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中国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9X(2001)01-0012-06

人类发展到新的千年、时代步入新的世纪,整个世界处于一种崭新的发展态势:走向“全球化”。可以肯定,“全球化”必将极为深刻地影响和规约国际国内战略发展的大局,我国的发展将面临新的重大的机遇和严峻挑战,那么,机遇是什么?挑战是什么?我国的战略选择是什么?我们的战略对策是什么?甚至包括这些“是什么”的“为什么”,等等,都是我们应该着力思考和及时作出回答的。这里首先涉及到什么叫“全球化”的问题。笔者认为,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经济生活为主导日益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趋势,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显然,“全球化”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格局变换的结果。因此,为了正确认识“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和深入思考中国21世纪初的战略选择,有必要先对“全球化”是怎样产生、扩大、发展,以至形成浪潮的情况,即其历史过程作一分析。

一、“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分析

对于“全球化”过程的认识,存在多种看法。笔者认为,全球化现象的产生,始于18世纪中叶,至今已经历了产生与扩大、形成与对抗和掀起浪潮的三个历史时期,也可称为经历了三轮“全球化”。

1.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这是“全球化”产生与扩大的历史时期。“全球化”产生与扩大的动力是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总体特征是资本主义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的“全球化”。

世界历史表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克服了海洋的障碍,中经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洲际交往和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则为超越国家地域界限的国际性经济政治文化行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行为的产生,只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

18世纪下半叶,英国首创工业革命,而后不断向全球扩展。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上的革命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标示了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大提升,即生产力的大飞跃,更重要的是使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成为可能,为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创造了条件,引起了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的根本变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工具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可以认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全球化”的鲜明、尖锐、透彻的概括。而这一评价是在“全球化”即将进入第二个历史时期时作出的。可以肯定“全球化”的产生扩大时期,乃是资产阶级试图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时期。这一时期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有;(1)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全球化产生扩大时期的生产关系是自由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产生形成;(2)其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3)其走向是以西欧为中心,先向北美推进,进而向全球扩展;(4)其手段是“炮舰”政策、武力为主和商品输出、资源掠夺;(5)其社会文明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移;(6)其国际政治体系是维也纳体系;(7)全球化的产生扩大使一些国家和地区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一些国家全部或部分丧失主权;(8)促成了新的阶级关系在国际范围形成——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形成两大对立阶级;(9)激化了经济、政治、社会、阶级及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由此促成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最重大回应——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并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宣言。

2.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这是全球化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全球化的动力乃是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其总体特征是资本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全球化扩张和战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主运动的勃兴。

到了19世纪中叶,西欧,北美和亚洲的日本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生产力获得了解放。由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以电力、内燃机、化工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新的大飞跃发展(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资本帝国主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深化,一方面“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交往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5页),另一方面资本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各国内部,农业落后于工业,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旧”工业部门(纺织、采煤)落后于新兴工业(电力、化学)部门;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也发生很大变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和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很不平衡,于此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冲突产生扩大并逐步升级。这本身虽然是第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更是因为科学技术的第二次飞跃,电力的使用、重化工业的巨大发展,使资本输出不断增加、殖民扩张、武力吞并不断升级,造成绝大多数经济落后国家成为西方资本帝国生产和流通“链条”上的环节(附庸)的结果。经济政治文化国际联系与争斗前所未有的加强,最终导致了资本帝国为争夺和瓜分世界地盘和实物资源而在20世纪上半叶接连打了两场世界大战——“全球化”战争。战争引起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开启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反复曲折的历史进程。因此,第二轮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帝国都要按照各自的利益去争夺世界;而无产阶级也要求生存、求解放、求发展,也要按照自己的面貌去创造一个新世界。于此战争与革命成为第二轮全球化的主题。

深而论之,第二轮全球化,就其深度、广度和烈度(激烈程度)而言,是第一轮全球化不可比拟的,所以我们称它为全球化形成时期。而且20世纪上半叶是全球化进入对抗时期。因此,合二为一,统称为形成与对抗时期。其基本特征是:(1)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使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了资本帝国主义;(2)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社会主义体系;(3)生产力又一次飞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其动力;(4)发生了两次世界政治体系的更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体系,取代了维也纳体系(存在了10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两极对立)又取代了凡尔赛体系(存在了20年);(5)“全球化”手段——以武力为主,全球大战,工业资本输出与金融资本输出相结合,“文武”兼施,双管齐下;(6)“全球化”的社会文明——由工业文明向后工业文明转移;(7)“全球化”形成两个中心——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帝国主义“全球化”中心和以原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全球化”中心;(8)马克思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由此看来,第二轮“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凸现的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全球化矛盾日益激化,解决政治问题采取了其最高形式——战争。战争的结果与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相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缩小阵地,社会主义“全球化”勃兴。这里要引用2000年1月克林顿在达沃斯会议上的一段讲话:“早在100年前,全球经济就已在很多方面呈现出如同今日的一体化趋势。可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和欧洲的领导人均做出了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短见的选择。他们选择的不是合作伙伴关系,而是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有好几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与全球化背道而驰——伴随而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这段话算是克林顿对第二轮“全球化”中资本主义推行“全球化”的反思。显然,第二轮“全球化”绝非资本主义化或“欧洲化”。

3.从20世纪中叶起,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了时代主题。二战后,中经一个战后经济恢复期和政治调整期,从7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形成了第三轮“全球化”,到进入新世纪的现在,已掀起一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

第三轮全球化的动力,仍然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的生产力,亦即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以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为中心所形成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技术群,并通过强有力地促进交通、通讯和国际金融运转的超高速化,使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联系愈益紧密起来,从而导致了“全球化”浪潮的出现。

这个“全球化”浪潮,在世纪之交,特别是在21世纪初,将呈现一种崭新的态势,即诸多的特征。这是我们探讨新世纪初中国战略选择的又一基点。

二、“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

所谓“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就是指第三轮“全球化”发展到现在所产生的新特征。这种新特征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信息化三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其历史潮流,已席卷了所有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如世贸总干事鲁杰罗所说:“阻止全球化无异于想阻止地球自转”。至今,经济全球化主要是在三个层次进行:一是跨国公司;二是国际经贸与金融组织;三是区域经济联合体。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了诸多全球性特征:(1)知识已成为资本,信息已成为资源。知识资本信息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耗)的全球化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2)经济活动日趋国际化。国际化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生产生活方式日趋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个性化;(3)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并日趋完善;(4)各国金融日益融汇在一起;(5)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性框架形成,外国的直接投资已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一成以上;(6)跨国公司的作用强化,兼并、持股,引发企业激烈的整合、碰撞,掀起了企业组织形式的全球性变革;(7)随着各国经济的进一步自由化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至今已有138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从原则上讲,商业趋于非政治化;(8)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最新进程的是货币一体化已在欧盟付诸实施;(9)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

2.政治多极化

所谓政治多极化是指世界国家政治力量布局向多极、多区域核心发展。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政治也显示出诸多特征:(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2)40年的雅尔塔体制解体,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形成和发展。(3)力量格局以一极为主向多极发展,即“一超多强”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性格局。(4)冷战结束后,美国趁经济全球化之机,试图推行“美国化”,由此第一、第二世界不平衡。(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增无减,局部地区、有的领域动荡不安,全球化过程中危机潜在、时有爆发(如1997年开始的由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动荡地区有130多个,17个地区比较严重:原始战争存在着、现代战争出现了(如科索沃战争),现代殖民主义存在。(6)资本帝国主义已发展成信息帝国主义。(7)经济全球化使政府主导经济的地位有所改变,权力日益分散,经济事务中的国家权力相对减少。(8)冷战结束,对抗式的“全球化”让位于“伙伴式”的“全球化”,并以经济形式为主,外交政策从属于商业政策,公司利益独立于国家之外,政府外交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吸引外资和“双赢”互利的能力上。(9)国家主权出现转移现象。经济全球化或多或少、或迟或早必然导致某种超越主权的行为产生。超越主权,包括了有形主权的转让和无形主权的销蚀。前者最典型的是欧盟国家关税权的让出,货币权(欧元的启用)、居民居住权的扩大,甚至公民竟选权的变化等等,还有公安刑侦地区化等等。超越主权必然与主权国家发生矛盾,但主权转让不等于丧失主权,而是主权共享。无形主权销蚀,并非是各国的自觉行动。(10)国际性的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环保组织越来越多,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在提升。

3.文化信息化

文化,这里是指大文化,包括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文化“全球化”的特征显而易见。因为,第三轮“全球化”,乃是因信息革命和知识革命产生的。现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原来意义上的工业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工业文明让位于信息文明和知识文明,具体表征有:(1)文化信息共享全球化;(2)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信息化、网络化、多样化、国际化;(3)生产资料与劳动者融为一体,生产力的智能化,引出智能文化;(4)各国文化、民族文化在弘扬各自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磨合与通融,拓出了通融文化;(5)经贸文化与人才出现世界性,“国际人”走俏;(6)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念在提升。世界成为了“地球村”,人类生存环境愈来愈具有“公共”的性质,人类共同利益越来越多,诸如和平利用空间、和平开发南极与海洋、共同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等活动在增加,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共识;(7)文化冲突凸现,文化扩张、文化殖民主义存在,信息帝国主义形成。

三、“全球化”新态势下的中国发展战略选择

孙中山先生曾经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全球化发展的新态势预示了21世纪初世界乃是大改革、大调整、大竞争、大发展的“全球化”峰潮时期,中国的战略选择必然应是对全球化的理性回应。为此,在探讨中国战略选择之前,还需要把握全球化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再次指出,当前全球化仍然是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人类社会在政治、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方面还是多元的。全球化决不是西欧化、美国化,也不是一元化。即使在科技、文化方面共同的内容与日俱增,也是伴随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的。因此,我们讲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方面提出的。

1.全球化给我国提供的发展机遇

邓小平说:“世界发生大转折,这就是机遇。”江泽民说:“大转折就是大机遇。”全球化给我国提供的机遇主要有:(1)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进入国际经济社会。如加入"WTO"可以使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并获得130多个成员国家(地区)无条件提供的最惠国待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降低的优惠以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自由化优惠;(2)有利于比较公正、合理地解决贸易争端,获得仲裁场所和利用非歧视原则及公平竞争原则保护自己的权利,还可以使我国有可能参加世贸组织规则制定的谈判,保护自己的权益;(3)有利于参加地区经贸合作组织;(4)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5)有利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技术,增加对外投资、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6)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完善、综合国力的提高,成为世界一极,并促成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7)有利于海峡两岸经贸文化的密切关系;(8)有利于我国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即打破国内垄断性行业的垄断,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让消费者得到更优质廉价的服务;(9)有利于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发展;(10)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因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起点就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市场经济论。

2.全球化对我国发展的挑战

挑战就是碰到的难题和问题:(1)受到按西方大国利益和意志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的制约和约束,要付出一定代价,还面临没有规则的风险;(2)国民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性提高,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增加,经济面临其他国家经济波动冲击的风险日益增大;(3)开放市场,中国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增加,外货涌入,民族工业会受到一定冲击;(4)中国固定资本投资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增加,对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削弱,金融风险存在;(5)外资大量引进会有负面影响,如存在输入性通货膨胀风险、资金不足困境、重复引进和投资会增加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资本外流和汇率风险及偿债风险;(6)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态风险;(7)知识资本信息资源的全球配置,我国存在人才冲击与流失的风险;(8)知识产权保护力的强化,会使一些长期侵权或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品牌,依靠仿制生存的企业难以为继,失业增加。

3.中国的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中国战略选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国际战略选择,二是国内战略选择。两者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国国际战略选择应是,为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积极推进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信息化的发展,建构和实施国家战略伙伴关系和“网络外交”新战略。

(1)坚持“独立自主”、“发展自己”的战略方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和确保中国的大国战略地位,使中国成为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一个力量中心;

(2)坚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战略原则,选择深度(规模性、体制性、引进来、走出去)开放、“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双赢”互利的外向型战略模式,形成同其他国家,特别是同大国的国际战略互动、“双赢”新格局。这里“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指科技方面,而“双赢”“互利”主要指外贸、金融、企业、服务等国际领域;

(3)融入国际社会,“平等相待、协商对话”,在确保中国制度(包括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特色的前提下,建设国际制度新格局,即在两极格局结束后,形成各国实行的政治制度的新的国际分布状态。发展自己,发展社会主义。

(4)积极参与、相互沟通,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推进国际议程多元化;

(5)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全球经济、信息共享,推动国际依存(即国家之间的互联性)新态势,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6)立足第三世界国家,互相支持,友好合作,战略共谋,开拓国际发展新格局,即改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在国际上的新的分布状况,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国内战略选择,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

新世纪之初,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就是按“十五”规划“建议”的战略部署,在整体进入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主题”、“主线”、“动力”、“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三个代表”和党建工程及法治国家等。

(1)坚持发展这个主题——这是对“全球化”时代主题和“确保大国战略,成为一个力量的中心”的战略回应;

(2)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主线——这是对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对加入"WTO"的战略回应;

(3)坚持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个动力——这是适应全球化的动力机制和对知识经济的战略回应;

(4)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对全球化的国际制度新格局的战略回应;

(5)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对全球化信息文明的文化战略回应;

(6)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加快党建工程进度,建设法治国家——这是对全球化政治文明的战略回应。

收稿日期:2000-09-22

标签:;  ;  ;  ;  ;  ;  ;  

“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