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广陵区:社区文化节越来越受欢迎_正能量论文

扬州市广陵区:社区文化节越来越受欢迎_正能量论文

扬州市广陵区:社区文化节越办越红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扬州市论文,文化节论文,红火论文,越办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社区为单位举办社区文艺节,引导广大居民唱起来、跳起来,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这一做法在古城江苏省扬州市老城区广陵已整整坚持了11年之久。

紧贴时代,社区文艺节成为唱响主旋律的主阵地

广陵作为中心城区,是扬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46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居住着近50万居民,连续11届社区文艺节的成功举办,为他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载体。

紧贴时代,围绕中心,全力唱响主旋律,是历届社区文艺节所牢牢把握的一个原则。如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第十届社区文艺节歌颂长征精神的节目占了一大半。同时,各社区把“明荣知耻树新风、建设文明新广陵”和“明荣知耻树新风,邻里互助情更浓”作为主题,组织动员全区干群为实现三年翻番、五年再建一个新广陵而歌唱。在街道党工委的影响下,各社区全面开花,一场接一场,一场胜一场。广陵区社区单位对举办社区文艺节给予了积极支持。

无论是举办单位的社区,还是参与演出的辖区单位和广大居民,每次演出的节目主题都突出歌颂共产党,赞美伟大的祖国,歌颂改革开放。在“纺织工人倾情社区”专场演出中,由扬州广瑞毛绒集团人表演的舞蹈:妈妈教我一支歌,将纺织工人热爱党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由广陵业余演出队表演的小合唱:家和万事兴。反映的是近年来和谐社区建设新人新事,看后使人珍爱家庭,增添了人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在今年举办的社区文艺节中,家庭才艺比赛是社区文艺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参加的家庭之多、表演节目之多,是历届社区文艺节所没有见过的。荷花池社区文艺节结束时,还举行了“党旗在我心中”征文颁奖仪式。连续11届社区文艺节,市和区有621家单位、18.6万名演员登台高歌,社区文艺节成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坚持“三自”,社区文艺节成为社区先进文化建设一条成功经验

在整个社区文艺节中,广陵区坚持“三自”原则,让广大居民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演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其乐融融。如《新风赞》等节目,是根据一社区建立了18个互帮小组,开设了水电安装,家电维修,医疗保健等29个互助服务项目,使社区居民“难事不出门,急事找到人,办事都能成”这一题材编写的。正是写自己、演自己这一特点,居民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人人参与的局面。社区文艺节,在形式上简单活泼、大众化,居民乐于参加,易于接受。诗朗诵、独唱、评话、三句半、快板、对唱、合唱都有。“演员”一人上台,二人登场都可以。他们当中有牙牙学语的幼儿,也有一批高寿的老人。一些从未上台亮过相的居民,也在社区文化节上一显身手。每次社区文艺节,都有上千人演奏古筝,她向世人展示古城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胜种田”这种深厚文化底蕴,也是广陵人绝美的社区文化写照。据了解,广陵区先后被省和国家命名为“江苏省古筝之乡”和“中国古筝艺术之乡”。

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好举措

社区精神文明如何搞?广陵区的做法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文艺节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的社区文化活动之中。“学在家庭、美在家庭、乐在家庭”的活动,是社区文艺的强项,为一批书画之家、盆景之家、收藏之家、音乐之家等特色文化家庭,提供了展示舞台。居民韩希林的国画《梅花争春》,在书画展中受到了居民的好评,后获世界业余艺术奖。刘黎的根雕作品《雄姿》和《奶牛》使居民赞不绝口,后获全国根雕艺术博览会金奖和世界根雕艺术博览会银奖。家庭收藏珍品展,展示的毛主席徽章、古钱币、游览券上万种,使居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为社区文艺节增色不少。一些社区举办的文艺节,家庭趣味演唱会,老年趣味演唱会,独生子女家庭演唱会成为重头戏,广大居民各展其才,各享其乐,显示出社区文艺节的无穷生命力。科学常识宣传画和科普知识讲座,法律、卫生等“四进社区”和“八荣八耻”进社区以及“革除陋习、从我做起”等,每届文艺节都要举办多期。家用电器维修常识、美容知识、妇女更年期保健、优生优育优教、儿童心理学等专题讲座,几乎场场爆满。这些通俗易学、贴近生活的科普宣传、内容丰富,居民抢着学。为使社区文化进家入户,每届社区文艺节都将家庭读书活动纳入其中,力争在广大居民住户中营造“家家有好书、户户都学习、人人求知识、个个讲文明”的家庭新风。全区家庭一个书橱、两份报刊和300本藏书的住户达8万多户。

以活动为纽带,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各社区根据区委统一安排,在街道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从居民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出发,以社区文艺节为舞台,有的放矢地开展寓教于乐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各社区还根据老人不断增多的特点,组织他们成立了演出队、门球队、太极拳队、棋队、健美队等上百个文体组织,并根据区委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赋予各团体新的活动内容,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具体指导并组织实施。这样,各团体活动内容常新,参与者与日俱增,受益人数越来越多。文峰街道的小戏院和东关街道洼字街的小剧场和昆曲之友社、曲艺之友社,他们数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下午演出,既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又活跃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广大居民在参与中学习提高,增进人际间的团结,使居民思想政治工作越做越活。

邻里关系“亲戚化”。“进家就关门,不识对门人”。这种封闭式邻里关系,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和“邻里节”邻里认亲见面会、邻里真情献爱心、邻里兴趣运动会、邻里中心话家常等活动,现已被打破。各社区多途径宣传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道理,并在居民中将有特长的人组织起来,建立互帮小组,随时随地化解居民的困难。为构建和谐社会,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开展谈心活动,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初来社区素昧平生各扫门前雪,如今邻里亲情交融心系大家庭”,正是和谐社区居民亲如一家的真实写照。

居民素质有了提高。三里桥社区离休干部王学彬,自己衣食简朴,每月将工资的一部分用来购买食品送到敬老院。几年来,他为敬老院送去了2万多元的食品。丁家湾社区退休老人祝正祥,每年夏季都要在家门口摆一只保温茶水桶,放几只茶杯,无偿为过路行人提供茶水,每年摆四五个月,至今已摆了10年,茶桶换了5只,茶叶已买了2000多元。一只茶桶不仅给路人带来方便,更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宣传作用。全区涌现出文明市民100名,五好家庭8.1万户。广陵区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科普先进区、计划生育先进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双拥”工作先进区等多种荣誉称号。

标签:;  ;  

扬州市广陵区:社区文化节越来越受欢迎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