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国际视角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课程标准论文,语文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起世界各国紧随美国开始研制、颁布国家层面的语文课程标准(简称“课标”),并相继于2007年前后着手修订,到了2010年,基于国情再次更新课标。如1996年美国出版了第一份全国性的英语课标。2006年,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课程标准改革运动力度加大,基于对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语言教学和对英语学习者评估的研究支持增强[1]等原因,对课标进行修订。2010年6月美国颁布了《英语语言艺术及读写能力的国家共同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 Literacy),旨在规整各州语文课标。2013年英国为了给予各所学校更大的自主空间,颁布了“国家课程·框架文件咨询稿”(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Framework Document for Consultation),其中《英语学习计划》(English Programmes of Study)于2014年9月实施。2008年日本为达成“扎实的学力”和健全的心灵的课程目标,[2]颁布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国语》和《中学学习指导要领·国语》,分别于2011年、2012年起实施。

      由于教育体制、法律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差异,各国语文课标的地位大相径庭。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的语文课标,由政府组织制定,具统摄地位。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属于高度分权的教育体制,州级语文课标具有法定地位,各校必须严格执行。故美国第一份全国性英语课标仅被视为州级课标研制的“质量基准”(Benchmark of Quality),现行的国家共同核心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各州政府还可以调整15%的内容。[3]可见,美国语文课标是一个多层级的系统。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全国性的标准、州一级的标准和学区一级的标准。[4]国家课标体现国家意志,各州语文课标实现地方自治,具有多样化、层级化的特征。这样,国家课标的理论框架与各州标准的具体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达成统一。[5]

      一、课程理论视域的评析

      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视域看,近20年来,教育发达国家的语文课标提出了视觉语言能力、信息技术整合和跨学科协同的发展要求。

      (一)视觉语言能力、信息技术整合和跨学科协同

      1.视觉语言能力的提出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视觉语言作为文字与图像融合而成的一种言语形式,频繁地呈现于电视、电脑、手机屏幕上,视觉语言读写(Visual Literacy)能力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此,教育发达国家语文课标纷纷对“文本”一词做全新注释,强调“文本”不只是纸质印刷品,而是包括口头语言形式、书面作品,以及信息技术的交流媒介。美国、新西兰等国家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六种能力:听(Listening)、说(Talking)、读(Reading)、写(Writing),以及视像(Viewing)和视觉表达(Visually Representing)。[6]后两种能力统称为“视觉语言能力”。这是教育发达国家语文课程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及时回应。

      2.跨学科的读写能力养成

      现行美国《英语语言艺术及读写能力的国家共同核心标准》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编制了6-12年级历史/社会、科学与技术学科读写能力标准。该标准基于语文课标的内容标准,从核心观点和细节、技能和结构、信息和观点的整合、阅读范围和文本难度四个方面提出阅读能力标准;从体裁和写作意图、写作过程和发表、设计和呈现研究、写作范围四个方面提出写作能力标准。[7]二是明确了各年级听说读写能力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要求。表1是纽约州6-8年级跨学科读写能力部分要求。

      可见,美国课标研制者认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不应禁锢于单一学科范畴,需要跨学科的协同努力和共振效应。阅读历史事件、分析社会现象,研读实验手册、描述操作步骤,既是学习读写的资源,也是运用读写知识的有效途径。信息时代,视觉语言早已融入学生的生活,语文课程读写能力的内涵和外延都应与时俱进。

      (二)差异分层、源流转换的模块课程

      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实行双语政策。以新加坡为例,随着中国环球影响力的提升,华文的用途与日俱增。[8]华文课程受到新加坡国民的青睐。鉴于学生华文基础的参差不齐,新加坡教育部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07)》和《中学华文课程标准(2011)》中,引入单元模式课程(Modular Curriculum Structure)。

      1.课程架构

      课标预设因家庭语言背景的差异,学生华文学习能力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强、一般、弱。对应这三种层次,国家提供难易不同的三类华文课程(笔者用A、B、C作为标志)。三类课程均有“核心单元”模块,难易程度取决于附加的模块(见图1)。

      

      

      2.课程实施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某一时段一起学习“核心单元”内容,在其他时段实行走班,或学习“强化单元”,或学习“校本单元”,或学习“深广单元”内容。华文课程评价则以核心单元的内容为依据。修读A课程的学生若学习进展迅速,在下一学年可选择B型或C型课程。同理,修读B、C型课程的学生也可因学习困难选修A、B型课程。即每一学年学生都有一次机会转换源流,修读自己需要的课程。

      新加坡华文课程其实质是一种差异模块课程:在目标上体现有效分层;在内容编制上独立成块;在模块衔接上既能横向并进,又可纵向转换上升。该设计对中国双语地区语文课标设计有启迪作用。

      二、文化学视域的评析

      10多年来,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语文课程都必须直面来自纵向的文化价值选择,以及来自横向的东西方文化价值冲突。如东方文化传统强调尊重权威、服从集体、遵守道德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和西方文化强调个性自由的个人本位教育价值之间的冲突。[9]

      (一)亚洲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承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语文课程所体现的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语文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事关文化的选择问题,即传承什么,后者应答如何传承的问题。语文课标作为学科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国家母语课程文化水平的真实写照。

      1.单列文化目标

      新加坡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2011》,在华文课程总目标中新增“人文素养”目标,下设四个学习范畴:价值观和态度、华族文化、关爱意识、审美情趣。“华族文化”范畴要求学生:了解华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认识并传承华族的文化艺术;认识著名的历史人物,了解有代表性的历史故事。[10]

      我国香港地区语文课程是在学习范畴中单列“中华文化”,其学习目标是: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对中华文化进行反思,并了解其对现代世界的意义;认同优秀的中华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在生活中体现优秀的中华文化。[11]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单列语文文化目标,旨在通过华/语文教育,让学生深入认识中华文化,吸收优秀的文化养分;进而反思、认同中华文化,增强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尤其是香港的“中华文化”目标,不仅体现语文课程传递、传播文化的功能,更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文化反思和更新意识。

      2.架构文化内容和实施路径

      2011年,日本实施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国语》,在听和说、写作、阅读三个学习领域外,增设“文化事项”学习领域,以培育学生对日本传统语言文化的态度。学习内容包括语言文化和日语特性。课标为达成文化目标,构建了传统语言文化、语言特点及规律、文字、写字四条实施途径。

      除此之外,日本语文课标在教材编制建议中强调:选用经典的短歌、故事、俳句、汉诗汉文等古典作品,以及故事、诗歌、传记、民间故事等近代以来的作品,加强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示:汉字、敬语教学要改进教法,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上述设计为达成“培养爱好我国的语言文化并使之得到继承发展的态度”目标搭建了敦实的践行框架。日本语文课标的文化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路径,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语文课标提供了文化践行思路。

      (二)欧美国家的多元文化意识传播

      文化自觉是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12]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有三条:传统课程文化寻根、国际课程文化理解、本土课程文化生成。[13]

      1.丰富文化理解的内容

      英国《国家课程·英语2007》在总目标部分提出,培养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有责任心的公民。其中“有责任心的公民”第5项目标指出:能在英国传统背景下,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并对英国文化有强烈的责任感。[14]2012年5月颁布的学段英语学习内容和成就目标,对“文化理解(Cultural Understanding)”目标进行了分学段阐述。

      第三学段(11-14岁)

      ·结合重点课文感受英国文学遗产;

      ·探索课文描写的源自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思想、经验和价值观;

      ·知道本地英语和全球英语有差异,理解这种变化与个体和文化差异有关。

      第四学段(14-16岁)

      ·了解选自英国文学遗产的文本具有超越时间的影响力和意义,并探索其现代意义;

      ·探索源自不同文化和传统的文本如何影响价值观、假设和认同感;

      ·了解口语和书面语因社会和技术发展而发生的变化,理解该过程与个体和文化差异有关。[15]

      这份学习内容和成就目标明确、有序地阐述了各学段文化理解的要求。其中既有对英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多的是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体现了多元文化意识。

      2.梳理文化理解的途径

      1996年美国第一份国家语文课标第九条就提出:

      ……随着文化日益多元化,学生需要并应该得到尊重文化、种族和民族差异的学习环境。……学校有责任创造一种气氛,尊重学生所持的语言以及形成语言的文化。他们应该解决如下问题:对我和其他同学而言,什么信仰和传统是重要的?我们能从自己的文化背景中找到何种关联?在我们呈现的不同文化中,有哪些价值是值得共享的?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并在不同语言运用中加以呈现,是英语语言艺术教与学的重要方面。[16]

      这份课标将课堂上理解和尊重语言运用中的差异,作为多元文化意识传播的切入口和多元文化意识养成的重要途径,对语文课程文化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借鉴美、英等国语文课标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实践有助于我国语文课标的文化理解设计。

      三、心理学视域的评析

      社会发展需求、学科知识体系、学习心理规律是各国语文课标研制的基本依据。其中,心理学学习论是认识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最主要理据。

      (一)学习论的演进与课标的架构

      20世纪50年代,布卢姆(B.S.Bloom)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将学习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我国语文课标就是按照这三个领域来整体架构的。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加涅(R.M.Gagne)对学生在校学习结果,提出了一个系统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加涅分类中的认知策略是指支配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以提高认知活动效率的能力,是学习过程中的控制能力。教育发达国家的语文课标在内容标准部分大都参照加涅的分类设计,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语文课标。

      (二)课标写作内容的心理分析

      以写作范畴的内容标准为切入点,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州级语文课标,可以发现其心理学的理据。

      1.美国加州课程框架

      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阅读/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框架(幼儿园至12年级)》(Reading/Language Arts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简称“加州课程框架”)中写作内容标准是从“写作策略”和“写作应用”两个方面设计的(见表2)。

      按加涅五类学习结果加以分析,表2中“写作策略”对应认知策略,“写作应用”规定了作文体裁,属于写作的智慧技能。

      2.澳大利亚《课程与标准框架》

      澳大利亚《课程与标准框架》写作领域分文本、情境性理解、语言结构和特征、策略四个亚分支领域。每个亚分支领域都从“学习结果”和“指标”两个方面来设计。学习结果描述学生应该达到的写作能力结果,指标陈述可观察的写作行为表现。

      综上所述,两国写作内容标准都描述了写作“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层面的具体指标。写作过程的把握、读者意识的养成、媒体写作技巧的学习是两国的共性。尤其是美国课标,从结构和名称上就凸显了对写作策略的高度重视。

      四、本土语文课标编制启迪

      语文课标是一个国家语文课程的顶层设计,也是一个国家语文课程研究水平的形象代言,我国语文课标的研制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语文课标编制的分权意识

      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引领性的全国课标和法规性的地方课标并存是极为普遍的现象。除却国家统一意志与地方分权自治的政治因素外,一个国家一份课标不具普适性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地区间差异巨大,是否可以建立语文课标层级体系?在纵向上,划分为全国性的标准、省市一级的标准和少数民族双语地区的标准。国家课标描述标准的远景,反映学生语言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引语文素养的养成方向,成为整体上评定语文课程质量的基准。省市一级的课标清晰、具体地描述语文学科领域连贯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框架内容。少数民族双语地区的课标兼顾第二语言学习的特性,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语文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有关文化传承的宏观目标指向明确,但缺失微观践行框架,如文化内容体系、实施路径和方法,难以应对当下严峻的文化认同危机。同时,语文课标研制又面临文化创新挑战:语文课程如何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课程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与互动路径又是怎样的?这涉及课程文化目标、内容、实施三个层面的建设。显然,语文课程本土文化生成的过程还有待理性探索和实践累积。

      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都面临着多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尤其是中国这样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更需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语文课程培植学生多元文化意识是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目标内容。

      (三)语文学习的科学性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发展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的演进为语文课程研究提供了丰富理据。2001年安德森(J.R.Anderson)推出《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为确保教学、评估与目标的一致性,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学框架。

      当下国内中小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缺失必要的睡眠和休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PISA评估中,上海学生对阅读兴趣的淡薄、作业量的位居榜首,也佐证了我国语文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语文学习的心理过程、发展规律是学生视域的课标研制的基石。其来源,一是汲取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二是借鉴西方拼音文字学习心理研究;三是基于数据进行中小学生汉语文学习的实证研究。这类学科科学性研究有助于提升课标架构的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

      从课程理论、社会文化学和教育心理学多视角看各国课标研制,可以发现:学理依据的自我更新;国家、地方课标的错位设计和互补;多学科协同努力提升语言素养;民族文化传承和多元文化意识等发展趋势。对中国而言,语文课标的价值定位、文化担当责无旁贷;科学实证亟待弥补;纵向层级建构值得尝试。

      编辑手记: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和进行测评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然而,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作用认识和内容把握情况并不乐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和个体差异。要正确认识我国课程标准的变化内容和发展趋势,有必要放眼全球,了解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变化情况。董蓓菲老师为我们打开了国际视野,从课程理论视域、文化学视域和心理学视域详尽分析了美、英、日等国课程标准可资借鉴的内容,最后还得出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语文学习的科学性等方面的启示。阅读此文,相信对教师们把握课改动向、认识改革缘起、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会有所助益。

标签:;  ;  

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的国际视角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