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上课开口说话论文_刘君燕

如何引导学生上课开口说话论文_刘君燕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一中学 山东 威海 264325

摘 要:学生的课堂发言,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的途径,也是一种学习的资源,其作用在于引发更大范围的思考,给其他同学以启发。然而每次课堂教学时,很多教师都会觉得课堂变得压抑、沉闷,学生变得不爱发言。课堂中需要教师和学生智慧的碰撞,学生和学生智慧的交流,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平等和谐 引导 自信 策略

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的时间里,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师说:“我班上的孩子们就是不爱发言,我该怎么办?”“这次在外面学习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城里的孩子们就是不一样,爱思考、会回答问题、有很强的表达能力”。我们的孩子们在课堂上为什么不愿说、不爱说、说不好?不是因为他们是农村孩子,我分析其原因应该是我们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不够,这种现象在小学数学课上尤为突出,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的表现过程。我认为数学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让学生“说”。现就二十余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自己的体会,浅谈引导学生开口说话的策略: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我国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以“插秧式”教学为主,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和师道尊严,殊不知师生间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而沟通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

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经常与学生谈心,一起玩耍,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还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非智力因素就会被激发,会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就愿意和老师交流,愿意敞开“心扉”,把知心话说给老师听、同学听,愿意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

传统的教学是一切由老师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不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教师对教育的理解,站在高起点看教育,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比如:我在教授《汽车行驶的速度》一课时,从让学生描述自己乘坐公共汽车时的情形开始引入课题。学生都有乘车的经历,所以描述起来有话可说。但是学生在描述的时候都是从车上人数的变化去说,于是我又引导学生:“公共汽车的速度呢?一直没变吗?”这样很自然的将新课引入,同时营造了学生愿意说、想说、能说的氛围。

三、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而在这种“对话”中,学生的“说”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课堂提问、课堂讲解与讨论中。

1.提问。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促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要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每次我培养学生提问的开始,提问的人数并不多,提问的质量也不高。我首先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不管学生问什么,我都要求学生把话讲完整、讲清楚,并不在乎问题的大小,难易的程度,只要是自己不懂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让学生觉得谁提问、谁光荣。其次我安排好每课时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问题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在预习、听课、作业中及时地记载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地准备。

2.试讲。根据学生的提问,我并不轻易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有侧重点地让别的同学或他自己学着讲解。《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我让学生试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反复思考,在掌握了一定新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训练了他们分析问题、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讨论。根据学生的讲解,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现代教育学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最佳的途径都要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我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只做引导作用,常问学生:“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而不做任何提示,有的学生刚说完就有学生反驳,而有些学生说得有理有据,无人反驳,大家就会自发地给他来点掌声鼓励,学生在其中就会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课堂上多让学生“开口说话”,正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展示和培养,只有通过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学生才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形成主体意识;同时通过学生发表的意见,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通过学生叙说的思维过程,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的潜能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晓玲 为学生开启“说话”之门——激发农村学生上课积极发言的策略[J].文教资料,2010,(34),61-62。

[2]周树华 上课先让学生说——谈说话训练的形式与作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05),45。

论文作者:刘君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如何引导学生上课开口说话论文_刘君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