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效果观察论文_乔红葵

乔红葵

(广西柳城县中医医院 广西柳州 545299)

【摘要】目的:对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9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45),对照组接受常规先兆流产护理模式,观察组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结果:先兆流产疾病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3%,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心理干预后SAS评分为(31.16±3.98),SDS评分为(31.15±3 97), 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在先兆流产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为8 例, 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为(29.86±36.5),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 心理干预; 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92-02

临床上所谓的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孕妇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和(或)下腹疼痛,宫口闭合,未出现胎膜早破,无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的一种疾病。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先兆流产疾病患者大多数属于早期先兆流产,给患者及其家庭都会带来巨大的痛苦[1]。近几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广泛实施,使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护理方式以及效果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展开分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9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45)。对照组中,未产妇7例,经产妇68例;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4±1.1)岁;孕周3~11周,平均孕周(5.1±0.6)周;孕次1~7次,平均孕次(1.3±0.4)次。观察组中,未产妇76例,经产妇69例;患者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3.6±1.2)岁;孕周3~12周,平均孕周(5.3 ±0.5)周;孕次1~6次,平均孕次(1.2±0.3)次。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的自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先兆流产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1)根据临床上先兆流产疾病患者的普遍心理特征,并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 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方案,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实施,使广大患者能够对自身情况给予正确及认真对待,给予患者足够的信任和理解,使其焦虑情绪得到控制,使先兆流产治疗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完成妊娠,讲解先兆流产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患者及其家属能够获得足够的心理支持,满足其对相关知识的渴求。(2)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应该保证适宜,首先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并给予其足够的关心,使广大护理人员能够为先兆流产疾病患者提供更加耐心、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 更好地配合治疗,争取顺利完成妊娠。(3)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病情观察、病房巡视及各项检查的时候,护理人员应做到态度和蔼、语气温柔,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敏锐的动态观察能力,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纠正患者错误的观点和心态,提高了护患间信任度[2]。

1.3 满意度评价方法

在先兆流产疾病治疗后,对研究对象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以不记名打分形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及时度是否满意20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20分,护理人员医嘱执行程度20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满意度20分,护理人员服务态度2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其余者为基本满意[3]。

1.4 观察指标

选择心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先兆流产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在先兆流产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先兆流产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5.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护理干预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先兆流产护理计划共实施(44.81±3.47),观察组先兆流产护理计划共实施(29.86±3.62)。该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导致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是成功受孕后的喜悦、得知病情后的打击以及来自家庭的压力等几个方面。因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患有先兆流产疾病的患者,在病情出现的早期阶段,不仅要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进一步规范用药,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该病患者孕期内的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控制,给予患者正确的精神和心理引导,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保持良好心态,以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最大程度上争取顺利完成妊娠,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保证临床治疗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从而提高广大早期先兆流产疾病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使医院的社会形象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提升[4]。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早期先兆流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7.3%,显著高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85.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5]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表明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在早期先兆流产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将该项措施作为护理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前后SAS、SDS等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进一步证明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杨怡,庄倩,吕翠.间苯三酚与硫酸镁对先兆流产、早产影响的比较[J].山东医药,2010,50(12) :41.

[2]周焕莲,陈又娟.间苯三酚治疗孕20周前晚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 (24) :109.

[3]崔书华,许玉华.系统化整体护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又献出版社,2009:167-168

[4]李妹燕.84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27(13) : 372-373

[5]郑促影,庄秋月,林云波.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12(15):98-100.

论文作者:乔红葵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效果观察论文_乔红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