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已逐步走向成熟,但与之相应的安全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通过加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1、工民建施工的特点
1.1工民建产品的多样化
建筑产品由于功能的不同,使产品的结构、规模、工艺方法和材料多样化,对于建造产品的人员、施工技术、防护用品、机械设备、现场环境也存在千差万别,随着上述条件发生变化,建筑安全管理的侧重点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因此造成安全管理非常复杂。
1.2工民建施工环境经常变化
建筑业的施工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工作内容是多变的,工作环境是露天的,无法给予稳定性保障的,这些特殊性为建筑施工增加了难度。基坑的开挖、钢结构的安装、建筑垃圾的处理、混凝土的浇筑等每一个工序,作业人员的周边环境会经常发生变化,造成他们对周边环境无法及时适应。
1.3不安全因素复杂多变
工民建施工的高能耗、高强度以及施工现场夜间照明、高噪声、有害气体、露天高温严寒等,造成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是作业人员经常面对的不利因素。
2、工民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民建建筑市场混乱,挂靠、分包转包现象普遍
当前工民建建筑市场秩序较为混乱,为了谋取不法利益,很多无资质单位或者小承包队,挂靠有资质的单位,越级承包工程项目,为了利益,不惜偷工减料,以致于各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常见的现象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被层层的转分包成很多小项目,分包商也比较多,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普遍,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埋下了安全管理隐患。对于那些挂靠的小分包队而言,他们的技术不过硬、建筑施工条件不具备,因此很难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
2.2工民建建筑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够
在我国的许多工民建建筑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形式主义的安全生产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来针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并对提高安全生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由于对安全工作的投资是一项只有在表面上有投入,却没有产出的投入,许多项目的负责人在施行项目承包后,就想千方百计地减少对项目的安全工作的投入,尤其是现在建筑市场上的许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他们只是有职无权,并无真正的权利,而真正的老板为了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化,便不愿意在安全上加大投入,更不懂得对安全问题采取预防措施。还有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因此在安全生产的问题上,只追求得过且过,只讲究形式主义,并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其应该受重视的位置。他们这种只重经营和效益,却忽视质量、安全和管理的经营模式,会直接导致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不落实,平常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只是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他们这些对安全问题轻视的做法,导致了事故发生概率的剧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工民建建筑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模式落后
由于企业的上层领导不重视培养安全意识,便导致许多技术工人、监理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对施工安全知识相当缺乏,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不懂得安全规范、规章制度、安全标准以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果一个建筑工地的管理人员都不懂得安全知识,那么面对安全隐患、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的问题时,便不能合理的去行使他的管理职权。这些管理人员往往只是凭借经验管理,等出问题了才抓事后处理。这种凭借经验和事后处理的管理模式并不会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更不用提防患于未然。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开支,甚至在改制过程中把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合并或精简,有些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根本不懂得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因此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很难起到真正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的作用。
3、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3.1落实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这是提高工民建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政策,认真落实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将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使管理人员认识到他们的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对工民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应严格管理,奖惩分明,以充分发动每一个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消除工民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忽略的盲点,形成有条有序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系统,保障工民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顺利完成。
3.2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当从招聘环节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注重培养从业人员的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保障生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有效进展。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低,要进行职业岗位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另外,要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管意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安全生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3.3建立健全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施工管理房建安全施工管理机制是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施工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与否,直接关系着施工企业的安全施工事故发生和施工管理质量的可能性。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及法律制定,其内容一定要满足具体性、针对性以及全面性有之要求。政府发布的相关法规制度与房建企业安全施工管理机制相比,房建企业安全施工管理机制的安全规章应当更具可操作性。
结束语
总之,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科学,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只有通过扎实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靠以人为本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质的飞跃,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野.如何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
[2]丁燕.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3]郝云青.如何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论文作者:梁启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工民建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机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