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退出”策略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退出”策略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退”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策略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的教育要承认差异、关注差异和发展差异,前提是尊重和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面对差异学生,实施差异教育,得到差异发展”?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提出了教师要“勇敢地退,适时地进”的教学思想.[1]“进可攻,退可守”是战斗策略,亦可作为教学策略.

教师的“退”是指在凸显“差异”与“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到从主要、主角和主导的地位上,勇敢地“退”到次要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地位.放手还课堂于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天地,而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一、把“讲台”还给学生

教师是欣赏者,我们还没有看见过站在舞台中央的欣赏者.说学生是“主体”,老师如果牢牢地“守”在讲台上,那学生如何“主体”?为此,讲台不是老师的,应该还给学生.既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地,那么学生应该有权利、有机会站在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引领同学的讨论.不然,如何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个新课程理念?主人不登台,还是主人吗?

张家港市晨阳学校的金炜老师认为,“课堂导入可以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提出建议,让学生上台当老师,做课堂导入示范”[2].例如,在学习“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导入时,金老师没有自己导入,而是让学生上台.课前,学生已经做了预习,知道这是一种小蜜蜂采蜜的游戏.

学生们很开心,几个学生戴着小蜜蜂的头饰,手里拿的卡片差不多都是以前学过的10以内加减的算术问题,可是有两个学生拿到的却是“10+8”、“14-4”;有的学生戴着花儿的头饰,手里拿着相应的答案.小蜜蜂很快就采到了与他们相应得数的花朵,唯有“10+8”、“14-4”两只小蜜蜂在干着急……嘴里还在喊着“小朋友,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忙啊!……今天,我们就请老师来教我们学习这个知识吧”.教师随后板书课题.

活泼有趣的导入,教师不一定想到吧,学生们平时就是这样玩的,他们想得到啊!这样的课堂,无疑是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引入起来就省事轻松多了,他们能够马上进入角色,像采集知识的蜜蜂,迅速地进入到知识的花海中了.

二、把“评价”还给学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基本上成了教师的专利.

国家督学李希贵校长在书中回忆了一件事:晚饭还没有完全结束,戴维先生的第一个问题就向我逼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在看了我带来的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一会儿,他的问题又来了:“摄像机在课堂上为什么只摄教师?为什么只见教师在那里指手画脚?”[3]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自己读初中时在课堂上的“指手画脚”,真心感谢恩师们的宽宏大量.我的初中是在江苏教育界“四大名旦两朵花”之一的建湖县上冈中学读的.初一时,我在班主任廖远鸿老师的一节语文课上,当堂举手指出他的错误,他表示赞同,并更正.初二时,我在司满山老师的一节代数课上,跑到讲台前指出他讲解、板书的错误,司老师立即更正,并表扬了我.初三时,我在熊存安老师的语文课上,经常对关于段落的划分、复句的理解、作文的构思等提出不同意见,如果当堂不能确定,她就会约我课后到她办公室商讨,下节课在课上公布结果;我在王德璧老师的化学课上,经常“插嘴”,针对我思维敏捷,他常“出难题”挑战我.在老师的鼓励下,通过努力,我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4]

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认为,“允许学生说‘不’”[5],他举了一个案例.

一位老师在上“写数字”一课,突破了传统的描红或一笔一画照老师演示仿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当小老师指导他写数字.当老师写完“5”让学生评价时,学生大声说“不好”!一个“不”字,教师没有表现出不快,反而热情地请教“小老师”哪里不好.有的说“老师将横笔写长了”,有的说“老师写下面的竖弯时,转弯的地方不圆”……老师倾听了学生的意见又重写了一遍,尽管比上次好多了,但学生仍然挑出了不易察觉的毛病,并再次大声说,“还有点小毛病”.老师又一次微笑着请学生指出毛病在哪里.当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出第3个“5”时,学生满意地点点头,一起说“老师的这个‘5’写得好”.

上述案例中,师写生评,师生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师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评讲后,自己在书写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些毛病,写得很好.

当然,课堂上把“评价”还给学生,主要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敢对教师“指手画脚”了,我想对学生“指手画脚”那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小儿科”……

三、把“提问”还给学生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学习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目前的课堂教学,提问的模式是:“教师——学生”,“教师——学生1——学生2”,最多是“教师——学生1——学生2——学生3”就了不起了.

同样,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书中,介绍了“可能性”这节录像课.一开始,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此时此刻,世界上所有人在不同的地方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有三名同学相继回答的是“工作”、“学习”、“热爱”.显然,这是一组错误的答案.终于在第四个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等”到了一个正确答案——“呼吸”.老师立即给予了肯定,并不容置疑地转到了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之中.

李希贵认为,对教师来说,课堂讨论的着眼点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正确答案.如何让解决问题的基础建立在学生自身思维水平的碰撞上,就有一个讨论方式的选择问题.

他曾经把上面提到的“可能性”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答案,在一些学生中做过模拟性解决.结果发现,当问题放在思维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同伴间讨论时,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收获.他是这样处理讨论的.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四个答案,‘工作’、‘学习’、‘热爱’、‘呼吸’,想一想,你同意哪个或哪些答案?”——这是学生自己在心里传递“讨论之球”.

“请不要回答,先想出你不同意某一个答案的理由,然后和你旁边与你不同意见的同学讨论.”——这是同学间的两两传递.

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我借鉴吴正宪老师执教“方程的意义”一课中,让学生“追问”的方法,在李希贵两个“传递”的基础上,用“眼神”、“手势”引导学生在全班传递“讨论之球”.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回答者提问,比如,一学生问回答“工作”的同学:“你爸爸现在可能在于什么?”“工作.”“你爷爷呢?”“在家看电视.”“我们在干什么?”“笑了”.尽管可能有一些不快,一点争执,但最后的收获却大都是会心的笑声.

李希贵老师认为,表面上看,这样一个可以“一带而过”的教学环节用去了不少宝贵时间,甚至使原本设计好的一些精彩环节没有时间进行,但是,它却以一当十,让学生由此认识到了“可能性”的本质规律,起到了深化学生思维、落实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

反思我们的课堂,一问一答,热闹非凡,可真正的效果如何呢?课后大量练习,以弥补课堂的不足.“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真正在搞“伪教育”.

教师“退”的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被誉为“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老师在中国演讲时,“说得最多的词是‘信任’”.[6]在“第56号教室”里,很难看到他的身影,他总是在学生中间,或者在教室的角落,学生在互相倾听、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因为“信任”,他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绩.

当然,教师不是“甩手掌柜”,也不是完全的“垂帘听政”,在明确目标、攻克难点、澄清矛盾、纠正错误时,教师还要“进”到台前.

教师的“进”,是指在“退”出主角和主导地位的同时,教师要随时准备在必要的时候适时地“站”出来,重新走上讲台,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和“促进”,从而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无论是“退”,还是“进”,对教师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时机”和“度”的把握,该教师说就要说,不该说时就不说.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感受才能把握,才能真正做到勇敢地“退”下来,适时地走“进”来.

标签:;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退出”策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