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使得人们对于电力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电力核算过程当中却经常出现电能计量误差的状况,这样一种状况的出现与发生主要的不良影响是不利于用户的经济利益,对于用户的电能核算工作存在着较大危害。因此就有必要对电能计量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之上尽可能采取好的措施来加以改进和优化。
关键词:电能计量系统;误差分析;评价方法
1 电能计量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以下对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清楚把握误差产生原因的状况下总结误差处理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方面工作的进行有所启示和帮助。目前为止,电能计量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1电能表自身存在误差。早期采用机械表来进行电能计量,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机械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不可避免的就会因为磨损老化而最终导致灵敏度的降低。除此之外,机械表本身对于负荷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负荷过低的话机械表的灵敏度是感受不到的,因此将完全无法完成工作。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表较多应用到电能计量当中来,电子表在电能计量当中的应用优势比较明显,主要就是测量范围广且灵敏度相对较高,即便是较小的电流负荷也是可以计量出来的,但仍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弊端的,主要就是三相三线的有功电能表不能够在三相四线的电路当中进行使用,否则的话就会引起线路附加误差,最终导致计量结果不准确。
1.2互感器引起的误差。在电能计量工作当中,互感器方面的因素给电能计量带来的影响和误差是完全不能够小觑的,互感器在电能计量当中的作用主要就是将较高的电压和较大的电流减小到电能表可以检测的范围内来,然后将得到的读数乘以变换倍数,就可以得到实际的电能,这技术利用互感器进行电能测量的基本逻辑和原理。早期制造使用的互感器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互感器二次绕组为计量、测量以及保护功能所共用,因此二次绕组相对来说比较少,一方面是较大程度影响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非常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损失。除此之外,一些继电保护或者是测量回路共用一组母线电压互感器,互感器铁芯的磁导率也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回路过载,最终同样会导致计量误差的产生,这同样是需要关注和重视的。
1.3互感器二次压降引起的误差。电压互感器的安装位置和电能表有较大区别,通常情况下电能表都是安装在室内的,但是互感器多安装在户外,这就要求把握好电能表和互感器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不得小于一百米,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回路中的各个元件之间都能够存在一定的接触电阻,并构成回路阻抗。而回路上的电压损耗就会导致电能表所测得的电压是一定程度小于电压互感器上二次实际输出电压的。加之现代电力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壮大,使得电力二次网络接线越来越复杂,使用过程当中电阻变化会更大,运行功耗不断提升,最终导致其输给电能表的电压小于实际值。
1.4电能表选型不当引起的误差。
电能表选型不正确同样有可能导致电能测量误差的产生,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用电需求量的不断提升,通过技术的更新换代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类别也同样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少会有用户主动的进行更换或者是升级,最终导致误差的产生。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相当数量的用户处于长远考虑,选择了与当前符合电流不成比例的互感器,导致误差的发生,实际上对于计量装置本身也是存在着损坏的。针对于此认为,事实上互感器的价格并不高,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这样一种将就,而是应当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进行更新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降低电能计量误差的评价方法
2.1对电能表本身引起的误差处理
对电能表按规程进行定期检定,将自身变化较大,无法调整的表更换为新型DS862系列,已经周期检定的表误差全部调整在合格范围内,对更换后的表全部经过宝石清洗,并用0.1级二次自动LLT801型检定装置进行检定,误差除0.5L情况下0.2Ib负荷点部分在±1.0以上,其余负荷点全部调整在±1.0以内(这主要考虑到现场负荷一般都在功率因数0.5以上)。这种新型检定装置基本消除了人为带来的误差。
2.2排除错误接线
方法是:一是带电检查:(1)首先排除电压回路错误,用相序表检查电压回路的相序,并以电压互感器为标准,用万用表分别测UA0-UA、UB0-UB、UC0-UC、及UAB、UBC、UCA的值,据此可查出电压回路是否正常,若有错先恢复正常(2)用钳型相位伏安表测A相和C相电流的大小IA、IC排除电流短路、断路及接触不良等故障。(3)用钳型相位表测出电能表两元件所加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角,即UABIA和UCBIC的角度并画出相量图。(4)对相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排除电流回路错误接线,并加以改正。二是停电检查:主要是用万用表或自制通灯对电流回路作导通试验来校线,校线时要注意把线从电能表的表尾和互感器侧都断开进行测量,否则线路会通过电能表内部电流线圈形成回路无法进行正确校对,一般校对顺序为:进表线-端右侧-端左侧-互感器。校对后根据三相电流表正确接线进行改正。
2.3改善仪表的工作环境
电气仪表对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目前配电室现有的条件还达不到有关要求,建议在高压室增加相应的设备。
2.4对PT二次回路压降引起计量误差的改进方法
(1)采用共用的计量回路,减少PT二次回路负载,从而降低PT二次导线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计量误差(2)加粗二次导线截面积,根据导线的实际长度及所通过电流的大小,估算所需截面积的大小,保证二次导线压降△U≤0.5v,S>0.12LI(mm2)。(3)在PT二次回路中应去掉不必要的接点端钮,对于必不可少的接点应定期清擦,以减少接触点电阻,保证每个接头处的接触电阻不大于0.05Ω。(4)采用电压误差补偿器来补偿二次导线压降引起的比差和角差。
2.5加强计量管理和供电协调管理
应尽量避免与计量有关的供电设备检修后,引起计量回路有误差而无法及时恢复。如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反,电压互感器相序接错等,另外还要加强设施的配置,施工质量和交接验收的管理,从根源上减少接线误差的发生和计量设施配置的不合理技术。
2.6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能计量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中电能表负责数据的采集,电能计算和累加可消除许多环节的人为误差,提高计量的准确度,电能表远程自动化控制也是电能计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3 结束语
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电能计量装置对电网的正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于计量中存在的误差,需要采取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分析解决,有些误差虽然小,但对整个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要尽最大程度的避免误差,从而提升电能计量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程瑛颖,杨华潇,肖冀,吴昊,姚陈果,李成祥.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05:76-80.
[2]薛宏.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3.
[3]黄俐萍,王卉,杜卫华.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评价方法研究[J].华东电力,2014,11:2322- 2326.
论文作者:杨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误差论文; 电能论文; 互感器论文; 回路论文; 电能表论文; 电流论文; 电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