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市徐水区供电分公司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工会建设迎来新使命、新要求和新挑战,积极探索新时代企业工会文化建设,既是工会适应新时代、完成新使命的需要,也是企业快速正向发展的需要。只有认清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精髓和重点,创新拓展发展途径和载体,才能更加有效地加强新时代企业工会文化建设。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层工会;工会文化教育
1供电企业基层工会文化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世界形势日新月异,未来的国际竞争必将是科技和文化的竞争,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中国已经无法继续沿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根据世界形势变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使得中国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供电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提供者,同时供电企业也面对“走出去”的发展需要。供电企业员工需要具备更强的文化基础,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更要熟练各种文化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进步、企业发展及自身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基层工会的文化教育工作仍在沿用已经执行几十年的教育手段,这些教育方式早已被员工熟悉和厌倦,基层员工每天都在接受来自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熏陶,他们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外来思想已经全面进入中国,人们的思维方式承受这些冲击,工会组织如果仍然编写一些缺乏实质内容的宣讲材料对员工进行教育,很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很多基层员工甚至开始寻找各种理由逃避工会教育。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应该保持高度警惕,清晰认识到自身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和改革工会文化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使供电企业员工能够发自内心地参与其中。
2供电企业基层工会文化教育要点
2.1贴近基层工作需求与精神层次
基层员工所需要的文化教育,多是与自身工作及精神需求密切相关的,而且个人的喜好不同,精神层次不同,思想需要亦不同,特别是对于危险性较高的电力工作领域来说,贴合工作需求的文化教育与思想教育同样重要。所以工会需要遵循员工的多样化及实用性需求去规划文化教育内容。但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及其他类型国有企业的基层文化教育,普遍都是倾向固化的,以讲座、培训等方式为主,这样的形式虽然也是必要的,但比重如果不适当削减,很难达到文化教育目标。
2.2结合时代趋势进行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理念、新技术的产生,文化教育也有更多其他的要素可以选择。但文化教育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出时代性、先进性,取决于基层工会的规划与决策。企业工会懂得积极了解社会趋势,巧妙利用先进理念与内容实施文化教育,给基层员工输入先进的理念,员工队伍素养的自然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反之如果始终在输入陈旧落后的思想,只会让员工的思想观念与认知原地踏步。所以如果企业缺乏重视,只会使内部的整体思想落于人后。
3供电企业基层工会文化教育任务与策略
3.1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制度、课程与教师等是健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重要因素。其中,对于制度而言,其是相关培训计划可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并且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来对培训加以规范,避免不文明现象在课堂中出现,以此来确保教育培训课堂的和谐与高效。另外,为了保证培训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基层工会干校在每一期培训班当中设置班主任,并积极对参训干部的考勤予以记录,同时做好教师教学效果与参训干部满意度方面的调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总结,有助于干校及时了解参训干部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基层工会干部培训实效性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搭建企业工会文化宣传平台
一是积极创新宣传工作模式。改变传统单一宣传方式,向以竞赛、演讲、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展现出的多元化、丰富化、创新化宣传模式发展。二是注重培养宣传人才。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工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宣传报道能力。三是创建基层工会文化宣传“阵地”。要创办工会自身的文化宣传刊物,开辟多种形式的宣传栏目,助力工会文化发展。
3.3要拓宽思路,创新活动方式
对于党员少的支部,可尝试“结对”活动形式,可以两个站所支部一起开展活动,这样参与人数多,实现双赢。同时,也可以站所支部与驻地某村支部和某学校支部结对子,供电支部与驻地支部一起开展党建活动,既促进了活动的开展,又构建了和谐供用电关系,意义重大。对于党员多的支部,在做好日常“三会一课”等基础工作的同时,更应创新活动方式,如“七一”利用工作现场,开工前半小时在现场上党课、讲安全;或“四五”在烈士陵园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提高党性认识;或是邀请专家学者讲党史,开展“如何提高党性修养”“如何正确看待国际国内形势”等专题座谈会等。
3.4激发传统载体活力
传统载体有着题材死板、信息单一、缺乏有效沟通等缺点,无法适应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变革传统工会文化宣传载体,重新激发载体活力,是建设新时代企业工会文化的必然要求。如,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工会以传统的全员大讨论为载体,从主题选择、载体配置、参与方式入手进行变革,紧贴时代特征,变传统单向灌输参与方式为双向互动模式,有效激发这一传统载体新活力,帮助员工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定发展信心。
3.5大力强化业务技能拓展培训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导企业职工大胆创新、敢于突破。要主动深入工人一线,分层分类分析职工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如职工技能培训、岗位技能竞赛、网上练兵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水平。如,陕西龙钢集团基层工会,先后在企业内部开展了“现场模拟研发”“捆绑校验”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及竞赛,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难题,同时极大提高了员工的职业素养。
3.6充分利用新时代网络技术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工会文化建设迎来新机遇。工会组织要增强互联网思维,适应、运用和驾驭网络空间,做好互联网工会文章。要充分发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功能,利用网络平台向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工会文化,把互联网工会建设成联系服务职工、宣传工会文化的新渠道和新平台。
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围绕着供电展开,基层员工的工作非常繁忙,工作任务重,工作量比较大,员工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基层工会是员工权益的重要代表,同时也是共同企业与员工的重要纽带,而供电企业面临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严峻形势,基层工会需要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利用文化教育来影响员工,促使员工不断发展和进步,提升供电企业的凝聚力,为整个企业、整个行业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旭平.企业文化深植的路径探索和方法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2016(11).
[2]李瑾.对基层工会干部素质影响工会作用发挥的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1).
论文作者:任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工会论文; 基层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员工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文化论文; 支部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