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碳五烯酸对HL-60细胞内视黄酸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楠[1](2021)在《虾头磷脂的高纯度制备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磷脂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内,虾头中也含有丰富的磷脂。海洋磷脂因含有丰富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侧链而兼具磷脂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因此,选择虾头作为原料进行海洋磷脂的深入研究,实现虾类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开发价值。本文首先以山东省四种代表性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FC)、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PV)、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as,PJ)、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PCC)为原料,分别制备虾头磷脂提取物,利用基于UHPLC-MS/MS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对四种虾头磷脂的结构、分布和含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共检测并鉴定了包含1519种结构的8种磷脂类型(PC、PE、PS、PI、SM、CL、LPC、LPE),其中含量最高的是PC(86.46%),其次是LPC(6.95%)和PE(6.5%)。具体而言,PCC中PC的含量(81.94%)显着低于其他三种虾头中的PC。PV、PJ和PCC中的PE(86.61%)大约是FC中的PE的两倍。FC和PCC中LPC的含量较高((29)9.31%),而PV和PJ中LP C的含量较低(?5.36%)。PCC中的PG含量远高于其他三种虾头的PG含量,接近其他虾头PG含量的3倍。此外,与其他两种虾头相比,PCC和PV中LPE和CL的含量明显更高,而PV中PS的含量最高(0.07%)。多变量统计分析表明,四种虾头的磷脂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其中FC和PJ中的磷脂分布相对相似。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各种虾头中的特异性磷脂成分。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估和比较了四种虾头中磷脂的心血管活性,包括抗炎、促血管生成、抗血栓和心脏保护作用。所有虾头磷脂组均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血栓和心脏保护活性。而来源于PCC和PV的磷脂的血管生成活性明显强于其他两种虾头磷脂。由于PCC和PV中LPE和CL的含量远高于其他两个虾头,因此推断LPE和CL可能具有血管生成活性,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鉴于前期虾头品质的比较和分析,我们选择日本对虾进行接下来的虾头高纯度磷脂制备和分离纯化。虾头磷脂的制备方法为含醇溶剂提取-正己烷萃取-丙酮沉淀法,得到的虾头磷脂的收率为0.78%,总磷脂含量为75.93%。通过柱色谱法对日本对虾头部磷脂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种磷脂类型(PC、PE、PI、PS、SM),其中PC最多。采用UHPLC-Q-Exactive HF/MS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并使用硫代氰铁酸铵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各类磷脂纯度为83.35~95.05%之间。利用斑马鱼系列模型对分离获得的5种日本对虾虾头磷脂进行心血管活性评价。具体包括抗炎、促血管生成、抗血栓和心脏保护等。研究表明,5种虾头磷脂对四种疾病模型均有治疗效果。其中,PC的抗炎活性在5种虾头磷脂里最强,高浓度组(80μg/m L)甚至和布洛芬的效果相当;PC和PI的血管保护活性在5种虾头磷脂中最强;5种虾头磷脂对抗血栓的作用差异不大,均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在心脏保护活性中,PE除了20μg/m L之外,其余各浓度也具有很强的活性,5种虾头磷脂均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活性也在增强。综上所述,本论文围绕虾头副产物,采用UHPLC-MS/MS、脂质组学、斑马鱼活性筛选、柱色谱层析等系列技术,综合比较了四种常见虾虾头磷脂的结构、分布、含量和心血管保护活性。优选日本对虾虾头制备高纯度磷脂,并从中分离得到5种磷脂类型,结合各类磷脂的心血管活性评价结果,为虾头磷脂的高值化利用和各类磷脂的针对性开发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王文平[2](2021)在《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药源性肝损伤是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统计,我国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重楼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因其抗肿瘤活性日益受到重视。重楼皂苷Ⅰ、Ⅱ、Ⅶ是重楼中3种重要的皂苷类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报道显示其对多种肿瘤细胞均具有杀伤作用。但重楼在抗肿瘤作用的同时毒副作用研究较少,尤其是其单体类成分。本研究围绕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为中药重楼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基于重楼皂苷单体的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1)从细胞、模式生物-斑马鱼、动物3个层面进行了重楼皂苷单体的毒性评价。首先选择了 9种细胞考察了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情况,包括3种肝细胞(HepaRG、HL-7702和WRL-68细胞),3种肾细胞(HK-2、HKC和293T细胞)和3种心脏细胞(H9c2、HUVEC和HCMEC细胞);利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模型考察不同浓度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生存率的影响,确定了 LC50、LC10与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重楼皂苷Ⅰ、Ⅱ、Ⅶ给药前后肝脏、肾脏和心脏的形态,统计斑马鱼的肾脏水肿率、心率和心包水肿率。利用Image-Pro Plus 5.1.0软件统计给予重楼皂苷Ⅰ、Ⅱ、Ⅶ前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心脏SV-BA距离,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潜在肝、肾、心毒性;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斑马鱼给药前后肝组织病理情况及肝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得出LC50值。然后进行小鼠血清生化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各个层面数据相互支持,补充验证,使研究基础更加全面可靠,结论更加合理。(2)选用HepaRG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肝细胞毒性机制。利用酶标仪、流式细胞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对HepaRG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DAPI染色、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等进行测定,利用Western blot对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选用HUVEC细胞研究重楼皂苷Ⅰ的心血管毒性机制。从抑制新血管生成和促进心血管细胞凋亡两个方面评价了重楼皂苷Ⅰ的血管毒性机制。进行了LDH释放、细胞迁移、细胞凋亡、DAPI染色、细胞周期以及体外血管生成等研究,测定了近30个相关蛋白的表达。(3)利用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GO及Pathway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11.0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IPA软件进一步筛选出与表型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利用Q300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样本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情况。采用PCA、OPLS-DA等分析小鼠内源性代谢物的轮廓变化。比较给药前后小鼠血清样本代谢谱的差异,寻找与重楼皂苷Ⅰ致肝毒性相关的代谢差异物及代谢调控网络。使用Cytoscape对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做关联分析。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肝毒性机制中的关键蛋白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结果:(1)重楼皂苷Ⅰ、Ⅱ、Ⅶ毒性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能显着的促进H9c2细胞外其余8种细胞的凋亡,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对于H9c2细胞,3种皂苷均呈现出低剂量促进增殖,高剂量抑制增殖的作用;斑马鱼实验结果: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的LC50分别为121、213、570 ng/mL,LC10分别为109、178、456ng/mL,MNLC分别为99、146、357ng/mL;毒性器官评价方面,重楼皂苷Ⅰ、Ⅱ、Ⅶ对斑马鱼具有显着的肝脏毒性,能明显降低斑马鱼肝脏面积和荧光强度;重楼皂苷Ⅰ能显着影响斑马鱼的心率,提示其具有心血管毒性;重楼皂苷Ⅰ和Ⅶ能降低斑马鱼肾脏面积和荧光强度,具有一定的肾毒性,但3种皂苷均未造成肾水肿;斑马鱼病理切片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的肝组织出现空泡和严重的肝细胞坏死;TUNEL染色结果显示重楼皂苷Ⅰ给药组出现了肝细胞凋亡;动物实验结果:小鼠体内实验发现,重楼皂苷Ⅰ具有体内毒性,其LC50为24.5 mg/kg;给药组血清中ALT、AST显着升高,SOD降低;给药组病理切片显示出显着的肝细胞损伤和脂肪样变性以及一定的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升高了 HepaRG细胞中ROS水平,引起MMP下降,Cyt c从线粒体向胞浆中释放,早期及晚期凋亡细胞增多,LDH的释放量升高。改变了周期蛋白P21、cyclinA、cyclinE和CDK2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且明显激活了凋亡通路蛋白Fas、P53、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重楼皂苷Ⅰ血管毒性机制:重楼皂苷Ⅰ显着促进了心血管细胞LDH的释放,抑制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改变周期分布,诱导细胞凋亡。给药后的细胞中VEGFR2、p-VEGFR2、Src、p-Src、PI3K、Src、P38、PLCy 等近 30 种蛋白的表达均发生了改变。(3)蛋白组学结果:共筛选出302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182个,下调蛋白120个。差异蛋白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催化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了脂肪酸代谢、有机酸的代谢、药物代谢、氧化还原过程等生物过程。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等;Pathway结果显示,差异蛋白在细胞色素P450酶对药物的代谢、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的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途径上富集程度较高;PPI网络分析发现差异蛋白主要聚集在三个功能区域,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脂质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IPA商业数据库筛选出9个与肝毒性相关的差异蛋白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结果:给药组代谢物轮廓明显偏离对照组;通过多维和单维的差异代谢物的交集,筛选并初步鉴定出97种差异代谢物,25条代谢通路。结果归纳显示重楼皂苷Ⅰ造成了体内5个方面的代谢异常,包括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其中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影响值相对较高;代表性差异代谢物为花生四烯酸、焦谷氨酸、乙醇酸、酰基肉碱等。对全文中研究的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并推测了重楼皂苷Ⅰ造成肝毒性的机制。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了关键蛋白Bax、CYP1A2、P53、Fas的表达,对推测的肝损伤机制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论:(1)细胞实验研究发现重楼皂苷Ⅰ、Ⅱ、Ⅶ均具有肝脏、肾脏、心血管细胞毒性;斑马鱼实验研究确定了 3种皂苷中毒性最强的为重楼皂苷Ⅰ,毒性最明确的毒性靶部位是肝脏和心血管;斑马鱼肝脏病理切片、TUNEL染色,小鼠生化指标、病理切片检测进一步验证了重楼皂苷Ⅰ的肝脏和心脏毒性;(2)重楼皂苷Ⅰ肝细胞毒性机制为ROS应激通路和死亡受体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心血管毒性主要作用通路为VEGFR2激活的下游PI3K/AKT/mTOR、Src/eNOS、PLCy/ERK/MEK、P38信号通路,JAK2/STAT3信号传导通路和Bcl-2家族介导的凋亡通路,从诱导心血管细胞凋亡和抑制新生血管两方面产生心血管毒性。(3)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实验结果结合全文数据推测重楼皂苷Ⅰ诱导的肝毒性机制可能为CYP450酶和脂质代谢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为主体的肝细胞损伤。药物影响了:①多种CYP450酶。主要包括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和Ⅱ相代谢酶GSTA3和UGT1A1表达紊乱,呈现下调趋势。药物在体内的水解、代谢过程被减慢,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毒性反应增加。未被代谢的药物作用可能作用于线粒体,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也很有可能是Ⅱ相药物代谢酶下调,产生的毒性代谢中间产物作用于线粒体,进一步产生了肝脏毒性;②脂质代谢。线粒体损伤后β-氧化的功能受到影响,体内的游离脂肪酸不能被氧化而转化成甘油三脂,导致了体内脂质的蓄积。同时ATP合成减少,供能障碍。脂质蓄积还能产生脂毒性进一步影响线粒体功能,产生过量ROS;③线粒体氧化应激。过量的ROS生成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释放Cyt c,升高Bax,降低Bcl-2,进而激活caspase家族导致肝细胞凋亡。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药物代谢酶CYP1A2显着下调以及凋亡关键蛋白Bax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凋亡相关基因P53、Bax以及Fas的表达均显着上调,验证实验佐证了机制推论的合理性。
刘慧[3](2021)在《壮药国虾薄(绞股蓝)的皂苷成分及其抑制透明肾细胞癌增殖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十种癌症之一,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3.7%。其中约35%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预后较差。因此,肾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约占肾癌病例的80%,组织学外观表现出细胞内脂质小滴积聚,并与脂质异常代谢密切相关。脂质堆积目前被认为是肾癌侵袭性的重要标志,肥胖是RCC公认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以脂质代谢为靶点的基础研究为肾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国虾薄(gocaetmbaw)属于传统中药和民族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广泛,是传统壮医的常用草药之一。又名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属于清热毒药,苦,寒。通调三道两路,清热解毒,调气道,补阴虚;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炎症(慢性气管炎,肾盂肾炎)和痈疮肿毒等疾病。在壮医解蛊毒剂“七叶化蛊散”和“蛊病止血汤”中均有绞股蓝,其在祛蛊毒中作用显着。另外,绞股蓝在通调水道方剂中可治疗水道疾病,水道主要排出汗液和尿液,水道的调节枢纽为肾与膀胱。绞股蓝皂苷是主要活性成分,其体内、外的抗癌活性已被广泛报道,例如前列腺癌、胃癌、肝细胞癌、肺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然而,绞股蓝中皂苷单体在RCC中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结合壮医药理论及目前研究进展推测:壮药绞股蓝及其皂苷单体可能具有抗肾癌作用。目的以壮医药理论为指导,从脂质代谢网络及其相关上下游通路的角度出发,在细胞水平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中,基于网络药理学、转录组学和脂质代谢组学等技术,明确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在体内外水平对肾癌抑制增殖作用。明确绞股蓝中活性成分并进行分离制备。结合网络药理学和转录组测序进一步明确同分异构体Gypenoside L(Gyp L)和 Gypenoside LI(Gyp LI)调控 MAPK 通路介导的花生四烯酸代谢影响肾癌发生发展的作用。为壮药制剂开发和肾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绞股蓝总皂苷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作用研究。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和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PI)流式细胞术等细胞表型实验证明绞股蓝总皂苷抑制增殖并诱导凋亡作用。在体内水平检测绞股蓝皂苷抑制肾癌生长的作用。构建裸鼠人肾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溶剂组及绞股蓝总皂苷处理组,肿瘤体积约为100mm3时,每日对裸鼠进行溶剂和药物灌胃处理。每3天称量裸鼠体重,测量移植瘤长径,计算肿瘤体积。对瘤体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花生四烯酸通路相关酶的表达。提取组织中脂质,并利用UPLC/MS/MS进行分析。2.绞股蓝活性皂苷成分分离制备与抗肾癌活性成分筛选。进一步我们对绞股蓝总皂苷中活性成分Gyp L、Gyp LI、damulin A、damulin B进行分离制备并进行抗肾癌活性筛选。以“质谱信息比对”的方式,确定绞股蓝提取物中活性成分所在部位,综合利用大孔树脂HP20、硅胶、中压制备色谱和半制备色谱等分离手段,制备绞股蓝中活性成分。并通过CCK8实验进行抑制肾癌活性筛选。3.体外探究Gyp L和Gyp LI抑制肾癌增殖的作用机制。通过平板克隆、CCK8、Hoechst 和 Annexin V/PI 细胞流式等实验,检测 Gyp L、Gyp LI对肾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特性的影响。经Rnase/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经Gyp L、Gyp LI处理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验证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变化。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筛选Gyp L和Gyp LI两个化合物的靶标。结合OMIM、TTD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肾癌相关的靶标。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了蛋白互作网络以识别潜在的药物靶标和相关通路。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以评估化合物与靶标之间的潜在结合能力。通过RNA测序数据分析、通路富集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整合两株细胞的分析结果,并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筛选出共同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经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验证差异基因及相关通路中关键蛋白。利用UPLC/MS/MS分析技术检测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含量变化。结果1.绞股蓝总皂苷对肾癌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证明总皂苷可抑制克隆形成能力。Annexin V/PI双染色法明确了总皂苷诱导肾癌细胞凋亡作用。因此,通过细胞表型实验明确了绞股蓝皂苷可在体外水平显着抑制肾癌增殖。在体内水平,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降低组织内花生四烯酸含量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对裸鼠肝脏、体重等无影响。2.从绞股蓝药材中共分离制备4个皂苷单体,分别为gypenoside L、gyppenoside LI、damulin A、damulin B。通过 CCK8 法对四个成分进行抗肾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gypenoside L、gypenoside LI抑制肾癌活性更强,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会以这对同分异构体作为研究对象。3.利用CCK8、克隆形成实验、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发现在769-P和ACHN细胞中绞股蓝皂苷单体Gyp L和Gyp LI能显着抑制肾癌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12、Bax等发现,GypL与GypLI是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诱导肾癌细胞凋亡。接下来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并用Western Blot 检测周期相关蛋白 CDK1、Cyclin B1、CDK2 和 Cyclin A,结果显示GypL和GypLI处理后,分别将769-P和ACHN细胞阻滞在G2/M期和G1/S期。为进一步探索绞股蓝皂苷单体影响肾癌增殖的机制,我们利用网络药理学和RNA测序分析显着差异基因和通路,发现经Gyp L、Gyp LI干预后肾癌细胞系中与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的酶如 PLA2G4、COX7A、ALOX12 和 CYP2E1 等的 mRNA 显着下调,而Gyp L、Gyp LI可明显上调MAPK通路中相关基因Fos、JUN和DUSP1等。并经RT-qPCR验证、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Gyp L、Gyp LI下调cPLA2和P-P38的表达。上调JUN、ERK和JNK的表达。同时用UPLC/MS/MS检测细胞内花生四烯酸含量下降。结论1.绞股蓝总皂苷在体内外抑制肾癌增殖及生长。2.分离制备绞股蓝中活性成分Gyp L、Gyp LI、damulin A和damulin B,证明其具有抗肾癌活性,其中Gyp L、Gyp LI活性更强。3.Gyp L和Gyp LI体外水平显着抑制肾癌增殖。4.Gyp L和Gyp LI通过下调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基因,影响MAPK通路相关基因而降低细胞中花生四烯酸含量,诱导肾癌细胞凋亡。
谢明仁,卢建珍,王贤贤,谢刘阳,YU Xin,俞发荣[4](2020)在《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调控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索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调控作用机制,研究植物提取物二十碳烯酸对人食管癌细胞(EC5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分别给予EC56细胞0.2,0.8,1.6 mg·L-1二十碳烯酸和5-FU培养48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C56细胞凋亡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EC56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粘着斑激酶(FAK)、蛋白激酶(Akt)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给予EC56细胞二十碳烯酸和5-FU培养48 h,细胞凋亡率为15.46%, 21.52%, 23.13%和18.34,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有显着性差异(P<0.01); BDNF、TrkB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2.76%,43.90%,56.91%,40.65%和22.59%,43.49%,67.76%,49.28%(P<0.01);FAK和Ak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4.34%,36.49%,50.7%,49.7%和15.11%,24.99%,32.71%,20.84%。结果提示,植物提取物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PI3K-Akt信号转道通路中调控基因TrkB、BDNF、FAK和Akt表达水平下调和抑制EC56细胞分裂周期有关。实验结果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生态环境平衡,提高人类身心健康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蒋宇霞[5](2019)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孕激素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文中指出人工合成孕激素的消耗量远远大于雌激素或雄激素,近二十年来其在环境研究中备受关注。许多孕激素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及繁殖,包括影响配子生成、产卵、性别分化和激素水平。去氢孕酮(dydrogesterone,DDG)是一种人工合成孕激素,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包括激素替代治疗和复发性流产等。去氢孕酮是许多国家最常用的合成孕激素之一,在各种水环境中均有发现。最近的研究表明,环境中的去氢孕酮可能对鱼类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它能增加斑马鱼的排卵后卵泡和闭锁卵泡的比率、促进卵子和精子生成、造成雄性偏多的性别比例和扰乱昼夜节律。因此去氢孕酮具有生态危害风险。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去氢孕酮对斑马鱼有不良影响,大多数研究是基于组织学和转录组学方法,但是其对鱼类代谢的影响的数据还很匮乏。代谢物是细胞生理过程的最终产物,其变化可视为生物对遗传或环境变化的最终反应。代谢组学是对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物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已成为研究毒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因此,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去氢孕酮引起的代谢物变化及其相关通路是有意义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代谢组学、组织学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探讨去氢孕酮影响斑马鱼的毒理效应。我们将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0(C)、2.8(L)、27.6(M)和289.8(H)ng/L的去氢孕酮中。在暴露的第35天取部分幼年斑马鱼(35 dpf)进行代谢组学和红外光谱分析。其余斑马鱼仍暴露于去氢孕酮中直至性成熟(共140天),然后分析暴露组和对照组斑马鱼的性腺、脑部和肝脏的代谢组学、组织学和FTIR变化。并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去氢孕酮干扰斑马鱼生理功能的机理。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1)去氢孕酮影响斑马鱼幼鱼的生理状态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雄性斑马鱼的百分比。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去氢孕酮导致35 dpf的斑马鱼幼鱼体内脂质和蛋白质的积累。幼鱼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去氢孕酮使部分游离脂肪酸(特别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甘油单酯、酰基肉碱和有机酸水平升高,而溶血磷脂、尿酸和胆汁酸水平下降。去氢孕酮暴露也降低了单磷酸核苷和UDP-糖的含量,而增加了核苷及其碱基的含量。这些代谢物变化可能抑制了NF-κB/COX-2和Wnt/β-catenin通路,或激活了p53通路,从而导致斑马鱼幼鱼卵母细胞凋亡并开启卵巢向精巢的转化,最终导致更多斑马鱼发育为雄鱼。(2)去氢孕酮影响了斑马鱼性腺的生理状态和生殖功能。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暴露140天后,去氢孕酮促进了成年斑马鱼性腺中卵子发生和精子发生。去氢孕酮导致雌鱼卵巢内的排卵后卵泡和闭锁卵泡增加。精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脂质的减少和DNA的增加。卵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蛋白质的积累。卵巢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去氢孕酮增加了由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分解代谢形成的游离氨基酸、尿素、腐胺、游离脂肪酸、酰基肉碱和溶血磷脂等代谢物的浓度。去氢孕酮可能通过某些代谢物诱导卵母细胞成熟、排卵和卵母细胞过熟。花生四烯酸能诱导卵母细胞成熟,而5-oxo-6,8,11-eicosatetraenoic acid(5-oxo-ETE)及嘌呤能信号通路的代谢物能促进排卵。然而,前列腺素PGF2α含量下降可能会抑制产卵和受损卵泡组织降解,这解释了卵母细胞过熟的出现和闭锁卵泡的增加。(3)去氢孕酮影响了斑马鱼脑部的生理状态和昼夜节律功能。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暴露组斑马鱼脑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减少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暴露组雌鱼还出现脂质积累。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暴露组斑马鱼脑中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单磷酸核苷的含量均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溶血磷脂和核苷的含量则降低。本研究中去氢孕酮引起的代谢物变化与我们前期研究中去氢孕酮引起的生物钟基因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去氢孕酮处理组斑马鱼脑部的代谢谱可能是昼夜节律紊乱的反映,某些代谢物如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n-3PUFAs的变化可能是去氢孕酮干扰正常昼夜节律的一种途径。(4)去氢孕酮影响了斑马鱼肝脏的生理状态。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去氢孕酮导致雌性斑马鱼肝脏发生形态学改变,但对雄性斑马鱼肝脏没有影响。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去氢孕酮暴露导致雄鱼肝脏中脂质和蛋白质有关的吸收减少和糖类相关的吸收增加,但对雌鱼肝脏的影响不一样。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两种性别的斑马鱼肝脏的代谢物本底浓度有差异。且雌鱼肝脏中很多代谢物被去氢孕酮增加,而雄鱼肝脏中大部分代谢物被去氢孕酮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去氢孕酮对斑马鱼肝脏的影响有显着的性别差异性。斑马鱼肝脏中与代谢相关的基因存在天然的性别差异性,这可能导致了雌雄肝脏代谢物本底水平的差异。脂质等代谢物对去氢孕酮响应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细胞色素P450(CYP)酶有关,因为CYP3A65等酶既能代谢去氢孕酮又能代谢脂肪酸等内源性物质。综上所述,去氢孕酮暴露导致了斑马鱼组织形态、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去氢孕酮主要通过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n-6 PUFAs和n-3 PUFAs)和嘌呤能信号通路的代谢物干扰了斑马鱼的性别分化、生殖和昼夜节律等生理功能。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和应对孕激素类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谢丹[6](2019)在《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功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极磷虾油指提取自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中的脂质,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脂类组成而受到学术界及产业界广泛关注,但标准的缺失、组成的复杂以及加工方式的差异极易导致南极磷虾油产品品质不稳定,进而限制了对其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制约了行业发展。本论文围绕南极磷虾油的加工、组成与功能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在考察溶剂种类对南极磷虾油得率及组成影响的基础上,开发南极磷虾油分级制备技术,制取三种组成差异显着的分级南极磷虾油,并评价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及抗炎活性,旨在探明其组成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科学指导南极磷虾油生产。首先,采取七种常用制油溶剂分别从全脂南极磷虾粉中提取南极磷虾油,考察溶剂种类对得油率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醇类溶剂(乙醇、异丙醇)得油率较高,所提虾油中磷脂含量也较高,但微量成分含量相对较低;烷类溶剂(异己烷、己烷、亚临界丁烷)和乙酸乙酯因不能有效提取磷脂,导致得油率较低,微量成分含量居中;丙酮因对磷脂的选择性最差,其得油率也最低,但含有最高水平的虾青素、甾醇及较高水平的生育酚和维生素A。磷脂酰胆碱与磷脂酰乙醇胺是南极磷虾油中的主要磷脂,分别占总磷脂质量的87.35%95.16%和4.84%12.07%,溶剂种类对二者比例无显着影响。同时还发现南极磷虾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多与磷脂结合,二者含量与磷脂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整体而言,提取溶剂显着影响了南极磷虾油得率和磷脂、EPA、DHA及各微量成分含量。其次,开发了一种分级提取南极磷虾油的工艺。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选取丙酮进行一级提取,在温度5℃、料液比1:2、提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得到一级南极磷虾油(KO1):磷脂含量2.39 g/100 g,虾青素、生育酚、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分别为519.00 mg/kg、29.65 mg/100 g、33.54 mg/100 g和28.13 mg/g,EPA与DHA总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11.52%;以一级提取后的饼粕为原料,采用己烷进行二级提取,在温度30℃、料液比1:2、提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得到二级南极磷虾油(KO2):磷脂含量35.02 g/100 g,虾青素、生育酚、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分别为30.03 mg/kg、11.57 mg/100g、11.84 mg/100 g和18.69 mg/g,EPA与DHA总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26.17%;以一、二级提取后的饼粕为原料,选择乙醇进行三级提取,在温度30℃、料液比1:3、提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得到三级南极磷虾油(KO3):磷脂含量62.79 g/100 g,虾青素、生育酚、维生素A和胆固醇含量分别为9.50 mg/kg、3.73 mg/100 g、2.62 mg/100 g和9.01mg/g,EPA与DHA总含量占总脂肪酸质量的41.39%。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在磷脂含量及微量物质含量上差异显着,不仅丰富了产品种类,也为后续研究南极磷虾油组成与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原料。再次,通过对清除自由基能力、细胞抗氧化能力(CAA)、氧化诱导时间以及Schaal烘箱加速氧化等多指标测试,评价了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能力,探讨其组成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种化学法清除自由基能力实验中,FRAP法和DPPH法不适用于评价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能力,ORAC法和ABTS法尽管在测量数值上具有差异,但三种南极磷虾油抗氧化能力呈现的趋势均为KO2>KO1>KO3;CAA与氧化诱导时间的结果也与此一致。此外,Schaal加速氧化实验表明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低估了南极磷虾油的氧化程度,磷脂、吡咯及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证实非酶褐变参与了虾油的氧化过程,但由于组成的不同,三种南极磷虾油在氧化与非酶褐变程度上存在差异:KO1含有最多的生育酚和虾青素,二者含量在储藏期间稳步下降,呈现了对KO1的保护作用,但生成了最少的具有抗氧化特性的美拉德产物—吡咯;KO3吡咯生成量最多,但由于缺乏生育酚和虾青素的保护,其酸价在储藏期间仍大幅度增高,磷脂也迅速降解;KO2则由于天然生育酚和虾青素的保护、适度的吡咯生成量、以及磷脂和生育酚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等,呈现出最高的氧化稳定性。最后,评价了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炎活性。以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为模型,考察不同浓度的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的细胞活性、炎症介质一氧化氮(NO)生成量、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的分泌量、以及TNF-α、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AW264.7细胞对KO1和KO2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00μg/mL,对KO3的最大耐受浓度为100μg/mL;在25、50、100μg/mL的给药浓度下,三种分级南极磷虾油均能抑制细胞中NO的生成量、TNF-α、IL-1β、IL-6的分泌量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炎症相关诱导酶iNOS、COX-2的基因相对表达量;KO3在中、高给药浓度下,抗炎活性显着高于KO2与KO1,但在低浓度下,抗炎活力大小为KO3≈KO2>KO1。整体而言,高磷脂或EPA、DHA含量的南极磷虾油抗炎活性更强。综上所述,南极磷虾油的组成受到提取方法的显着影响,进而影响其抗氧化能力和抗炎活性,提示今后南极磷虾油的研究及开发应注重典型加工过程对组成、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以实现南极磷虾油品质功能导向的精准调控与高效制造。
杨欣,李亚辉,潘思佳,李尧锋,陈向云,杨长福[7](2019)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筛选附子-半夏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附子-半夏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基于系统药理学筛选附子-半夏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为开发附子-半夏抗肿瘤的无毒活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SMP)平台构建附子-半夏小分子配体库;基于分子对接(SYBYL2. 1,Tripos)将附子-半夏小分子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靶标蛋白进行能量匹配;借助Cytoscape 3. 5. 1构建附子-半夏活性成分-靶标网络模型;基于Ligplot计算小分子与靶标蛋白形成的氢键、疏水作用和结构比对;附子-半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基于Swiss ADME和admet SAR进行预测。结果:附子-半夏小分子活性成分25个,通过能量匹配发现半夏抗肿瘤的关键活性成分为11-二十碳烯酸,10,13-二十碳二烯酸,黄芩苷,12,13-环氧-9-羟基十九碳-7,10-二烯酸;附子抗肿瘤关键活性成分为deltoin,谷甾醇,neokadsuranic acid B,11,14-二十碳二烯酸。磷脂酰肌醇三激酶α(PI3Kα),类脂磷酸酶(PTEN),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为附子-半夏抗肿瘤的关键靶标蛋白。附子-半夏8个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较低的CYP450抑制性,基本遵循Lipinski规则。结论:从分子层面筛选出附子-半夏抗肿瘤的无毒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为有效的使用有毒中药,打破有毒中药应用的局限性提供新思路。
刘丽玮[8](2018)在《基于代谢组学的金匮肾气丸对16月龄小鼠增龄性改变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比较研究3月龄、16月龄ICR小鼠脾组织、肾组织、血液的内源性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以及金匮肾气丸对16月龄小鼠的调节作用,初步阐释金匮肾气丸调节增龄变化的生物学基础及主要代谢通路。方法:选取3月龄雌雄小鼠各10只为空白对照组,16月龄雌雄小鼠各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金匮肾气丸组雌雄各10只,金匮组灌胃给药金匮肾气丸,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同体积比生理盐水。小鼠灌胃30天后禁食,不禁水,次日处死小鼠,眼球取血,摘取脾组织、肾组织,并液氮速冻,血液离心取上清液,均置于-80℃冰箱备用。采用UPLC-HDMS的方法检测鉴定代谢差异物,利用HMDB及KEGG等数据库检索并结合Progenesis QI 2.1软件进一步筛选代谢标记物。结果:1.比较3月对照组与16月小鼠脾组织样本发现,雌性小鼠增龄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差异物18个,其中13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5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金匮肾气丸对其中的5个起到调节作用,并主要参与了3条代谢通路;雄性小鼠增龄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差异物18个,其中9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上调,9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调,金匮肾气丸对其中的13个起到调节作用,它们主要参与6条代谢通路。2.比较3月对照组与16月小鼠肾组织样本发现,雌性小鼠增龄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差异物12个,其中8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4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金匮肾气丸对其中6个起到调节作用,主要参与3条代谢通路;雄性小鼠增龄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差异物18个,其中15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3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金匮肾气丸对其中的14个具有调节作用,它们主要参与5条代谢通路。3.比较3月对照组与16月小鼠血液样本发现,雌性小鼠增龄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差异物9个,其中6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3个代谢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金匮肾气丸对5个标记物具有调节作用,它们主要参与3条代谢通路;雄性小鼠增龄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差异物17个,其中5个代谢差异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12个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调,金匮肾气丸对其中的11个具有调节作用,这11个生物标记物主要参与4条代谢通路。结论:1.与3月龄小鼠对比,1 6月龄小鼠脾组织、肾组织、血液中与增龄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发生了变化。2.金匮肾气丸对16月龄小鼠脾组织、肾组织、血液的增龄性改变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3.在小鼠增龄性改变的标记物变化影响中,金匮肾气丸对雌鼠脾组织28%标记物、雄鼠脾组织72%标记物起到了干预作用;对雌鼠肾组织50%标记物、雄鼠肾组织83%标记物起到了干预作用;对雌鼠血液56%标记物、雄鼠血液65%标记物起到了干预作用。且雄鼠增龄性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更多,似可表明金匮肾气丸对雄鼠增龄改变的影响更为广泛。
霍金海[9](2017)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北青龙衣质量评价及炮制减毒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北青龙衣化学成分组成,构建整体质量评价方法,确定适宜采收期;阐明北青龙衣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观察为基础,结合代谢组学技术阐明其毒性及炮制解毒机制。从而保证北青龙衣药用质量及安全性。方法(1)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在研究系列对照品二级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胡桃属药用植物 3 67种化合物一级质谱数据库、Natural products HR-MS/MS Spectral Library 1.0及chem spider数据库。通过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峰度比确定分子式,再通过对照品比对或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鉴定或推断化合物结构式。(2)采用 UPLC-Q-TOF/MS技术,以黑龙江省 1 3个产地的78批样品共有离子(化合物)提取峰构建北青龙衣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并建立共有离子(化合物)二级质谱库。利用UPLC一维的保留时间锁定化合物,通过相对保留时间、二级碎片及相对离子强度评价药材真伪及优劣,进一步采用多变量模式识别(PCA)技术发现不同产地北青龙衣化学成分的差异性。(3)结合 UV、HPLC、UPLC-Q-TOF/MS 技术,对 3 个产区 6个采集期北青龙衣主要活性物质萘醌的总含量、主成分含量以及有效成分群相对含量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合药材产量确定适宜采收期。(4)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北青龙衣鲜品(生品)与干品(低温变温炮制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多变量模式识别(PCA)技术,找出二者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探讨其含量变化规律与炮制减毒增效的关系。(5)首先,通过小鼠急毒试验初步确定北青龙衣鲜品、干品及胡桃醌毒性大小;进一步在对大鼠给药4周的生化指标分析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基础上,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尿液、血液及发现毒性变化的脏器样本的内源性代谢产物即代谢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多变量模式识别技术(PCA及OPLS-D A)揭示北青龙衣鲜干品及胡桃醌对大鼠体液及组织代谢轮廓的影响,结合代谢物数据库(HMDB、KEGG)筛选并鉴定毒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并通过MetPA代谢通路分析,从代谢组学角度解释其毒性作用机制及炮制解毒机制;最后,通过3个月及6个月长期毒性试验证实北青龙衣炮制品用药的安全性。结果1.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分析鉴定或推断了北青龙衣中1 93个化合物的结构,包括68个萘醌类化合物,20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29个黄酮类化合物,20个三萜类化合物,28个酚酸类化合物,5个香豆素类化合物,8个脂肪族化合物及1 5个其他类化合物。2.北青龙衣指纹图谱研究确定了 3 6个共有离子,鉴定或推断了 3 1个化合物的结构。在0.1S范围内提取了 3 6个共有峰离子色谱图,以12.94m in的20号峰Juglanin A为基准确定了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以 78个样本的 3 6个共有离子平均峰面积作为北青龙衣品质初步评价的半定量依据,确定方正、嘉荫、宾县产地质量相对较好,五常、哈尔滨质量相对较差。北青龙衣正品的36个共有化合物均被检出,而过季采收或贮存过期及伪品样本,均有部分化合物未检出,且萘醌类抗肿瘤活性成分明显降低,证实该指纹图谱具有鉴别北青龙衣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五常、集贤、嘉荫、宝清、宾县、海林、通河、铁力产地的北青龙相似度较高,而哈尔滨、黑河、汤原、桦南、方正产地偏离整体,鉴定了 32个差异性化合物的结构。3.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研究3个产区各采集时期样本的总萘醌含量,胡桃醌、胡桃酮含量之和均呈逐渐下降趋势,8月1 5日以后含量下降明显,变化规律基本一致。UPLC-Q-TOF/MS技术从细节入手扩大了成分分析范围,PCA模式识别表明萘醌是各采集期的主要差异性化合物。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已鉴定的3 8个萘醌类化合物中大多数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其中离子强度较高的13个化合物含量均表现为逐渐下降。因此,北青龙衣中萘醌类化合物随着采收时间的变化含量逐渐下降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结合药材产量,哈尔滨、五常、方正产区北青龙衣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体现出相似的规律。7月初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但产量较低。7月初至8月初,有效成分逐渐积累,在 7月中旬到8月初达到最大值,8月中旬以后有效成分逐渐下降,9月以后急剧下降。确定适宜采收期为7月中旬到8月初,选择“初伏”作为采收期起始点,适宜采收时间为15-20天。4.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对比研究鉴定或推断了炮制前后8 1个差异性化合物的结构,3 5个萘醌类化合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有胡桃醌(5-羟基 1,4-萘醌)母核或相似结构的25个化合物在炮制过程中发生转化,产生了胡桃酮等系列衍生物,是其减毒增效的重要机制;炮制后11种具有显着抗肿瘤活性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含量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最低8倍,最高可达91倍,是其增效的另一重要机制;黄酮类化合物炮制前后变化不明显,10个酚酸类成分含量显着下降,可能为二芳基庚烷含量的增加提供了前体原料;新型三萜类成分的产生及含量的提高可能是其增效的第三个重要机制。5.北青龙衣毒性评价研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北青龙衣鲜品(生品)口服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的31倍(体重法)或4倍(体表面积法),即出现了轻微的神经抑制毒性反应,而干品(炮制品)相当于人的临床用量的83倍(体重法)或1 1倍(体表面积)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胡桃醌经口给药的小鼠LD50为221.54mg/Kg,腹腔注射的小鼠LD50为5.47mg/Kg,毒性作用明显。给药4周后,北青龙衣干品对大鼠体重、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而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可导致体重下降,且各剂量组均有个别大鼠死亡。血清中ALT和AST、BUN和CREA的普遍升高以及尿蛋白的出现,提示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可导致肝、肾损伤,病理学观察表明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可导致肝、肾、脑产生明显的病理改变。正负离子模式下各体液、组织样本代谢组学分析表明:北青龙衣干品高、中、低剂量组均与空白对照组基本聚类在同一区域,说明北青龙衣干品对大鼠代谢轮廓影响较小。而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的高、中、低剂量组均远离空白对照组区域,说明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长期作用可引起正常大鼠体液及组织代谢轮廓的紊乱。共鉴定出北青龙衣鲜品及胡桃醌24个尿液(8个共有)、11个血液(9个共有)、33个肝脏(1 3个共有)、55个肾脏(18个共有)、78个脑组织(54个共有)潜在标志物,说明北青龙衣鲜品与胡桃醌具有相似的毒性。通过代谢通路结合相关文献,逐步聚焦并明确了毒性核心代谢通路及标志物为苯丙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代谢(色氨酸、犬尿氨酸)、亚油酸代谢(亚油酸)、亚麻酸代谢(α-亚麻酸)、鞘脂代谢(S 1 P、鞘氨醇)、甾类激素生物合成(醛固酮)、视黄醇代谢(维生素A、脂化视黄醇)、嘌呤代谢(cAMP、黄嘌呤、黄嘌呤核苷)、初级胆汁酸合成(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甘氨胆酸)、谷胱甘肽代谢(GSH、GSSG、焦 谷 氨酸)、柠 檬酸循 环与丙 酮 酸循 环(S-Acetyldihydrolipoamide)、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烟酰胺)、甘油磷脂代谢与醚脂类代谢(溶血卵磷LysoPC(16:0)、3-磷酸甘油)、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S-腺苷高半胱氨酸、蛋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羟谷氨酸半醛、L-精氨酸)、组氨酸代谢(L-组氨酸)、柠檬酸循环(柠檬酸、异柠檬酸)、色氨酸代谢(色氨酸)、半乳糖代谢(半乳糖)等1 9条代谢通路中的33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与文献报导的肝、肾、脑损伤等密切相关。而上述33个生物标志物中,24个在干品各剂量组的表达均与空白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干品不扰动这些标志物的变化,从代谢组学层面提示其用药相对安全。大鼠给药6 个月后,北青龙衣干品对体重、血液生化、血常规、尿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均无明显影响,证明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结论UPLC-Q-TOF/MS技术可快速分析表征北青龙衣化学成分,为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建立的基于相对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判别的北青龙衣指纹图谱,实现了对药材真伪的快速鉴定,并通过相对峰面积初步判断质量的优劣,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分析方法。不同产地差异成分鉴定有助于北青龙衣药材产地鉴别及道地性评价;总含量、主成分含量以及有效成分群相对含量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分析,可找出其有效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合药材产量确定适宜采收期,可有效保证药材质量。UPLC-Q-TOF/MS 技术为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的分析与鉴定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从化学层面阐释了炮制减毒增效的机制,可为中药鲜熟异用以及炮制方法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病理学指标、生理生化指标、毒性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相关联的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模式,可阐明宏观的毒性靶器官病理变化,关键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微观的内源性代谢物变化,揭示了北青龙衣及其主要毒性成分胡桃醌的致毒机制及炮制减毒机制。
黄世文,郭松超[10](2006)在《营养素对Caspases表达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二、二十碳五烯酸对HL-60细胞内视黄酸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碳五烯酸对HL-60细胞内视黄酸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虾头磷脂的高纯度制备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磷脂的概述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1 海洋磷脂概述 |
1.1.2 海洋磷脂的生物功能概述 |
1.2 脂质组学及其检测方法的概述 |
1.3 虾头磷脂制备方法概述 |
1.4 斑马鱼在心血管疾病模型领域的概述 |
1.5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本论文的设计路线图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虾头磷脂的制备及脂质组学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虾头磷脂的提取实验 |
2.3.1 原料 |
2.3.2 原料处理 |
2.3.3 虾头磷脂的制备 |
2.4 四种虾头磷脂的脂质组学的分析 |
2.4.1 原料 |
2.4.2 样品处理 |
2.4.3 液相色谱条件 |
2.4.4 质谱条件 |
2.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磷脂的分离和鉴定 |
2.5.2 多变量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四种虾头磷脂的心血管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动物 |
3.4 实验方法 |
3.4.1 试剂配制 |
3.4.2 抑制炎症活性研究 |
3.4.3 逆转血管损伤活性研究 |
3.4.4 抑制血栓活性研究 |
3.4.5 心脏保护活性研究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抑制炎症实验 |
3.5.2 逆转血管损伤活性研究 |
3.5.3 抑制血栓活性研究 |
3.5.4 心脏保护活性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对虾虾头磷脂的分离纯化 |
4.1 引言 |
4.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原料 |
4.4 日本对虾虾头磷脂的制备 |
4.5 日本对虾虾头各类磷脂的分离纯化 |
4.5.1 薄层层析法展开剂的选择 |
4.5.2 硅胶层析柱洗脱系统的选择 |
4.5.3 硅胶层析柱分离纯化 |
4.5.4 虾头磷脂各组分纯度鉴定(硫氰铁铵比色法) |
4.6 5 种虾头磷脂的定性分析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日本对虾虾头磷脂的制备 |
4.7.2 各类磷脂成分分析 |
4.8 章节小结 |
第5章 虾头磷脂单体的心血管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5.3 实验动物 |
5.4 实验方法 |
5.4.1 试剂配制 |
5.4.2 5 种标准品的促血管生成的实验 |
5.4.3 抑制炎症活性实验 |
5.4.4 促血管生成实验 |
5.4.5 抑制血栓实验 |
5.4.6 心脏保护实验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五种标准品的促血管生成的实验 |
5.5.2 抑制炎症活性实验 |
5.5.3 促血管生成实验 |
5.5.4 抑制血栓实验 |
5.5.5 心脏保护实验 |
5.6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其他科研成果 |
二、参与项目 |
三、学术会议 |
四、荣誉证书 |
(2)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重楼的药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1 药效成分 |
2 药理作用 |
3 不良反应研究现状 |
4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药源性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
1 CYP代谢 |
2 线粒体稳态 |
3 氧化损伤 |
4 细胞凋亡 |
5 胆汁淤积 |
6 Ca~(2+)浓度平衡破坏 |
7 免疫激活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 |
8 特异反应 |
9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
第一节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细胞毒性实验 |
2 模式生物-斑马鱼评价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 |
3 重楼皂苷Ⅰ的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
本章总结与讨论 |
第二章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心血管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1 肝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2 心血管毒性机制研究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重楼皂苷Ⅰ的体内肝毒性机制 |
第一节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生物信息分析 |
6 机制分析 |
7 PPI网络 |
8 潜在生物标志物 |
第二节 Q300靶向代谢组学 |
1 概述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通路富集 |
6 通路分析 |
7 潜在生物标志物 |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
1 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2 Q300靶向代谢组学 |
3 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
第四节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验证 |
1 动物组织Western blot验证 |
2 斑马鱼qPCR实验验证 |
3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1 重楼皂苷Ⅰ、Ⅱ、Ⅶ的体内外毒性评价 |
2 重楼皂苷Ⅰ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 |
3 重楼卓苷Ⅰ的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 |
4 重楼皂苷Ⅰ肝毒性机制推测与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壮药国虾薄(绞股蓝)的皂苷成分及其抑制透明肾细胞癌增殖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绞股蓝总皂苷体内外抑制肾癌的作用 |
第一节 明确绞股蓝总皂苷抑制肾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1.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实验结果 |
1.1.4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绞股蓝总皂苷体内抑制肾癌生长的作用 |
1.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2.2 实验方法 |
1.2.3 实验结果 |
1.2.4 讨论与结论 |
第二章 绞股蓝皂苷成分分离制备及抗肾癌活性筛选 |
第一节 绞股蓝皂苷主要活性成分分离制备 |
2.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Gyp L、Gyp LI和damulin A、damulin B对肾癌细胞活力的影响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GypL和Gyp LI调控MAPK通路介导的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肾癌增殖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Gyp L和Gyp LI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
3.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Gyp L和Gyp LI抗肾癌作用靶标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节 转录组学预测Gyp L和Gyp LI抑制增殖的差异基因和通路 |
3.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节 Gyp L和Gyp LI诱导肾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3.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4.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节 回补花生四烯酸逆转Gyp L和Gyp LI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
3.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5.2 实验方法 |
3.5.3 实验结果 |
3.5.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综述 天然产物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预防和治疗肿瘤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调控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仪器 |
1.3 人食管癌细胞(EC56) |
2 实验方法 |
2.1 人食管癌细胞(EC56)培养 |
2.2 分组和给药 |
2.3 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分裂周期影响 |
2.4 直线回归方程制作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分裂周期的影响 |
3.2 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BDNF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Trk B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 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FAK表达水平的影响 |
3.5 二十碳烯酸对EC56细胞Akt表达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5)基于代谢组学的孕激素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去氢孕酮 |
1.1.1 去氢孕酮简介 |
1.1.2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 |
1.2 代谢组学概述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样品预处理与提取 |
1.2.3 代谢物检测技术 |
1.2.4 数据处理方法 |
1.2.5 代谢物生物功能解释 |
1.3 常见生物大分子及其小分子代谢物 |
1.3.1 蛋白质和氨基酸 |
1.3.2 核酸和核苷酸 |
1.3.3 碳水化合物 |
1.3.4 脂质 |
1.4 研究意义、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毒性暴露实验 |
2.1.1 受试化合物 |
2.1.2 受试生物 |
2.1.3 实验设计 |
2.2 代谢组学测试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代谢物提取方法 |
2.2.3 代谢组学仪器分析方法 |
2.2.4 代谢物组学据分析 |
2.3 红外光谱测试方法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红外光谱仪器分析 |
2.3.3 数据处理 |
2.4 组织切片分析方法 |
2.5 去氢孕酮测量方法 |
第3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幼鱼的影响 |
3.1 斑马鱼性别分化与体重体长 |
3.2 代谢组学结果 |
3.2.1 总体结果概述 |
3.2.2 幼鱼代谢组学结果 |
3.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3.1 整体结果概述 |
3.3.2 幼鱼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4 去氢孕酮实际暴露浓度 |
3.5 讨论 |
3.5.1 去氢孕酮诱导卵母细胞退化 |
3.5.2 去氢孕酮抑制NF-κB/COX-2 通路 |
3.5.3 去氢孕酮抑制Wnt/β-catenin通路 |
3.5.4 去氢孕酮诱导p53 通路 |
3.6 小结 |
第4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性腺的影响 |
4.1 组织切片结果 |
4.2 代谢组学结果 |
4.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4.4 讨论 |
4.4.1 去氢孕酮促进斑马鱼卵母细胞发育与成熟 |
4.4.2 去氢孕酮促进斑马鱼排卵 |
4.4.3 去氢孕酮导致卵母细胞过熟 |
4.5 小结 |
第5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脑部的影响 |
5.1 代谢组学结果 |
5.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5.3 讨论 |
5.3.1 孕激素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
5.3.2 孕激素与昼夜节律 |
5.3.3 昼夜节律影响体内新陈代谢 |
5.3.4 脂肪酸与节律紊乱 |
5.4 小结 |
第6章 去氢孕酮对斑马鱼肝脏的影响 |
6.1 组织切片结果 |
6.2 代谢组学结果 |
6.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斑马鱼肝脏代谢的性别差异 |
6.4.2 CYP酶与脂质代谢性别差异 |
6.5 小结 |
第7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极磷虾概述 |
1.1.1 南极磷虾的生物资源量 |
1.1.2 南极磷虾的开发现状 |
1.2 南极磷虾油的主要组成 |
1.2.1 脂质类别 |
1.2.2 脂肪酸组成 |
1.2.3 微量成分 |
1.3 南极磷虾油的制取 |
1.3.1 溶剂提取 |
1.3.2 无溶剂提取 |
1.3.3 超临界/亚临界流体提取 |
1.3.4 酶法辅助提取 |
1.4 南极磷虾油的生理活性 |
1.4.1 抗炎作用 |
1.4.2 预防心血管疾病 |
1.4.3 支持妇女健康 |
1.4.4 神经保护作用 |
1.4.5 抗癌作用 |
1.5 南极磷虾油的市场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溶剂提取对南极磷虾油品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南极磷虾油的提取 |
2.3.2 南极磷虾油得率的计算 |
2.3.3 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测定 |
2.3.4 南极磷虾油总脂脂肪酸的组成测定 |
2.3.5 南极磷虾油磷脂及甘三酯组分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6 南极磷虾油中微量物质的测定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的得率 |
2.4.2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的磷脂含量及组成 |
2.4.3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在磷脂及甘三酯中的分布 |
2.4.4 不同溶剂所提取的南极磷虾油的微量物质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工艺流程 |
3.3.2 各级提取的脂质得率及脂质提取率的计算 |
3.3.3 南极磷虾油中磷脂的测定及各级磷脂提取率的计算 |
3.3.4 南极磷虾油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3.3.5 南极磷虾油中微量物质的测定及各级微量物质提取率的计算 |
3.3.6 南极磷虾粉中总脂的提取 |
3.3.7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南极磷虾粉的总脂以及各主要指标含量 |
3.4.2 一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3 二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4 三级提取南极磷虾油工艺条件的优化 |
3.4.5 最优工艺条件下南极磷虾油的分级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化学法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 |
4.3.2 细胞法评价磷虾油的抗氧化性能 |
4.3.3 Oxitest仪测定氧化诱导时间 |
4.3.4 Schaal烘箱加速储藏实验 |
4.3.5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化学清除自由基能力 |
4.4.2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细胞内抗氧化能力(CAA) |
4.4.3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氧化诱导时间 |
4.4.4 Schaal烘箱加速储藏实验评价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氧化稳定性 |
4.4.5 南极磷虾油的组成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级南极磷虾油的抗炎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RAW264.7 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 |
5.3.2 细胞活力的测定 |
5.3.3 NO生成量的测定 |
5.3.4 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 的分泌量 |
5.3.5 TNF-α、IL-1β、IL-6、iNOS和 COX-2 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5.3.6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
5.4.2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炎症细胞产NO的影响 |
5.4.3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细胞炎症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5.4.4 分级南极磷虾油对RAW264.7 细胞炎症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5 南极磷虾油组成与细胞抗炎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筛选附子-半夏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筛选附子-半夏化学成分及能量优化 |
1.2 PI3K/Akt信号通路中靶标蛋白 |
1.3 分子对接 |
1.4 相互作用分析 |
1.5 关键化学成分的ADME/T性质 |
2 结果 |
2.1 附子-半夏化学成分筛选 |
2.2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2.3 构建化学成分-靶标网络模型 |
2.4 关键化学成分与靶标蛋白柔性对接 |
2.5 相互作用分析 |
2.6 关键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
3 讨论 |
(8)基于代谢组学的金匮肾气丸对16月龄小鼠增龄性改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第一节 金匮肾气丸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二节 中医衰老学说及其现代抗衰研究进展 |
第三节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增龄性疾病的研究应用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主要试剂,耗材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16月雌鼠脾组织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分析 |
第二节 16月雄鼠脾组织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分析 |
第三节 16月雌鼠肾组织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分析 |
第四节 16月雄鼠肾组织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分析 |
第五节 16月雌鼠血液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分析 |
第六节 16月雄鼠血液代谢轮廓及生物标记物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第五章 综合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9)基于代谢组学的北青龙衣质量评价及炮制减毒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北青龙衣及胡桃属药用植物研究概述 |
第二节 植物代谢组学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三节 中药毒性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分析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4.讨论 |
第三章 北青龙衣指纹图谱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实验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4.讨论 |
第四章 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研究 |
第一节 不同采收期北青龙衣总萘醌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不同采收期北青龙衣胡桃醌及胡桃酮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不同采收期北青龙衣成分变化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讨论 |
第四节 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
1 数椐统计与分析 |
2 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
3 讨论 |
第五章 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讨论 |
第六章 北青龙衣毒性评价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用样品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第二节 北青龙衣急性毒性试验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北青龙衣毒性代谢组学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北青龙衣长期毒性试验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七章 综合结论 |
1.北青龙衣化学成分分析 |
2.北青龙衣指纹图谱研究 |
3.北青龙衣适宜采收期研究 |
4.北青龙衣鲜干品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
5.北青龙衣毒性评价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二十碳五烯酸对HL-60细胞内视黄酸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虾头磷脂的高纯度制备及活性研究[D]. 李昊楠.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重楼皂苷Ⅰ、Ⅱ、Ⅶ的毒性评价及重楼皂苷Ⅰ的肝毒性机制探究[D]. 王文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壮药国虾薄(绞股蓝)的皂苷成分及其抑制透明肾细胞癌增殖的作用研究[D]. 刘慧.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4]环境因素对人类疾病调控作用机制研究[J]. 谢明仁,卢建珍,王贤贤,谢刘阳,YU Xin,俞发荣. 生态科学, 2020(06)
- [5]基于代谢组学的孕激素去氢孕酮对斑马鱼的毒理效应[D]. 蒋宇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6]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功能评价[D]. 谢丹. 江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筛选附子-半夏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J]. 杨欣,李亚辉,潘思佳,李尧锋,陈向云,杨长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10)
- [8]基于代谢组学的金匮肾气丸对16月龄小鼠增龄性改变的影响研究[D]. 刘丽玮.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基于代谢组学的北青龙衣质量评价及炮制减毒机制研究[D]. 霍金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5)
- [10]营养素对Caspases表达的调控作用[J]. 黄世文,郭松超.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