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论文_满贝贝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论文_满贝贝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输电工程的整体施工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工作都是隐蔽工程,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工程进度之外,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铁塔有着较为庞大的基础施工面积,可以有上百立方米的混凝土量,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搭建施工厂棚,那么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增大施工的不确定性;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还很难进行修复。本文简要分析了输电工程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1线路铁塔的分类及施工中的难点

1.1线路铁塔分类

电力线路担负着运输电能的重任,多为空中架设,必然需要有支撑物,即杆塔。杆塔有直线塔、耐张塔、转角塔等。直线塔起挑起线路的作用,直接承受线路垂直荷重;转角塔主要是改变线路方向;耐张塔除了线路荷载,还要承受张拉力,以及检修维护时的荷载,所以耐张塔最容易出现问题。电力铁塔的形状呈现出多样化,如猫头型、酒杯型、干字型等,其基础作用力也呈现出多种多样。随着用电量增长、输电线路的增加,紧凑型铁塔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普通多回路铁塔相比,紧凑型铁塔的输送功率更高,有利于降低成本。

1.2施工的难点

在线路架设工程中,铁塔基础施工颇为隐蔽,但十分关键,为架空线路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随着电网事业的深化改革,高压线路越来越多,对铁塔基础施工要求更加严格,加大了施工难度。从目前来看,铁塔施工的难度主要体现在:

①铁塔体积较大,多建于野外空旷处,自然条件颇为艰苦,且工作量大,一般的工程动辄就要使用上百立方的混凝土。而野外施工一次性比较明显,必须确保在开始时质量就要合格。否则在后续工作中发现问题,很难再做处理。这必然会延误工期,增加维修费用。

②线路点多面广,有些远程供电线路要跨越很多区域。铁塔施工中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地势地形、气候温度,还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抗震强度如何。虽然在经济技术的推动下,铁塔施工工艺不断改进,但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现代化高科技和许多先进设备并不适用,施工过程困难重重。

3电力线路铁塔基础施工技术应用

3.1电力电路的铁塔基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人员首先的工作就是保证工程建设施工材料的质量,尤其是混凝土制备的原材料。技术人员需要严格的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工作,对于工程建设应用的钢筋材料需要按照实际的型号、钢筋具有的规格和尺寸进行分类,并且在建筑施工区域建立相应的材料存储库。技术人员需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施工图纸,依据图纸对施工区域内存有的建设材料进行对比,查看材料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避免材料对工程建设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施工技术人员还需要保证就是材料的配置工作,还有各项工程建设材料的运输工作,使得工程建设施工中能够得到及时的材料供给,工程建设应用的材料能够及时的运送到施工现场,并且还能够实现材料的优化配置。其中还需要格外注重的就是对于砂石原材料,对此材料需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存储量,对于各项建设材料都需要落实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因为天气或者是环境等原因导致材料的性能有所变化,对工程建设造成不良的影响。

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还有工程建设区域所处的环境状况等多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合理的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使得工程建设应用的各项资源能够达到最佳优良配置情况。对于施工建设完成后的质量检验工作要进行规划,其中任何的细小环节都需要考虑到,不能够存在任何疏忽。技术人员还需要依据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对于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进行标记,在工程实际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保证工程建设一次性完成的良好情况。各项安全防护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都要准备齐全,使得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得到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会受到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线路精准测量

对需要架设的线路进行考察,了解当地情况,对需要架设的线路初步进行认定,通过相关工具做好数据控制,可以使用钢卷尺、经纬仪等进行有效测量,保证数据精准有效,同时,还要依据规定标准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证对比,使数值校正调整。做好规划设计效果图,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重点数据表格做好现场核对,检测好桩位、高差、跨度、档距等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对比图纸设计数据,发现问题要及时标注,合理控制好误差。进行现场复测,要对桩位进行清点,发现遗漏不明的,一定要做好标记,及时进行补钉修复,使现场调查清晰可靠,保证记录完整实用。

3.3做好基础分坑工作

不同的施工现场有不同设计标准,需要综合性考虑到该地地形变化因素,合理使用接腿保证铁塔稳定性。在进行分坑时,要确定一个基础中心,这样才能保证分坑放样精准度,要充分利用好坑底和中心桩高差,以此合理做好洞深的质量控制,保证尝试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施工条件。对坑内浇制混凝土一定要保证基础表面水平位置准确性,要略高于地面,确保高度适中,角度合理。高低腿和基础保护要保证稳定性,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反馈做好分析,及时进行修正整改。为维护方便,需要对相关预留的辅助桩做好数据标注。

3.4土石方工程

需要全面做好位置无论,保证开挖面积和深度,使塔位桩和控制桩能安放到标准区域置。要按照挖掘流程不断深入,进程中需要把握好进度与尺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滑坡、溶洞问题,一定要快速汇报,通过分析有效解决,推进工程进度,保证挖掘质量。开挖深度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出现超过设计值的问题,可能采取铺石灌浆的方法进行抬高处理。注意挖掘时直陡坡现象,利用塔尺、经纬仪不断进行修正找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3.5混凝土配合

在进行铁塔施工时,会使用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这是铁塔最基础的部分,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严格质量实验,对原材料进行分析,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能使用。水泥越细,则越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现象,控制好收缩值、高温现象、加强保管。准备的碎石和砂等原材料,一定要多于设计值,保证材料充足,不影响进度。粗骨料多选择30~40mm直径的碎石,细骨料平均粒径要在0.7mm左右,严格控制好碱含量。

3.6钢筋质量控制

基础钢筋非常重要,需要严格保证型号、大小、数量,对照设计数据,进行全面检测,对不同类型的钢筋在做好分类堆放,避免出现施工失误。弯钩加工时,要以设计长度和型式为准,保证符合结构构造标准。绑扎时,需要把上面出现的残留铁锈、油渍等杂物清理掉。

3.7地脚螺栓质量控制

安装时使用电焊点牢,做好固定,地螺外露高度合理控制,要按中心桩和基础顶面高差做出正确设置。控制好浇筑强度,不能因压力过大,导致地螺松动,外露长度要取正误差;在地螺固定后应对其小根开、对角线小根开等重新进行校核,检验地脚螺栓垂直度。

3.8混凝土施工

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和配置比例,力争铁塔腿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做完,避免施工缝隙。完成后需要进行保养,时间需在5昼夜以上,方可拆模。回填每隔300mm就得夯实一次,对外部做好掩盖处理。

4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输电工程线路基础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严格依据设计要求来对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需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对施工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工程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裴广富.浅谈软弱土地基上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2(11):123-125.

[2]雷德坤.浅析输电工程线路施工管理中的问题[J].现代物业,2017,2(7):87-89.

论文作者:满贝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论文_满贝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