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消费需求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消费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于带动总需求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因而要刺激总需求,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加大对消费需求的刺激力度。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主要有六大要素影响我国消费需求的变动,因而刺激消费需求应该从下述六个方面做工作。
第一,调整消费倾向。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比较低,其原因是消费观念比较陈旧,人们在已经富有之后,仍然持有比较贫穷时的消费观念。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观念是完全正确的,但这种观念并不是强调人们不要增加消费和提高消费水平,人们在富有之后,应该考虑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因而在富有之后应该强调生活质量提高的问题,不能把勒紧裤带过日子绝对化,在富有之后仍然不去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观念上要消除陈旧的消费观念,树立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包括在节假日前后及在人们各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前后,提倡应有的消费,不宜约束人们的应有消费,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
第二,调整消费方式。消费方式从消费资金来源上,可以划分为收入性消费和信贷性消费,这两种消费方式在人们的消费中应保持应有的比重。我国目前的居民消费中,信贷消费比重太低,因而约束了消费需求的应有增长。在我国的前两次消费升级中,即解决温饱问题和普及家电中,由于人们为此而支付的货币数额不大,因而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来实现。也就是可以通过收入性消费而实现,但现在我国面临的是以新三件为特征的消费升级,即以私人住房、私人小轿车、私人现代通讯设施为特征的消费升级,购买新三件所需要的货币数额比较大,人们往往不可能仅靠现有收入而实现,必须要借助借贷手段来实现,因而必须推动信贷消费的发展,提高信贷消费在消费中的比重。否则,消费需求就不可能增加和提高。为了推动信贷消费,目前要做的工作是要开发个人和家庭的信用工具,并完善相关法律。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条件下,人们往往有巨大的后顾之忧,不可能去提高自身的消费,而是必然要将收入中的相当的部分用于储蓄。因此,为了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就必须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全可以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采取借债的方式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家可以借债修桥修路和搞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借债加速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国家也可以通过变现国有资产的方式而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四,调整价格的变化趋向。价格变化直接影响消费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价格下降则消费增长,价格上升则消费下降,因而刺激消费需求应该降价。但我国在这方面似乎有着不同的趋向,人们往往是买高不买低,价格下降则消费减少,价格上升则消费增加。因此,根据目前价格连续下降23个月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状况,我们应该适当提高价格,尤其是防止过度竞争中的乱降价。由于国有企业降价既损害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必须加以防止。总之,应该根据刺激消费需求的要求,适当调高价格。
第五,调整利息变动。利息的降低可以有效刺激消费需求,因而我们为了刺激消费而大幅度地降低了利息,不到两年下调了七次,并实施了利息税。考虑到利息已经很低的情况,我们不宜再降息了。我国居民的存款实际上不是以追逐资金回报率为惟一目的的真正的投资资金,而是一种自我保障资金,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而通过存款自己为自己保障。因而利息率不能太低,太低了不仅不利于促进储蓄资金用于消费,而且还会因为对经济景气预期不好而降低消费。有人根据物价的状况推算出现在实际利息率是6%,因而主张再降息,这是不对的, 因为居民是将自己的钱用于储蓄,并没有用于购买物品,怎能用物价状况而推出居民储蓄会享受到物价降低的收益?储蓄收益与购买收益对已选择了储蓄或购买的人是不能搞相对性的套用的。我认为,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利息不宜再降低。
第六,增加居民收入。收入增加与消费需求增加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凡是人敢花钱的时候,都是能挣钱的时候或者感到自己未来能挣钱的时候,因此,为了刺激消费需求,就应该增加居民收入。近期我们对公务员等阶层已提了一次工资,这对消费启动应该说是有好处的,但就全社会刺激需求来说,收入增加的幅度还是不够的。收入增加虽然与需求增加有直接关系,但并不是任何数量的收入增加都会带动消费需求增加,收入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会带动消费需求增加。因此,我们应该在人们预期支出增大的条件下,再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应该充分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不要害怕提高收入水平会引发通货膨胀,应该较大幅度提高人们收入。
标签:利息论文;