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国际转移规律和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规律论文,趋势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一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部件、制造区段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制造业国际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给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了战略机遇。
一、制造业国际转移的一般规律
(一)制造业国际转移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是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加工基地,输出装配技术和中间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发展加工装配产业。第二阶段是随着发达国家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优势的结合,发展中国家最终产品的生产量逐渐增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最终产品出口逐渐减少。第三阶段是随着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零部件和原材料等中间产品在当地采购增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减少,直至中间产品的大部分实现本地生产,最终产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反向出口增加。只有进入第三阶段后,发展中国家才算真正地从发达国家手中接替了该产业,而且相关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也实现了转移和接替,完成了产业的升级。而此时,产业移出国已压缩或淘汰了这个产业,已推出更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
(二)制造业国际转移表现出梯度性,产业转移结构日趋高度化
发达国家为了利用其资源禀赋优势,维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必然把其丧失或将要丧失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零部件、区段,如轻纺、食品加工、电子装配等,其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的普遍建立和“三来一补”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也由初级产品为主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石化、冶金、造船等,早期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现代工业部门已经大部分处于资本密集型阶段或重化工业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技术产业为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发展迅速,推动发达国家经济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向知识化、高度化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促使发达国家加快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进程,以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进而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和充分享受国际分工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延长技术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的中间型技术、非核心复杂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产业转移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将集中在技术比较复杂但已是成熟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某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非核心的配套件、零部件上。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传递,各国产业结构再度升级换代。
(三)随着产业转移的高度化,产业转移和承接的难度加大
产业转移的速度和内容,一方面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愿望和利益,另一方面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消化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承接较为顺利。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不高,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不高,发展中国家只要有丰富的劳动力与之相配合,就可以接纳该产业。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着比较完全的市场结构,跨国公司对这方面的技术控制也较弱,原材料等中间产品比较容易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采购,因此发达国家为了进入东道国市场或为了降低成本也愿意转移这类产业。
但是,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产业转移和承接则较为缓慢和困难。一方面,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市场结构多为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有动力和能力严格控制技术的转移和扩散,以遏制发展中国家技术升级,通过出口贸易获取价值盈余。另一方面,这类产业对零部件和原料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发展中国家要承接这类产业转移,需要发展当地相关产业,实现中间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和采购,同时要对原有的生产流程与设备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这等于提高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启动成本。
因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不仅取决于发达国家全球经济战略,还取决于移入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产业转移的低层次阶段,接纳国占支配地位的是“自然”的比较优势,包括自然所赋予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所形成的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而在产业转移的高级阶段,接纳国占支配地位的是“创造”的比较优势,这种创造性优势需要进行实物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形成。也就是说,在产业转移的高级阶段,产业接纳国必须同时创造接纳该产业所需要的比较优势,才能顺利地完成产业的移入和升级。
(四)发达国家移出的产业通常是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业
从理论分析和产业转移的实际状况来看,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所移出的产业,一般不会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产业,而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技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业。
制造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一般情况下,新型工业品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发达国家,经过发达国家若干年的生产和出口,新型工业品便进入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随后生产和出口基地就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许多工业产品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电子产品,如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空调、电冰箱等。
技术在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使新型工业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生产要素的密集性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引起国际间比较优势的转换,产品区位随之发生转移。
新产品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与开发费用,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技术密集型,技术垄断和产品差别是贸易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国际生产区位中心在发达的技术创新国。
成熟产品阶段:知识技术的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的作用大大减弱,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作用开始加强,因此国际生产区位中心逐渐扩散到其他发达国家。
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很重要,但非熟练劳动投入大幅度增加,产品差别和技术差别优势完全消失,大规模资本投资的约束作用也大大下降,成本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一时期的产品要素密集性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因此国际生产区位中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新型工业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由技术垄断到技术扩散,使技术因素在比较优势中的地位削弱,生产成本和规模效益对比较优势的形成起了主要作用。从竞争条件来看,不仅国内外竞争者增多,动摇了技术创新国的垄断或寡占地位,而且价格竞争取代了非价格竞争,因此形成了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即母国生产并出口——到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国减少生产和出口——通过投资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由海外进口。
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决定其创新方向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垄断或寡占优势的削弱以至丧失,产品区位必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一产品在技术创新国的整个生命周期也就宣告终结。事实上,在产品处于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时,产品创新国又开始其他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了。也就是说,另一种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又开始了,因此,制成品的创新和扩散表现为周而复始的运动。
二、制造业国际转移新趋势
(一)制造业进入品牌与制造分离时代,产业转移形成“品牌+制造”趋势
20世纪90年代,生产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欧美企业“生产外包”规模年增长率达到35%。生产外包,是指跨国公司将非核心制造环节外包转移给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外部供应商,然后通过外购获得这些产品。从产品价值链看,跨国公司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把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如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
传统上,跨国公司出于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对与产品制造有关的活动和资源一直采取内部“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或自行投资扩大自身规模,或参股到供应商、销售商企业,与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企业形成一种所有权关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生产加工日益高度化和复杂化,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内部“纵向一体化”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分散了整个企业的资源,削弱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放弃了内部“纵向一体化”这种经营模式,将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完成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这种状况在技术较密集的行业,如电子、电信、计算机、制药、汽车、航空等行业尤为明显。于是价值链开始分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上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随着价值链的不断分解,各环节被转移到优化选择的区域,并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了一批具有专业化特色的加工制造基地,如中国台湾的主板、韩国的显示器和中国东莞的硬盘等。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在母国内的分工协作能够扩展到全球范围,而且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理想的外包地点会先后出现,这就为外包的梯度延伸和外包比较优势的梯度转移提供了条件。 人们预测, 2005年大多数公司的活动和需要中,有60%以上通过外包实现,少数公司甚至100%要靠外包。一方面,随着产品技术周期的变化, 已进入标准化阶段的产品生产被外包转移出去;另一方面,生产工序在技术上的可分性越来越强,在某一产品的各个加工工序之间,也存在劳动、资本、技术密集程度的差别,跨国公司找出技术特点不同的生产阶段,根据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要求,对不同生产工序实行外包。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如可口可乐、松下、西门子、飞利浦等。有关资料表明,通过外包,在中国的全球汽车制造商可以节省多达40%的资本,从而有望使资本回报率相应上升60%,通过外包可以把资金释放出来,集中投向高增值的产品开发设计和营销等方面。
外包的发展使“贴牌制造”成为制造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贴牌制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OEM )也称“原始设备制造商”。其含义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签订契约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承接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采用“贴牌制造”这种外包战略的企业,可以没有生产工厂,而是集中资源,专攻附加值最高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等业务,而产品制造则委托给经过严格筛选、生产成本较低的工厂代为加工生产。中国成为世界的“生产车间”,主要指的就是承接国外的生产外包。
随着“贴牌制造”的广泛应用,制造业逐渐分化出品牌厂和供应商,制造业进入品牌与制造分离的时代,发展中国家企业专门“做工厂”,接受委托加工,即所谓的“贴牌生产”;而发达国家企业则侧重于“做品牌”,把资源更多地配置于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例如,GE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厂商之一,品牌价值极高,同时GE拥有良好的流通渠道,销售是其最大的利润来源。所以,从自身发展的战略考虑,GE放弃了利润过低的生产环节,不再投资建设工厂,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贴牌生产。
(二)抢占价值链条高位区,产业转移形成“大脑—手脚”趋势
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转移扩散使得竞争力的构筑不再依靠产品价值链的整体占有,而是根据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参与并抢占价值链条的高位区。发达国家的科研条件、大公司的技术力量和充裕的科研经费,使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成为可能;而发展中国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接近消费市场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复杂性日益降低,使其承担生产制造的职能更为经济。因此,发达国家将愈来愈大比例的低附加值的制造和装配等低增值部分转移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而自己则抓住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开发设计以及产品的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并通过知识保护,确保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装备在开发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随着制造业的国际转移和扩散,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分工不断加深,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所谓“大脑—手脚”的分工格局,而这种分工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分工在现代国家之间的重现。以世界计算机产品制造业大分工为例:美国掌握了CPU等核心技术的制造,如美国的IBM、英特尔、微软等大公司通过开发CPU和软件赚钱,其利润率为25%~35%; 日本和中国台湾保留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制造部分,利润率为15%~25%;劳动力密集的制造部分转移到以中国大陆为主的一些区域,如我国中关村的一些企业主要进行装配,利润率仅为8%~12%。
(三)基于生产上的前后向联系,产业转移形成供应链群体搬迁趋势
在那些规模大的市场,为更好地服务于当地,降低制造成本,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推行供应链群体搬迁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向周边市场辐射。
由于生产上的前后向联系,为降低制造成本,当某一产品转移到某一地区时,可能会引起其供应商跟进,从而使该产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及产品本身的生产都集中于该地区;如果该产品只是中间产品,那么该地区还可能吸引到产业价值链下一环节的跟进,从而产业转移形成供应链群体搬迁模式。最典型的是,许多跨国公司加大零部件筹供当地化战略的实施力度,积极带动其海外供货商到东道国投资,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例如,松下与中方合资在杭州建立其最大的海外洗衣机生产基地,带动了12家多年为松下供应配件的配套厂来华投资,实现了产业链整体本土化过渡,为降低加工成本与提高产品价格的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实现全球垂直一体化,产业转移形成“空间分割”趋势
所谓“空间分割”是指产品价值链、一项技术或一整套工艺流程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转移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早期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实行垂直一体化投资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过去的国内垂直一体化投资演变为在全球市场上的垂直一体化生产,即对整个产品价值链、技术或工艺流程进行拆分,分别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如产品设计、开发、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些经济活动亦称之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产品的价值链。在产品价值链中,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每个环节的成本和效益都会影响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一般来说,价值链各环节的投入要素差异很大,例如,产品开发环节是知识密集型的,所要求的主要是具有专业技术和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宽松自由的组织环境和鼓励创新、提倡独立思考的企业文化;而产品装配环节是劳动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和严格的劳动纪律、全面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为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为实现全球发展战略,跨国公司对整个产品价值链进行拆分,然后把各个环节布局到能最好地实现总体战略的地方,并实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产业转移“空间分割”使接纳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个布置点,在跨国公司实行全球产业整合的趋势下,接纳国被纳入全球经济的生产体系中,跨国公司通过充分发掘接纳国市场的全球性价值来实现全球竞争的战略目标。同时产业转移“空间分割”有利于控制接纳国,从而拓宽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因为某一单项环节,技术往往不能使接纳国形成优势,也就难以对转移国形成较大威胁,接纳国则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逐步获得整套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在此期间,不得不屈从于转移国。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正成为全球一体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或延伸,各受资国将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不同布置点,其功能不仅仅是为跨国公司提供市场,而且通过国际贸易向世界其他邻近地区的市场提供中间产品,成为世界级专业化供应商。
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价值链的拆分,跨国公司较少全线投资受资国上、下游相关的各个领域,国际产业转移对象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分工格局从同一产业内不同部门分工、同一产业内同一部门不同产品分工格局深化为同一产业内同一部门中的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即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流程中,发达国家从事技术、资金密集工序的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从事非熟练劳动密集工序的生产,形成同一产业内部非熟练劳动与技术交换垂直分工形式。在彩电、摄像机、计算机等的生产过程中,技术产权为发达国家所控制,产品设计、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一般也限制在发达国家生产,而将组装工序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生产同一产品过程中的非熟练劳动换取技术的新形式,即产业内的全球垂直分工体系。
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者的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产业转移,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带来了重大机遇。但产业转移所固有的属性可能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级差乃至产业级差被固定化,因此,我们要认识和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制定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标签:比较优势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产品生命周期论文; 全球价值链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生命周期理论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投资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