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从马克思到邓小平_三个有利于论文

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从马克思到邓小平_三个有利于论文

社会发展评价尺度:从马克思到邓小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尺度论文,社会发展论文,评价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2)02-0133-05

对于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不同的思想家、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西方 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的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经过了由经济增长到满足基本需要,再到人的 现代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转变。应当指出,在社会发展评价标准的问题上,西方学者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但都回避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社会根本制度和社会性质。 因此,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关于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或尺度,从根本上来说处在理论与现 实的尖锐对立和矛盾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评价社会发展时,将历史尺度和价值 尺度统一起来,强调文明是反映社会发展的综合尺度,而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因在于生产 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根本的标准。邓小平坚持生产力标 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对生产力标准的补充、发 展和具体化。

一、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在评价社会发展时,将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起来。所谓历史尺度是指 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所谓价值尺度是指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对历史事 实和进程所作的评价。马克思认为,就社会发展总的方向来看,两种尺度是一致的,历 史尺度本身就包含着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价值尺度又是历史尺度的内在根据。因此, 从历史观角度所作的评价与从价值观角度所作的评价最终会在社会的总体发展中达到 统一。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力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本 质力量的发展,也就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发展。“工业的历史和工业 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们至今还没 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1]事实上, “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真正的财富就是所 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2],由此看来,生产力决不是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的增长, 而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积极展现,是人的潜能、个体价值的发挥和发展。从外在形式上看 ,生产力表现为人们驾驭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从内在 形式上看,则是人类自我创造能力的表现。在这里,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是完全统一的 ,而不是互不相干和彼此对立的。

就历史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来说,两种评价尺度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在某一特定 条件下评价某一特殊社会生活现象或某一特定社会历史阶段时,从历史尺度所得出的结 论与从价值尺度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呈现矛盾或背离状态,即从历史尺度看可能是合理的 ,从价值尺度看可能是不合理的,反之亦然。因此,马克思认为,看一种社会制度是否 具有进步意义,要把它放到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评价。马克思在具体分析某一社会的 发展时,不是从“应有”出发,而是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环境中去,以特定 的历史条件作为参照系来进行评价。例如,如果从现代的价值尺度看,奴隶制肯定是要 受到诅咒的,但是,从历史尺度来看,奴隶制也代表着一种进步。“没有奴隶制,就没 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 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3]而且从价值尺度讲,奴隶制也 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 前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4]。再如17世纪初 以来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马克思看来,“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 度斯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在程度上不知要深重多少倍”[5]。从价值尺度看 ,英国的殖民统治是应当受到谴责的。但是,从历史尺度看,英国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 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 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末,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 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6]这种“不自觉 的工具”的作用,就在于英国殖民主义的侵入摧毁了传统的印度村社制度,破坏了它原 有的封闭、落后的经济基础,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因此,英国在印度完成了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一个是建设性的 使命。这双重使命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发展内在矛盾的一种反映。马克思从英国资产阶级 对印度的殖民扩张中,看到了两种尺度的背离现象,但马克思从最终意义上强调历史尺 度的决定作用,认为价值尺度是从属于历史必然性的,也就是说,从社会发展总的方向 来看,价值尺度与历史尺度是统一的。因此,马克思强调,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 注意从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合理性的辩证关系中去评价。恩格斯也认为,历史发展的“每 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所发生的时代和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 ,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 理由了。”[7]

二、文明——社会发展评价的综合尺度

文明是一个社会范畴,与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文明以文化的进步作为自己 的发展基础,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的 进步,因此,文明是评价社会发展的综合尺度。

马克思把社会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准,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物的发展和 人的发展的统一作评价社会发展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把文明看作是一个有多方面内容的整体系统,强调文明的整体性,强调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 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 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 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 、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 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 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9]列 宁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社会,首先必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制度。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把工作重心转到“纯粹文化方面”和“物质方面”,也 就是说,一旦有了建立社会主义文明社会的政治前提后,就要集中精力去发展社会主义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把政治建设、经济 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当成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要素来考虑。毛泽东在《新 民主主义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关于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文章中,从经济和政治、物质建设 和思想建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辩证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论证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方面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最基本的方面,物质 文明的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高度 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 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他同时强调:“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 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 、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11] 党的十二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思想,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对两个文 明作出科学的界定,指出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两方面内 容。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 善;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 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 成果就是精神文明。

两个文明建设是对立统一体,共处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之中。物质文明建设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 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并为其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两个文明建设既互为条 件,又互为目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社会文明成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所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是物 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社 会发展的标志。

三、社会发展评价的生产力标准

社会文明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文明,社会发展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政 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发展。社会文明与社会发展,都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或根本性的标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水平的“指示器”。列宁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整个社会发展 的主要标准。毛泽东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作检验一个政党理论和实践好坏的根 本标准。中国共产党在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在社会 主义的初级阶段,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 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生产力标准 在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生产力才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种社会形态超 越另一种社会形态,其最终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历史 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同人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社会与自然 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永恒的矛盾,这一矛盾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人类就是在不断解决 这个矛盾中获得发展。这个矛盾解决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物质生活以及与之相 关的精神生活和其它方面的满足程度。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 矛盾的唯一手段与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离开生产力就无从考察社会的发展或 进步。

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最高标准,有其深刻的涵义。生 产力是人和物两方面因素的统一,其中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因为物的因素归根到底是 人创造的。只有依靠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人,依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 发挥物的因素的作用,因此,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12]。同时,马克思主义者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 的自由发展。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人类的解放是紧密相关的。因此,生产力标准包含 着人的发展的内容。

生产力的标准之所以成为检验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这是由生产力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的。首先,生产力标准对其他所有价值标准具有决定意义,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 终决定力量。其次,生产力标准具有客观物质性,因为生产力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再次,生产力标准具有科学性。唯物史观以 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说明社会历史的演变和观念的变迁,因此,对社会发展的评价 标准,只有建立在客观物质性的基础上,即生产力的基础上,才具有科学性。最后,生 产力的标准具有永恒的历史进步性,因为生产力始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从唯物史观,尤其是从生产力论的角度上说,生产力标准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在本 体论上,它集中反映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直接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最一般规律;在价值论上,它是衡量社会主体、社会历史现象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尺度, 是检验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得失的最主要标准。社会主义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看它是否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是否对人民有益。如果是发展生产力有 利的,对人民有利的,就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所允许的,反之则是反社会主义的,是 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因此,邓小平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主题,作为考虑发展问题和 检验发展成果的基本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生产力标准。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提出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社会 发展的标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13]“马克 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 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 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4]“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 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 们都采用。”[15]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的上述观点概括为生产力标准:一切有利于生产 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 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 许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标准就要更加具有直接的决定意义。这一概括既符 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又符合中国的实际,是具有科学性的论断。

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论是对实践标准论的深入和发展。邓小平一再重申:“实践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16]在此基础上 ,邓小平明确提出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检验实践合理性的标准,这既符合生产力是 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真理性认识,又符合以人民利益为本位的价值观。实 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中得到了继承和升 华,凝结为生产力标准,实现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在本质上的统一。因为实践标准 是生产力标准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标准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过程,坚持生产力标准,也就从根本上坚持了实践标准 。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既有区别又有内在一致性。其区别在于:第一,实践标准与生 产力标准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实践标准是指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客观实践的 检验,这是认识问题,是真理标准。生产力标准指的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判断生产关系 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上层建筑是先进还是落后,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说 ,生产力标准属于历史观范畴,是价值标准。第二,两者检验对象的范围不同。实践标 准是普遍的、一般的检验标准,它适用于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检验,即主 要是看这些认识、观念、计划、方案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生产力标准则限于社会历史 领域的认识和实践,它不仅包括人们的主观认识,而且包括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经济制 度等非观念的东西。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之间不仅有区别,更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 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之间的深化和发展,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 域的具体化。因为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首要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的最基本的 来源,因而实践对认识的检验,首先是对生产实践的检验,实践标准首先是生产力标准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们的主观认识及实践活动必须接受生产标准的检验。第二,生产 力标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实践需要正确的导向,没有正确的导向 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同 ,实践的导向也就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历史进步的永恒 标准,它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着正确导向的作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活动也 就应该提倡,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就应该反对。所以,那种把实践标准和 生产力标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在马克思 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完整体系中,认识论和历史观是统一的,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真理 标准和价值标准也是统一的。科学真理既是正确的认识又是价值的认识,检验科学真理 的实践标准既是对认识的检验,也同时包含着价值的检验。其实,实践范畴既是认识论 范畴,也是唯物史观范畴,因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生产实践的检验就是生产力 标准的检验。这个检验既要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也要解决对人民是否有利的价值 问题。

四、社会发展评价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1992年1月,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7]问题就在于如何利用 这些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行之有效的经营方式,如 股份公司、股市、证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等等,不属于资本主义专有,我们可以 大胆地借鉴、引进。为了避免人们对生产力标准产生误解,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进 一步把生产力标准加以补充、具体化,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判断 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8]这个判断标准是对生产力标 准的丰富和演化。生产力标准不是空洞抽象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具 体化为“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展开和重要补充。 “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首位,同时还把生产 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生产力 标准的现实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可以这样说,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理解和把握生 产力标准,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 的补充和发展,是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是一致的,同时又是它们的进一步深化 和具体化。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生产力标准仍然占有首要的和核心的地位, 这是因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反过来,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才能在复杂的国际斗争中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稳 定性,国家的稳定又是发展生产力必不可少的条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是激励人民 群众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的。因此,“三个有利于”本 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标准本身就蕴涵着人民利 益标准,生产力的发展就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明确地指出“有利于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 力标准的发展和具体化。

“三个有利于”标准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三个 有利于”标准中,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根本途径,增强综合国力是直接目标,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是归宿。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 发展在国家和人民两个方面的必然体现。我们是在社会主义的大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力 的,强调生产力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从而正确解决了坚持 生产力标准和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它又把生产力标准同人民利益 统一起来。在符合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的,是在给人民更多的物质利益基础上 来坚持生产力标准的,从而解决了坚持生产力标准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的关 系问题。可见,“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检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较之于生产力标准更明确 ,更具体,更易操作。“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使生产力标准从较为抽象的理论形态 变成具体的实践形态,这不仅反映了邓小平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改 革开放的一贯性和理论上的坚定性、彻底性,而且体现了生产力标准是判断一切认识和 实践的核心和基石。

“三个有利于”标准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体现了马克 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由生 产力标准发展演化而来,是生产力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深入和具体化,它体现了马克 思主义的真理观。“三个有利于”标准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 主体,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本质的表现,也是人展追求的价值目标和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 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原则与 价值性原则统一起来,既遵循和服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体现现代化建设 主体——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在既合乎规律性又 合乎目的性的基础之上。

收稿日期:2001-11-15

标签:;  ;  ;  ;  ;  ;  ;  ;  ;  ;  ;  ;  

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从马克思到邓小平_三个有利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