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电力公司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048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的中,变电运维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性。设备状态的检查与运维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涉及的内容也很多。在检修与管理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作业的本身,不仅要前期的准备工作,也要做好后期的收尾工作,这都属于质量管理范畴中,在整个流程中,都要注重检修与管理的质量。在变电运维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状态检修,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风险,并且,相关运维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全面方位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变电运维的效果。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技术
引言
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营质量,而就供电单位方面来看,为了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提高用户体验,必须切实落实变电运维工作。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在变电运维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容易造成输配电过程出现故障,这将难以切实保障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此,必须针对变电运维中所存在的隐患风险,采用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供电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 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一些电力企业对于电力设备的维修不够重视,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老化,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一些电力企业在维修电力设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错误做法。例如,在计划检修中,检修力度、检修频率等缺乏科学性。在实际检修过程中没有排除一些运行时间短、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了正常供电。此外,过度检修也会加大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在运维安全管理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中的问题,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管理缺乏可行性、明确性和制度性,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2 变电运维中的隐患风险
2.1 变压器工作异常
在电力输配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变电器工作状态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变电运维中如果变压器工作异常,不仅会严重影响电力供给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会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营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而在对变电站运维时,某些操作人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且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存在盲目依据自身经验的问题,一旦变压器操作出现错误,就会出现变电异常的问题。
2.2 设备隐患
变电运维工作中的设备隐患主要表现在维修管理不善方面。一方面,部分设备厂家产品设计不符合运行规范,存在家族性缺陷,如中置式开关柜泄压通道设置不合理、倒置式电流互感器严重渗漏油等问题。另一方面,在变电设备的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部分设备由于供电可靠性或网络结构原因不能按周期停电检修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运维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致使运行检修工作不到位,给后期电力运行造成了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环境隐患风险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可谓是影响变电系统正常运作的不可抗力,体现出了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的特性,自然因素给变电运维工作的落实埋下了诸多的潜在风险,比如,在雷雨天气对变电系统进行维修,可能会出现接地等问题,变电设备运作中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因此而加剧,除此之外,潮湿的天气或是地理位置不佳都会给设备的正常运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很可能会给运维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极大的威胁。
3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应对技术
3.1 提高运维人员的执业能力
变电运维工作开展的实际成效与运维操作人员的执业能力有着直接的关联,为切实保障变电运维的效果,必须从员工的职业素养与执业能力入手,在提高其责任意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首先,电力单位应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可以从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专业技术培训三方面入手,端正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并促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变电运维的操作技巧,以此确保其能够针对变电运维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风险进行判断排查。其次,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考察工作,定期对其执业能力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之中,以此在切实调动运维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使其能够主动高自身的执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进而保障变电运维操作的规范性。
3.2 重视检修工作
首先,开展检修工作时,有关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电力企业制定的检修方案检查和维修电力设备,并重复性检查经常发生问题的危险点源。其次,结合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设备造成的影响,一旦发现风险隐患,即刻采取相应措施快速修复设备。再次,加强网络结构建设,确保设备能够按检修周期进行停电检修维护,避免设备检修超周期情况的发生。最后,电力企业必须严把设备的入口关。电力设备的质量作为变电运维工作的关键要素,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企业必须依照国家或行业标准,严格检查并验收并网运行的电力设备的型号、标准及规格等事项,确保引进设备的质量,避免存在家族性缺陷问题的产品进入电网。
3.3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
强化变电系统的风险防范工作力度,首先应当构建一个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将风险因素扼杀在襁褓之中,通过风险识别机制的构建,结合工作人员岗位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归类,进而不断的实施逐层识别,对变电运维工作中的风险诱因进行总结,对问题的具体事故原因予以总结和分析,而后制定一个极为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方案,确保其中每项环节的运作都更为高效和科学。而后,构建风险控制机制,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运维工作开展之前,就应将潜在的风险予以预判和规避,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畴之内,提高运维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旧时的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高效的管理,提高变电运维的风险控制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内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电力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电力事故发生的概率已经较小,但在变电运维的过程中仍受人为及设备因素等的影响,仍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指标,必须针对目前变电运维中的隐患风险,从操作、管理以及检修三方面入手,有针对地开展运维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以保障变电过程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方式,切实提高供电的质量,满足用户对电力供给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 胡通达.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 通讯世界,2017(16):177-178.
[2] 王建楠,王薇. 浅析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16,11(31):45-46.
论文作者:李晋云,刘颖,柳演鹏,于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风险论文; 隐患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性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