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党的第三代领导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贡献论文,理论论文,领导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从党的十四大到十五大,是我们共和国历史上少有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是彪炳青史的五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 创造性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了相当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亿万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无比丰富的新鲜经验,而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群众始终心连心。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支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和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并不断使这些经验上升为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邓小平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奋进。本文仅从发展观上试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要点
1.发展对我国的极端重要性
邓小平同志的发展理论是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要义。发展问题是他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也是他思考问题、部署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脚点。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基于他对我国的历史和现在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根本的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是基于他对世界形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因此,对发展问题,他思考得最多,也讲得最多。他谆谆告诫我们: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从国内问题看,我们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圆满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步与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与发展,进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等等,通通离不开发展。从国际范围看,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世界人民有更大吸引力,也通通离不开我们门自己的发展。为此,他夙兴夜寐,毕生为之追求的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他强调“这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8-249页)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智大勇,号召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业“一心一意”,“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同上书,第3卷第64页), “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同上书,第2卷第249页)“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同上书,第2卷弟249页)他反复告诫:“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同上书,第2卷第276页)“我就担心丧失机会”,“发展才是硬道理。”(同上书,第3卷第375、377页)这些话可以说掷地有声,字字千钧,震聋发聩。
2.发展的战略步骤问题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他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多次阐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分步走的战略。1987年他正式提出我国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八十年代翻一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第三步,到下世纪,再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翻两番 ,人均达到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关于发展应从何着手的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以下一些充满唯物辩证法的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首先,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思想。他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其中之一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同上书,第3卷弟213页)其次,是发展的战略重点。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实际提出,一是要加速发展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第三,提出“台阶式”发展的构想。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同上书,第3卷第375、377页)第四,提出发展快是要有条件的,就是要讲效益、讲质量。反对那种单纯追求发展速度,不顾效益的错误做法。第五,提出发展是不平衡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贡献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既牢牢遵循着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同时又密切关注当前我国发展的现实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在考虑如何迈向辉煌的21世纪的历史关头,适时、果敢地作出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两大战略决策,使邓小平发展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1.提出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发展战略
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党中央为顺应历史发展而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因为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经内忧外患,国力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一般群众,梦寐以求的就是如何尽快改变经济上的贫穷和落后,使广大民众的生活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达小康以至富裕,使国家变得繁荣昌盛。这个想法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即单纯追求经济上的数量的增长还被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普遍原则而为大家所遵循的时候,我国很多人无疑也深受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他们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片面地理解为经济上量的增长,即增加投资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地纷纷向中央争投资、争项目。宝贵的资金被大量用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至于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质量如何,能不能卖掉,则很少考虑。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的直接结果是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而一般工业化国家均在50%以上;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12种主要原材料的物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百倍,比印度也高出2-3倍。农业方面, 我国农业劳动者人均生产的谷物量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0.8%。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0%,比发达国家低一半左右。这种经济增长的速度越高,宝贵的自然资源的损失和浪费就越人,产生出的“三废”也就越多,这将是一幅多么令人触目惊心情景!显而易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已经构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制约,如不加以根本改变,四个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我国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也将无法达到。
正是基于以上严酷的现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及时果敢地作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发展决策。在1995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个《建议》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即: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五大的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报告中所提出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即是指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全面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展示了今后15年中国发展的光辉前景,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长治久安、胜利跨入21世纪的宏伟纲领。这是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而作出的高瞻远瞩的重大部署,也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我们已具备了充分的可能性:
首先,有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指导。前已述及,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完备,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就必须全面地贯彻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其次,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一贯号召我们,各项经济活动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更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更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加速发展、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重大任务”、“要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使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刚刚闭幕不久的党的十五大通过的报告更明确提出:“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央的指导思想是十分明确的和一贯的。这是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政治保证。
第三、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80年-1996年的16年中,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达9.9%。经济环境已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发展到现在商品相对较为丰富,即从“卖方市场”发展为“买方市场。”这些都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四、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号召,把“科教兴国”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科技大军。科技进步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这就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
第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大大加快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市场机制已经在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等领域发挥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在部分领域中已经处于基础地位。国民经济整体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我国的宏观管理改革也有了重大进步,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大步推进了金融、财政、税收、计划、投资、外贸、外汇和社会保障等等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深化、总体推进的新阶段。把建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三改一加强”(改革、改组、改造同加强管理相结合)、“抓大放小”,一方面建立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包括跨国)的大企业集团;一方面对大批国有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凭、承包、出售、实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步伐。这些都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了必要的体制前提。
2.顺应时代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不管在哪种社会形态里,生产力总是在不断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桎梏中,为自己的发展开辟着道路。因此,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还涉及人们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下来和自然界打交道的问题。在私有制社会下,生产力的发展是以满足剥削阶级的最大利益为目的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一段经典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对我国来讲,要实现十几亿人的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极为艰臣复杂的历史任务,因为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还将长期处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将贯穿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总体上说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因此,我们当前就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为了要达到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和持续发展,除了以上所述必须坚决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轮变外,在发展观上还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这一个新的发展观。所谓可持续发展,系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文件中首次加以使用。它是针对着传统的发展观的巨大的,不可克服的缺陷而提出来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上的量的增加。历史也确实是这样走过来的。从现象上看,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物质财富有了极大的增加。近100年来,全球的工业生产显增长了50倍以上,其中80%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到半个世纪所增加的。但是这种经济上量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环境、浪费宝贵资源的巨大代价换来的。这种毫无节制的对自然的掠夺,使人类饱尝苦果。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在全球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联合国的一份根据两千多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预言:地球气候在21世纪将上升1-3.6摄氏度。 气温的这种细小变化,将造成严重的干旱和持久的热浪:2)臭氧层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3)生物多样性减少,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而从地球上消失;4)酸雨漫延,它使农作物减产,林木枯萎、鱼类死亡:5)森林锐减,为了种植粮食、开发矿藏和木材,全球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6)土地荒漠化。荒漠化面积目前已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9%,约100个国家的10亿人口正受到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威胁;7)大气污染日趋严重;8)淡水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使大多数江河湖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发展中国家95%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9)海洋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近海区氮和磷含量增加50%-200%,海水中营养物过量,导致沿海藻类快速生长,出现赤潮。10)固体废弃物污染。
这种传统的发展观,使得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是发展,制约发展的因素就越多,人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因此可以说,这种传统发展观已陷进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正是针对传统发展观所产生的种种弊端而作出的一种新的选择。它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它的基本含义是:1)经济的持续性原则,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2)生态持续性原则:要遵循生态学高效、和谐和自我调节的原理,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可持续发展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3)社会持续性原则:发展要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为此,公平性原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它包括“代内公平”(即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实现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上的平等)和“代际公平”(当代人不应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后代人应享有的发展条件),也包括资源利用分配的公平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效益——费用分配和负担的公平。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们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曲格平:1996.10),它是对现存的传统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弊端进行批判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从这一点来说,它和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行不悖,因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在经济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社会,又是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所以,持续发展本身是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中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2)“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实践
我国既是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稀少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而且有的还相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近4亿,因荒漠化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540亿元,目前全国有1300万公顷农田受到荒漠化危害,耕地退化率超过40%,草地退化率达56.5%。全国有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酸雨污染危及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频率达80%。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1994年,我国烟尘排放量达250万吨,日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3—5倍,其中,50%又是来自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达二千多万吨,日均值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7一2.5倍。加之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本来就短缺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自然成为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能不能尽快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而且正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问题。
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决心和所做出的实际努力,是引人注目的。表现在:
首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倡导。
十四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第一次载入了党的正式文件中。十五大报告更进一步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满了决心和信心。同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倾注了极大精力。近5年来,多次就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归纳起来,其要点有:
1)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关键措施;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完全一致的。
3)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履行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4)常敲人口警钟,切实保护环境。应将这两个方面内容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的指标之一。
5)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正确决策变为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要使大家明白: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6)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为了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保护每一寸土地。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7)有条件地方,可以发展得快一点,但是千万要注意,在加快发展中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8)由于历经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和乱砍乱伐造成的损失,导致了陕、甘等西北地区的严重沙化、荒漠化,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因此受到极大制约。历史遗留下来的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改观。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第二,制定实施规划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李鹏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他代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中国政府将认真履行大会所通过的各项协议。会议刚结束不久,中国政府立即制订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并于同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这是在世界各国中最早制订的本国的《21世纪议程》。它已于1994年3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发布。《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
1996年3月召开的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把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战略目标,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施。
根据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我国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到1995年底,全国640个设市的城市都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31000多个建制镇也相应地编制了总体规划。与此同时,我国还确定了52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公布了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予以重点保护。
国土整治规划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我国政府制定了一批全国及跨省区或重点地区的国土整治规划,包括《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中国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三峡地区经济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西北地区经济规划要点》、《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现划》等。
为了加快防治沙漠化给我国带来的危害,我国政府还编制了《1991-2000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提出了10年治理开发660多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的规划目标。
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我国政府还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前者规定在“九五”期间,将先对12类环境危害大的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后者规定在“九五”期间到下世纪初的15年内,分三期实施,“九五”期间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以及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到2000年,力争使坏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第三,加强立法监督,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立法可以说已基本完备。除了《环境保护法》,我国还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制定和颂布了多项专门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等。
除了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以上各项环境保护法律以外,我国政府还相继制定了《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30多件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此外,各有关部门还制定、发布了大量的环境保护行政规章。
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我国各地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环境保护地方法规。
环境法律体系还有一项内容就是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到1995年底,我国已颁布了364项各类国家环境标准。
法是要靠人来执行的,完善的环境立法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执行过程,才能落到实处。为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加强和改进政府的执法职能,完善环境执法的监督机制。从1993年开始,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和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联合组织开展了4年环保执法检查,先后检查了26个省(市)及自治区。通过检查,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并督促地方政府进行查处。
通过以上的工作,表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全面落实《中国21世纪议程》中提出的目标,我国正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①严格管理城市环境,重点治理工业污染。我国政府决定于去年取缔、关闭15种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由于各级政府行动坚决,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需要关闭的7.5万个企业中,已关闭6.5万个。对大批正在建设的工程和企业,提出了达标后再排放的要求。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已确定的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已发挥出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10个地区和100多个县生态农业建设。③防沙治沙,向荒漠化宣战。我国在流沙固定、沙地改良上所取得的成绩为世界瞩目。“三北”防护林、西南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等6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正顺利实施,并已使12%的荒漠化土地初步得到治理。1995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布“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共有8项成果获奖,其中我国就占了2项。④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城乡建设都要千方百计少占土地;要重视和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经验。⑤确保资金投入,发展环保产业。“九五”期间,我国治理污染投资总额将达4.500亿元左右。
3.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二者都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它们也完全是一致的,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即是说它们的目标相同,都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都是为了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向前发展。
如果要对二者作一个比较和区分的话,则应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更根本的意义。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很明显是只就经济成长的方式上说的;而可持续发展则是从整个社会发展上说的,它既包括一个国家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最主要的),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是说它包括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使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由此看出,可持续发展比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也可以说它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包括在内了。
从难易程度上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虽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所能实现的,但是比起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说,相对地比较容易一些,时间上也要短得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困难得多,时间也会长得多。因为它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和通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够实现。唯其如此,我们必须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响应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号召,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而努力奋斗。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