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论文_杜星珍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内三科 四川 成都 610081)

【摘要】目的:本次临床实践课题研究,重点探讨分析机械通气用于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从我院近两年(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当中选取了118例,包括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58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60例急诊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的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可大幅度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内科急诊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098-02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l emergency respiratory failure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 from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two years (May 2014 -2016 years in May), the emergency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118 cases, including 58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6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58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60 cases of emergency failure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reated b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as 93.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0.69%),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tients.

【Key words】Mechanicalventilation;Respiratoryfailure;Medicalemergency

本文专门回顾分析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课题研究,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从我院近两年(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当中选取了118例,包括对照组58例,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58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常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60例急诊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次入选的118例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包括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49例;年龄范围16~76岁;平均年龄(44.8±12.6)岁。118例患者在入院之后,全部接受了相关的辅助性检查,均被确诊为呼吸衰竭时间发生在5min~72h,急诊后5~30min上机。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统计对比上,包括年龄、性别、确诊时间、临床症状等[2],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8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患者清除呼吸道异物,清除完成后,再将面罩固定在患者的面部位置,同时与呼吸机相连接,给予患者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则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方法,60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的方式,连接呼吸机,将其置于气管插管。在通气方法与判定方法上,两组患者均相同,疗效判定时间为接受治疗后2周的时间[1]。

在临床效果评价上,患者在接受治疗后,1天内意识得到恢复,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认定为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体征、生命体征得到明显好转,认定为临床有效;在接受治疗后,各项体征未得到改善,甚至严重,判定为无效。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临床实践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处理分析软件,两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

从表1中可以看到,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法下的观察组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本次对两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从中可以得知,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患者临床死亡率也得到了控制[2]。当然,该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它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创伤,但是其可有效地暴露出患者的气道,可促使患者通气效果变得更加稳定,这一点是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所不具备的,可有效防止常规无创治疗中经常出现的胃肠胀气、局部皮肤压红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总之,将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应用于内科急诊呼吸衰竭,可大幅度提升患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彭巍.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紧急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6):30-31.

[2]倪凌.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73-74.

论文作者:杜星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机械通气治疗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论文_杜星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