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通过增强CT检查中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护理干预的研究,对比与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实际推广价值。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4月入我院接受相关疾病治疗需要进行C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然后按照诊号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管理为主,研究组则以优质护理干预为主。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增强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增强CT检查后,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效果则不尽人意,虽能满足CT检查的基本要求,但仍需完善服务工作,继续提升护理水平。结论:想要减少患者CT检查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运用优质护理干预是可行的,一边增强CT检查,一边创新管理方式,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加快指日可待。
关键词:增强CT检查;不良反应;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引言
目前,CT检查是影像学诊断体系中最常见、最先进的诊断方式,因为操作十分便捷,诊断结果又很准确等优势,成功为骨折、肿瘤相关疾病的准确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部分患者在CT检查时候会出现不良反应,由于其他因素影响检查进度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增强CT检查,并且渗透优质护理干预,旨在为所有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更好的促进诊疗工作有序推进,治疗方案高效实施。本文对比与分析增强CT检查中患者不良反应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2018年6月-2019年4月入我院接受相关疾病治疗需要进行C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然后按照诊号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0-71岁,平均年龄为(34.39±8.01)岁;研究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6-83岁,平均年龄为(39.87±8.76)岁。(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CT检查”的基本要求[1],与家属沟通后达成意见统一,签署过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1.患有甲亢,2.患有哮喘,3肾功能不全,4糖尿病服二甲双胍,5妊娠,6癫痫,7吃海鲜过敏等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可加重患者的症状,需警惕。
(二)研究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speed64排螺旋CT机”增强患者的CT检查。不同的检查部位应该使用不同剂量的造影剂,如头部50ml,肝脏70ml,肺部65ml等。协助患者仰卧,动脉扫查30秒,静脉扫查60秒[2]。增强CT检查后需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括:说明注意事项,病房卫生清洁,做好护理记录等。而研究组则以优质护理干预为主,首先,加强心理护理,沟通交流过程中想方设法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检查,以便获得最清晰的CT图像。其次,充分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情况,询问他们是否有高危疾病等,明确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十分畏惧。再次,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如心率、脉搏、血压等,随时准备开展急救工作,不能因为操作熟练而放松警惕。最后,增强CT检查结束后,要让患者等待30分钟,期间可以喝水,促进造影剂排出。用冰敷的方式帮助患者消肿,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情感鼓励,语言交流,确保患者能够发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存在意义。
(三)效果观察
观察判断两组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红疹、急性喉头水肿等情况,同时做好不良护理事件的记录。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以及增强CT检查后的实际效果。
(四)统计方法
本次活动中选择专业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各项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用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增强CT检查的效果分析,详见下表:
三、讨论
增强CT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也很关键[3]。通过本次的实验分析,研究组患者不论是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还是增强效果,都比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要好。另一方面,增强了CT检查,渗透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那么,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增强CT检查,努力完成优质护理内容的补充、方法的创新、体系的构建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荣.增强CT检查后患者不良反应的优质护理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7(04)56-56.
[2]边乐.不同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29)318-319.
[3]杨成功.CT增强检查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8(01)90-91.
论文作者:董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造影论文; 发生率论文; 方法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