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杭州市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310024)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找出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最大限度保障了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结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措施的落实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85-02
随着高龄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老年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护理工作。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因素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加之住院期间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损伤,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现就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1年收治老年患者300例,年龄60~98岁,平均79±6 岁。
1.2 方法
对300 例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分析结果及预防措施在科内进行讨论,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1.
2.1 护理安全原因分析患者因素:①高龄、体能状态差:患者平均年龄79±6 均为高龄,机体处于老化过程中,听力、视力减退、立体感差、肢体协调功能减弱;另外,老年患者关节僵硬、肌肉张力减弱,导致关节运动范围缩小,行动不灵活;其次,老年人神经传导慢、大脑反应迟缓、缺乏避开危险的实效性。②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老年患者均患有慢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常伴有头晕、运动感觉障碍等症状,容易发生跌倒/ 坠床等意外损伤。③患者社会心理因素: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或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麻烦护士;或对病情或治疗抱失望的态度,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家人的负担而采取自伤行为;对意识障碍的患者监护力度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约束,易造成患者自伤或意外损伤。环境因素:病室障碍物过多、活动空间缩小、地面积水、病床过高、鞋底或地面滑、灯光阴暗不适应、轮椅刹车未固定、卫生间缺乏扶手等均为发生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
药物治疗因素: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特征表现之一[1];长期标准剂量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也会造成患者定向力障碍、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加之老年人夜尿次数较多,夜间如厕意识模糊、步态不稳,也易发生跌倒/坠床。
1.2.2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应用不安全因素评估表,确定高危跌倒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防护:评估住院患者跌倒的高危性,被认为是预防摔倒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对策[2]。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的全面情况要充分注意,细心观察,努力发现异常,以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高危因素的患者,医护人员需给予更多的照顾,在患者床头做警示标识,并采取具体的预防措施,填写告知单,请患者家属签名,存档于病历中。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应尽到防范义务,若发生意外需承担相应责任和后果。
增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实施保护性预防措施:老年病房的护士除落实分级护理外,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增强,一旦发生意外损伤,既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建立安全防范意识,在确定患者具有潜在的危险后,应立即与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要求,示范相关措施。
加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重视健康教育: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积极治疗各种疾病,并根据疾病特点进行健康教育。①高血压患者定时监测血压,严禁擅自增减降压药,服药后要卧位或坐位休息30分钟,避免餐后活动,叮嘱其动作缓慢,避免体位急剧改变形成体位性低血压。②对视听能力障碍的老年患者建议其选配合适的眼镜和助听器,提高视听能力。③对于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食,防止出现低血糖反应。④对于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的老年患者,使用前应做好宣教,如服药后出现头晕无力或走路摇晃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⑤对于平衡障碍疾病患者,嘱其如厕时请家属陪护,若无陪护,应按传呼器由护士给予帮助。⑥对于神志模糊或定向障碍的患者加床栏,适当使用约束带或专人看护。
改善环境设施:病房内设施合理,地面干燥、平坦;浴室地面防滑和安装扶手;让患者穿稳定性好的鞋;座椅高度应与膝关节平齐,使老年患者容易站起;走廊安放座椅以备行走间短暂休息。
加强护理管理职能:落实老年患者的基础护理,要求护理工作突出一个“细”字,督促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用药后反应,各种护理服务到位。
标识腕带的佩戴:如何让老年住院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医疗安全保障,标识腕带的佩戴是重要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患者,一旦在病区外活动出现意外情况,可根据腕带上的信息进行就地抢救,提高老年患者意外事件的救治率,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
1.2.3 加强护理细节管理
建立跌倒、坠床、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系统,落实防范措施。对所有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累及分值≥4分为高度危险。高危患者,在床头挂上警示牌,以提高警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讲解防护措施,正确使用呼叫铃、防护栏。用物放在易拿到的地方,下床时有人扶助,保护其安全,刚拖过的未干地面要有防滑标识,并加强病房巡视,班班床边交接,一旦发生跌倒(坠床)事件要按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并按程序上报相关人员和科室。
实施三级监控,确保措施落实。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首次评估在入院24-48小时内完成,总分6-23 分,凡6 项合计满分23 分(其中直觉感受4 分,潮湿情况4分,活动能力4 分,可行动性4 分,营养状况4分,摩擦力和剪力3 分)。
认真落实腕带识别制度。自2008年11月起患者的身份识别管理改用手腕带识别的方法,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诊断等信息写于手腕带上,在进行检查、治疗中均通过腕带识别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应重视与家属的沟通,交代24小时陪护的重要性,避免走失。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发生。鼻饲者在进行操作时严格按规范流程;如有义齿者应及时取出;对痰液多者加强翻身叩背,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如无力咳痰者备吸引装置并及时吸痰。
严格防止管道脱落。将各种管道按要求做好标识及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留置的时间、部位、深度、局部情况、是否通畅、护理措施等,每班进行评估并做好交接班。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真正做到服药到口。口服药做到双人核对,发药前将铝壳剥除,以免误服。如病人外出时不可将药物放置在床头柜上,并做好交接班,真正做到服药到口。
3 结果
本组300例老年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无1 例发生安全意外。
4 讨论
4.1 老年病房工作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①跌倒、坠床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等常步态不稳,起立和迈步艰难,容易发生晕厥而引起跌倒和坠床。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为20%,其中5-15%者跌倒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损害[3]。
②压疮、烫伤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保护性反应降低,加之老年患者活动受限、全身营养障碍,所以很容易发生压疮、烫伤。
③误吸、窒息老年人吞咽和咳嗽反射功能降低,减弱了食物进入气道的反射性动作,容易发生食物误吸。义齿松动、脱落掉入呼吸道,痰液多且粘稠未及时吸出会引起窒息。刘玉春等[4]对156 例住院老年患者进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86 例发生过误吸,发生率55.15%。
④走失老年患者因认知、记忆能力障碍或有痴呆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家属护理不周时易发生外逃或走失的危险。
⑤各种管道脱落患者有留置尿管、胃管、深静脉置管及术后各种引流管时,如翻身及护理不当会发生管道脱落及患者因躁动不安而意外抓托,带来不良后果及安全隐患。
⑥用药错误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弱、自行服药能力下降,有时出现漏服药或延迟服药现象,导致用药错误。
4.2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护理安全是患者选择就医的直接重要标准之一,保证护理安全,才能使医院稳定。因此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也是对护理工作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与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衰退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患者(尤其是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视与关注,而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防护已成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5],也是临床护理人员所思考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方玲俐.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和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3):122.
[2] 姜旭雯,陈影影.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 (8):347.
[3] 黄丽群,周冬梅.住院病人护理安全原因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61 .中
[4]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 84-204.
[5] 刘玉春,库洪安,赵玉香等.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对误吸认知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 ):26-27.4
论文作者:王立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0
标签: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发生论文; 因素论文; 障碍论文; 家属论文; 对策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