答案后段加上转折词,将不易引生歧义。
第6题 这是一道填空式选择题,难度颇低,如考生对题干梁启超所说的“数千年”“民贼政体”解读得当,选准“民权”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7题 本题立意于对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前期背景的综合考查,由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着重于对后段“曲折发展”的理解,如果考生备考时忽略了洋务运动期间、甲午战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一战期间的几个“缓慢发展”阶段,对“福建省具有代表性”这一说法又感陌生,一时难以吃透题干“年均注册数”与“选项的对应关系”的含义,就不能选准“2.5个”这一答案。
第8题 这是一道使用了反面材料的选择题,如考生对材料和发生的时间(1929年)能作合理推断,则作答难度不大,显然“过火”思想指的是“马克思主义”。
第9题 本题需要考生从题目提供的两则基本史实中反向推导史实发生的大致时间,难度适中,考生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答案。
第10题 由于考生对本题内容十分熟悉,在确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后,用排除法即能判断出“责任内阁制”为答案。各选项中只有“总统制”这项有一定干扰度。
第11题 这是全卷惟一的一道否定式选择题,且将材料分布于各选项。考生只要确认题干的否定含义,即不难选准“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的答案。
第12题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高中历史必修1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师都会将这一制度建立的过程上溯至陕甘宁边区时期。考生若能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后,即1949年《共同纲领》作出明确规定,以后载入1954年宪法,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就可选准“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这一答案。
第13题 考生若对“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句释读得当,看出其中没有“专政”“社会主义”等概念,即可判断本题专指1954年宪法。题目4个选项的内容都集中在必修2,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在必修1,考生可将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通过排除法选出“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的答案。
第14题 据本题所展示的某部门制订的工业生产统计表,考生完全可以判断出1958年数据有水分,因此大多会排除包括答案“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在内的三个选项,而倾向于计算表格提供的数据得出11.78这个得数,选“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为答案。假如本题是为了考查质疑能力,考生的这一思维过程也顺理成章,但出人意表的是排除了预设“答案”。故这一考查“质疑能力”的题目本身值得质疑。
第15题 该题难度不大,考生只需合理解读题干“神”与“生动逼真的人”等信息,用排除法就可选准“人文主义思想”这一答案。
第16题 该题展示了一幅地图,解题难度适中,但图形和图中文字偏小,为考生释图带来一定困难。如果考生认识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则可顺利排除各干扰项,选准“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的答案。
第17题 本题提及的北美“宗教大觉醒运动”是启蒙运动扩展的结果。如果考生能结合所学正确分析北美殖民地人民追求的“真理”是自由、平等,则可判断“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是答案。
第18题 本题作答容易,考生只需理解“光荣”二字的含义,即可直接选择“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这个答案。
第19题 本题以论文确立主题的意境入题,颇具新意,既考查了历史知识,也引导考生对论文立题过程有所思考。因题目展示的四项证据表述明确,考生可根据史实发生在世界各地、涉及多国和多种产业等信息,选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作答。
第20题 巴黎公社是一项必考内容。因考生容易将巴黎公社民主选举公职人员与“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挂钩,故这是本题最具干扰性的选项。正确的选项应是“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
第21题 2008年高考第21题也是关于爱因斯坦的选择题,但那是一道否定式选择题,且以19世纪西方人宗教虔诚度下降入题。本题较之容易得多,考生仅需联系“爱因斯坦”“物理”等信息,即可直接判断这个原理就是“相对论”。
第22题 考生只需认识在各选项中,列宁所处的时代只有“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与“生产和分配”有关,然后正确解读“强攻”的含义,即可选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答案。
第23题 不少考生单纯认为“政府增加开支”就是“新政”,本题似乎有意对此纠偏。实际上,胡佛政府面对危机已经采取了国家干预行动,例如收购部分农产品、增加建筑费用和在道路及国家公园上投资。在股灾后的两年内,胡佛大幅减税和扩大政府开支,给各大商业银行注入了20多亿美元,胡佛大坝、旧金山湾桥和洛杉矶水道等重大工程相继上马,其总量和规模甚至大于罗斯福执政期间的工程,但他死死抱住“自由放任”政策,顽固拒绝救济失业者。题目材料展示的罗斯福言论表明,他在执政前就嘲笑政府巨额赤字的政策失当,他的新政不是“输血”式的,而是“造血”式的,但他当时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计划,许多具体举措是以后在探索中逐步生成的。本题需要考生比较客观地把握新政的背景。对不当选项逐个排除,方能选准“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这个答案。
第24题 该题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夕的史实入题,需要运用的则是该体系建立时的知识,考生若认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项重要规定,则可从“紧急空运黄金”引向“维持美元价格”这一相应的选项。
第25题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闻名。题目引用的“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是他对当代国际力量分布所作的一个比喻。本题所用材料和观点颇为新颖,但阅读量稍大,题面对答案的指向较为明显,故考生可直观判准“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是答案。考生如不敢轻易相信直观判断,犹豫之下误选的可能性也极大。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仅根据阅卷数据对难度系数进行统计,抽样题量为77000份,难度为0.51(适中),符合整卷0.5~0.6最佳区间的设计要求。单题难易度分布趋于合理,其中偏难1道(第26题),偏易1道(第30题),其余均为适中。
(1)必做题
第26题(14分)难度约0.34,偏难。这是考生作答失误最多的一道非选择题。本题宏观概述和微观分析兼具,创设了一个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情境,课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东汉”“宋代”“晚清”三个学生研究小组的立论材料和结论,这是广东历年高考历史命题所未见的一类设计。题目共设三问。前两问重点考查学生对史料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和应用能力,两问的答案密切关联,只有答对第一问,才有可能合理解答第二问的前半段;第三问则考查对典型史实的分析和阐释能力,需要考生运用材料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对中国古代至近代前期主流思想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归纳出演变的过程和基本脉络。在阅卷中发现,考生对本题的解答不太理想。第一问本来只需要找出其中一组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即可,但相当数量的考生对第一问中“直接推导”把握不到位,且对“哪些”二字的解读产生歧义,从而判断不止一组“结论”可直接从材料推导出来。因第二问与第一问的答案有直接的关联性,结果导致两问作答同时失分。此外,考生对宋代组只能从题面看到“尊师”的结论,不能增加“打坐受佛教影响”、“儒学受佛教影响”等认识,或补充其他尊师的事例和思想观点。在第三问中,有部分考生在西汉、东汉的时间概念上发生错乱,认为佛、道治国思想之后才出现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从而无法正确说明东汉佛教、道教成为某些帝王治国理念的史实。不少考生写了诸多文字,但在“三教合一”将儒学发展为理学的论述中没能概括出“理学”这个概念。对此,阅卷教师根据“采点”和“采意”相结合的评分方法,对“新儒学”等类似表述也给了分。另有考生只能引用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无法得出晚清西学对主流思想冲击的观点,从而失分。
第27题(14分)难度约0.58,适中。这是一道具有宏观视角的题目,综合概括了近现代中华民族奋斗和发展的历程,所选材料是费正清《观察中国》中的一句话,仅为题引,对解题没有支撑论点的作用。本题共有三问,全都属于列举题,以再现所学为主,思维成分不多,作答难度本应不大。第一问只需列出六项近代中国各阶级的“努力”即可,但不少考生没有把握好中国近代的时间概念,将答题的主要内容置于新中国建立后,因而无法得分。还有的考生没有从“各个阶级”的视角去列举,而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去概括,虽按“采意”可酌情得些分,但也不高。第二问仅需考生列举四项近现代各个阶级“提高农民地位”的纲领和政策,但该问作答空白十分普遍,即使有回答也不尽理想,不少考生对近现代时间概念把握失误,列举了古代“重农抑商”;有的考生没有认识农民与土地的关联,忽略了“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地权”,只会表述为“扶助农工”“让农民当家作主”等观点;有的对纲领、政策的概念不甚了了,连“家电三下乡”也列于文中;还有的考生对需要列举的纲领、政策概念把握不准,因缺字、错字而失分。第三问仅需考生列举四个新中国成立后所加入的国际组织,不少考生因将“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混淆而失分;也有的考生审题有误,答了1949年以前的内容。
第28题(12分)难度约0.49,适中。本题具有中外关联、纵向比较的特点,所选材料通俗易懂,需作答的内容也较为简单,全题仅设两问。但考生作答出现两极分化,满分、高分多,0分、低分也不少。第一问只需回答“垄断空间技术”的是“美、苏”两国,当时处于“两极格局”即可。然而不少考生居然将“美苏”误答为“美俄”。第二问的前半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回答两个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侧重点有何不同,不少考生只能看到“经济”因素,而无法认识“政治”因素,甚至不少考生将“侧重点”答到“意义”上去了。第二问的后半段需要结合背景因素分析差异的原因,不少考生无法分析“国内”情况,仅答出“国际背景”;有的则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去分析,没有分别说明国内、外背景,阅卷教师只能据“采意”原则酌情给分。
第29题(14分)难度约0.51,适中。本题具有综合归纳的特点,属于历史必修1和选修2的重点内容,题目平实,结合教材较紧密,但学生作答并不理想。失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记忆不牢。第一问各版本教科书都有明确的表述,但不少考生对“外邦人”这个落分点记忆不牢,写成了“外国人”、“外籍人”、“外来人”、“异地人”、“非本地人”等。②误解题意。题目问的是“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并没有要求考生对比英国与美国的其他情况,但还是有不少考生详尽地把英美加以对比,花费了大量笔墨却难以得高分。③审题不清。题目第二问问的是“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第三问是在第二问的基础上进一步问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演变趋势。许多考生搞不清楚两问的区别,能够在第二问中写出“少数人的民主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的考生,居然比能够在第三问中写出的还要多。第三问过半考生的回答是“大众化”、“平民化”、“普及化”、“扩大化”、“权力下移”、“权力分散”等。还有不少考生回答第二问时照抄材料“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等字句,虽然按照做题的一般要求这样作答也合情理,但并不严谨。一是托克维尔的这段话具有特殊语境,离开了具体的历史背景,这句话就值得商讨,因为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实现没有资格限制的选举,否则就连婴儿、精神病人都可以参加选举了,例如今天法律就有行为能力和权力能力的规定;二是托克维尔这段话只是预言,而题目问的是已经发生过的史实。④基础知识不扎实。选举的权力分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必修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这一专题主要是叙述被选举权的问题,即由谁来组成国家的权力机构,而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则较详细地论述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变迁。本题问的是谁拥有选举权和怎样争取选举权,但不少考生却大量回答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如有学生回答“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议会权利至上,国家权力受到了制约。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走向民主共和制度,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实行了联邦制,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出来”云云。类似回答是基本不能得分的。本题考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因为关于民主的问题大都能说上几句,但稍微沾边和不完全确切的回答非常多。
第30题(12分)难度约0.60,偏易。本题具有横向比较的特点,题目设问明确,不易引发歧义,故考生普遍作答理想,得分较高。此外,该题设计的三问形成递进的思维梯度,有助于合理区分考生的思维能力层次。第一问包含了一段材料,要求考生“忽略其他因素”,仅据材料作答,考生在该问基本能得分。第二问需要考生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分析“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观点,作答难度相对提高了。阅卷中发现,有的考生对战后经济发展史的了解有缺失,有的考生审题出现偏差,不能得出“有国家高福利高增长,有国家低福利低增长”的客观认识,有的考生甚至仅根据常识判断作出“美国世界第一”的回答。第三问对考生的论证要求进一步提高,具体要求有两点:第一,分别就“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作出论证;第二,可适当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不同角度作出合理论证。考生对福利与发展的关系均能作出论证,但普遍无法说明高福利的双面影响,故该问得一半分的情况比较普遍。
(2)选做题
第31题(9分)难度约0.58,适中。本题设计平实,所用两则材料都摘自现代文论,引入学术界有争议的观点,文字表述通俗易懂,且三问难度都不算太大。但得满分者很少,得0分者很多。第一问需要考生回忆王安石变法的六条主要经济措施,答出四条即可,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记忆不全或不确。第二问需要分析和简单归纳两则材料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差异之处,考生一般可以归纳出两者的差别是“基本肯定”和“基本否定”,但对研究方法“阶级(阶层)分析”和“一分为二(辩证评价)”普遍只能答出1点,或答“根据文献记载”、“查阅书籍”、“从内容和性质上研究”等,导致本题的满分率极低。考生第三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或不理解题意,将“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答成了王安石变法的影响、作用或失败原因。
第32题(9分)难度约0.49,适中。本题同样引入了两段代表不同的观点的材料,设计了三问,作答难度均不大,但得满分的考生凤毛麟角,得0分的数量众多。第一问仅需就两则材料分析“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考生失分主要是回答不全,或把孔子各方面的贡献都数落了一遍,要点却未答出。第二问的前半段考生一般可以答出“一分为二(辩证评价)”,但答出“阶级分析”方法的几乎没有。考生对该问后半段的“政治”评价大多不能归纳,失分极其普遍。考生可能是受第一问“教育”二字的影响,而第二问没明确“政治”角度,因此产生歧义。对第三问的作答比较理想,但也有考生不是针对“历史人物评价”作答,而是答成了对孔子的评价,因而失分。
三、答题失误的启示
虽然从明年起历史不再是单独考试科目,但在文科综合科目中,历史题仍占总分的1/3,因此对本年答题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仍有必要。以下对答题问题作一简单归纳:
1.时间概念错乱。时间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现在高中历史课程形成专题结构,初中的通史也以主题形式呈现,历史线索容易出现错乱,这已在预料之中。现在高考的历史题已不要求强记具体的时间,但相对的时间概念仍是应该掌握的。至少对于古代、近代、现代等大的阶段性概念,汉代、明中后期、清末等稍小的阶段性概念,以及公元前3世纪、18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等相对时间概念,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备考中师生应在时间概念和基本线索上下些功夫,不能过于“模糊”。
2.专用概念表达不准。对于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在名词解释这一题型退出高考舞台后,容易令人忽略。实际上,对史学专用语表达的训练仍是十分必要的。如议政王大臣会议、理学、戊戌变法、平均地权、天朝田亩制度、光荣三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等,绝大多数在表述时是不能少一个字或错一个字的。有的概念则不能相互替代,如苏联、俄国。尤其是列举类的题目,完全靠这些专用概念组成答案,发生错漏都会失分。
3.看问题视角过于单一。从非选择题的作答情况看,不少考生分析问题的视角较机械、单一。如第27题,需要考生从各个阶级的角度归纳;再如第28题,需要从国内、国际的角度分析。不少考生仅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分析或归纳,不善于从其他视角理解历史问题。实际上,答题视角题目已有提示,这说明学生审题存在一定问题。近几年,中学历史学习加强了史料分析能力的训练,但现在却发现考生过于依赖试题呈现的材料背景,离开材料就难以作答。另外,考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作答的能力也偏弱。
此外,有一现象值得深思。今年选做题的得分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原因何在?两道题目设计难度不大,考生应该无论如何都可以答出一些内容来,但0分卷颇多。极有可能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基本放弃了高中选修模块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