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伟
(中铁十局一公司,山东,济南,250001)
【摘 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而交通建设是发展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带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化建设不仅使高速公路、铁路等建设进程加快,桥梁建设的需要也越来越明显,使得桥梁工程技术飞快发展,桥梁转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字】桥梁施工;桥梁转体;研究;应用
一、前言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是上一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桥梁施工技术,最开始的时候主要应用于山谷、大河等地方的桥梁施工,后来因为其应运方便,施工简单等很多显著优点,渐渐地广泛应用到公铁立交等各类桥梁施工中,本文主要介绍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及我国目前的应用现状。
二、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概述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将桥体和原本设计的桥梁轴线偏离一定程度,待桥梁的结构建造成形之后,再进行桥梁转体,与原来桥梁轴线吻合的一种施工技术。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最大的优越性表现在跨山谷、较大河流、营业线铁路、交通密集公路等桥梁施工中,早期主要在较为险恶的地方建造跨河流或山谷的大桥中应用。
三、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方法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因为其巨大的优点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也正因如此,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桥梁转体施工技术主要有竖转法、平转法、平转法和竖转法结合等方法,下面分别分析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这三种方法。
1、竖转法
竖转法的桥梁转体法经常用于建造肋拱桥,拱肋在较低位置浇铸成型后,再由牵引系统向上拉伸再合拢,竖转法的转动体系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 因为拉索只有在水平角度最小的时候产生的竖向分力也最小,所以竖转法在脱架时拉索的索力最大,而且在脱架时,拱肋必须要实现自身结构的变形,以确保在完成脱架后桥梁结构的受力能转换成功,符合预计的设计设想。因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所以在设计桥梁施工竖转法的设计方案时,就必须要科学合理、考虑周到,索塔、支架的高度、形成的水平角、所需要承受的压力、对脱架提升力的影响等等都要考虑周全,安排合理,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好外界因素对各部分受力的影响情况。而竖转法的最核心部分竖转铰、竖转铰的构造原理、安装工艺、精度等是保证竖转法安全进行的重要因素,要想保证竖转法的良好运行,就要保证精致的制造工艺和施工工艺。
2、平转法
平转法的转动体系主要有转动支承系统、转动牵引系统和平衡系统。实现桥梁施工平转法的核心性设备就是转动支撑系统,桥梁的转体就是靠转动支撑系统的支持和转动完成的,转动支撑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上转盘和下转盘,上转盘的作用主要是支撑需要完成转体的桥梁结构,而下转盘则是作为基础设施与上转盘相连靠地面的力量支撑上转盘的,平转法的完成就是依赖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的旋转配合。
平转法有两个关键性问题,即能否转动问题和平衡问题,这两个问题也对平转法能否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能否转动问题是最基础的技术性问题,如果使用了平转法却无法转动,那就失去了使用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意义,在使用平转法的工程中,因为是靠着转动支撑系统中上转盘和下转盘之间的转动而带动桥梁的转动的,所以摩擦力和牵引力就是最大的问题,摩擦力不仅和摩擦系数有关,更与重量有关,而上转盘所支撑的桥梁系统重量非常大,更会增加了摩擦力,所以减小摩擦力是让转盘转动的必要条件,其次就是牵引力,所谓牵引力,就是指拉动桥梁使转盘以及转盘所支撑的桥梁转动起来的外力,比如拉力、推力等,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为了给桥梁及转盘转动起来的外力,会使用千斤顶,但是因为千斤顶本身行程比较短的因素,所以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场合,而且建造不同的桥梁,上转盘所要支撑的转动力量也不同,所以还要根据所转动的桥梁结构选取合适的施加拉力或推力的设备。只有当摩擦力足够小、牵引力足够大时,摩擦力小于牵引力时,桥梁结构才会出现转动。另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平衡问题,因为桥梁跨度大结构较长,而且重量也比较大,所以如何保持平衡就是个需要慎重研究的问题,对于斜拉桥、T形桥这一类型的桥来说,运用平转法师一般将转动中心设置在桥墩的轴线中心处,方便转体施工,而对于单跨拱桥、斜腿钢构等桥梁结构,平转施工可以分为有平衡重与无平衡重转体两种,有平衡重转体就是指将桥梁的上部结构和桥台同时作为转体结构,而且尽量使转体中心远离转体结构的上部。而无平衡重转体则是指仅转动上部转体结构部分,利用背索平衡,在转体过程中被转体部分始终支撑着索和转铰处。
3、竖转法与平转法相结合
竖转法与平转法相结合而进行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就是将平转法和竖转法结合起来使用,这种方法也等于是综合了平转法和竖转法的优点和技术,将平转法和竖转法结合起来使用也可以中和一下这两种方法的缺点和困难,反而使施工更简单,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桥梁都采用了将平转法和竖转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在我国最早采用这种技术的是安阳钢管混凝土拱桥,自从有了这个先例之后,也有陆陆续续不少桥梁施工时采用这种平竖转体相结合的转体技术。
四、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优点
这一技术之所以能受到广泛应用,受到桥梁施工建设者的青睐,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首先,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比普通的桥梁建造施工技术更加简单,所需要的设备少而且可以远距离操作或者在地面操作,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一优点,使得桥梁转体施工技术在地势险要的高山峡谷、较宽或水流较急的河面上进行桥梁施工时更具有优越性和安全性,尤其在修建立交桥或铁路桥时,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与交通运营的交叉时间,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其次,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结构构造合理,使得受力分析十分简单明了,所以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再者,这一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桥梁转体技术较传统的桥梁建设技术相比,更节省用料而且建造时间大大缩短,这样一来,能用最少的材料在更短的时间里建造出一座高质量大桥,工程造价也会大大降低。
五、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应用
桥梁转体技术的应用在国外起步较早,但是我国是在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才开始引进这项技术并进行研究的,但是在我国的优秀的桥梁专家的不懈研究和努力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桥梁转体施工这一技术也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我国第一次将这一技术应用实践是在1997年修建四川省遂宁县钢筋混凝土箱肋拱桥时,之后便陆续应用广泛,如1987 年成功建造的四川巫山龙门桥、1996 年修建的三峡莲沱钢管混凝土拱桥、1999 年修建的广西鸳江钢管混凝土拱桥、2016 年建造的石家庄南二环西延跨铁路货迁线大桥(跨越4股铁路,转体重量1.725万吨)等都是采用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
六、结语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是目前在我国应用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一项桥梁施工技术,相信在日益精细的施工工艺以及更加成熟的操作程序的推动下,桥梁转体技术一定能凭借着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适用性强、工期短、造价低等一系列优点发展越来越快,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能在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下为我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桂业昆等.桥梁施工专项技术手册[J].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2] M.iVrlogeux. 中等跨度桥梁构思的发展[J].铁道建筑2013,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 J041— 89).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胡娟.客运专线大跨度拱桥转体施工方案研究[J].铁道建筑2010(08)
论文作者:李小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桥梁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转盘论文; 结构论文; 拱桥论文; 这一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4月总第2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