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发展规律论文,身心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308(2000)05 —0017—04[中图分类号]G423.07
1999年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在这一宏伟蓝图下,将对现行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制度、内容和方法等诸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首要、关键的任务,它决定着改革的方向。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和我们过去的课程体现过分注重“学科中心”是分不开的。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必须“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事实上,心理学历来对学校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原理及研究成果,常常被用来作为各种课程抉择的依据。为此,本文试图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针对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改革谈谈几点思考。
一、关于课程目标
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不顾学生特征而编制的课程,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必须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为目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既包括知识、能力的发展,又包括情感(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的发展。这两方面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而后者我们过去对它却不够重视。随着世界范围内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革命,未来社会将在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变化。这就对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发展应是毕生的可持续的发展,群体和个体相结合、全面和专长相结合的发展。而只有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共同发展,才能对学生可持续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正如皮亚杰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曾明确地指出的那样,个性在主要属于智力方面的充分发展,不能脱离构成学校生活的情绪的、道德的或社会的关系这个整体。没有自由表达和智力交流,人的价值的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导致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课程内容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中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要充分适应和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因此,课程内容应该选取那些对学生来说具有现实意义的,与生活、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学生一旦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这里的现实反映的是儿童的现实。要认识到儿童的现实与成人的现实是不一样的,儿童需要的是童话世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总体上具有阶段性,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有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在课程中应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一次抽象完成不了的课题,可以通过反复出现,多次抽象来完成。许多科学家在回顾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时都符合这样一个模式:开始时只停留在形式上的掌握,没有进入实质的理解,而达到一定较高境界之后,再来回顾才达到回味的理解。因此,教材中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象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第三,儿童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发生了争论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课程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提出挑战并不意味着要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成功的问题解决者和失败者相比,在态度方面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心,更重视认真思考和推理,精力更集中,更有耐心和毅力,随时愿意抛弃已有的思路和答案,积极寻找更佳的思路和答案。因此,课程内容应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以保证学生不会因过多的失败而放弃他们的努力,失去发展的机会。
三、关于课程实施
从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的根本改变决定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知识。然而,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按公理化的体系,用成人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呈给学生,必然造成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贮存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在于教材的形态。新的课程一定要在呈现方式上有大胆的突破,把教师的“教”材变为学生的“学”材。教材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一般的,教材能提供的问题情境的类型有三种:已经明确的问题情境、需要发现的问题情境和需要创造的问题情境。在第一种问题情境中,问题是给定的,解决方法是已知的,答案是确定的。在第二种问题情境中,问题也存在,但必须由问题解决者自己设想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也都必须由问题解决者自己去发现,“再创造”。最后一种问题情境,问题是不存在的,除非有人去发明或创造它。从它出发,能刺激、产生出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是知识,它往往是科学家和艺术家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显然,后两种问题情境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遗憾的是第一种问题情境往往是学校里提供的典型问题情境,而第三种问题情境在我们的学校里则几乎很少能遇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教师的教学。教师要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名符其实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各种观点之间真诚的交锋,使学生从经验中、从活动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同时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和更有生气,从而更加有效。
四、关于课程评价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有时,同一年级的差异可以达到7岁。例如,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关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字母表示数的几种认知水平的实例研究,发现学生对字母的抽象理解分好几个水平:从最初把字母当成具体的东西,到忽略字母,再到把字母当作特定的一个数、把字母当作一个未知数、把字母当作可以取不同的数,最后才到把字母当作变量。研究还发现,儿童到14、15岁,真正达到把字母当成变量这一级抽象学习水平的儿童只占10~20%。我们认为,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根据心理学的智力理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擅长计算,有的擅长逻辑,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这种特定的生物的和社会文化氛围,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能要求一个模式。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
因此,课程在评价上应把评价的对象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全面的、综合教育质量的评价。应建立多方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实践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另外在评价方法上,应作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其次,应强调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主动参与,特别是应提供学生解释与评价自己学习结果的权利。既然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就应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的权利。有时候,学生的答案看似错误,其实却隐含着合理的成分和创造的火花。应该允许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答案不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甚至没有更好或更差之分,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允许它存在。现实生活是这样,源于生活的人类知识也是这样,在学校情境中的教学更应是这样。在此基础上,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发展,实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知识。
以上只是针对课程体系的四个方面中有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谈了谈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通过对课程与心理学关系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以便少走弯路,从而更有效地推进新世纪的教育改革。
[收稿日期]200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