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大学学报倾向性认识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倾向性论文,大学学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4)05-0121-09 在我国大学学报界有几个倾向性的问题备受关注,即过分强调大学学报的所谓特色化、专业化、去同质化和数字化。笔者对此持不同的意见,并认为大学学报的“四化”——特色化、专业化、去同质化和数字化观点,有待反思。 一、关于大学学报特色化 关于学报特色化的研究,近30年来颇为火热。通过搜索相关学术网站和纸质媒体,有关论文不下800篇。综观这些研究,其共同命题可概括为“学报特色”。即“学报的生命力在于特色”,“有无特色不仅影响、决定刊物的质量,而且可能关系到刊物下一步的能否生存”,“特色是期刊存在的根据,特色也是期刊的价值所在”,“特色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的生存之根,发展之本”,“特色是学报的生命、学报的灵魂。学报没有了特色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等等。①把特色对学报的意义强调到了忘记历史使命的地步。笔者认为,这种命题有点一叶障目、本末倒置。 (一)“学报特色论”的所谓理论根据是不成立的 “学报特色论”的主要理论根据就是鲁迅、别林斯基和邹韬奋关于期刊的名言:鲁迅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别林斯基的“杂志必须首先有性格”;邹韬奋的“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存在已成问题”。其实,“学报特色论”论者并没有真正把握这些话的真正含义,有点以讹传讹之意。鲁迅的原话为“(文学艺术)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②,他谈的是文学期刊。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杂志必须首先有面貌,有性格”,论及的也是文学期刊。③至于邹韬奋,他是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出版家,他主编的《生活》周刊登载的是“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④,属于大众性的消费类生活杂志。他的“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存在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⑤,指的是大众性的消费类生活杂志,而非学术期刊,更非大学学报。 应该说,文学艺术类创作和新闻类期刊与学术期刊、尤其是大学学报的性质是格格不入的,前者以发表形象思维和艺术创作成果为主,后者以发表抽象思维成果和科学发现、发明为主;前者需要个性和特色,后者需要共性、普遍性。所以,用以上三位大师对文学艺术类期刊的认知来套用今天的学术期刊和大学学报,并以此作为理论根据,就张冠李戴了。 (二)以登载学术成果为目的的大学学报不需要特色 大学学报是彰显高等学校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而学术是科研人员就人类社会、人类自身、自然界现象及其背后规律等方面进行探索的高级思维活动。规律是必然性与客观性的法则,是客观性和永恒性的统一体,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内部的联系,具有并且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发展的特点,属于高度抽象的范畴。科学是真理,而真理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无特色可言。一个国际公认的命题就是“学术无国界”,人们常说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也是如此。所以,记录科学创新成果与进步的学术刊物也是无国界的。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指出:“内容为王”永远是期刊得以发展的主题。⑥那么,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科学内容的载体——大学学报为什么一定要有特色呢?须知,当今社会是全球化时代,技术、知识、信息早已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标准化和数字化是大势所趋。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是:开始是对事物进行定性探索,即进行经验性的研究,当科学发展、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具有了普遍性,这个时候就是要研究事物量的规定性,精确的定量研究能够使人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⑦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之一是各门科学的数字化,它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历史潮流。”⑧生物技术领域著名的爱思唯尔期刊出版者Sebastian Straub认为:“学术期刊只是一种载体。”⑨著名学者、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也强调过:“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学术是学报的本色,没有学术的学报就没有学术生命”,“质量是第一位的,没有质量就没有学报的生命”。⑩同样,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也指出过:要想办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从学术质量上下功夫,这是生命线。要成为真正有影响的期刊,还是要靠提高期刊的科学水平,这是不容置疑的”(11)。中外名家都没有去谈什么所谓学术期刊的特色问题,却不约而同地强调“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12),学报的内容质量与所谓的特色孰轻孰重,不言自明了。 (三)在学术期刊最早出现且机制相对成熟和发达的西方国家,无人把学术期刊与特色进行联系 大学学术刊物起源于西方,从其萌芽到今天的繁荣成熟还没有人将其与特色相联系。不管Sebastian Straub的“数据和结论是科学的根本,而期刊只是一种载体”,“数据和事实才是学术出版内容的核心”,(13)还是世界医学科学排名第一的《柳叶刀》(The Lancet)的“探寻发表可引发医学实践变革的高质量临床试验”(14),抑或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奉行的“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伟大成果展示于公众面前”(15)等,它们都强调“全心全意抓好两点:一是抓报道速度,二是抓科学信息的便捷可得性,发表各学科领域的最新重大科研成果”(16)。 (四)“学报特色论”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1.从内容实质看,所谓的学报特色,纯粹属于该主办高校的专业分工。就目前而言,“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实施以来,被“学报特色论”所称谓的优秀栏目已经进行了3次评比,分别有16、24、26种入选,涉及66家学报的相关栏目。就这些栏目来看,其中不少特色栏目其实不是特色,只是属于专业分工,像《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民族音乐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的“藏学研究”、《暨南学报》的“海外及台港澳华文文学研究”、《东北亚论坛》的“东北亚区域合作”、西南财经大学《当代财经》的“理论经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等等。正因为如此,国家教育部称之为“名栏”,而不称特色栏目。 2.从数量比例来看,极少量具有特色栏目的学报,代表不了全国学报这个整体;从内容实质比重来看,特色栏目的分量也代表不了学报这个整体。就前者而言,我国有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300多家,而所谓的特色栏目只有区区66家,仅占5%。后者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例,该学报1997—2007年十多年间,发表“可持续发展”成果64篇,而每期发文量为20篇,11年总发文为1200篇,特色仅占5.3%;2013年全年发表论文95篇,该栏目每期仅有1篇,也仅占6%。再如,《九江师专学报》的特色栏目“陶渊明研究”,1984—1996年13年发表论文142篇,而其13年总共发表论文2880篇,特色文章仅占4.9%。其他具有特色“名栏”的学报情况也大致如此,没有超过10%的。 3.“学报特色论”与我国学报的实际使命不相符合。在“特色论”者看来,只有这不到10%的论文才是学报的价值和生命之所在。那么,占90%以上的主体部分,即所谓非特色的论文成果就没有价值了吗?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所谓有特色的学报之所以立刊,其主办单位——高等学校之所以立校,靠的恰恰是这个非特色的90%以上。 (五)“学报特色论”往往通过特色栏目来体现,导致各种层次的学报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低层次高校学报去挖高水平大学、高层次科研机构学者的成果,争夺稿源,破坏学术生态平衡 学术生态平衡要求高等学校学报要实事求是,完成好自己的使命。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什么学校办什么学报,学报的使命与所在学校的使命应相辅相成。国内认可度很高的武书连先生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其中有高等学校各个学科力量在全国的排序,反映的就是各高校的客观实际。大学学报应该实事求是,明确为主办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这一宗旨,不能被各种不切实际的指标、评估所左右,学报的办刊方针一定要抓住不放,否则,必将导致学术生态平衡的破坏。低层次高校的学报去挖高层次大学的高水平成果,就像许多地方性、地区性高等学校、学院拉院士充当门面一样,实际上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其本质是与高层次大学主办的学报争夺稿源,破坏学术生态平衡。再则,如果一定要给学报一个什么特色头衔的话,也只能在学报本身的印刷工艺、开本、纸型、装订方式等方面下功夫,而这种意义上的特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报特色,不过这个特色对学术、学报的影响微乎其微。著名编辑学家游苏宁先生认为:我国的科技期刊严重存在着“重形式轻学术吸引眼球”、“重手段轻内涵本末倒置”的问题。(17)因此,研究它的意义不大。 (六)“学报特色论”是学风浮躁的反映 到目前为止,“学报特色论”者往往强调通过地域文化来实现其所谓特色,这与许多地方政府大力炒作历史名人、名胜古迹,从而导致历史名人多籍贯、名胜古迹多地点乱象的频频出现有关。出于该目的学术大都采取形而上学的方法,只顾其一,不顾其余,歪曲历史,违背学理;更何况地域性的研究成果不一定就是一流的,因为鉴定成果优劣的标准是研究的难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价值的大小,这三点决定着任何成果的价值,地域性研究成果也不例外。不能因为一个学报设置了地域性栏目或者登载了几篇地域性的研究文章,就有了所谓的特色。实际上,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的研究主阵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学术积淀比较丰厚的地方。 “学报特色论”之所以能在业内引起不小共鸣,就是个别学报编辑不知道大学学报的使命、宗旨是什么,不清楚学报编辑的职责是什么,不清楚“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数量决定”的道理。学报编辑一旦不在认真地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不在“为人作嫁”和提高学报质量上下功夫,动辄拿“特色”作挡箭牌,走捷径、找遮羞布,这实际上是学术腐败和浮躁在大学学报领域里的折射和反映,(18)也是对特色理论的曲解和亵渎。著名的《新闻周刊》总裁有一句办刊名言是这样说的:“办好期刊的秘诀,就是定位,定位,还是定位。”(19)学报人应当引以为鉴。 二、关于大学学报专业化 学报界刮起的第二股风就是强调所谓的专业化。“建议大学间自愿创办专业学报,办像《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报》《传播学报》”等这样的专业期刊。(20)在他们看来,大学学报的现状大部分都是综合性的,这不适合形势的发展,必须进行所谓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成为专业学报。学术的进步是靠自然发展取得的,人为的干预和“大跃进”式的方法已经被证明不适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它只能带来灾难。在我国的大学内部已存在着大量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高水平的专业学术期刊,全国性的学会和协会、各地的社科院、社科联同样也存在着大量的专业学术期刊。因此,在这个前提下,将现有的大学学报全部转化为所谓的专业学报,必然会存在一系列问题:新专业化的学报与已经大量存在的专业期刊如何分工?新专业化的学报与后者竞争胜算有把握吗?新专业化的学报社会认可度如何?已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刊物的70%的大学作者就能把成果给新专业化的学报?专业学术期刊有必要重复建设吗?学报转化为专业期刊后原来学报的使命谁去履行?新专业化的学报起步晚,前途如何?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就连积极倡导大学学报专业化的始作俑者也不得不承认:大学学报转化来的专业期刊“无法抗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期刊”。(21)其实,也不一定能抗衡其他专业期刊。 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科学的孕育、成长是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是科学研究成果主要载体——学术期刊的发展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如果人为地改变,必将是揠苗助长,导致学术生态平衡的破坏。 (一)从世界学术发展史看,优秀的综合性科学最先出现 与一切事物的发展壮大过程一样,科学也有进化的过程。在其起始阶段的古代科学是综合的、整体的、朦胧的、混沌体;中世纪它又隶属于神学;文艺复兴以至于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前,科学包含在自然哲学中,譬如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当时不叫物理学,即使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科学往往以综合性的面貌出现;到近代的前期,科学才开始分门别类,被称之为科学的无机结构,此时科学才开始了分支;近代后期科学开始由分化又到综合,被称为有机整体的科学,这时衍生出了众多边缘学科;进入现代社会,科学又再次呈现出以综合为主的特征,各领域深度联系,被称为系统结构。可见,科学发展的规律应该是由混沌整体到无机结构、有机结构,最后是系统结构,即最初的大综合状态,到后来的分化,再走向新的综合。学术期刊、大学学报形式的出现是适应科学发展而出现并随着科学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学术期刊、学报发展到今天,形式演变为多种多样:从时间上看,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半年刊、年刊,定期刊、不定期刊;从内容看,有文史经哲、天文地理、数理化生物、文学艺术等;从服务的读者看,有老中青幼、男女;从知识层次看,有学术、科普、幼儿知识读物等。21世纪伊始,在中国有人莫名其妙地质疑起综合性学报存在的合理性,令人困惑。 (二)从西方学术期刊发展史看,综合性期刊率先出现且不乏佼佼者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期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从初期至今天,大量涌现的是以综合形式出现的期刊,包括综合性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期刊,综合性丝毫不影响他们巨大的学术影响力。比如,理论界公认的全球第一种学术期刊——《学者杂志》(Journal des savans)周刊,它诞生于1665年的法国,其刊载学科范围包括:图书目录(主要欧洲),高水平学术信息,学术图书文摘,物理科学片段阐释、化学现象和解剖实验结果,具有实用价值或重要发明的器械,气象资料,民事与宗教等重要信息及高校的反响,人们喜闻乐见的、有价值的事件深度报道等。其综合性可见一斑。紧随《学者杂志》后的是英国人在伦敦创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后改名为《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其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罗马人对光学玻璃的改进、英格兰人观察到的木星某个区域里的一个黑点……德国特种铅矿石、匈牙利和亚美尼亚大药丸效力的异同、百慕大的美国新式捕鲸船……图阿劳斯的康塞劳尔出版的哲学书目录集,应有尽有。(22) 世界上历史悠久、在学术领域依然率先垂范的往往是那些综合性学术期刊:英国创刊于1869年11月的综合性《自然》周刊,发表来自于众多科学领域的第一手研究论文,其被引用率居世界学术类期刊鳌头;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科学》也是综合性的,其内容包罗万象: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理论视点、学术综述、政策论文、书评、技术评论等;与《自然》《科学》齐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是目前世界上引用率高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它不但是综合性的,而且还是文、理、工大综合。它们共同被人们誉为“多学科期刊的优秀代表”。(23) 在我国,情况也是如此。以大学学报为例,教育部于2004年开始的“名刊建设工程”,首批入选的全部是综合性学报,诚如“学报专业化”论者所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启动六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从所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和质量来看,入选的综合性学报已成为同类期刊中的佼佼者。”(24)2008年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中“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共收录121种期刊,其中综合性大学学报有76种,占总数(121)的63%。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界的“巨无霸”——《中国社会科学》是综合性学术期刊,其社会影响力的各项指标在国内首屈一指。同样在自然科学期刊里,其中的120种“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中,竟有115种是大学学报,占“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的96%。再如,与西方接轨较早的我国港台地区,香港城市大学的《香港社会科学学报》被誉为“香港第一份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25),台湾师范大学蜚声中外的《师大学报》也属于综合性大学学报。(26) 以上中西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例子已经无可置疑地说明了综合性的先进性、优越性。关于综合性大学学报存在的重要意义,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主编金晓瑜先生就强调:“中国人文社科走向世界需要综合类学术期刊”、“学术期刊边界不清楚不是劣势”,因为“中国人文学术传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经验描述具有历史性、整体性和综合性”。(27)此观点不可谓不深刻。 (三)所谓的学科性专业期刊,其本质也是综合性的 所谓的学科性专业期刊,其本质也是综合性的,因为综合性与专业性是相对的,例如,美国医学会于1883年创刊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就是世界上知名的医学类学术周刊,其栏目设置有封面故事、住院医生论坛、文学与医学、诗与医学、杂志俱乐部、脉搏、心灵一角、自由专访等。(28)另外,同样知名的英国医学会创刊于1840年的《英国医学杂志》(BMJ),其栏目设置同样异彩纷呈:医学实践、医学政治论坛、述评、教育与争鸣、消息、通讯、医学与媒介、医药卫生知识、书评,等等。(29) 过去二三百年期间形成的各科学学科,其中在自然方面包括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等,并且沿用一直到今天。(30)统计结果表明,自然科学已经形成了具有40000余个学科门类,因此,发布如此多领域的学术成果专业学术期刊,不可能是纯粹的,任何一种所谓专业期刊其实质都是综合性的。在我国包括《中国科学》(系列)在内的绝大部分综合类学术期刊都是分学科栏目的,每个栏目实际上就是一个专业,并且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栏目成果往往就代表这个专业的学术前沿水平。 (四)过度人为干预使综合性学报专业化是揠苗助长 学术、学术期刊崇尚的是学术生态平衡下的自然成长,而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命令。人为地使综合性学报实行专业化转型,后果是可怕的。比如,1952年照搬苏联的高教统一模式,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的院系大调整,完全无视2500年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抹杀了学校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分科过细又使得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变得相当狭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影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人才的发展。同样,硬性地将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必然带来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比如,哪个高校主办哪种专业刊物?比较弱小高校的成果如何比较顺畅地发表?办刊经费由谁来承担?现有的编辑队伍如何调整?等等。为什么要人为地制造这些麻烦,何况我国已经大量存在着专业学术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国家级学会的会刊及其主办的其他专业期刊,像经济研究所的《经济研究》、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的《生产力研究》、中国编辑学会的《中国编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报》、物理学会的《大学物理》,等等。依托地域历史文化而存在的学术期刊也不少,像地处首都的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的《伏羲文化研究》,地处上海的先秦诸子研究中心的《诸子学刊》,地处山东的《蒲松龄研究》《管子学刊》,地处湖北的《长江文化》,地处福建的《闽南文化研究》,地处广东的《潮学研究》,等等。更无法想象的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人为地改为专业期刊后,现在已经存在的大量专业期刊怎么办?新创办的专业期刊,在经验方面、在已经基本分割了的读者群、作者群面前,与早已存在的专业期刊的优势能否匹敌?专业学术期刊已经星罗棋布,学者们发表相关成果已经有了比较合理的平台布局了。因此,没有必要将现在的大学学报人为地专业化,人为、硬性地将综合性学报专业化将是灾难性的。大学综合性学报绝非可有可无,在谈到几乎全部是综合性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时,编辑家杜文涛先生指出:“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600种左右,占了我国科技学术期刊总数的1/3左右,发挥了其他期刊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1) 三、关于大学学报去同质化 所谓大学学报去同质化,其实是学报特色论和专业化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提法而已。代表人物朱剑等认为:大学学报存在的诟病之一就是同质化,并且认为目前大学学报“同质化现象严重”,“同质化”就是缺乏“特色”和“缺乏专业特色”。(32) 学术期刊同质化是科学、学术的本质所决定的,是科学成熟的基本标志。学术期刊肇始于西欧,从其端倪到现在的滥觞,自始至终秉承的就是:发表的论文应该是力图接近真理、甚至是穷尽真理的成果。爱思唯尔出版者Sebastian Straub认为:“数据和事实才是学术出版内容的核心”,(33)最终的“数据和事实”只有一个,当然它应该就是同质的、具有普遍性的。大名鼎鼎的《自然》创刊140多年来秉承着“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伟大成果展示于公众面前”的承诺,客观、准确地报道世界科技领域的重要发现和重要事件,而从不强调什么去同质化,其发表了一系列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发明成果,像中子的发现、维生素C的分离……克隆羊“多利”的成功培育等,其强调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发表各学科领域的最新重大科研成果”。(34)同样,美国的《科学》《细胞》等,担负着把改变科技发展进程的重大科技成果向全世界宣告的历史使命,才不管它同质化不同质化呢?学报及其他学术期刊仅仅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具有高度同质的这些数据和结论是科学的根本,数据和事实才是学术出版内容的核心。(35)正因为这些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即具有极大的同质性,才能为人类创造极大的福祉,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 四、关于大学学报数字化 关于学报数字化的研究文章,近几年发表了很多。“数字化”,《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指在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36)2010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则把数字化概括为:“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用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出版数字化是指将已经正式出版的传统纸质出版物加以数字化,在网上重新出版,或打包成数据库出售”,“数字化出版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出版的出版物或出版行为”。(37)可见,数字化并不意味着学报质量的提高。因此,数字化不是学报编辑需要去费尽心思考虑的问题。学报的要害是学术质量,数字化与学报的质量无关,更何况,数字化是近几年的事情,难道几年之前由于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学术了吗?比较可笑。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报编辑部多则十几个人,少则几个人,甚至还有的是一个人,人们为什么不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为人作嫁、编辑工作精益求精上去呢?笔者认为,学报数字化论犯了以形式掩盖内容本质的错误。 五、克服大学学报界浮躁学风:明确学报使命、实行二维评估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学报特色化、专业化、去同质化、数字化等并不是大学学报发展的关键,关键是要让学报编辑者、管理者明确大学学报的使命,改进学报评估的方法,使各层次的学报充分挖掘其资源,使中国的大学学报真正“走出去”。 (一)必须明确大学学报的属性与使命 1.大学学报的属性与使命没有过时 今天,大学学报的使命被个别人称之为过时,好像强调这个问题很庸俗,并且现在好像没有人去关注了,更没有人去研究了。其实,起码在没有出台新的规定之前,关于大学学报属性与使命的文件还具有法律效应。国家教育部早在1998年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育部办公厅3号)的第二条就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其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学报工作是高等学校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其第七条“出版学报的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学报编辑部。由分管校(院)长领导”;第十二条“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学报编辑人员的职务评聘、生活待遇以及评优表彰等方面应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再往前追溯,我国大学学报的宗旨、使命、属性可谓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学学报的发端——1905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河北农业大学前身)创办《北直农话报》,其办刊宗旨是:“农业学堂开办已久,而未受其影响者,以农会为之机关也。该道拟开办农报,以为农会之基,用意甚善。”(38)到1906年6月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创办的学报——《学桴》,《发刊词》曰:“谋刊行月,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39)其属性就是展示主办学校的科研、教学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随后,1915年12月出刊的《清华学报》以“本报以研究学问为宗旨,选择研究学问之文字”(40);1919年北京大学的《北京大学月刊》,其灵魂蔡元培先生的发刊词开宗明义:“吾校必发行《月刊》者,有三要点焉,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三曰释校外学者之怀疑,以上三者,皆吾校所以发行《月刊》之本意也。”(41)1935创办的《复旦学报》,“为便于教师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经验研究,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和重点发展”;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的“以发表本校中国学术著作和发表师生研究及讨论学术之新义”,等等。(42)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学者马寅初曾明确《北京大学学报》的历史使命为:第一为了传播我校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论辩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特决定出版《北京大学学报》;第二《北京大学学报》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的学术论文为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钱令希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是反映本院校教学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对于发展科学理论,推动科学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和扶持优秀科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重要作用”。(43)1987年,著名教育家、时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曾说过:“我历来认为,办好一所大学,一要办好一两种能代表其水平的学术刊物。学报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检阅一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治学的学术思想与作风。”(44)即使是在22年后的2009年刘道玉先生仍然坚持这一观点:“顾名思义,学报是学校的学术刊物。从大学学报诞生至今,基本上贯穿了两个办报的原则:一是反映学术研究成果,二是刊载本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成果。”(45)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主编龙协涛教授就坚持认为:“夫学报者,荟萃大学科研成果,传播学人研究心得也。”(46)自然科学学报界的陶舒亚先生也认为,高校学报使命“一是对外以学校为主体反映科研学术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二是对内要成为为学校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而搭建的学术平台。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7)大学学报编辑的使命应该是按照学术传播的规律,及时地、准确地传播主办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信息,诚如龙协涛先生所言:“学报相当于‘实验室’,通过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实验’平台,为培养和发现学术人才营造了重要园地。”(48)另外,大学学报还具有记录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历程、史料的功能,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荣誉理事长等也持这种观点。(49)可见,我国教育部就大学学报的相关文件,有充分的历史、理论、逻辑渊源。我国政府对大学学报属性和使命的界定具有中国特色,并且没有过时,它是对历史的传承,是对现实的反映。 2.大学学报的属性与使命是由大学的体制所决定的 关于我国大学学报的体制,北京大学学报的常务主编刘曙光先生认为:学报的体制是由高校体制决定的,高校学报的主管、主办制度造成了学报所谓“全、小、散、弱”的特点,规模化、集团化是否是学报改革方向值得认真研究。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是对整个国家学术水平、学术状况的一种生动、客观的反映。“学报是高校主办的,不具备市场主体的条件,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其运作方式受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报的多样性”。(50)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是非市场化的,尤其是公立高等学校不允许市场化。因此,那些以大众媒体(新闻媒体、消费类报刊)受市场冲击而倒闭为理论依据而不假思索地认为我国大学学报也要市场化的认识是轻浮的。大学学报这个特殊学术类出版物不应该机械的受制于体制改革,因为它是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体制决定学报体制。在美国,政府和高校都将大学出版社等学术出版部门矢志不渝地定位于非营利机构,大学的出版社、学术期刊社均由大学注资,并且这些出版机构都倾其全力于学术著述的出版。全美国的100多家大学出版社,“绝大部分都是其所在大学的一个正式设置的部门”,“大学出版社成为大学的一部分,一个实际的学术部门,同学校的图书馆和政治学系一样。社长同学校院系的高级成员一样,参加校务委员会的活动,以及校内其他活动”。(51)这点对我国大学学报尤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必须改革大学学报的评估方法:实行二维评估 1.中国的学术期刊评估与西方评估方法应该有重大区别:由纵向一维走向纵横二维 在西方,学术期刊的评估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而在我国仅仅30余年,由于中西方国情不同,公共资源占有的根本形式不同,中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于此上的学术资源当然属于公共资源,这个性质一直被忽视了。而中国以往的评估除去中国固有体制因素外,一直借鉴、采用的几乎是西方的、一维的、纵向的评估方法,这种一维的、纵向的学报评估方法,从体制层面来考察,存在着重大缺陷。中国大学学报的评估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入第二维的、横向的关于客观与主观因素的评估。具体包括:办刊水平与其依赖平台及其学术资源的对称度情况,学报主体培养人才的状况,主体体现在学报的外在形式上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如何,等等。 2.我国学报的依赖平台——大学的资源区别很大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像综合性的、研究型的“985”、“211”大学,其学科齐全、研究力量雄厚、学术资源丰厚、基础平台高,依附于其上的学报具有天然的优势——拥有丰富且质量一流的稿源,其学术质量高于一般大学和专科层次高校的学报。有资料表明:1993年至2009年近5000个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为数不到5%的强势大学(主要指“985”高校)占了65%的资源,剩下的35%则成为95%的弱势大学支配,而二者对优质资源(重大课题)的占有比例更是扩大到92%比8%左右。导致资源集中的两大核心要素分别是行政级别与行政区位。竞争通常以公平的形式展开,结果却最终走向严重的资源两极分化。(52)对此,胡习之先生认为:“一般地方高校学报缺乏得天独厚的条件,优质稿源成了稀缺资源。”(53)所以,在我国评估大学学报质量的优劣时,存在一个可比性和科学性的问题,不能再去进行那种形而上学式的数字统计和学报之间的简单比对了。 3.必须寻找一个适合国情的第二维评估依据。实现评估制度的可比性和科学性,重要前提就是找到一个客观的、可靠的参照系 关于参照系,笔者建议采用以下几种:一是国内认可度很高的武书连先生的“中国大学排行榜”,其中有高等学校各个学科力量在全国的排名,以此为据;二是以大学历年国家级科研课题的数量和层次为依据;三是以获得各级政府科研成果奖励的数量、层次作为依据;四是以大学科研经费的数量作为依据。综合上述四个指标或以择其一为依据,对相应大学的学报进行位次与拥有资源对称度的考察,对不同层次的大学学报按照不同的指标,进行一一对比,以此评估大学学报质量,检查这些学报水平与其所在大学、学科在全国的排名相称与否,由此得出结论。例如,某大学或某大学的某学科全国排名为第6,其学报也相应地排第6,该学报即为称职;如果排名第5以内,为优秀;如果排名第6以外,为失职,以此类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标准面前“刊刊平等”,也会实现大学学报评估的革命性变革,也唯有如此,学报编辑的精力才会真正放到编辑学报上去,专心服务学术、引领学术,尤其是背靠高层次学术平台学报的编辑,也才能够真正心无旁骛地把精力用到为学者服好务、精益求精编辑好论文的分内事上去,努力承担起应有的为主办单位——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上去,回归到学报的原点——大学学报使命上去。 最后,借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杂志部有关专家对1997年访问美国《科学》杂志所得出的结论做结:“我们目前的办刊思路必须有彻底的改变,树立科技期刊为读者服务,为科学家服务的办刊思想。编辑人员要深入到科研第一线,参与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随时了解活动中出现的重大突破和最新动态。面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有水平,努力将刊物质量进一步提高,把Science、Nature等作为自己刊物学习、赶超的目标。”(54)希望给学报人以启迪。 收稿日期:2014-04-10 注释: ①范子奇:《学报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现代传播》,1992年第5期。 ②袁良骏:《一句并非鲁迅的“名言”》,《社会科学报》,2007年9月13日。 ③[俄]别林斯基著,满淘译:《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89页。 ④《三联生活周刊》的前身——《生活》周刊,http://www.zubunet.Com/site/special_sanlianqianshen.html,2013年5月19日。 ⑤邹韬奋:《邹韬奋文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年,第403页。 ⑥李东东:《以内容建设为统领推动期刊业改革发展》,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2-06/2703577.shtml,2013年6月28日。 ⑦彭纳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技术学的典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6期。 ⑧张琮琼、黄坚:《浅论医药科学与数学学科的结合》,《药学教育》,2000年第1期。 ⑨(13)任霄鹏:《“期刊只是数据和事实的载体”——专访爱思唯尔生物技术领域期刊出版者Sebastian Straub》,《科学时报》,2008年11月24日。 ⑩刘道玉:《质量是学报的生命》,《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1)朱作言:《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第4期。 (12)祖广安、柯若儒、钱浩庆:《访美国〈科学〉杂志社纪实》,《编辑学报》,1998年第1期。 (14)(33)The Lancet,www.thelancet.com; www.thelancet.cn,2013年9月25日。 (15)The History of Nature,http://www.nature.com/npg_/company_info/timelinel.html,2013年11月9日。 (16)张高明、黄桂芳、饶燕琴:《试论〈Nature〉如何开发人类创新潜力和能力》,《科技与出版》,2001年第9期。 (17)游苏宁:《“号脉”科技期刊》,《光明日报》,2014年1月16日。 (18)王立龙:《学术期刊出版界的浮躁现象及原因分析》,《编辑学报》,2004年第5期。 (19)编者:《社论》,《独立周刊》,1904年1月1日。 (20)此观点主要以下面文章为代表。鲍观明:《我国高校学报同质化的风险规避》,《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第3期;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薄洁萍:《“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③迈向“专、特、大、强”》,《光明日报》,2011年3月2日。 (21)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2)姚远、张银铃:《奥尔登伯格与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哲学汇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23)顾力文:《多学科期刊的优秀代表——〈自然〉〈科学〉与〈美国科学院学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24)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5)学界评价香港社会科学学报网,http://www.cityu.edu.hk/rcep/kkjoumalss_chinese.htm,2014年2月1 9日。 (26)台湾师范大学:《师大学报编审委员会设置办法》,www.docin.com/p-483967885.html,2014年2月19日。 (27)金晓瑜:《综合类学术期刊符合中国人文社科发展需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3日。 (28)李艳:《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编辑素质的借鉴与启示》,《四川理工学院学校(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29)续维国、包广厚、王现:《英美两家“百年老刊”给予我们的启示》,《编辑学报》,1998年第3期。 (30)吴征恺:《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及分类》,《中国科学基金》,2000年第5期。 (31)杜文涛:《从某些期刊评价指标看大学学报改革的必由之路》,《编辑学报》,2004年第1期。 (32)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34)陆伯华:《英国〈自然〉杂志今昔》,《编辑学报》,1994年第2期。 (35)韩启德:《中国要办自己的优秀学术期刊》,《科学通报》,2009年第18期。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72页。 (37)许春辉:《期刊数字化出版现在与发展趋势》,《编辑学刊》,2009年第6期。 (38)刘大群、刘继亭、张璞:《河北农业大学校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9页。 (39)学桴编辑部:《发刊词》,《学桴》,1906年创刊号。 (40)编者:《在清华学报登载广告之利益》,《清华学报》,1916年第2期。 (41)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2)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43)钱令希:《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讯》,1987年第1期。 (44)刘道玉:《贺词》,《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会讯》,1987年第1期。 (45)刘道玉:《再谈大学学报的使命——纪念〈武汉大学学报〉创刊80周年》,《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6)龙协涛:《学报赋》,《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47)陶舒亚:《高校学报使命辨析》,《编辑学报》,2012年第2期。 (48)李彤:《教育部推动高校名刊工程》,《人民日报》,2004年5月21日。 (49)郑进保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编辑学报》,2006年第5期。 (50)刘曙光:《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改革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51)尹玉吉:《西方国家学术期刊出版机制研究》,《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年第2期。 (52)程瑛:《竞争条件下大学资源集中现象形成的实证分析——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为例》,《现代大学教育》,2013年第5期。 (53)胡习之:《一般地方高校学报吸引优质内稿的策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第2期。 (54)祖广安、柯若儒、钱浩庆:《访美国〈科学〉杂志社纪实》,《编辑学报》,1998年第1期。对我国高校学报发展趋势的思考_科学论文
对我国高校学报发展趋势的思考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