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后勤学院学员二旅 天津 300300)
【摘要】目的: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糖检验结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我院糖尿病血糖检验总共65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静脉血检验,29例患者,设对照组。另一组末梢血检验,36例患者,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餐后8h血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糖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都有可行性,但相比之下末梢血检验更简便、快捷,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糖检验;静脉血;末梢血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80-01
糖尿病为常见内分泌疾病,胰岛素分泌紊乱引起血糖代谢异常,导致患者消瘦、多饮、多尿和多食等。当前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发症多,易并发心血管、眼、肾等疾病,引得临床关注。血糖检验是诊断糖尿病主要方法,包括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两种。此文将2016年1月-2017年1我院糖尿病血糖检验总共65例作研究对象,行分组研究,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检验结果,具体报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我院糖尿病血糖检验总共65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静脉血检验,29例患者,设对照组,均龄(58.63±6.36)岁,年龄在40~79岁之间,男女分别18例、11例,糖尿病病程均为(4.51±1.58)年,病程在1~9年之间。另一组末梢血检验,36例患者,设实验组,均龄(58.82±6.31)岁,年龄在40~78岁之间,男女分别23例、13例,糖尿病病程均为(4.57±1.71)年,病程在1~10年之间。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标准。两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确定空腹血糖7.0mmol/L时采血,静脉穿刺,采集静脉血,使用血糖检测仪检验。
1.2.2实验组方法 确定空腹血糖7.0mmol/L时采血,使用无菌棉球对指端末梢消毒,采血针穿刺采血,将采集血液置于稳步倍加型血糖仪配套试纸上,使用血糖检测仪检验[1]。
1.3 诊断标准
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为依据,符合以下3项确诊。①糖尿病症状明显,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对照组空腹血糖(7.12±1.05)mmol/L,餐后2h血糖(10.23±3.25)mmol/L,餐后8h血糖(8.67±3.21)mmol/L。实验组空腹血糖(7.15±1.09)mmol/L,餐后2h血糖(10.31±3.54)mmol/L,餐后8h血糖(8.75±3.19)mmol/L。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餐后8h血糖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t=0.5513,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异常分泌导致的血糖代谢紊乱,除胰岛素因素外,发病还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及环境因素等有关。患者主要有消瘦、多饮、多食及多尿症状,并伴浑身乏力或虚胖,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眼和肾等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仅能通过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水平。分析指出,患者血糖升高是因为在应激反应下,儿茶酚胺的分泌明显增加,肝脏糖异生受到刺激,肝糖原分解葡萄糖,从而血糖升高;应激使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也可引起血糖升高[3]。想要控制好血糖,使血糖水平保持理想状态,延缓或避免并发症,就要定期检测血糖。血糖检验是糖尿病治疗不可或缺的环节,对鉴别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昏迷和高渗性昏迷等意义重大。病情危重者入院后,若能在治疗前及时准确检验血糖,可为治疗方案确定提供确切依据,帮助临床尽快明确病情,防止不明病情给予高血糖者输注葡萄糖,导致病情加重,甚或造成死亡,引发医疗纠纷。静脉血检验和末梢血检验是血糖检验常用方法。静脉血检验需要抽取空腹血液,使用检测仪和试剂检验,2h后获取结果,结果准确性高,但耗时较长,患者在等待时间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等,影响病情确诊及治疗,危及个体生命健康。末梢血检验较快,指端部消毒后采集末梢血,使用稳步倍加型血糖仪检验,结果较准确,与静脉血结果没有明显差异,可行性和有效性较强[4]。与静脉血检验比较,末梢血检验具有方便、快捷优点,在糖尿病确诊及治疗中有重要推动作用。我院为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糖检验结果,设两组研究,实验组(末梢血检验)与对照组(静脉血检验),组间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餐后8h血糖。结果显示,两组各项血糖指无明显差异,其中实验组空腹血糖(7.15±1.09)mmol/L,餐后2h血糖(10.31±3.54)mmol/L,餐后8h血糖(8.75±3.19)mmol/L;而对照组空腹血糖(7.12±1.05)mmol/L,餐后2h血糖(10.23±3.25)mmol/L,餐后8h血糖(8.67±3.21)mmol/L,P>0.05,表明静脉血和末梢血检验都具有可行性,结果较准确,但相比来说,末梢血更快捷、简便。
为提高血糖检验结果准确性,需从以下几点入手:①使用与血糖仪配套的血糖试纸,更换试纸需一同更换密码牌;②指端血吸入试纸测试区应足量;③手指端消毒使用酒精,避免使用碘酒,以免引起偏差;消毒后待酒精挥发再检验;④采血器不得重复使用;⑤如需多次采血,应选择不同采血部位;采血时尽量在手指两侧采集,避免过分挤压手指,以防挤出组织液与血液相混;尽量在室温下检验,确保患者血循环通畅。
【参考文献】
[1]穆启霞.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07):29-30.
[2]盛凤英.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3):96.
[3]李育霞.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05):114.
[4]高秀华.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糖检验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111.
论文作者: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血糖论文; 末梢论文; 静脉血论文; 餐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实验组论文; 糖尿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