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平[1]2003年在《龙口矿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只有时刻把握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并深刻了解自己的内部条件,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制定着眼未来的发展战略,才能使自己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龙矿集团地处山东胶东半岛的龙口开发区,濒临渤海,是全国唯一的海滨煤炭企业,暂时占区位优势。但是,面对矿区煤炭资源的锐减;渤海天然气替代品的威胁;省内外煤炭的涌入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范围如何确定,已是集团公司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龙矿集团企业资源,详细分析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找出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确定了龙矿集团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煤为本,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煤炭主业做强做大,带动非煤产业的发展;非煤产业经营上规模、上档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实现对煤炭产业的替代。构建具有海滨特色和强大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薛惠元[2]2006年在《国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的地球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吸引人们去开发宝物。资源型城市伴随着资源开采而诞生。然而,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不仅是某国的,而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有一个显着特征,那就是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密切相关,与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核心,后者又为前者提供保障。针对较少研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从中找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希望。本文研究视角是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同于以往注重政府扶持的角度。因为从市场经济规律来看,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企业自己的决策,政府的作用只是提供适当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只是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外因,企业自身的发展才是内因。所以,研究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认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共识,目前缺乏对资源型企业前景的预测,本文力图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正文首先概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由此提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国有资源型企业具有很多特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命周期特殊;涉及面广、产业结构单一、辐射作用强;稳定期长等,由于具有这些特点,资源型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很难及时发现问题,现在逐渐走入困境,主要表现在资源与环境危机、综合型人才的缺乏、资产沉没成本较大、企业包袱沉重、体制僵化落后、产业结构畸形等。本文介绍了龙口矿业集团的四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产业转型、改制重组、迁移,并归纳了龙口矿业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全文自始至终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循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企业战略学等理论,对龙口矿业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体制改革、多元化发展、人力资源战略、环保引资、企业安全战略、科技兴企。最后,在个案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有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点思考,主要包括:及早采取措施;构建企业预警机制;再造竞争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多方探索再就业途径;改善环境;加强“产学研”的结合。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环境、资源、社会、安全等各个方面,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本文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但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地方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文章对国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初步探索,不能成为引导国有资源型企业走向成功的灵丹妙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人们常说:“生命之树常绿。”绿树需要泉水浇灌,企业这棵绿树也离不开泉水的浇灌,这泉水就是人的信心,我相信在21世纪,国有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必定迎来新的机遇。
徐炳春[3]2013年在《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上市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由新汶矿业集团、枣庄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肥城矿业集团、临沂矿业集团、龙口矿业集团六家企业重组而成的省属国有独资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为基础,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医疗健康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特大型综合性能源集团,是山东省资产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省管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中央和地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利用上市公司作为资本运作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的实践证明,改制上市是推动企业突破传统模式、做优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山东能源集团缺少主业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因此,加快推进重组改制上市工作是山东能源集团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大型能源集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研究改制上市战略对于推动山东能源集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立足山东能源集团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改制上市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借鉴和吸取相关经验教训,结合监管政策,提出了符合山东能源集团实际的改制上市模式和路径,即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方式,将山东能源集团煤炭、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力、现代物流等具有上下游关系、产业关联度高、发展比较成熟的主营业务和资产整体改制并在国内A股市场与香港H股市场上市,形成山东能源集团煤基产业群整体上市公司。本文提出的山东能源集团煤炭主业及其关联产业整体改制上市战略解决了山东能源集团改制上市所具有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特殊问题和企业本身的个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上市资产的选择应从符合煤炭企业自身需要、对投资者的财务吸引力等角度出发,通过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综合考虑各个产业板块间业务关联度、互相依赖程度、未来发展的协同效应,确保重组能有利于集团战略的实施和各板块业务未来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实现上市资产与存续部分共同良性发展;上市资产及运营模式应符合监管要求,无法律缺陷和障碍;统筹规划股份公司的整体股权结构,保持国有股东的绝对控股地位和良好的后续融资能力;重组上市应符合有关政策导向,在省内、行业内和资本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从而为获取相关政策支持创造条件。
孙君, 张伟, 陈海亮[4]2007年在《煤矿副井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文中指出1概述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梁家煤矿的副井提升机为JKMD系列,主回路采用F-D机组,电控系统的控制形式主要采用继电器相互转换完成,故存在继电器多、故障率高,维修量大,处理问题时查找故障困难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采用PLC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改造,并将高耗能的
孙月芹, 王效全, 姜义强[5]2008年在《集团公司实行煤炭统购统销初探》文中指出分析集团公司采取煤炭统购统销前的营销状况及弊端,阐述了龙口矿业集团公司实行煤炭统购统销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在销售、定价、合同、结算、质检、调运、服务等方面实施集团公司煤炭统购统销的具体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效益。
郝祖耀, 江虹[6]2015年在《与企业多元化跨区域战略相适应的安全管控模式探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经营规模迅速扩张,多元化经营模式的运作给企业安全管控提出了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新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去实施和改善,以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本文从龙口矿业集团安全管控新课题凸显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提出与企业多元化跨区域战略相适应的精细化安全管理途径和模式。
裴晓东, 张人伟, 王泮飞, 张立鹏, 徐立忠[7]2005年在《梁家煤矿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估》文中认为结合模糊数学和多目标决策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山东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梁家煤矿4410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发火危险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估,由此来确定其自燃发火危险性,从而为合理预防采空区自燃发火提供了科学依据。
常颖, 包政礼[8]2005年在《山东胶东半岛煤炭开发战略转移——龙矿集团海域下采煤的实践》文中认为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面临陆地上煤炭储量枯竭的问题,龙矿集团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对海域下采煤的研究、论证,实现了国内首个海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开采,改写了中国无海下采煤的历史,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建设国内一流的信息化、数字化矿井为重点,努力提高科技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含量。
丁桂红, 于纪怀, 王清峰[9]2007年在《提升机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梁家煤矿TSJ-2F型提升机在线监测系统的性能及应用。经一年多的现场应用,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
张全健[10]2004年在《山东省重点煤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资源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对山东省重点煤矿的开发利用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掌握了山东省重点煤矿的资源利用开发情况,并分析了在不同类型矿井、不同地区、不同采煤方法和工艺技术下,煤炭资源的回收情况。分析了山东省重点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工艺,科学选择采煤方法。分析了放顶煤开采的资源回收率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提高放顶煤开采的回采率的建议和措施。掌握了山东省煤炭资源总体开发利用情况、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归纳了山东省在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龙口矿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文平.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国有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薛惠元.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3].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上市战略研究[D]. 徐炳春. 西安科技大学. 2013
[4]. 煤矿副井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J]. 孙君, 张伟, 陈海亮. 煤矿机电. 2007
[5]. 集团公司实行煤炭统购统销初探[J]. 孙月芹, 王效全, 姜义强. 煤质技术. 2008
[6]. 与企业多元化跨区域战略相适应的安全管控模式探讨[J]. 郝祖耀, 江虹. 中国安全生产. 2015
[7]. 梁家煤矿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危险性评估[J]. 裴晓东, 张人伟, 王泮飞, 张立鹏, 徐立忠. 煤矿现代化. 2005
[8]. 山东胶东半岛煤炭开发战略转移——龙矿集团海域下采煤的实践[J]. 常颖, 包政礼. 煤炭技术. 2005
[9]. 提升机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J]. 丁桂红, 于纪怀, 王清峰. 煤矿机电. 2007
[10]. 山东省重点煤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资源保护技术研究[D]. 张全健. 山东科技大学. 2004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煤炭行业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煤炭板块论文; 山东龙口论文; 煤炭能源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山东能源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