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的数字--“十五”期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测_增长速度论文

未来五年的数字--“十五”期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测_增长速度论文

未来五年的数字——“十五”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主要指标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年论文,外经贸论文,指标论文,未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五”期间是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贸易及投资自由化,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时期。我国外经贸发展总体上将面对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但是一些制约外经贸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在客观分析它们对外经贸发展的影响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十五”时期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初步预测。

主要影响因素

21世纪将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将继续扩展和加强。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推动国际贸易结构发生进一步的变化。这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可能性,也潜在着由于宏观经济失衡和决策失误,受到国际投机因素冲击的巨大风险。

综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内研究机构的看法,预计今后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环境可能好于90年代后半期(见表1)。在世界经贸形势向好的前提下,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需求都将稳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也将继续增加,我国外经贸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在7.5%左右。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进一步提高,这对我国外经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入世”有利于改善投资与贸易环境,更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增强经济的总体竞争力,扩大有竞争力商品的出口。当然,“入世”意味着必须遵守国际经济贸易基本规则,进一步开放市场,国内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外经贸体制必须与世贸组织全面接轨,尽快磨合。

根据以往经验和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对影响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可计量因素归纳如下。

表1 2000年—2010年世界经济贸易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和规模单位:万亿美元

世界经济

 商品贸易

 服务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

全球贸易总额

年均增长速度(%) 3.2~3.8

5~7

10

23~28

2005年总额

8.5

2.3 11

2010年总额

12

6

16

资料来源:综合IMF、WTO等国际组织预测。

对出口影响较大的因素有:1.国民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数量及价格水平。然而,在短期内国内总需求过旺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出口增长;而国内需求不振时,国内市场上产品供过于求,必然寻求国外市场,从而促进出口的增长。2.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与出口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有一个滞后期。3.汇率和通货膨胀率。汇率下跌与出口增长有着正向变动关系;较高通货膨胀率可以改变国内外市场商品比价关系,直接导致出口换汇成本增加,从而抑制出口增长。4.出口退税。出口退税率的大幅提高会明显促使出口增长率上扬,退税率降低则会直接导致出口增长速度的回落。5.世界贸易增长。当全球进口额增长率提高时,我国出口增长率增加;反之亦然。

对进口影响较大的因素有:1.国民经济增长。从需求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越快,进口需求扩张速度也越快。反之,进口就会大幅下降或低速增长。从供给角度看,由于替代效应,国内总供给的增加会对进口产生抑制作用;而生产能力的扩大,又会创造新的进口需求。2.利用外资。外资的流入会带动技术、设备以及国内紧缺材料的进口,因此,实际利用外资增长与进口增长呈正相关关系。3.汇率和通货膨胀率。1981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几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在短期内对进口增长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国内通货膨胀率与进口增长率呈现出相同的变动趋势。4.关税。由于征税商品占进口总额比重较低,相对其它因素,关税的调整对进口变化影响不是很大。

“十五”期间中国外经贸主要指标预测:商品进出口年均增长速度10%;实际利用外资3%至5%;服务贸易12%至15%。

对外资流入影响较大的因素有:1.国民经济增长。利用外资与国民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2.要素成本。要素成本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外资流入。3.国际资本流量和流向。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快,会给我国利用外资的大幅增长提供机遇。4.引资战略和决策。东道国引资战略和政策对投资者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影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主要因素有:1.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总体而言,两者基本呈正相关关系。2.世界经济增长。在企业竞争力和政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世界经济增长较快时,国际投资和消费市场需求较旺盛。这有利于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和实际营业额的增长。反之,如果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市场需求低迷,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增长速度就会放慢。3.汇率。汇率下跌,有利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竞争力的提高。

模型预测

(一)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及规模预测

为了较为全面地把握出口贸易发展的规律及变动趋势,采取纵向历史规律分析和横向因果联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以1980年至1999年出口贸易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数据,以1990年为基期,用我国GDP平减指数,美国消费价格指数、我国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对所选择的变量进行了调整,得出这些变量的实际值。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时,对这些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在对其他指标的分析中均采用这种方法对所选变量进行了调整,不再赘述)。两种模型分别得出预测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指数平滑模型对外贸出口指标的预测单位:亿美元

年份 

预测出口值

出口增长率

  (%)

2000 

2282.1

17.09

2001 

 

2532.2

10.96

2002 

2806.0

10.81

2003 

 

3075.9

9.62

2004 

3347.2

8.82

2005 

3629.7

8.44

“十五”年均增长% 

9.7

(二)进口贸易增长速度及规模预测

选择影响进口额增长的五个变量:GDP、汇率、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其中,以GDP的增长变动表示国内经济增长对进口增长的影响,实际汇率变动包含了名义汇率和价格变化对进口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的变动则表明国内总需求的变动对进口增长的拉动状况,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则解释了短期内其对进口增长的作用。依据上述解释变量对我国进口增长的作用及影响,分别建立进口回归方程,得出预测结果(见表4)。

在上述预测结果中,2000年的出口值低于次要达到的实际值,主要原因是:2000年世纪经济及贸易增幅大大高于1999年,出口退税率提高,各地出台的支持出口措施等因素推动了出口快速增长;2000年的进口预测值低于将达到的实际值,主要是由于出口高速增长、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投资增加以及加大打击走私力度等因素使进口扩大。由于在建模过程中难以将上述因素量化,因而,预测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差额。

表3 多元回归模型对外贸出口指标的预测单位:亿美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十五”年均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增长率(%)

方 低增长方案 2143.4  2338.9   2551.4

 2784.4

3039.5

 3317.7

9.13

程 中增长方案 2171.4  2400.5

2652.9

 2903.0   3243.6

 3586.8

10.56

1  高增长方案 2200.6  2465.4   2761.2    3093.8

3467.3

 3885.7

12.04

方 低增长方案 1904.2  2064.4

2226.2

 2405.3   2602.1

 2820.2

8.17

程 中增长方案 1943.3  2150.1

2366.3

 2609.3   2880.8

 3186.5

10.40

2  高增长方案 1982.9  2238.6   2513.8

 2828.4   3186.3

 3596.2

12.64

表4 多元回归模型对外贸进口指标的预测单位:亿美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十五”年均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增长率(%)

方 低增长方案 1896.9  2054.2

2234.2 

2405.3

 2576.6

 2767.2   7.84

程 中增长方案 1903.6  2068.7

2257.9 

2439.3

 2622.3

 2826.2

8.22

1  高增长方案 1910.3  2083.3

2281.7 

2473.7

 2668.6

 2886.1

8.60

方 低增长方案 1760.2  1939.8

2144.2 

2347.8

 2559.8

 2797.8   9.71

程 中增长方案 1789.4  1995.5

2231.8

 2472.9

 2727.6 3017.3

11.02

2  高增长方案 1822.9  2061.3

2337.8 

2626.7

 2937.9

 3295.5

12.57

(三)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及规模

以国内GDP、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作为我国吸收外资的解释变量,选择1986年至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样本数据,生成实际利用外资多元回归方程。同时,分别设定解释变量的低、中、高三种增长率,得出未来五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及增长的预测结果(见表5)。

“十五”期间前两年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可能大于实际增长规模。导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趋缓甚至下降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一些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国家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了一些局部调整,沿海一些地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国际资本流向变化等。预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投资前景将逐步看好。

(四)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年均增长速度及规模预测

将国民经济、世界经济及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率三个变量选作分析的基本指标,选取1982年至199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得出未来5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增长规模及速度的预测结果(见表6)。

预测

综合以上所做的定性研究、定量分析及专家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世界经贸环境不发生大的不良变化,国内宏观政策保持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十五”期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将保持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商品进出口将继续以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进出口结构和效益进一步改善;加入世贸组织将推动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科技兴贸战略实施将促使出口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显著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以及内需的逐步扩大将刺激进口机器设备和国内紧缺原材料的新一轮迅速增长,消费品进口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市场准入程度的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将使利用外资领域进一步扩展,项目技术水平和规模有新的进步,结构和区域分布趋于合理;世界服务贸易的较快发展和国内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将带动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将有明显增强;对外投资稳步扩展,境外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贸易形成一定规模。

表5 多元回归模型对利用外资增长的预测单位:亿美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十五”年均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增长率(%)

低增长方案 480.70

 490.11

 496.84

 502.18   507.771.38

中增长方案 490.00   509.25

 526.23   542.18

 558.823.34

高增长方案 499.43

529.05

 557.22

 585.16

 614.735.33

表6 回归方程对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主要增长指标的预测单位:亿美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十五”年均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绝对值

增长率(%)

低 合同额(亿美元)188.78

215.69

246.39

279.84  316.9

359.01

13.72

增 其中:承包工程 155.38

173.36  193.54

214.84

237.77 263.26

11.12

长 劳务合作

  35.64

42.86 

51.77

62.17

74.45  89.18

20.30

方 营业额(亿美元)166.95  188.89

213.66

240.29

269.44 302.25

12.6

案 其中:承包工程 134.37

152.06

172.01

193.46

216.95 243.38

12.62

劳务合作

  29.68

31.05

31.53

32.67

34.22  35.79

3.8

年末在外总人数(人)492668  548080

608665

675949

750669 833650  11.09

中 合同额(亿美元)192.14

223.42

258.28

296.86

340.20 390.01

15.21

增 其中:承包工程 156.79

176.53

197.96

220.71

245.35 272.85

11.72

长 劳务合作     36.72

45.49

56.50   70.03

86.39 106.61

23.76

方 营业额(亿美元)168.77  193.03

219.44

248.03

279.52 315.13

13.3

案 其中:承包工程 135.85

155.43

176.70  199.73

225.09 253.78

13.31

劳务合作

  30.88

33.63

34.92

37.01

39.64  42.40

6.55

年末在外总人数(人)497032 557787

623611

697202

779477 871461

11.89

高 合同额(亿美元)196.08

232.69

272.96

318.36

370.21 430.68

17.05

增 其中:承包工程 158.22

179.75

202.45

225.71

253.13 282.73

12.31

长 劳务合作

38.19   49.20

63.66

81.91

105.08 134.85

28.7

方 营业额(亿美元)170.60

197.24

225.35

255.98

289.92 328.49

14

案 其中:承包工程 137.34

158.85

181.49

206.16

233.50 264.56  14.01

劳务合作

32.40

37.02

39.64

43.33

47.87  52.81

10.26

年末在外总人数(人)501394  567621

638848

719014

809240 910787

12.68

表7 专家调查:2000年~2005年中国对外经贸主要增长指标预测 单位:年均增长

 低方案 中方案

高方案 平均值

商品进口8-12(87)

  12-16(9) 16-20(4)

 10.79

商品出口3-8(25) 

 8-13(66) 

 13-18(9)

 10.14

利用外资总额

0-6(63)

6-12(28) 

 12-17(9) 5.93

外商直接投资

 -1-10(83) 

10-20(12)

20-30(5)

  7.43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8-12(19)

12-16(52) 

16-20.5(29)

 15.53

其中:对外承包工程

 7-12(25)

  12-17(50) 17-21(25)

 15.13

 劳务合作 9-13(14)

  13-17(57)

17-21.5(29)

 16.10

服务贸易进口

5-10(33)

  10-15(50)

 15-20(17)

  9.62

服务贸易出口

2-5(17) 

 5-9(33)

 

9-12(50)

  7.52

注:括弧内为持此种意见的专家占总调查人数的比重。

参考模型模拟得出的预测结果,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十五”期间我国外经贸发展主要指标的初步预测是:

——商品进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0%左右,2005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700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将达到3500亿美元至360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3%左右,2005年产品出口总额将达到1700亿美元至1800亿美元,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提高到50%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5%以上,2005年出口总额将达到68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亚洲各国和地区以及欧盟的贸易额将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5%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3%至5%,略高于“九五”期间的水平,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600亿美元左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将达到46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

——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2%至15%之间。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为主的国际经济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将在13%左右,2005年营业额将达到280亿美元;其中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5%左右,2005年实现营业额约为200亿美元。

标签:;  ;  ;  ;  

未来五年的数字--“十五”期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测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