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不好不都怨孩子不努力——访刘翔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习成绩论文,不努力论文,不好论文,孩子论文,不都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者:本期杂志刊登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孩子成年之后回忆她小时候写字慢所遇到的困惑。请您从专家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
刘:她只是写字慢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记者:只是写字慢。
刘:孩子在“书写”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笔迹问题”,实际上是书法写不好,表现为写字歪歪扭扭,字不能写到格子里,写字不准确,字形难看。存在这样问题的孩子一般思维能力没有问题,如写作文在构思或语言表达上正常。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字写得特别慢的现象。如果写快了就会龙飞凤舞,不成样子。他们经常发生的错误是别字连篇,如经常搞混形近字。这样的孩子“视动统合”能力或者是手眼协调不好,精细动作比较落后,如手的握力差,视觉的分辨、视觉的记忆、视觉追踪(眼动)都会出现落后。这样的孩子一般小时候使筷子使不好,系鞋带也较为笨拙。感觉统合理论认为这种孩子会出现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但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我发现精细动作落后的孩子有一些打篮球或从事田径运动就很出色。
总体来说这一类人在学习上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落后,只是书写上有问题,考试时经常丢分,成绩不稳定。
记者:第二种是什么呢?
刘:第二种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即书写障碍,通俗地说就是记不住字,学过的字不会写。书写障碍经常和阅读障碍共同发生。这类孩子受阅读障碍的影响,所以脑子里没有字形的储存。正常人的阅读过程是自动化的,看到一个字就能下意识地知道它的发音,阅读的时候不需要再去考虑发音,这一过程也可称为“程序型知识”。“程序型知识”就好像我们骑自行车和开车一样,是“下意识”的,已经自动化了。它不需要我们运用意识,阅读时,大脑的意识主要用于思维、理解文字的意义,不再用来思考发音。其实人的许多生理、心理过程都不需要意识,如呼吸、心跳等许多低级功能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已经自动化了。如果人要是连呼吸都要想一下,就做不了其他事情了。阅读过程也是“程序型知识”。孩子到了高年级,阅读基本上就自动化了,不用再去想发音,都去直接读句子。阅读障碍的人就没有这种自动化,书写也没有自动化,学习过程中他的“意识的资源”全部耗费在想这个字怎么写上了。
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的“认字与写字能力”没有经过训练达到自动化,他的注意力就要分配到如何写这个字上,写字就不能思考,思考了又不能写字,脑子是乱的。
以上两种人都会在书写方面出现落后。第一种人主要是动作本身的落后,动作慢,是表层的障碍。第二类的问题较为深层,由于认字较少,所以抄写时,刚看完“北”就忘记怎么写,所以在抄写生字时,他会抄一下,看一下,写得特别慢,也容易累,一累,精力耗费,就不愿意写,慢慢就不喜欢学习了。
父母的经验式的总结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孩子确实变得懒惰,逃避学习,一学习就困,一玩眼睛就放亮。
记者:但是很多家长不了解这一理论。他们一看到孩子写字慢就觉得是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老是认为学生懒,没有意志力。
刘:其实现在心理学不太讲意志力。心理学强调“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理论承认每个人都有一个原始向上的动机,都想学习成绩好。那为什么有的人后来不想学了呢?是因为他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是因为学习的结果不佳。比如,一个人酒量行,唱歌好,有人对他说,“咱们唱歌、喝酒去”,他可能就会参与,因为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自己在这个方面行。如果一个人下棋经常输,一点儿天分都没有,有人约他去下棋,他很可能拒绝。因为他下棋总输,所以就对下棋不感兴趣。学习也是如此。比如说你很想学习英语,可是自己的成绩和课堂上的表现总是不如别人,就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就失去了学习动机,关键的问题是失望。
记者:也就是说人本来都是有向上之心的,都想学好,但是由于自己做某件事情总是失败,就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有能力,于是就对做这件事情失去了兴趣,而并不是像家长认为的那样是孩子故意不努力。
刘:家长认为孩子不努力,这是从经验看的,从表面看的。表面看到的现象的确就是孩子一学习就痛苦,这是经验的东西。但经验是表面的东西。真实的东西是什么,是经验后面的东西。经验后面的东西就是学习障碍问题,是大脑本身认知加工方式存在问题,是孩子的认知加工方式不能适应普通的学习任务。父母的经验式的总结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孩子确实变得懒惰,逃避学习,一学习就困,一玩眼睛就放亮。其实也有许多人玩时眼睛也不放亮。如果一个人玩游戏机总是输,他也就会“厌玩”。当一个人玩的能力存在缺陷时,玩的不利后果就会导致他讨厌玩。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说,一开始时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父母没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却责备孩子主观上不努力,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孩子努力后仍然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总是失败,总是做不好,主观上也会觉得自己不行,就真地放弃了努力。
刘: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某种情绪体验。学习困难的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痛苦的体验——责骂、体罚、失败、努力的无效,他把这种体验储存在了记忆中,所以下次的学习过程,就会有两个东西起妨碍作用,第一个是学习困难,能力落后,还有一个就是不好的情绪体验,即动机落后。
记者:我们所说的“阅读”、“书写”是一种“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也影响学习成绩吗?它与智力是什么关系?
刘:当我们说一个人的智力落后时,是指这个人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脑细胞出现了整体的落后。智力落后的人不能适应环境,做什么都不行,甚至生活自理都会比较困难。智力落后的人在知觉、注意力、情感、人际关系方面会受到影响。而学习障碍是指大脑某一个功能跟其他功能不匹配,比如读写障碍的人可能其他能力都正常,如计算能力、记忆能力、交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他的左脑的一个“区域”有问题。正是这一块区域与大脑其他区域不匹配,导致读、写的落后。而数学障碍就是与数学有关的大脑功能与正常的阅读功能不匹配,阅读成绩正常,但数学学习落后。所以学习障碍比智力障碍要轻。学习障碍的人能适应学习以外的所有生活,智力障碍的人在所有生活领域都受损。
记者:因为智商水平高低是通过智力量表来测的,学习能力是智商量表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这一部分低的话,对整体的智力没有太大影响。
刘:我觉得还是用“适应”这个词更准确一些。一个人由于大脑所有功能都受到损伤他就不能适应生活,而只有一小部分受损伤,他适应社会没问题。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别的都挺好,将来长大了可以做买卖当老板,但是读写不行;有计算障碍的孩子计算不行,当不了会计,写作与人际关系就没问题。著名作家三毛,数学经常考不及格,但语文成绩和写作就很好。学习障碍不影响一个人生活适应,只影响一个人在学校中的表现。出了学校门,学习障碍对人的影响就小一些。历史上,许多有学习障碍的人最后都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一个学生如果是单科落后、偏科就有可能存在学习障碍。如果一个学生所有学科都落后,那就可能不是学习障碍,而是智力落后,或者是教育环境问题。
记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学习能力大概包括哪几个方面?
刘:对于儿童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算与交流的能力。这几种学习能力所涉及的心理功能十分复杂,它们包括:感觉动作能力、知觉—动作统合能力、符号—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我监控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这些能力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上小学后,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如果他的视知觉和听知觉发展落后,他的言语学习和数学计算都会受到妨碍。
每个儿童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言语学习,有的人擅长空间图形的学习,有的人则擅长动作的学习。由于各项学习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他们大都主要利用自己的强项来接受外界的信息,进行学习。一旦某个儿童某一项或是多项学习能力落后于实际年龄的发展,就可能造成儿童的学习障碍。
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智商分数为100,知觉—动作能力相当于9岁,数学推理能力相当于11岁,感觉动作能力相当于10岁,而阅读能力只相当于5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样的孩子要学习三年级的课程,就会遇到学习上的障碍。这一障碍会妨碍他上课专心听讲,妨碍他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并导致他对学习的厌烦和对写作业的消极态度。
记者:学习能力的发展有顺序吗?
刘:学习能力分为低级、高级,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阅读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先读,然后才能作文。
记者:就是说如果前端的能力没有发展好的话,也会影响后面的能力发展。可不可以把后边的能力先发展了?
刘:我们强调顺序是根据学习任务来规定的,但这些能力的先后顺序不等于因果关系。最新的理论是大脑“平行加工”论。比如打球会有助于书写,但打球和书写是两个神经,这两个神经是平行的,有个别地方交叉,但整体来说是两个功能。一个功能好不必然导致另一个功能好。写字好的人不一定画画好,美声唱得好不一定通俗也唱得好。
记者:对于一般的家长来说,他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落后的,跟不上班上一般的水平,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学习能力上的,可能也有其他的问题。大概有什么样的表现可以确定是学习障碍的问题?
刘:学习障碍有四大类:1.记不住字,阅读比较困难;2.书写障碍;3.计算障碍;4.注意力障碍。
记者:比如说有数学障碍的人,他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
刘:数学障碍的人学语文就没有问题,但是他涉及到几何、空间、数量关系、计算就不行。一个学生如果是单科落后、偏科就有可能存在学习障碍。如果一个学生所有学科都落后,那可能就不是学习障碍,而是智力落后,或者是教育环境问题。
记者:很多父母经常说自己的孩子写字时丢字、丢笔划,或是做数学题时丢环节,这是不是也是学习障碍?
刘:丢环节问题应该细分。从总体来说一个年幼的小孩“丢东西”不算什么,7岁之前“丢东西”很正常。长大一些之后就要看“丢”的是什么。如果老是丢计算方面的东西,别的不丢,有可能是计算障碍,就是计算没有,“大脑自动化”。如果所有东西都丢,有可能是注意力问题、视觉注意力问题。如果听东西老是丢,有可能是听觉注意力问题。所以“丢东西”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记者: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马虎,特别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反复嘱咐孩子别马虎。
刘:这样的孩子“陈述性知识”没问题,也就是回忆或表达一个知识没问题,但是他的“程序性知识”(听、说、读、写等)没有熟练化,练习得不够,这样考试时他就会把很多的精力放在字的写法上、运算上,就容易出现所谓的“马虎”。很多女同学就不马虎,因为她天天练,运算或写字已经在下意识自动完成了,不需要大脑加工。但是很多男生就不行,他们虽然很聪明,但是在写作文、计算时还要现去算、现回忆字的写法,他的注意力如果分配到算(思考)就不能分配到抄写上,分配到抄写就不能分配到算(思考)上了,所以经常出错。
记者:这也是我们探讨的,就是“熟练度”问题,比如说让五年级的孩子做一年级的题,就很少出现马虎,因为那些题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练得太多了。
刘:对。所以说学习的过度练习就能够导致“自动化”。“自动化”就能解放思想,它能使人的精力主要放在思考上。我们可以边走边看书,因为走路已经“自动化”了。
记者:您是不是认为孩子学习还是需要多练习?
刘:孩子需要练习听和写。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写。脑有很多模式,动作是个模式,书写又是个模式,阅读也是个模式,这些模式都需要程序化。程序化之后就再不需要脑工作了,脑就已经把它变成潜意识了。这时候就可以把思维从繁琐的读和写中解放出来,就不再需要去意识到它了。学习时的精力就会放在记忆、思维、提取、长期记忆上,这时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和有趣。
记者:这与老师让学生做很多练习题是一个概念吧?
刘:应该是一个概念,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
记者:“题海战术”也是源于这个基础吗?
刘:对。从学习的角度看,“题海战术”本身没什么可指责的。学而时习之,关键是做什么样的题,别让孩子做特别难受的题或已经会做的题。
不要让孩子承担学习障碍的责任,换一句话说就是: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权利,有书写障碍的权利。
记者: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存在某方面的学习障碍,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刘:“扬长补短”与“扬长避短”结合。一方面不要着急,不能要求太高,不能要求他一下子就能达到正常状态,不要希望通过补救使孩子将来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另一方面要相信科学,找一些科学的、适合的方法训练一下。我的意思是不放弃,但是也不能说志在必得。
记者:承认现实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比较重要?首先要接受这个现实,认识到孩子在这方面确实有缺陷,不是他主观不努力。
刘:你说得非常对,因为人们特别不愿意承认能力落后这个现实。聋儿的父母一般愿意承认他的孩子聋,不会要求他的听力好;盲童的父母能够承认孩子的视力有问题。但学习障碍就比较复杂。一个注意力障碍的孩子的父母很难承认是大脑功能问题,父母不会对孩子说:“因为你存在注意力障碍,所以写得慢不是你故意的,你不需要负责任。”但是,注意力障碍的孩子的确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因为他无能力像正常人一样自我控制,是他的大脑功能缺陷直接导致他有时从事危险活动,捣乱。这一点上,他同聋人、盲人一样。但是父母们会不理解:你发出的行为怎么能不自己负责呢?父母错了。行为在太多的时候不受意识控制。所以,不要让孩子承担学习障碍的责任,换一句话说就是: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权利,有书写障碍的权利。
有一次我和搞精神病学的朋友聊天,他有个硕士研究生,来自某医院的精神病科,得抑郁症自杀了。我开玩笑说,精神病医生怎么自己没有解决好自己的精神问题,这不是对精神科的讽刺吗?他对我说:“精神病医生也有得精神病的权利,治疗抑郁症的医生也有得抑郁症的权利,牙医也有得牙病的权利,妇产科医生也有难产的权利。”行为不都是由意识和主观负责的。行为有时遵循的是客观的因果关系,不是责任和承担责任的关系。所以我们总认为学习不好孩子就应该承担责任,是努力不够,比如阅读不好的孩子就应该对此承担责任,这是不正确的。责任的概念不应该是这样定义的。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学习障碍也是一种疾病?
刘:对,是一种病,和肺炎、聋、盲、近视是一样的,有它的基础,而且这个基础我们已经发现了,它有脑科学的根据,为什么不敢承认呢?
记者:那人的积极努力还有作用吗?人就不需要积极努力了吗?这会不会导致有人以自己天生某方面差为借口,就放弃努力?
刘:积极努力是有作用的,这也是有脑科学根据的。大脑是可塑的。人总是学习或记忆一个东西,这方面的神经突触就会越来越丰富。脑子越用越好使。
记者:父母对待孩子学习能力的态度如果不正确的话,是否也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问题?
刘:首先会导致父母自己的心理问题。我在为家长咨询时,有个家长对我说:“咨询后我终于可以解放自己了。我一直以为孩子小时候我没教育好,孩子的老师也说是家长教育的问题,孩子缺少好的习惯,没有给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我觉得对不起孩子。”咨询后他终于解脱了,不着急了,对孩子也特别好。接受了孩子有学习障碍这个现实,认为孩子的脑功能有问题,家长变得心平气和了,孩子也进步了。
记者:现在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推及到家庭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您怎么评判这句话。
刘: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我认为这是一句缺少科学根据的话,是“环境决定论”。我认为这句话肯定不是科学家说的,这是日常经验说出来的,或者是悟出来的。
我觉得教师和家长应该学习脑科学。咱们的教育现在还停留在“德育”的层面上,知识陈旧。很多人还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学所受的教育来解释现在的现象,看重“意志品质”、“主观能动性”,其实这已经不是科学的观念,虽然动听,符合常识,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记者:悟出来的就是通过案例总结出来的,发现受教育者出现了某方面的问题,追究到家长,发现他们的教育有问题。
刘:我觉得这是事后推理,不是事先预测。由于孩子出现了问题,所以才找孩子的家长。如果我们觉得父母不管孩子,孩子成绩就落后,那我也能找出许多相反的证据。我们能找出很多不管孩子的家长,但他们的孩子成绩特别好,我们也能找出天天管孩子的家长,孩子成绩特别差。
记者:先解脱了家长不必要的责任,让他认为不是自己教育不当,他们的焦虑感会减轻,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值可能也就会相应地降低,这就会改善亲子关系。
从孩子这方面来说呢?如果对孩子的学习障碍态度不正确,是否也会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他对学习的厌倦,或是导致厌学?
刘:家长如果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是品行问题,会在行为上采取高压手段,对孩子更加严格。当严格管教无效后,家长不会怀疑是手段有问题,反而会认为是力度不够,就会更加高压。这会导致家长的挫折和孩子的挫折。这种挫折反过来使家长认为还是自己对孩子不够严,所以会更严。更严会导致更大的挫折,越有为就越受挫,越受挫就更有为,直至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把家庭气氛搞坏。
记者:有一些孩子在开始时是学习能力问题,到后来会不会也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或者说是态度问题、主观上的问题?比如说我写字慢,如果你承认这一点,我还会对它有兴趣,如果不承认,产生了逆反,我干脆就不写了。
刘:这还是情绪体验的“痕迹”的问题,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总受折磨、贬低,这个痛苦的情绪就会被记住,下次学习你就自动化地联想到痛苦的情绪,就会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就会厌学。
记者:到最后会影响到学习能力的自我监控,影响他的积极性、态度。
刘:对,本来学习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现在变得特别讨厌、不可容忍。
记者: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很多很成功的人,他们也存在学习障碍,也就是说,学习障碍并没有让他们变成一个废人,所以其实有学习障碍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也并不可怕。
刘:是的。国外对学习障碍做了很多研究,他们认为有障碍一样可以正常生活。有学习障碍者对此也很坦诚。其实很多学习障碍只是在我们上学期间会对完成学业造成一定的困难,离开学校,也许就不再受这个障碍的困扰了,因为你可以去做你擅长的事情。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面对孩子的学习障碍,只要父母态度正确,不因此而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或是过多的自我否定,寻找一些积极的训练方法去补救,我们对此事就没必要悲观。
刘:是的。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