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探讨_农民论文

校地合作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探讨_农民论文

校地合作视阈下新农民培训模式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农民论文,模式论文,视阈下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欠缺的是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新型农民。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的成人教育可以通过“下镇进村”,发挥其人才培养“孵化器” 的作用。这种方式可称之为“校地合作”。

一、成人高等教育下乡进村的时代呼唤

(一)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从目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看,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全国2.4亿农户,8亿多农业人口中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占21%,小学占28%,初中占27%,高中还不到5%,大专及以上仅占0.1%。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的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还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1]同时,我国农民缺少现代专业技能,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技人员只有6人,平均每467公顷耕地仅有1名配额技术人员,每8000头牲畜只有1名兽医,70%的农业技术成果得不到推广。[2]一般而言,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普及,从而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产业结构亟需调整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历史性转变:农产品供求格局的转变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转变。两个转变都要求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使农村经济呈多元化态势,变“以粮为纲”为多种经营,冲破以种粮食作物为主转向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农家乐旅游业及休闲农业等多元化经营。这样,原来的单一的生产技能已不能满足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对农民进行多门类、多技能的教育培训。并且,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非一成不变,它要随着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适应这种动态调整过程,必须不断地更新农民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地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使得不少农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转移就业前的上岗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地方教育不能满足培育新农民的现状

当前农村大量农民没有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如 “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农业远程教育培训”等。尽管已经有10多年的农民培训工作经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培训运作模式。同时对培训的开展也缺乏激励机制和标准化的监督、评估机制,难以确保实现培训的预期目标,难以量化地衡量培训的效果。

不仅如此,现有农民培训工作缺乏统一规划,高效管理。从纵向层面来看,省、地、县、乡建立的科技素质培训资源未能有效衔接;从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20多家,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连通的管理体制,使农民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整合浪费。这些因素导致农民培训工作在项目选定、资金筹集、师资聘任、教材编购、场地安排、证书发放等方面无法统筹安排,共享利用,导致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不系统、不深入、难持续,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有相当一部分培训项目尽管投入了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却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同时,农民教育的制度安排模式也比较单一,政府性供给渠道仍然占主导地位,而且需求与供给之间脱节,农民教育“需求有余、供给不足”的局面相当严重,培训规模小、力度不够、成效难以显现。

另外,培训经费和师资力量也严重不足。目前各级财政对农民培训虽有投入但都不足,农民培训还没有相对固定的经费投入主渠道,也没有将农民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经费投入难以保障。如2007年国家财政虽投入了1个亿的农民培训经费,但平均到每个农村劳动力还不到0.2元,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费用,导致农民培训工作步履维艰,难以聘请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质师资和相关专家担任新农民的各项培训教育工作。[3]

面对上述种种困难和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再也不能一如既往地走城市路线、做高端市场了,应该为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热潮和农民追求知识的急切呼唤有所思、有所为,身体力行地深入基层、服务“三农”。

二、“校地合作”理念下的新农民培训模式

那么,广大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的成人教育应该在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使命,更好地为新农民的培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事实上成人高等教育很早就已经为“三农”服务了,只是在模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受众面比较狭窄,与新农村建设的宏大工程要求相距甚远。[4]为了更好地发挥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成人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特长和专业优势,探索出一条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模式。笔者根据调查、走访和实践,梳理出以下十大培训模式,供大家讨论。

(一)“菜单制”培训模式

农村劳动力不但人数多、行业杂,接受培训的目的五花八门,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的培训需求,成人教育必须紧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开发、劳务输转需求来设置出内容实、形式活、渠道宽、效果好的“培训菜单”,以供农民朋友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培训。

(二)校企互动模式

根据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紧紧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与企业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培训、委托培训、企业实训等多类型、特色型培训,实现“培训—就业—培训”良性互动机制,为农村企业提升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新农民学校”模式

以乡镇成人学校为依托建立挂牌“新农民学校”,结合乡情、村情和农民实际需要制订教学计划,以科技、管理、法律法规和适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是一种乡村组织、农民参与、高校施教、政府埋单“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使农民朋友既能学知识,又不误工时,在家门口就能够学法、学知、学技能。

(四)现场示范培训模式

农民群众最讲培训实效,把课堂搬到园地,利用种、养、加基地,对农民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加工制作技术、种养管理知识等培训;采用实用技术培训现场会、实地考察、当面演示传授和种、养、经营能人的现身说法等培训方式,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模式。

(五)远程教育模式

利用各行政村业已搭建的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利用高校教师根据农村教育需要制作的各类培训课件,随时随地地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基层党建、教育、科技、娱乐等为一体的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努力把远程教育打造成为农民身边的“文明乐园”。

(六)“专家+基地+农户”的产学研互动模式

成人教育组织高校相关涉农专业院系、专家教授与镇村“同业协会”之间开展产品开发、商品营销、科技帮扶、培训实验等互动,搭建“专家+基地+农户”的产学研平台。

(七)组建输血型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乡村读书室等)模式

充分利用基层党校、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教育活动点等阵地,利用高校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淘汰更换下来的电脑,在乡村建立文化中心户,以点带面,引导农民读文化知识、查资料信息、增致富能力。

(八)大学生夏令营模式

成人高校要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开展义教助学、与农民开展文化联谊、晒场文艺等共建活动。

(九)开放高校院区把高校作为“农民学习乐园”模式

把广大农民请到大学来,开放相关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供他们使用,举办农民迫切需要的文化科技讲习班,帮助他们实现求知求乐求美求富的愿望。

(十)大学教授进村(企)入户结对模式

通过实行类似“百名教授结对百村(企)”制度,开展送教下村,科技入户,调研指导等帮扶培训活动,农民要求可以通过现场问诊、电话咨询、上门请教等形式获得指导。

标签:;  ;  ;  ;  ;  ;  

校地合作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探讨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